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宁夏育才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李静涛《百年舂锄不言休》

    我国学术界曾将饶宗颐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北钱南饶”和“北季南饶”,在钱钟书心中,饶宗颐是“旷世奇才”,季羡林则直呼“我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

    1917年8月9日,饶宗颐出生于广东潮安。父亲饶锷是潮州首富,又是当地著名学者。饶锷致力于考据学,家中藏书10万卷。他为儿子取名“宗颐”,希望他能成为像北宋理学家周敦颐那样的大学者,饶宗颐三四岁时,父亲便教他诵读经典。10岁时,他已经阅读了《通鉴纲目》《纪事本末》等古籍,并跟随名师学习,打下了绘画、书法和古文的深厚根基。

    1930年秋,14岁的饶宗颐以优异成绩考入潮州金山中学学堂。当时在潮州能考上金中的,都相当于“举人”,享受礼遇。但饶宗颐觉得“在学校获益不大”,入学后没多久,就回家自修,开明的父亲并未反对。16岁那年,父亲撒手人寰。 “父亲留下庞大的财产与大批书籍,在这两者之中我选择了书籍。”他继承父亲遗志,完成《潮州艺文志》,踏出了学术生涯的第一步。

    抗日战争爆发后,饶宗颐曾在中山大学任艺文纂修,同时加入顾颉刚主持的禹贡学会,在学术界崭露头角。潮州沦陷后,饶宗颐不得不辗转于广东香港之间。父母早逝,战乱动荡,让他较早地参透何为心无挂碍。他一生面对逆境,往往比较达观、超然,心态平和,乐观向上。

    在香港,饶宗颐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善本、孤本,为以后的治学打下了基础。1952年,并无大学学历的他受聘成为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饶宗颐主讲目录学、文字学、《楚辞》和汉魏六朝文学,他的潮州话、普通话与粤语都能讲得流畅标准,受到学生欢迎。港大授课之余,饶宗颐还前往新亚书院讲授“老子”等课程,同时继续研究敦煌学。

    饶宗颐不喜欢政治,专心治学。他将著述又涉政的人称为“早达”,“忘文学而求‘名’,不知道名之为‘害’”。但他也关注世道人心。当年亚洲金融风暴,香港股市大跌,每天都有股民跳楼自杀,饶公亲自书写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字很大,每个约一平方米,由香港政府出资,按照原始尺寸,在大屿山建了“心经简林”,来安抚市民的心灵。现在已是香港市民寻求心灵慰藉的一个重要去处。

    在日常生活中,饶宗颐为人谦虚,待人真诚,就是陌生人想与他讨论问题,他也会热情交流,不会高高在上。他对“国学大师”“一代通儒”等称呼表示不敢当。2003年,香港大学设立饶宗颐学术馆,他给学术馆取名The Jaotsung-I Petite Ecole,意思为“这是香港大学里面的一间小学校,我在这里做点小学问”。

    1954年,饶宗颐在日本研究甲骨文。同年到剑桥出席第二十三届东方学国际会议并发表了论文《老子想尔注》,从此引起了西方的注意。法国汉学家戴密微邀请他到巴黎整理敦煌经卷资料,在浩如烟海的文物中,饶宗颐系统地研究了道教文献资料,并出版了《敦煌老子想尔注校笺》,填补了学术空白。这本书引发了欧洲研究道教的热情,巴黎大学中国学院还把此书定为研究生必读教材。戴密微很欣赏饶宗颐诗、词、赋方面的才情,曾邀他同游瑞士。1962年,经戴密微力荐,饶宗颐以甲骨学著作《殷代贞卜人物通考》,获得了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汉学儒莲奖”。

    “久去乡关,累十余稔,山川乔木,望之畅然”。饶宗颐1949年离开大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加强烈。藉由中山大学邀请,63岁的饶宗颐回到朝思暮想的广州,感慨地说:“我从小读过很多地方志,对各地的地名很熟悉,可是大陆很多地方还没去过。”他下定决心,要在晚年游历祖国。饶宗颐前往莫高窟考察,虽然他以敦煌学研究而闻名于世,此前却从未到过莫高窟。饶宗颐在火车上一路凝望着窗外,同行者问:“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有什么好看的?”饶宗颐回答说:“我正等着海市蜃楼的出现。”离开敦煌后,饶宗颐又到了西安、洛阳等历史名城,每到一处,他都要去当地的博物馆仔细地考察每一样藏品,有时候还要到库房里看。

    进入新世纪以来,他被尊为国学泰斗,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饶宗颐,称赞他心系国家发展,学术耕耘不辍,艺术创作不断。

    不论何时,饶宗颐都像他自比的那样“辛苦待舂锄”,百年不休,他曾说:“人在天地之中,渺小得像一个不可知的斑点,亦像一根芦苇,很容易被一阵风所摧折……面对无限的宇宙,永远的岑寂给人以无限的恐惧。在无限的周遭,处处可以是中心,而何处是圆周,却煞费思量。”

【相关链接】①我(饶宗颐)特别喜欢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这里的“万古不磨”,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自在”是佛教的话,就是保持一种独立的精神和自在之心。(肖莹《饶公印象记》)②饶氏治学所涉及的时代,从上古史前到明清,几乎没有一个时代是“交白卷”的。他通晓中、英、法、日、德、印度等国语言文字,对古梵文、楔形文字也颇有研究。因此他能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汇比照中,提出和解答中国历史文化的新问题。过去不少人以为他的艺术创作只是治学之“余事”,但近30年来,他在书画创作上新法迭出,业界公认其成就绝不在学术之下。

(刘伟忠、姜舜源《一代通儒饶宗颐》)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饶宗颐的家境优越,深厚渊博的家学为他终身学习提供了方便,儿时名师的教导为他日后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B、饶宗颐在香港大学教书,虽然他没有大学学历,仅因为他的潮州话、普通话与粤语都能讲得流畅标准,所以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C、饶宗颐在法国系统研究了道教文献资料,其著述填补了学术空白,巴黎大学中国学院将他的《老子想尔注》定为研究生必读教材。 D、饶宗颐在阔别大陆多年之后,重新回到故乡。已届花甲之年的他心系国家发展,决心游历各地,考察丰富的文化资源,耕耘不辍。
(2)、中外学者非常敬重饶宗颐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饶宗颐所说的“三不朽”和“自在”在他自己身上有哪些具体的体现?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为生存辍学走上写作之路

    时代的列车轰隆隆地前行着,拥挤的人群,熙熙攘攘。有的人是只负责观看风景的普通乘客,命运的方向不由他过问;有的人扮演的是列车员的角色,在时代的大环境下,作为先锋,引领着这辆列车的前进。

    爱玲,便是后者。

    1942年,爱玲和炎樱回到了上海,仿佛在上海,也只有上海,才是她上演人生大戏和好戏的舞台。对于在港大没有毕业,爱玲一直耿耿于怀,只能转入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继续深造,为的是“至少拿张毕业文凭”。弟弟张子静很高兴,因为他也准备报考,姐弟俩终于可以在同一所学校碰面了。可是,由于经济上的窘迫,学费无从着落,子静记得姐姐“叹了一口气”。

    回到上海,爱玲投奔了姑姑,住在郝德路192号的爱丁顿公寓。姑姑虽然继承了不少遗产,一度生活阔绰,可是因为投资股票,恰逢时局动荡,一下破产了。即便是在洋行、电台里打几份工,也只能解决自己的温饱,无力再顾及爱玲的学费和生活费。于是,便告诉爱玲,当时她的父母协议离婚的时候,约定她以后的教育费用由父亲承担,而爱玲港大三年的学费全部由母亲出,现在应该由父亲承担了。可是,爱玲始终觉得拉不下面子,那个父亲,以及他的家,自己曾经发誓是不打算再理会了的,4年期间,父女情分已然了断,如今放下自尊突然管父亲拿钱,仿佛是在一间暗无天日的屋子里找到一个出口那么艰难。张子静回到家后,趁后母不在家的机会,向父亲简要介绍了姐姐的窘境,张廷重听罢,立刻陷入了沉思,可能不是心疼钱,只是在犹疑和女儿见面是不是觉得很尴尬,毕竟对于女儿离家出走之事他始终耿耿于怀。不过,考虑片刻,他还是对儿子说:“你叫她来吧。”过了几日,爱玲终于见到了阔别4年之久的父亲,不过不再是那幢逃走的别墅,而是在另外一幢小洋房。爱玲后来在小说《怨女》中对于衰落的父亲,做了更为生动的描绘:“到底清朝亡了国了,说得上家仇国恨,托庇在外国租界上,二十年来内地老不太平,亲戚见了面就抱怨田上的钱来不了,做生意外行,蚀不起,又不像做官一本万利,总觉得不值得。政界当然不行,成了投降资本,败坏家声……守着两个死钱过日子,只有出没有进。”

    爱玲与父亲在相隔4年后重新见面了,双方有些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彼此都有些陌生,只是简单地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向父亲说了说,便无二话。父亲也没多说什么。“学费我叫你弟弟送去。”十分钟的短短会面,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以至于横亘在父女心中的那份心结,始终没有机会打开。张子静回忆说:“那是姐姐最后一次走进家门。此后她和我父亲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不过,学费总算拿到手了,爱玲转学进入了圣约翰大学文学系四年级学习,子静也进入了经济系一年级。不久,炎樱也转学到了这里,两人继续着港大时期的友谊,形影不离。然而,这份简单的快乐,没有延续多长时日,便宣告结束了。虽然学费已经解决了,可是母亲自1939年去新加坡后,杳无音讯。倔强的爱玲,又不想成为姑姑的负担,哪怕她算是自己最亲的人,也不想让姑姑的生活雪上加霜。实际上,从父亲家里逃出的那一天开始,爱玲就放弃了继承张家的财产,或者嫁入豪门依靠一个自己或许根本不爱的男人过着体面光鲜生活的机会,似乎受到母亲、姑姑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也决计走上职业女性的道路,用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用自己的脚,丈量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么阔远。

    于是,坚持了两个月不到,爱玲又辍学了。子静跑去劝说姐姐去当老师或者编辑,都被爱玲否决了,她觉得自己性格内向,孤傲不群,不善于表达,反正,她早有自己的安排,宽慰弟弟说:“我替报馆写稿就好。这阵子我写稿也赚了些稿费。”

    1942年,窘迫的境遇并没有把爱玲推向生活的地狱,反而为她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新世纪,前途无限光明的大门。两年之后,上海最璀璨的一颗文学新星冉冉升起了。(摘自《永远的张爱玲》)

【相关链接】①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其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搜狗百科》)②张爱玲的教育从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虽然她日后能够成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凭的是自己的勤奋努力,但她的家除了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外,还可以说是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祖父是科举出身,她的父亲有旧式的文化教养,她母亲则是“知识女性”。(摘自余斌《张爱玲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陈众议

    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1965年10月的一个周末,幸运女神真正眷顾了马尔克斯。那天是晴日,他和妻子梅赛德斯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驱车从喧闹的墨西哥城到风景如画的阿卡布尔科过周末。行至半途,马尔克斯突然产生了灵感。他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对梅赛德斯说:“请给我10个月时间,我的小说着床了。”说罢,他掉转车头,匆匆赶回了墨西哥城,把自己关进了狭小的书房——他的“魔巢”。待他抱着一叠厚厚的书稿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18个月。稿子是打印出来的,一式两份。他把两份稿子全部交给了梅赛德斯说:“给你。”

    他明显瘦了,而且胡子拉碴,像漂流回来的鲁滨逊。梅赛德斯接过书稿后开了一句玩笑:“是难产。”除此之外,他们就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了。他们不知道是应该庆祝还是应该哭泣。其时,梅赛德斯变卖了所能变卖的一切,而且已经债台高筑。为了不影响丈夫写作,她卖掉了汽车和一切值钱的家当,咬牙坚持了漫长的18个月。

    《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事致使工作被耽误,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

    马尔克斯从文60余年,屈指算来,大约有十几部长篇小说、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和各色脚本、随笔、评论及新闻稿若干。这么一个作家,从地球的另一端旋风般进入中国,不仅风靡一时,而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首先,20世纪80年代,冷战尚未结束,东西方两大阵营和全世界对以马尔克斯为代表的拉美作家的评价都非常高,甚至超乎寻常的高度一致。这客观上对他进入中国起到了推动作用。其次,拉美作家的成功对中国作家无疑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再次,他的作品确实不同凡响。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其中尤以“寻根派”为甚。莫言获得诺奖前不久说,终于读完了《百年孤独》,“当初生怕读完了它,自己就不会写小说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以莫言为例,他的中后期作品主要写本土内容,将注意力转向本土资源,甚至来源于童年时期听过的神怪故事。这并非是简单模仿,用莫言的话说,他是在跟马尔克斯搏斗,这种搏斗即为摆脱其影响,也为寻找属于自己的主题——替民族发声、替民族治病、承担家国道义的雄心壮志。(有删改)

相关链接: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文中称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在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2014年4月18日,病逝于墨西哥城,享年87岁。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最精彩的表演

    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一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

    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

    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以这些人做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极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

    在香港中国饭店二楼一间精雅的餐室里,穿着浅色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日本电影人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川喜多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一个关照的眼色,便走出餐室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

    川喜多是目睹过梅先生风采的,他甚至感到先生便装时的气度比在舞台上更有魅力。他看过先生演出的京剧作品,依川喜多行家的眼光看,作为先生的代表名剧《太真外传》,无论从清新优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蹈,光艳绝俗的扮相,响遏行云的歌喉诸方面衡量,都已把京剧表演艺术推向绚烂的极致。至于他在台下,诸如“器宇轩昂”“风度翩翩”等所有常用的形容仪表之美的词句,在表现他的风貌时都显得冗弱无力,以至让人不得不求助于善于状人风仪的《世说新语》。

    楼梯下出现了一个老人的伛偻身影,正步履艰难地走上楼来。这是梅兰芳,又哪儿像梅兰芳!川喜多暗暗吃惊,那弯拱的腰背,僵硬的腿脚,黧黑的面目,蓬乱的髭须,板滞的眼光,迟缓的行动,加上一开口就让人感到力竭声嘶的嗓音——这哪儿是千万人心中那位艺术之神的风姿!具有锐利观察力的川喜多惊讶之余,确有把握地认出这是先生。先生也认出了川喜多长政——从不计其数有一面之缘的形貌中辨出了这个人。

    一方是极道殷切的仰慕,一方是感谢盛情的邀请。那些经精心挑选的中西名菜正一道道搬上桌来。川喜多小心翼翼地问可否喝点酒,先生爽快地说:“嗓子到了这地步,还禁忌什么,再烈一点也可以!”川喜多诚恳地说:“我还有事向先生请教,烈性酒免了吧。”

    “其实先生是知道的。”川喜多说,“我从来不拍为日本军方宣传的片子,总得让中国朋友还有点欣赏的兴趣。我们选定了林则徐禁烟的故事,起用的是贵国观众中有巨大影响的明星。这表明,艺术终归是艺术,不该为政治的原因,让明珠沦落在藩溷里。所以我想,先生难道无意让久渴于先生艺术的贵国观众有一个再睹明珠的机会吗?”

    先生等他说完,故意露出惊奇的样子,然后大笑起来,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又努力清了清嘶哑的嗓子,说:“实在感激先生美意。不过,您看我现在的样子——生了几年病,把腰腿都断送了,别说登台,就是走路也不能像常人一样;更要命的是嗓子,怕发展下去连说话也成问题……一个演戏的人,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就惭愧得要死,若到了观众面前,那简直叫我无地自容了……”说到这里,已变成怆然的感慨和沉沉的叹息。

    两天以后,川喜多长政飞回上海,向日军报道部报告说:“梅兰芳已经衰老不堪,几乎丧失了所有演出的条件,勉强把他搬上舞台,只能成为笑料,贻羞军部。”日本军部于是打消了强制梅先生演出的计划。

    两年之后,梅先生在上海大剧场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公演大会上演出,其灵活的身段,优美的舞姿,清越的歌喉和光彩照人的形象,再次让兴奋若狂的观众绝倒。

(摘编自陈炳熙《梅兰芳·最精彩的表演》,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汤显祖:帝国逢衰世,大才写残梦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农历八月十四,汤显祖诞生在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城东文昌里。其时他的祖父母、父母俱全,祖父汤懋昭精通《尚书》,贡生出身,父亲汤尚贤精通老庄之学,家境殷实且藏书甚多。

    汤显祖一生经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借用龚自珍的话,明帝国已步入了“衰世”。整个帝国表面光鲜,而四处潜流涌动,隐患多多。庙堂之上政治腐败,政斗残酷;地方官场则是贪官污吏横行,道德沦丧。

    汤显祖很早就显露才华,被乡人称颂为“神童”。他十四岁进县学,二十一岁参加乡试,考得全省第八名举人。阳明学的重要流派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汝芳与汤显祖的父亲交好,汤显祖十三岁起,师从罗汝芳研习心学。罗师倡导“赤子之心”,提出“制欲非体仁”的主张,这对程朱之学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也影响了汤显祖倡导人性解放、遵从内心良知的人生观的形成。

    汤显祖在中举的第二年进京参加会试,落第。三年后,再次参加会试,仍然落第。第二次落第后,汤显祖被好友姜士奇举荐作当朝首辅张居正二儿子张嗣修的陪考举子,但汤显祖拒绝了这一安排。那一年会试,得罪了张居正的汤显祖毫无意外地落第,直到张居正去世,汤显祖才通过会试、殿试,取得了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的功名。

    万历十九年,南京礼部主事汤显祖因上《论辅臣科臣疏》抨击“辅臣欺弊如故,科臣贿媒方新”而被贬谪到岭南。途中他遇到张居正的二儿子张嗣修。此时张居正被夺谥,张府被抄家,张居正的大儿子张敬修自杀,张嗣修被剥夺官籍,流放到雷州半岛。目睹高层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联想到自己半生蹉跎,汤显祖难免心生“人生如梦,官场如梦”之感,但他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并没有破灭。毕竟,心学推崇“知行合一”,以济世安民为己任。

    万历二十一年,四十四岁的汤显祖升任为浙江遂昌县知县。遂昌虽然只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山区穷县,但汤显祖尽职尽责。他在这个“斗大县”劝农兴学,惩罚鱼肉乡民的豪强,得罪了巨室。尽管遂昌的百姓感其恩德,对其热情挽留,汤显祖还是决定辞官回到故乡。万历二十六年三月,他回到故乡临川,开始了其长达十八年的归隐生涯。

    回到故乡的汤显祖,修建了玉茗堂,开始专心写作戏曲,并教导故乡戏班演习。“临川四梦”除《紫钗记》(南京时创作)外,其余三部《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都在故乡完稿,很快风行全国。《紫钗记》《牡丹亭》以男女之情梦入戏,肯定了人的情感追求的正当性,倡导人性要得到释放,因理而违情的人生不可取。《南柯记》《邯郸记》则是用梦来演绎官场之荒诞,人生之无常。已经享国两百余载的大明帝国何尝不是《南柯记》中的一个“大槐安国”?

    汤显祖在“四梦”中显然体现了其对程朱理学“性即理也”的反抗,而“四梦”的另一个思想资源则是禅学,他一生礼佛,年长他七岁的达观法师与他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佛教讲求“无情”,但他在给达观的一封信中却说到“忘情”之难,“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真是一刀两断语。使我奉教以来,神气顿旺。谛视久之,并理亦无,世界身器,且奈之何……迩来情事,达师应怜我。白太傅苏长公终是为情使耳。”汤显祖毕竟是儒门书生,终不能在佛法中得到解脱而忘却世情。

    万历四十四年(1616),汤显祖在临川的玉茗堂与世长辞。也就在这一年,努尔哈赤在辽东称帝,建立了后金,明王朝由衰世转入到乱世。再过二十八年,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大明帝国也消失在风中,终成一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赵忠贤: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邱晨辉

    在穿上西装,打上领带之前,75岁的赵忠贤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头发花白,操着一口东北口音。他难得盛装一次,缓步走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象征科技终身荣誉的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在当天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报和传遍大街小巷的报道里,围绕这个老头的却是诸多的光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等。

    他却反复强调:“我是一个普通人,做着自己喜欢的研究。”

    1959年,赵忠贤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学专业录取,1964年大学毕业并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这里,赵忠贤刚开始的确只是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员,研究的对象是超导。这时,我国的超导研究才刚起步,寻找高温超导更是天方夜谭。1973年,经周总理批示,一批年轻学生和学者被派往国外学习, 赵忠贤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接触到了世界超导研究最前沿。1975年回国后,赵忠贤提出要“探索高临界温度超导体”。1987 年2月,赵忠贤及合作者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并在国际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组成。国际上很多实验室验证了中国的工作,推动了国际高温超导研究热潮。就在这一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柏德诺兹指出:“赵教授及其同事们的研究成果是举世瞩目的,感谢他们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和超导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忠贤等人的工作大大提升了中国物理学界的国际地位。1987年,赵忠贤作为五位特邀报告人之一参加了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有这样的待遇,在当时是极其罕见的。这也标志着中国物理学家走上了世界高温超导研究的舞台。从那天开始,赵忠贤这3个字,不再普通。他被称作“北京的赵”,开始出现在国际著名的科学刊物,乃至大众媒体上。

    赵忠贤后来回忆,面对几千人参加的年会作演讲,他向世界展示中国超导研究的重大突破,这让他感到光荣与骄傲。但回到家,赶上蜂窝煤没了,他便脱下西装,蹬上板车载着儿子去买煤。这样的形象反差,真实地发生在这位“北京的赵”身上。他说,“是有点反差,但生活里,我就是个普通的人。”

    那一年的超导成果,获得了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但这位“普通人”并没有因此止步于此。他继续坐冷板凳,一坐,又是20多年。无数次制备、观察、放弃、重新开始……2008年,赵忠贤带领团队创造了铁基超导体临界转变温度的世界纪录。

    2014年年初,赵忠贤凭借这一成果,带领团队再次问鼎象征着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此前,这一奖项已经连续空缺3年。

    有人对赵忠贤说,一生能有一次机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已是终身荣幸,你居然拿了两次。

    赵忠贤说:做研究时,从来没想到过会拿奖。之所以去做,只是喜欢。

    面对媒体的聚焦,这位普通的老头坦率而诚挚:“人活着要吃饭,将个人的兴趣与生计结合起来,是最理想的选择,而我恰巧很幸运。”

    50多年前,当那个年轻的赵忠贤孤身一人背起行囊来到北京的时候,中国的超导研究还刚刚起步,高温超导更是天方夜谭。

    今天,这位带领着团队突破超导研究禁区的东北汉子,已过古稀之年。身边已经凝聚了一支世界领先的中国高温超导研究队伍,中国的高温超导研究也已走在世界前列。

    在赵忠贤的书架上,摆着一张十分显眼的照片。照片上,他身着红白色滑雪服,双臂夹紧滑雪杆,身体微屈向前。

    这位“北京的赵”喜欢挑战:不光去滑雪,他还玩过漂流。

    就像做科学研究。他说,其快乐恰恰在于,那些新问题带来的挑战。他打了一个比方:我们口袋里装着许多把钥匙,同时还在不断制造新的钥匙,而其中只有一把能够开启科学之门。他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懈努力,制造、修改每一把钥匙,直到打开这扇大门。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于是之

陈丹青

    ①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总算没拆,模样,也还大致没变。前年去看了场话剧《阮玲玉》,出台的都是目下演剧界的新腕儿,倒也演得卖力。但是不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所以更不见佳。一句话:话剧腔。这才想到二十年前看《茶馆》。我连着三夜看了三场,那后两回的戏票全是我站在台阶沿愣靠等退票等来的。

    ②头场其实是看昏了,此后两天丧魂落魄,天黑了就往人艺小广场人堆里扎,词儿是早学顺溜了:富裕票!有富裕票没有?得,头排中座。仰头看,蓝天野郑榕于是之这几位爷在聚光灯下连耳梢脖梗的细皱纹都叫我瞧得清清楚楚。临了“王掌柜”撒纸圈儿,还有那么几片掠到我脸上身上,触电似的。谢幕时众演员离我那叫近的,真想蹿上去抓一把,可于是之一脸的不动声色,俩手软软地虚拍拍,鞠躬到地,台底下那可是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多少年后《茶馆》告别演出,据说谢幕时二楼有位小姑娘冲着台上大叫:永别啦,王掌柜!

    ③是了。别说“永别”演出,二十年前那三天热昏,我就老在想,得赶紧看,以后这帮老将退了,就看不到这阵势了。怎么办呢,我年轻,年轻人心里被一件事给烧的,就非得有所举动,我就给于是之同志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则我记得很短:于老师,您好,我连看三场《茶馆》,太棒了!你们这代活宝(我真用了“活宝”这俩字)要是不演了,就再没得好戏看!那时的市内邮票四分钱一枚。信寄出,我睡踏实了。只是往后好些天走进走出的,我总有意无意松开臂肘,手掌略略向外虚张着,虚晃着,学那“王掌柜”茶座间走动照应的小动作:人忙惯了,就是那架势,江南上了岁数的勤快跑堂也一样,嘿,到了舞台上给于是之这么不起眼地撩几下子,绝了!

    ④几天后,于老先生的回信居然搁在门房口。我没要他回信的意思呀,大概是看在美院的信封吧。字迹清秀老实,纸是那种练习本子扯下来的,写满一张。我飞快读过,却有点失望:他说,他的表演离焦菊隐导演的要求,离老舍同志的剧本,都还差得远,还要努力云。大师回信,大师谦逊,诚然感动,但这和开会发言“创作谈”的老套有啥两样?我以为在他信中会看到他那右手晃晃撩撩的意思的。

    ⑤开春,于是之竟给杨先让先生请来美院开讲座,我又看见他了!那天于先生说些什么,我不记得了。实话说,也有点儿失望。好像是怎样的体验生活,体验生活怎样要紧。他真的以为自己的表演对不住老前辈么?他真的以为体验了“生活”他才能演成那样儿么?看来是真的谦逊,真的相信。可是别人为什么不如他?“文革”中,我看过批判赵丹的资料,赵丹大大咧咧说:体验生活?我演工像工,演农像农!我可没当过工人和农民!——于先生开过茶馆当过掌柜么?他见是一定见过,可是当年泡茶馆的爷们儿多的是,他演来出神入化,因为他是“于是之”!我连看三场凭什么?还不是冲着他!

    ⑥翌年我出国去。读到一篇于是之写的短稿,心中大喜,真是说得好。他说,他每次出台前就对自己念叨着:往坏里演吧,往坏里演。豁出去,反而演好了。又说王掌柜决定寻死刻意安顿家人的第三幕,导演要求送别鞠躬后要有眼泪流下来,所以每次王掌柜流下泪来那一瞬,于是之就在心里暗自嘀咕:得,这回没演砸,这回没演砸。

    ⑦他终于说了出来:那才是他实实在在的“生活”,他在舞台上“体验”的是他自己,对得住他的戏。在台下,他像大部分那几代艺术家,诚心诚意,自然而然活在同一的思路话语中,“体验”着,“生活”着。可是上得戏台,他就分明晓得“往坏里演”,一边流泪,一边庆幸“没演砸”——那一刻,就在那一刻,他其实既不是老舍笔下的王掌柜,也不是焦导演旗下的好演员,他是谁呢?在台上,他谁也不是,就是他于是之。

(选自《多余的素材,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