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圆明园的毁灭

【材料一】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料。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年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节选自《圆明园的毁灭》)

【材料二】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帕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 , 以至于荡然无存。

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见此情形,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节选自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有删改)

【材料三】近期有人大代表提出“重建圆明园,加强爱国主义文化建设”的建议,对此国家文物局答复称,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2日)

(1)、请结合材料一,揣摩材料二中加点词的意思和表达效果,完成批注。
(2)、下面对三则材料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结合材料一可知,材料二中的“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指的是英法联军。 B、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给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C、重建圆明园虽然不会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但它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所以有必要重建。 D、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见证,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3)、请仔细阅读材料,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②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③阅读三则材料,我们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激发了读者的爱国之情。

④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4)、材料二中的句子“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这里的“博物馆”指的是。从中,我体验到
(5)、围绕“是否重建圆明园”的话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理由至少两点)
举一反三
时代的印记

《觉醒年代》

剧情简介:

《觉醒年代》这部剧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____的历史画卷。陈独秀推行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建党作了重要准备。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传播介绍新思想,探索改造社会的道路。这些____的伟人因为这部剧而变得鲜活起来,那些寥寥几笔的生平也因这部剧而变得饱满起来。伟人们的____是他们留下的特有“印记”,而我们此刻的美好生活也正是这部剧未拍的“续集”。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袁隆平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面对当时的饥荒,他立志要用农业科学技术去击败饥饿的威胁。对于杂交水稻的探秘,袁隆平总是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为了培育高产水稻,他守在田里,几乎不分昼夜。终日忍受太阳暴晒,即使刮风下雨,他也不曾躲避,时常戴着一顶破斗笠,留在田里,死盯死守。他也很较真,再高的田埂、再陡的斜坡,都要爬一爬,把试验田看个仔细。①每次来到田间,他都要掰开禾苗细心查看,细数谷粒个数。他还时常一边抚摸稻穗,一边和它对话,甚至在劳作之余还为稻谷拉小提琴。他曾说:“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世界梦。”就这样,袁隆平用他的科学实践,揭开了杂交水稻大面积种植的序幕。

披肝沥胆,医者仁心

吴孟超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在他看来,外科医生的手是刀的支点,刀又是手的延伸。他这双不寻常的手,因常年握止血钳,早已发生变形。这双“执着”的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不曾放下手术刀。这双“真诚”的手,在给病人检查身体时,总是会先搓搓热,捂捂暖。这双“凌厉”的手,也会在学生犯错时,狠狠叩击桌面。这双手,在患者心里象征着生命的希望。②当医院因他的身体情况,给他减少手术时,他的眉毛就会拧在一起,垂着眼睛,耷拉着脸,一脸不高兴。吴孟超曾说过:“医药有时会穷尽,但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创造了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

资料袋

5月22日,袁隆平、吴孟超院士相继离开人世。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人们纷纷为这两位科学巨人的离世而哀悼。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只怀天下人。伟人虽逝,功绩不朽!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①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它们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荫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树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都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能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②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灰白色或褐色。

③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田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的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④莺生性胆小,在与其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被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们又变得欢乐,又唱又跳。【它们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们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们常来到湿润的树上,摇晃树枝淋浴。

⑤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选自布封《莺》,有删改)

【材料二】

莺亚科:雀形目鹟科的一个亚科。本亚科鸟类体形短小或中等;嘴形尖细;体羽大都为纯色,鸣叫声尖细而清晰。全球共61属345种,中国有19属83种。仅少数种类(如戴菊莺、北极莺)越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但冬季仍返回菲律宾和马鲁古群岛越冬。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材料一】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并重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草堂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圣地”。1955年杜甫纪念馆成立,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它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

【材料二】工部祠的东北部,是少陵草堂碑亭和茅屋故居景区。少陵草堂碑亭里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刻有“少陵草堂”四字,亭子顶上覆盖茅草。这里是游客们游览时一定会合影留念的重要地标。

茅屋东侧的盆景园内,有1999年建成的“杜诗书法木刻廊”,陈列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是从馆藏数千件历代名人手书杜诗真迹中精心挑选的,用楠木镌刻而成,颇具观赏价值。盆景园往南依次是浣花祠、花径、大雅堂和靠近南门的草堂陈列室。

【材料三】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购票须知(节选)

一、全票:50元/人。

二、享受免费优惠人群范围:

1.离休人员、残疾人、现役军人等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2.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凭身份证原件即可入馆。

3.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的儿童免费,须由监护人凭票陪同入馆(监护人不享受免费)。

三、享受半价优惠人群范围:

对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有效证件实行半价优惠。

【材料四】 杜甫在草堂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下面的两首诗是其中的代表作,被无数书法爱好者抄录,制作成不同形式的书法作品,供人们欣赏。其中的不少佳句至今仍被人们所传诵。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