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黄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带点笑容

罗兰

    ①一位台大工学院的教授曾经在闲谈中对我说,他每次上课(特别是给新生上课),一定面带笑容。他不但面笑容,而且尽量用说笑话的方式来讲话,使得满室笑声不绝。他说,这样做是为了消除一般学生对理工科目的畏惧心理。

    ②“剥下科学严肃、冷硬、令人生畏的外衣,显出它内在的、原有的、,真正的趣味和美感!”这是这位名教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宗旨。

    ③他说,本来科学是非常美妙、非常有趣的一种东西,可惜当初真正“通”的人太少,以致因为他们的不通,而不能把科学的真正面月很轻易地传授与人,而使科学蒙受了冤屈,成了深奥难解、令人不敢接近的东西。

    ④笑容是消除隔膜的媒介。我一向畏惧数理科学,相信这就是因为它们最初和我见面时,没有“面带笑容”的缘故。由此想来,文学、艺术、音乐之使人乐于接近,也不外是因为它们多少都带了一点或隐或现的笑容吧!A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笑容还是增进感情的媒介。笑容好比机器上的润滑油,可以减轻摩擦,使齿轮与齿轮之问的运转灵活,又犹如桌椅脚下的胶垫,可以缓和锐角,增加彼此之间的和睦与协调。B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当我和朋友在谈话之间,偶尔意见友生冲突时,我喜欢停止谈话,用笑容来听他的滔滔雄辩。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消灭争执而又不伤和气的办法。

    ⑦而且我更相信,即使在你争却或抗议的时候,如果你仍能使自己面上点笑容,这争辩抗议也会很容易地变成了提醒与解释。减少了对方的敌意和反感,增加了胜利的机会。

    ⑧笑容不但能表现在面貌上,而且能表现在____________里。

    ⑨也许我是因为职业的关系,做播音员做久了,对声音特别敏感。有好几次,接听电话时,因为对方声音里缺少笑容,被我误认为他很忙,或一面打电话,一面为办公桌上的公事在发烦,使我不敢和他多谈下去。而当我草草结束谈话,请他快去忙公事的时候,他才惊奇地问我:“为什么这样匆促?你不是有事要商量吗?”

    ⑩我这才知道,他并不忙,也没有为公事发烦,他只是以为我看不见他的表情,因此省掉了笑容而已。

    ⑪还有一次,一位很熟的朋友,因为她在电话里的声音没有笑容,而使我以为她在生气。等我向她问罪的时候,她才连忙解泽,并没有生气,也并没有不欢迎我的电话。后来,她才恍然想起,说:“哦!对了我没有带上一点笑容。”

    ⑫笑容虽是脸上的事,但表情确乎会影响声音。当你带点笑容讲话时,你的声音里必定有点喜气。当你皱起眉头讲话时,你的声音里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不耐烦。当你拿起电话听筒,脸上毫无表情地问上一句:“喂!你是哪位!”对方听来,准觉得你是陌生和疏远的。而假如对方通上名来之后,你还不能用笑容表示一点欢迎与惊喜之情的话,你的朋友就难免以为他的电话对你是一种无礼的打扰,而急于想要把电话挂断了!

    ⑬生活虽然有它严肃的一面,但如果作懂得使这严肃的人生带上一点笑容,那么,那严肃的一面也就会交成音乐与诗章了。那难道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

(选自《罗兰小语》,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台大教授上课面带笑容,只是为了消除他与学生之间的隔膜。 B、第⑤段运用了比喻论证,把“笑容”比作“润滑油”“胶垫”,论证形象生动。 C、“带点笑容”和“皱起眉头”表现在声音上是不同的。 D、严肃的人生因带上笑容而变成音乐和诗章,那一定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2)、下面这段话出自原文,你认为是放在上文的A处还是B处呢?请简要说明理由。

以前小学生的算术教科书上,把2画作一只游水的鸭子,把6画成一个汤匙,把7画成一把伞柄……这正与国语的开始用诗歌体,慢慢才归纳到文法,音乐开始用唱游,慢慢才演绎出乐理相似。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笑容”的含义。

①也不外是因为它们多少都带了一点或隐或现的笑容吧!

②我喜欢停止谈话,用笑容来听他的滔滔雄辩。

(4)、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文章认为,笑容在生活中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②结合上下文,在第⑧段空白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使文章论述完整。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细菌与安全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摄氏度左右15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摄氏度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阅读安海华的《又见车前风中舞》,完成小题。

         ①在我们每个人的心路历程中,都会有一些无法忘却的记忆,这些记忆经历过便不忘,一想起就温暖,而这些令人暖意盈怀的回忆,大多与童年有关,与母亲有关,它是我们内心深处对家对故乡的深深地怀念与眷恋。

         ②不久前的一个清晨,无意中在楼下水渠边发现了一片车前草,兴奋的我慢慢地靠近它们,蹲下身子,静静地欣赏着在明媚晨光中随风轻舞摇曳的车前草,那些沉寂在记忆深处的往事潮水般地在脑海中呈现,一种欣喜、快乐并伴有些许酸涩的感觉在心中弥漫开来。

         ③车前草又名车轮菜、车前子,是车前科的多年草本生植物,喜潮湿,多生长在道路旁、沟渠边。车前草及其种子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痰止泻等功效,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最早接触车前草时年仅十岁,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它的真实用途,只知道母亲能用它换回油盐酱醋、铅笔橡皮,偶尔还会给我们带回几颗水果糖,那种被甜蜜包裹的幸福滋味至今我仍然能感觉到。

         ④车前草成熟的季节一般是八月中下旬,正值暑假期间,每天清晨晨曦微露时,尚在“梦家庄”畅游的姐妹四人便会被母亲叫醒,就着开水咬几口馒头后,母亲便牵着小妹,背着大大的背篓,带着我们出发了。A睡意朦胧的我们仨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母亲的后面,不时仍会有阵阵困意袭来,母亲不时回头提醒着我们几个东倒西歪的“醉汉”。草丛中的露水不一会就将我们的鞋子和裤腿打湿了,人也立刻清醒了不少。近处的车前子早已割尽,要找到“目标”只有向远处进发,不知走了多久,只记得头顶的太阳几近将我们打湿的裤腿晒干时,我们终于寻觅到了车前草的踪迹。母亲从背篓中给每人拿出一把小镰刀,一个尿素袋,将接近成熟的车前草指给我们看,告诉我们颗粒饱满、表面绒毛褪尽的车前子是快成熟的适于收割,否则太嫩种子没成熟,太老了种子割下来就全掉了。在母亲的指点下,我们就这样开始了与车前子亲密接触的日子。

         ⑤八月的炙热阳光下,蓝天高远,田野空旷,静寂的世界里陪伴我们的只有草丛中嬉戏的蝴蝶、蜻蜓和四处跳窜的蚂蚱……挥汗如雨的母亲和四个几乎被晒蔫了的小妞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尽管午饭只是早饭的重复,但饥肠辘辘的我们仍吃的津津有味。B饭后躺在草丛中短暂的小憩,微风习习,青草味伴着野花香扑鼻而来,小小少年心中感到生活是那样的惬意和美好

         ⑥日薄西山时,母亲的大背篓中车前草已高高耸立,四姐妹欢呼雀跃终于可以回家了。母亲将我们的镰刀收起插入车前草中并用绳子捆绑固定好后,给小妹背上水壶,再给我们仨每人装小半袋车前子,扎好袋口,放到肩上背好,最后母亲将背篓放在高高的渠埂上,弯下腰将背篓背到自己的肩膀上……落日的余晖中一个背着沉重的背篓弓腰吃力前行的母亲带着四个灰头土脸的“小泥猴”,行走在尘土飞扬的村路上的情景永远地定格并珍藏在我的记忆中。多年以后,每每想起这一幕时总是百感交集,无语凝噎……

         ⑦阳光依旧,只是岁月已斑驳。当步入中年的自己能平心静气地再次回首品味那些与家人相依相偎一同度过的难忘的岁月时,忽然想起了《平凡世界》主人公孙少平的一句话“不要怕苦难,苦难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会使我们坚强、无畏,它给我们带来的财富我们一生受用不尽。……”是的,苦难不仅可以培养人的顽强意志,而且是激发人奋发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和源泉。

         ⑧感谢生活,感谢母亲,感谢那些汗泪交流的流光岁月,还有那曾经陪伴我们一家人共同走过人生艰难岁月的车前草,是它们让我明白了幸福有时是要通过对比才能感受到,也正是它们使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了一颗从容淡泊知足长乐的感恩之心,拥有了一份在喧嚣尘世中浅笑安然尽享人间烟火的幸福和快乐。

                                                                                                                                                                                                 (选自2014年10月“散文在线”)

阅读散文《故乡,渐渐老去》,完成小题。

故乡,渐渐老去

    ①人们常说,城里是农村人的梦想,农村是城里人的精神家园。可是,我的家乡就像我们的乡亲一样,年复一年地老去。

    ②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田野依旧平静,炊烟依旧袅绕。除了平坦的乡村道路延伸着一些希望,其他的都早已定格在记忆里。

    ③我的故乡在湖北黄冈,坐落在倒水河畔,是著名的老区。那里远离都市,是一个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群山环绕的故乡被高速公路、铁路抛在一边,更不用说机场了。千百年来,人们或吃田地的出产,或靠一门手艺走村串户,或从事服务业,或在小型企业做手工活,养活着穷二代、穷三代。

    ④老家有百多户人家,胡同连通,鸡犬串户。老屋的一条巷子十二户房屋连房屋,屋脊连屋脊。当年,人们吃饭的时候聚在某一家门前,尝“百家菜”;哪家有红白喜事,大家纷纷自愿帮忙,那叫一个壮观。月儿升起了,竹床、藤椅、小凳搬到一块,劣质烟点燃了,一壶茶,几瓶水,天南海北地唠嗑。小孩们财捉迷藏,从第一家一直藏到最后一家。月儿西斜,在大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里,不知疲倦的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散了。

    ⑤如今,这条巷子只住着一个独身老人,今年七十多了。其余的都搬家做了城里人。有两间屋子因年久失修、雨水冲刷倒塌,其余的被铁锁封存。走在巷子中,满眼残破、衰败,连鸡犬猫都不见踪影。

    ⑥新房子很少,穷二代、三代们把从城里挣的钱还给了城市。

    ⑦村里少见青壮年,他们纷纷到城里打工去了,家里有大事才回来。女孩子开了眼界,宁可嫁给老头、多婚头、残疾人甚至做二奶,也要保留城里人的身份。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守着祖传的家业。晚辈给年迈多病的老父老母雇来保姆,给田地请来小工。一句话,不差钱,缺的是宝贵时间。农村的扶贫款项很多,合作医疗也很完备,但是老人缺的是在身边尽孝心的孩子。

    ⑧小学校园荒废了。斯壁残垣,荒草藤蔓,紧锁的木门。也不知道没有玻璃的窗户里,除了藏着我儿时的回忆之外,还有什么宝贝物什。随着孩子自然和非自然的递减,农村学校大都被并到乡镇里了。孩子在家门前上学的时代就这样远去。

    ⑨村子旁有一个工厂,曾经机声隆隆,人影绰绰。这里加工的半成品源源不断地送往武汉钢铁公司。能够到厂里做工是青年人的梦想。他们能够拿一份不错的薪水,每年还有几次去武汉的机会,的确让人眼馋。现在,这里已经办成了油榨坊,虽然仍有机器声,但没有当年旺盛的人气。

    ⑩走近田野,澄澈依旧、碧绿依旧。虽然种植的面积与重点有些不同,但不外乎还是那些品种。欠缺和遗憾却太多了。水间鹭鸶呢?田埂上的王八、水蛇呢?塘梗上的桑葚、梧桐籽呢?望着绿得有些沉寂的田野,我怅然若失。

    ⑪乡间还有保留了数十年的行当,那就是货郎、赤脚医生、兽医。自行车是主要的代步工具。只有到春节,乡村热闹起来,摩托车、各种小汽车才会多起来,各色年轻的面孔多起来。

    ⑫在跟村支书的聊天中得知,虽然党的各种富民政策好,但青年人习惯了做城乡之间的候鸟,不愿意在老家生活。可喜的是,本村有一个叫二狗的青年,在外打工十多年,积累了千万身家,近来准备回乡投资创办绿色家园公司。他计划承包部分的山林和坡地,逐年改良山林品种,以山茶和意杨林为主。扩建山间公路,增挖鱼塘鱼池。并新建体闲餐厅、宾馆和体育娱乐场馆。二狗的计划提起了我的兴趣。也许,像这样的有志青年才是农村的希望,他们的投资能够给家乡注入活力,使古老的乡村焕发出无限生机。

(选自《散文百家》牧云 文)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郑玄传

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 , 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马融:东汉著名经学家。②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

【见字如面】同学们就自己喜欢的作家进行介绍。史铁生这位作家令人印象深刻。

合欢树

①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 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②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别浪费时间啦! 根本没用! ”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 我还直留神呀! ”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③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 “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胃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④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⑤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 ”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⑥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⑦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 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⑧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

⑨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⑩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