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阅读真题60篇】小语五上 16.奶奶的玉簪子
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
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奶奶的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丢了玉簪子,就是丢了奶奶的命。奶奶终日愁眉紧锁。
爷爷帮奶奶找玉簪子,但他俩眼睛花了,记性差了,怎么都找不着,就几次三番给父亲打电话。
父亲回家了。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父亲宽慰道:“妈,玉簪子会找回来的。”
父亲让奶奶好好回忆玉簪子不见之前,自己去过哪些地方。
奶奶想起去过田里。父亲跟着奶奶来到田野。田垄上,奶奶种的扁豆开花了,它们仰着小鸟一样的嘴巴,好像在和奶奶说话。奶奶轻轻地碰了碰它们的小脑袋说:“两天不见,又长大了。”
父亲蹲下身,拨弄起扁豆。也许奶奶和扁豆聊天的时候,玉簪子掉了下来。奶奶看着父亲的侧影说:“小时候,你不爱吃扁豆,却爱画扁豆花。”父亲“哦”了一声,直起身,看着扁豆花,似乎想起了久远的时光。
奶奶记得她也去过老房子,于是又带着父亲来到老房子。老房子并不住人,但奶奶还是经常要去走走。二楼放着奶奶的织布机,这些年,奶奶并不用它,可她还是经常上去擦拭一番。在织布机边上,父亲发现了一个樟木箱子。箱子一尘不染,铜环上还泛着光,显然是有人经常打开它。玉簪子会不会遗落在里边了?父亲这么想着,就打开了樟木箱子,他的眼睛突然定住了。
他看到了什么?一把已经缺脚的弹弓、一个早已褪色的风车、一沓发黄的小人书,还有涂鸦着许多扁豆花的画。
奶奶正要开口,父亲忍不住说:“就是用这把弹弓,我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是您带我登门道歉,还给人家装上了玻璃。这个风车,是有一次逛庙会时看见的,我很喜欢,您就省下了自己的午餐钱……”父亲说着说着,眼睛有些发酸了。
父亲闭了闭眼睛,稳了稳情绪,继续翻找。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
他看到了什么?一支玉簪子!一支剔透的玉簪子!奶奶的玉簪子就这样被父亲找到了。奶奶的精气神儿全回来了。
如今,奶奶和我讲起这个故事,我好奇地问:“玉簪子怎么会掉到樟木箱子里?为什么父亲回来之前您和爷爷总也找不到?”奶奶笑而不语。
一旁的父亲搔了搔头皮,说:“那时,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父亲的表现 | 看到什么 | 定住的原因 |
打开了樟木箱子,他的眼睛突然定住了 | ||
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 |
温馨提醒:文章较长,先一气呵成完成第一遍默读,再根据问题默读文章。
带着感激上路
上初三时,我常常迟到。我的迟到与羊有关。每天上学时,我都先把羊从家里请出来,请到沟旁河堤上草儿丰茂的地方。羊在那儿静静地吃草,我在学校认真读书。
老师对我说:“你成绩这么好,考上重点高中是十拿九稳的事,你不该把心思放在羊身上。”
我诉苦:“不喂羊,我考上高中后从哪里弄学费?”
后来,我的羊丢了,丢在河滩上,我一连找了两天也不见羊的影子。我哭成个泪人 , 为我那即将下崽的羊,为我那捉襟见肘的家。
羊丢了,我还继续努力读书。7月,我如愿地领到了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看到背弯如弓的父母,我的心碎了。对这个穷家来说,一千多元的学费无疑是个天文数字。静夜,母亲痛苦地哀号起来。第二天,村里人踢破了我家的门槛:有送三元五元的,有送十元八元的。①母亲枯皱的脸笑成怒放的秋菊,背弯得更像张弓了。
A批注:句①中写母亲的“脸笑成秋菊”,是因为 ____“背更像弓”,是因为 ____。 |
麻叔也来了。麻叔已经四十多岁了,因为他脸上麻子多头发稀,虽然有一身蛮力,上山能打猎下河会捉鱼,可四十多岁了仍是光棍一条。麻叔就抱着过一天少两晌的念头只求混个一日三餐。看到村中的瘸子从山外买回个媳妇儿,麻叔这才抖擞精神养了一大群羊,想把羊养大后卖了也从山外买个媳妇儿。
②麻叔蹲在石墩上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母亲在一旁耐心陪着。后来,麻叔颤抖着手从贴身衣袋里摸出一沓皱巴巴的票子,扔下就走。
B批注:句②中麻叔抽烟时,会想些什么呢?联系上下文,写一写麻叔的心理活动。 ____ |
母亲撵到街上,将钱塞给麻叔:“孩子上学是需要钱,但不能花你买媳妇儿的钱。”
麻叔瓮声瓮气地说:“这钱本来就该是你们冢的,我喂的羊中个头最大带着四只羊羔的大黑就是你们家的,我偷了你们家的羊。”
母亲笑道:“别骗我,我家的羊毛色纯白,而大黑毛纯黑,大黑怎会是我家的羊?”
麻叔颤着声说:“实话告诉你,我用灶灰将你家的羊染成了黑色。大嫂,咱村老几辈有在县城上学的吗?孩子考上学不容易,你就让他上学吧!”
麻叔披着褂子大踏步走了,母亲仍握着钱呆愣愣地站着。
深夜,我们早已睡下了,突然传来了怯怯的敲门声。父亲开门一看,是村里的来彬。来彬勾着头蹲在地上,像个受审的犯人。父亲扔给来彬一支烟,他慌乱接住,点燃,闷头抽烟,烧到嘴才将烟头扔掉。来彬小声嗫嚅道:“大救,你家的羊是我偷杀的,卖了八十块钱,我给你送钱来了。”
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的母亲说:“那是只母羊,怀了羊羔,你不该在芦苇荡里把它杀掉。”
来彬惊愕万分地问:“大婶,你全都知道?”
③母亲喟然一叹:“你家媳妇儿躺在床上治病需要钱,我知道了又能怎样?”
C批注:母亲知道了,却没有去找来彬,是因为____,从中可以看出母亲 ____。 |
父老乡亲终于凑齐了我的学费。上路时,我泪水滂沱 , 不止一次地向前来送行的父老乡亲深深地鞠躬……
(选自《小小说月刊》)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