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阅读真题60篇】小语五上 43.小井红军医院

小井红军医院

在井冈山市茨坪镇西北约6千米处,有一幢由木头架起来的两层楼房,它就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医院———小井红军医院。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带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和湘南农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胜利会师后,红军队伍不断壮大。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调集重兵进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随着战斗次数日益增多,红军伤员人数急剧增加。于是,红军又建立了大井医务所。1928年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已由茅坪转向茨坪。红四军军委决定在茨坪建立“红光医院”,后来改名为“小井红军医院”。

医院为全木质结构,屋面用杉树皮覆盖,上下两层共32间病房,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平面布置为中廊式,将病房分成南北两半。医院设有门诊室、手术室、办公室等。

要修建一所像样的正规医院,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红军官兵一听要建立自己的正规医院,纷纷捐款。尽管有大家捐款,但当时的井冈山斗争条件极为艰苦,加上敌人的经济封锁,红军医院的设施十分简陋。为了解决建筑材料的问题,大家上山砍树做房梁,用杉树皮当瓦片。在治疗伤员时,只能用木工锯子作骨锯,用杀猪刀代替手术刀,用竹子做成消毒盒,用小竹条制成镊子,用盐水、石灰水代替消炎药水,绷带、纱布反复使用也舍不得废弃。

1929年1月,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红四前委决定只留一小部分部队守山,主力向赣南、闽西转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井冈山在主力转移后失守,住在小井红军医院和群众家中的130多名重伤病员落入敌手。

敌人妄图通过他们掌握红军主力的转移方向,马上对他们进行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但是,始终没有一个人说出党组织的秘密。最后,无计可施的敌人就在稻田的对面架起了机枪,对战士们疯狂扫射,这130多名重伤病员全体壮烈牺牲。最后,敌人还放火烧毁了这座红军医院。

资料 1967年,井冈山人民按历史原貌修复了小井红军医院。1972年,在小井原墓地建了烈士墓和烈士碑。198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小井红军医院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形成解释】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计可施:

(2)、【形成解释】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3)、【形成解释】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够加快我们阅读的速度,请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其主要意思。
(4)、读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整体感知】抓住关键句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这一个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句,这句话概括了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②【创意运用】结合你平日所了解的医院条件,从画双横线的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你对当前的幸福生活有什么新的感受?

(5)、【形成解释】结合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分析“资料”中井冈山人民按历史原貌修复小井红军医院,建烈士墓和烈士碑的原因。
举一反三
蝈蝈的歌

    ①你见过蝈帼吗?它可是昆虫世界三大歌手之一。

    ②盛夏季节,当豆棵爬蔓、瓜地开花的时候,你会发现一身绿装的蝈蝈,脚穿带有晕纹的长靴,挺着大肚子,行走于瓜田豆棵之中。乍看,好像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

    ③这时,你会发现它的两根长须开始抖动,一对翅膀也微微翕动起来。不用问,它要一展歌喉了。果然,一支悦耳动听的《蝈蝈歌》,便在山野上飘荡起来。

    ④正在做工的蜜蜂,被那一长一短的节奏迷住了,竟忘了采蜜;正在争论“谁本事大”的虫儿们,也静了下来,生怕漏听一个音符;豆棵下的蚂蚱,更激动了,屈伸着腿儿,一左一右跟着跳了起来……

    ⑤啊,这首《蝈蝈歌》,给炙热的夏天带来多少清爽!可是,你知道吗?这首美妙的《蝈蝈歌》并不是从蝈蝈嘴里唱出的,而是由它一对翅膀在互相摩擦中生出来的。只有雄蝈蝈才会唱歌,雌蝈蝈没有发音器,不会唱歌。

    ⑥那天早晨,我跟着爷爷去瓜地摘瓜,突然,又听到蝈蝈的叫声,我想把它捉回家,好让它给奶奶唱歌。谁知爷爷却说:“蝈蝈的舞台在田野,不要剥夺它的歌声。”

    ⑦我停下脚步。

    ⑧这时,我看到那只大肚子蝈蝈触角微倾,翅膀微颤,一高一低地又唱了起来。那醉人的蝈蝈声,把夏天唱得更加翠绿,更加生机勃勃!

(选自《月光下的草坪》,滕毓旭著)

赔偿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走出小店,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手里拎着心仪已久的“泥人曾”的泥塑,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儿。

②突然,身后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我转过身看见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谦逊的气韵。

③“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点头,问道:“是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④老人猛地举起泥塑,“噗”的一声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⑤老人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惊讶,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这泥土里的棉花没有搅拌均匀,以后下雨天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⑥我理解了,又疑惑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温和地一笑,一脸阳光。我惊呆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⑦我手里捧着纸盒,不知道说什么好。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⑧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老人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膀,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⑨我低头端详着这两个纸盒,突然想起补给老人钱,抬头一看,老人已经走远了……

(选自《嘉应文学》2019年7期作者:余显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