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重点名校入学分班真卷 2024年广州白云中学入学语文真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基础设施硬联通,“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到2022年,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随着城市的发展,资源要素突破城市边界,在地理空间邻近的数个城市之间集聚、扩散,优化配置,推动城市之间互联互通,继而形成城市群。”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分析,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有人口8000多万,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软硬联通并举,是高质量建设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然路径。

蓝图徐徐铺展,建设热火朝天。

看海上,黄埔大桥、南沙大桥、广深港高铁、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依次屹立,深中通道、狮子洋通道等4条通道加快建设,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000万标箱。

看陆上,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四网融合”,运营里程近2500公里,大湾区公路网络不断完善,“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形成;5座国际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超过2亿人次,世界级机场群布局进一步完善。

随着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继开通,“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便利落实,实现了2/3出入境旅客通过自助方式通关、基本实现排队不超过30分钟。广佛、深港、珠澳之间,“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大湾区崛起世界级城市群》)

【材料二】

广州地铁7号线文化特色

广州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9座车站一期的文化概念主要为水乡,全线采用蓝绿色系来表达水乡,在统一色系下,每个车站既有相同的元素,又有不同的差异,达到乘客通过车站颜色识别车站的效果。其次,一期工程选择了人文历史底蕴浓厚的石壁、汉溪长隆、南村万博、大学城南4座车站,在站厅站台的立柱上,以玻璃丝印的方式,展示该站周边独特的文化内涵。选取石壁、南村万博、大学城南3座车站,根据各站点的文化底蕴,在站厅层的墙面增加大幅的文化墙,多角度诠释岭南的水乡文化。

其中,大学城南站站厅站台立柱采用玻璃丝印的材质,体现大学城的年轻活力及现代时尚。文化墙的设计概念为“智·岛”,寓意如水一般的智慧交汇,动态十足,青春活力。文化墙以“白色大理石雕刻光面+粗糙面”的形式,结合国学中的蒙学读本《弟子规》,借鉴中国“活字印刷”的艺术手法,以“传承”的思想在文化墙上面立体呈现,富有层次感、识别性强,与学区的教育气质相吻合。

(摘编自“百度百科”《广州地铁7号线·文化特色》)

【材料三】

(1)、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地铁7号线有广州南站、大洲、陈村北、陈村、锦龙、南涌、美的、北滘公园、美的大道九个站点。 B、随着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的相继开通,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形成。 C、基础设施硬联通指陆上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四网融合”。 D、地铁7号线的石壁、汉溪长隆、南村万博、大学城南4座车站采用了蓝绿色系来表达“水乡”这一文化概念。
(2)、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有人口8000多万,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写一段话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先进现代的基础设施。
举一反三
电子产品迅速发展的今天,你支持电子阅读吗?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阅读任务。

电子阅读

ㅤㅤ材料一:与纸质书相比,电子书除了方便快捷,打破了时空限制,可以让人随时随地的阅读,还具有低碳、环保的特点,以一个容量为4G的电子阅读器来说,它能容下约3000本电子图书。而如果要制造这3000本纸质书,不仅需要砍伐30多棵树龄在20年至40年的树木,还得大约耗费150吨水、900度电、1.8吨煤和450公斤化工原料。

ㅤㅤ材料二:如今,电子书阅读早已司空见惯,在不少城市早晚高峰的地铁上,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电子书的受欢迎程度。一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2019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79.3%,较上年提高了3.1%。

ㅤㅤ材料三:读屏造成的眼疲劳程度比读纸质书更高,而视觉疲劳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深度阅读时。从读者群体来看,青少年电子书阅读时长的增加,也引发了家长对孩子眼睛近视的担忧。人们愈发担忧电子阅读的负面作用,如何规范电子阅读设备的使用,降低电子阅读对人眼的伤害都是目前较为重要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和解决。这也纸质书籍面对时代发展的冲击所具备的优势之一,也正因此,纸质阅读目前仍无法被取代。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