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海淀单元测试AB卷 小语六上 第五单元素养评估卷

苦 夏

冯骥才

①四季是来自宇宙的最大的拍节。在每一个拍节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四言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吗?

②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是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

③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

④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湿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⑤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⑥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的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邂逅你,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夏!

(有删改)

(1)、选文第②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找出来。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从两个方面表现了中心意思。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这句话的意思。
(3)、选文第④段将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的与众不同。而这不同的原因在于:酷热的夏季和人生的,造就了作者
(4)、作者说苦夏是他“精神的无上境界”,下列不属于作者领悟到的哲理的一项是(    )
A、人生中经历的苦难,也是一种收获。 B、苦难能够激励人的斗志,使人成为强者。 C、要像夏天一样,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创造人生的辉煌。 D、要抓住一切时间,努力提升自己,做出一番成就。
举一反三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完成各题。

①我首次钓鱼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般。

②那是初秋时节的一天,多年的垂钓经历使叔叔深知何处鱼最多,他特意将我安排在最有利的位置上。我模仿着别人钓鱼的样子,甩出钓线,并不停地抖动鱼钩上的诱饵,眼巴巴地等候鱼儿前来咬食。好一阵子什么动静也没有,我不免大为失望。 “再等等看。”叔叔鼓励我道。

③忽然,鱼漂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回好啦,”我暗想,“总算来了一条鱼!”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岂料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一次又一次地挥动发酸的手臂,把钓线抛出去,但提出水面时却总是空空如也。我望着叔叔,脸上露出恳求的神色。 “再试一遍,”他若无其事地说,“钓鱼得有耐心才行。”

④突然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拽我的钓线,旋即一下子将它拖入了深水之中。我连忙往上一拉鱼竿,立刻看到一条逗人爱的小鱼在璀璨的阳光下活蹦乱跳。“叔叔!”我掉转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到了一条!”“还没有哩。”叔叔慢条斯理地说。他的话音未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鱼鳞光一闪,便箭一般地射向了河心。钓线上的鱼钩不见了。 我功亏一篑,眼看快到手的捕获物又失去了。

⑤我满脸沮丧地一屁股坐在草滩上。叔叔重新替我绑上鱼钩,安上诱饵,又把鱼竿塞到我手里。

⑥“记住,小家伙,”他微笑着,意味深长地说,“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在事情未办成léi 之前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无须自夸,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⑦打这以后,每当我听到人们为一件尚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时,就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

(选文有删改)

【批注一】首次钓鱼的经历让作者印象深刻我可以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

【批注二】第➁➂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展现自己的心情。

【批注三】通过这钓鱼,作者获得了终生受用的人生哲理。

多有趣的游戏。捉迷藏、丢沙包、木头人、抢椅子……这些游戏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欢乐,也锻炼了我们多方面的能力。请以“记一次游戏”为题写一篇作文。(30分)

清楚游戏的内容以及游戏中人物的心情;②不得抄袭、照搬;③不少于400字。

课外阅读。

一碗馄饨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 “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着眼泪,对老婆婆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 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女孩匆匆吃完馄饨,谢过老婆婆,往家走去。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见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立即面露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就凉了!”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⑦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____,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____。

(二)课外阅读。

“扫一室 ”与“扫天下 ”

东汉的时候,有个青年叫陈蕃,他虽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 很少收拾打扫。

有一天,一个叫薛勤的人来看望陈蕃的父亲正巧他父亲外出,只有陈蕃在家。 陈蕃见客人到来,就从自己的书房里出来接待,告诉客人父亲暂不在家。没料到薛 勤一边与他寒暄,一边就随意地走进了陈蕃的书房。

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好好的屋子里到处乱七八糟。桌子上书呀、杂物  呀什么都有,桌面上、书上满是灰尘,地上渣土很厚,墙壁上还有不少蜘蛛网。屋  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混浊。薛勤看了后,不禁深深地皱起了眉头。薛勤实在  忍不住了,对陈蕃说:“年轻人,怎么弄得这么乱呀?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打扫呢? ”

这话很明显是批评陈蕃太懒了。没料到的是陈蕃一点儿也不脸红,他满不在乎 地对薛勤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 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打扫一间小小的屋子呢? ”他说的时候理直气壮,神情 还有些得意。

听着陈蕃这样的回答,薛勤非常生气,心想:懒人居然也要干大事业!一个年 轻人怎么这么不务实啊,竟然还用这种大话来为自己的懒惰辩解,太可笑了!于是 他接着陈蕃的话茬,两眼盯着陈蕃,反问道:“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 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

      陈蕃没想到会引来这一反问,他无法回答,满脸憋得通红。

读《童年》节选,完成后面的练习。

四十年前,轮船走得很慢,我们坐了很久才到尼日尼,我清楚地记得这最初几天的美好日子。

天气变好了,我和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待在甲板上。在晴朗的天空下,伏尔加河两岸被秋天染上金色,缝上了绸缎。橘红色的轮船缓缓地逆流而上,轮桨懒洋洋地拍打着淡蓝色的水面,发出轰隆隆的声响。

船尾用一根长长的牵引索拖着一条平底驳船。驳船是灰色的,像一只土鳖。太阳在伏尔加河上悄悄地移动,周围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每时每刻都是新的。翠绿的群山好似大地的华丽衣服的华美褶边。沿岸有城市和乡村,远远看过去像一块块的蜜糖饼干。水里漂着金色的秋叶。

“你瞧,多好!”外祖母不断地说道。她一会儿跑到船这边,一会儿跑到船那边,容光焕发,兴奋地睁大了眼睛。

她常常望着河岸,忘记了我的存在。她站在船边,双手抱在胸前,微笑着默不作声,眼里含着眼泪。我拉了拉她那黑裙子。

她抖了一下,说:“我好像在打瞌睡,做了个梦。”

“那你哭什么?”

“亲爱的,我哭是因为高兴和年老。”她微笑着说,“我的年岁已经过了六十个春秋了。”

她闻了闻鼻烟,开始给我讲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讲那些善良的强盗,讲圣人,讲各种野兽和恶魔。

她声音低沉,很神秘地讲着童话故事。她俯身靠近我的脸,用大大的黑眼珠看着我的眼睛,好像要向我的内心灌注一种让我振奋的力量。她说话像在唱歌,越说越流畅。听她说话让人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愉快。

我每次听完后,总会要求:

“再讲一个吧!”

“好,那就再讲一个——有个老家神坐在炉灶下,他把面条扎进了脚掌,他摇晃地哼叫着:‘哎呀,小老鼠啊,痛啊,哎呀,小老鼠啊,我受不了啦!’”

她抬起一只脚,用手抓住它,提着摇晃,可笑地扮出一副苦脸,仿佛痛得要命。

周围站着一圈和蔼可亲的大胡子水手,他们一边听一边笑,夸奖她讲得好,也要求她继续讲:

“好啊,婆婆,再讲一个吧!”

然后他们又说:

“走啊,跟我们一起吃晚饭吧!”

现代文阅读。

佛手之香

肖复兴

①那个星期天,我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外面的街上,买了一个佛手。那时,这条街和市场里面一样的热闹,摆满了小摊,其中一个小摊卖的就是佛手。卖货的是个山东妇女,十几个大小不一、有青有黄的佛手,浑身疙疙瘩瘩的,躺在她脚前的一个竹篮里,百无聊赖的样子,像伸出来长短不一粗细不均的枝杈来勾引人们的注意。很多人不认识这玩意儿,路过这里都问问这是什么呀,这么难看?扭头就走了,没有人买。我买了一个黄中带绿的大佛手,她很高兴,便宜了我两块钱,说她是大老远从山东带来的,谁知道你们北京人不认!

②这东西好长时间没有在北京卖了。记得上一次见到它,起码是四十多年前了。那时,我还在读中学,是春节前,在街上买回一个,个头儿没有这个大,但小巧玲珑,长得比这个秀气。那时,父母都还健在,把它放在柜子上,像供奉小小的一尊佛,满屋飘香。

③我不知道佛手能不能称之为水果?它可以吃,记得那时我偷偷掐下它的一小角,皮的味道像橘子皮,肉没有橘子好吃,发酸发苦,很涩。那时,我查过词典,说它是枸橼的变种,初夏时开上白下紫两种颜色的小花,冬天结果,但果实变形,像是过于饱满炸开了,裂成如今这般模样。它的用途很多,可以入药,可以泡酒,也可以做成蜜饯。那时我买的那个佛手没有摆到过年,就被父亲泡酒了,母亲一再埋怨父亲,说是摆到过年,多喜兴呀。

④以后,我在唐花坞和植物园里看到过佛手,但都是盆栽的,很袖珍,只是看花一样赏景的。插队北大荒时,每次回北京探亲结束都要去六必居买咸菜带走,好度过北大荒没有青菜的漫长冬春两季。在六必居我见过腌制的佛手,不过,已经切成片,变成了酱黄色,看不出一点儿佛指如仙的样子了。

⑤我们中国人很会给水果起名字,我以为起得最好的便是佛手了,它不仅最象形,而且最具有超尘拔俗的境界。它伸出的杈杈,确实像佛手,只有佛的手指才会这样如兰花瓣宛转修长,曲折中有这样的韵致。这在敦煌壁画中看那些端坐于莲花座上和飞天于彩云间的各式佛的手指,确实和它几分相似。前不久看到了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千手观音,那伸展自如风姿绰约的金色手指,确实能够让人把它们和佛手联系在一起。我买的这个佛手,回家后我细细数了数,一共二十四只手指。我不知道一般佛手长多少佛指,我猜想,二十四只,除了和千手观音比,它应该不算少了。

⑥我把它放在卧室里,没有想到它会如此的香。特别是它身上的绿色完全变黄的时候,香味扑满了整个卧室,甚至长上了翅膀似的,飞出我的卧室,每当我从外面回来,刚刚打开房间的门,香味就像家里有条宠物狗一样扑了过来,毛茸茸的感觉,萦绕在身旁。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水果都没有它这种独特的香味。在水果里,只有菲律宾的菠萝才可以和它相比,但那种菠萝香味清新倒是清新,没有它的浓郁;有的水果,倒是很浓郁,比如榴莲,却有些浓郁得刺鼻。它的香味,真的是少一分则欠缺,多一分则过了界,拿捏得那样恰到好处,仿佛妙手天成,是上天的赐予,称它为佛手,确为得天独厚,别无二致,只有天国境界,才会有如此如梵乐清音一般的香味。西方是将亨德尔宗教色彩浓郁的清唱剧《弥赛亚》中那段清澈透明、高蹈如云的《哈利路亚》,视为天国的国歌的,我想我们东方可以把佛手之香,称之为天国之香的。这样说,也许并非没有道理,过去文字中常见珠玉成诗,兰露滋香,我想,香与花的供奉是佛教的一种虔诚的仪式,那种仪式中所供奉的香所散发的香味,大概就是这样的吧。《金刚经》里所说的处处花香散出的香味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⑦它的香味那样持久,也是我所料未及。一个多月过去了,房间里还是香飘不断,可以说没有一朵花的香味能够存留得如此长久,越是花香浓郁的花,凋零得越快,香味便也随之玉殒色残了。它却还像当初一样,依旧香如故。但看看它的皮,已经从青绿到鹅黄到柠檬黄到芥末黄到土黄,到如今黄中带黑的斑斑点点了,而且,它的皮已经发干发皱,萎缩了,像是瘦筋筋的,只剩下了皮包骨。想想刚买回它时那丰满妖娆的样子,但让我感到的却也不是美人迟暮的感觉,而是和日子一起变老的沧桑。

⑧它已经老了,却还是把香味散发给我,虽然没有最初那样浓郁了,依然那样的清新沁人。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它老得像母亲。是的,我想起了母亲,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佛手的时候,母亲还不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