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
材料一:7月30日,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世界级工程一”深中通道正式通车一个月。深中通道是当前珠江东岸“深莞患”与西岸“珠中江”两大城市群的唯一公路直连通道,叠加暑假出游、群众打卡体验热情高涨等因素通车后车流量始终保持高位运行、成为“湾区新顶流”。
据监测数据显示,开通首月以来车流总量超 300万车次,单小时最高峰超过了8000车次,其中客车占比约93%:工作日期间全线车流总体平稳有序,周末期间车流量增幅约30%,部分时段出现车流缓行现象。深中通道的开通,显著提升了跨珠江口通道的通行能力,加快了珠江口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各要素的流动,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将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融合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材料二:飞虹越伶仃,融通大湾区。深中通道刷新了多项纪录,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又一标志性工程,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五通”于一体,从建桥到建人工岛,再到铺隧道,每个环节都不容易,也不容有失。从“浪尖落子”到“凤中引线”,再到“海底绣花”,没有一项是容易的。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深中通道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这背后,是全体建设者的辛勤付出、是“中国智慧”的生动体现。
如今,一座座跨海跨江通道横亘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不同角落,加速着这里发展的步伐。深中通道与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建设中的狮子洋通道等,共同形成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群,连成珠江口“黄金内湾"A 字形的交通网络骨架,东西两岸要素流通更加便捷。
材料三:在深中通道建设中,曾有这样一个细节:首节沉管与西人工岛的暗埋段在海底完成精准的对接安装实现首次“海底之吻”。看似浪漫的背后,是难以想象的困难。一个个大国重器的背后,是一座座被攻克的技术堡垒,是我国坚持自主创新,在关键领域一步步走向自主可控的历程。
创新不是单打独斗的事情,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重大工程更是如此。今天,从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到国产大型邮轮、国产操作系统“中国芯”,全面系统地建设和推进,令人感慨,让人自豪。
材料四:透过重大工程的创新突破,更容易理解“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深中通道全线控制性工程----海底沉管隧道全长 5035 米,从沉管预制厂到安装区需浮运50公里。项目团队创造性提出建造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的方案。相比传统拖带方案,可减少航道疏浚挖泥量超千万立方米,降低废气排放约 100万立方米,大国工程的建筑之美与伶仃洋的自然之美相得益彰。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就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刊载于2024.7.3,有删改)
海底沉管隧道全长 5035 米,从沉管预制厂到安装区需浮运50公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