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阅读真题60篇】小语六上 4.坚定理想信念 希冀美好成长

(一)给年轻人的一封信(节选)

孩子们:

你们好!我是张桂梅。能在2021年末以这样的方式和你们交流,是一件特别温暖的事。

每个人都希望人生可以不断前进,但我们也不得不去面对脚步慢下来甚至停下来的时刻。我相信,人生在必经的“寒冬”里,也带着必然的希望。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在青年时期,父亲又离我而去。本以为来到大理后,有一份稳定的教书工作,遇到一位爱我的丈夫,就能过上平淡安稳的生活了。但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破了我的人生计划,我的丈夫被查出癌症,尽管我们全力筹钱治疗,但坚持了一年后,他还是离开了我。和他一同离去的,还有我人生中短暂拥有的快乐和美好。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那时我的眼里,大理的山也不美了,水也不绿了……后来,我要求调岗到了偏远的丽江华坪。说是“调岗”,其实就是想找一个没人认识我,不会让我记起生命中任何美好的地方,把自己“流放”了。

走出痛苦的过程,有时候比痛苦本身还要难受。那时的我在挫折面前也没那么坚强。在走出痛苦的过程中,身边的人向我伸出了手,让我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也就是那一点挣扎,那一点温暖,让我一次次坚持了下来。我现在仍然过得很“苦”,但现在的“苦”,是一种我愿意付出的苦,因为我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我要把孩子们带出大山,我要去实现它。

孩子们,你需要有一个人生大目标,去帮助你走过那些痛苦的、坚持不下去的时刻。但大目标就像一座高山,需要长久地攀登只要你开始思考、开始行动,你就已经走上了一段必然不易,但也充满希望的路途了。

张桂梅

2021年12月20 日

(二)燃灯者(节选)

2008年9月,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成立,张桂梅担任校长。那年,她招来100 名学生,16名教师。一栋孤零零的四层楼,没有围墙,上厕所要去旁边的学校。尽管如此,孩子们的梦想总算要从这里起航了,张桂梅①____。

为了让更多女孩儿上学,张桂梅经常辗转在海拔两三千米的山路上,踏遍了华坪的边远山区。坐在摩托车上,身旁就是悬崖;更陡峭的路,只能靠马驮。家访途中,她②____: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十二年,她走过11万千米的山路,家访过 1500多个家庭;十二年,1800多名女孩儿走出大山,走进大学……

她在日记里写道:“在许多人眼里,我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孤身一人,没有财产,病痛缠身。但在华坪,我找到了真正的爱和生命的价值。回望人生,我③____。”

(1)、【基础知识】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选文(二)的横线上。

A.无怨无悔    B.踌躇满志      C.几经波折      D.自作自受

(2)、【整体感知】张桂梅以亲身经历带给我们成长的启示,请根据选文(一),完成下图。

(3)、【形成解释】联系选文(一)和(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面对人生中的“寒冬”,张桂梅非常乐观,很快走出了痛苦的过程 B、“但大目标就像一座高山,需要长久地攀登”说明实现大目标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与付出 C、华坪女高艰苦的办学环境不能动摇张桂梅办学的信念,表现了她坚定不移的决心 D、面临悬崖峭壁,历经长途跋涉,张桂梅依然坚持走在家访路上,她的无私与大爱令人钦佩
(4)、【形成解释】读选文(一)和(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对“燃灯者”一词的理解。
(5)、【创意运用】张桂梅身上有许多人的“影子”,下列选项中你最不可能联想到的人物是(    )。
A、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B、闰土:月夜刺渣,雪地捕鸟,他身手敏捷,还知道许多新鲜事 C、阿廖沙:面对生活的苦难,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D、种树老人:坚守十五年,他以一己之力将荒漠变成绿洲,创造了奇迹
举一反三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一)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王英琦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二)逃出大英博物馆

近日,短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备受关注。剧中讲述了大英博物馆内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为人形出逃,在一名中国记者的帮助下返回祖国的故事。化身少女的文物“小玉壶”身着汉服,环佩叮当,刚出场就一再强调自己的全名。这是因为在大英博物馆中,被掠夺的中国文物只拥有一串串冰冷的编号。其实“小玉壶”的名字我们并不陌生,她是王昌龄笔下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骆宾王诗中的“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小玉壶”强调的不仅是自己的全名,更是中华流失文物的身份和价值。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侵略者的疯狂掠夺、清末民国时期盗墓贼的销赃以及清皇室的私卖,“小玉壶”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被迫离开祖国,陆续被大英博物馆蛮横占有。它们只是被任意堆放在狭小的空间。大英博物馆甚至还多次发生文物丢失事件。背井离乡180多年的“爷爷奶奶”们在大英博物馆日日夜夜思念着祖国。这次“小玉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回家”,为大英博物馆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带信。

壶爹爹:

在没有你的这些日子里,杯孩子们都很想念你。它们天天念着那首“杯杯盏盏念故乡,相碰低吟诉衷肠”。

壶妈妈

龙耳虎足前辈:

我们已经多少年没见了!我想对你说,夫爱国之士,不惧九重之渊,前辈不必挂怀,我虽身在万里,仍不坠爱国之心。

朝冠耳炉

文物名片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材质是青海青玉,历经半年多精雕而成。茶壶直径9厘米,长14.3厘米,高8厘米。透过灯光看,薄如蝉翼、亮似琉璃。壶上有宝相花、缠枝莲纹路,寓意着吉祥长寿。

(根据短片相关材料改编)

(三)数说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

注:数据引用自网络,为不完全统计。

(选自搜狐网,有删改)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书是什么?书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获取知识、传承经验、延续文明的重要媒介。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

发展时期

早期

商周时期

两晋南北朝

宋至清代

形式演变

周甲骨、青铜、石头记录文字

简牍

古代写本书

印本图书

材料二:

①商周时期,人们开始用刀把文字刻在削平的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作简或牍,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作“册”,也写作“策”。春秋战国时期,简牍盛行。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时,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②近年来,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奇妙的新型图书,“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再通过阅读器放大到原来大小。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们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千克。
      ③在进入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电子阅读越来越普及。但是,这种新的阅读方式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电子辐射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引起视力的下降……人们对于纸质图书的情感也开始回归。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