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侨批”又称“银信”,是旅居海外的侨胞寄送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产生于清末至新中国初期,广东和福建两省的存量最多。2010年后,我国积极启动“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档案”的计划。侨批申遗带动了侨批爱好者和研究者对侨批征集、研究的热情,极大地促进了侨批相关研究。侨批蕴含浓厚的家国情怀,呈现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特色素材。

(摘编自王春泉、隋鑫《浅谈侨批档案文献所蕴含的价值与传承》,光明网)

材料二:

“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我们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摘编自王忠耀、吴春燕《“侨批”纸短 家国情长》,《光明日报》)

材料三: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有关学者多次阐述侨批的价值、侨批研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为侨批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思路启迪。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开始向民间征集侨批原件、文物,并着手发掘和研究侨批的文化内涵和文献档案价值;福建的厦门、泉州等地开始进行侨批的收集、整理和研究。2020年后,广东福建两省的部分市、县、镇级侨批馆纷纷建成,开展了数字化修复工作、主题展览、研讨座谈会等活动,侨批研究工作更加广泛而深入。

(摘编自郑松辉《基于CNKI数据库的侨批研究现状文献计量分析》,《汕头大学学报》)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以上三则摘编的材料分别来自网络、报纸和大学学报。 B、侨批批封上有收批地、收批人、批款、寄批人等信息。 C、产生于清末至新中国初期的侨批,蕴含独特意义和传承价值。 D、2000﹣2023年期间侨批研究文献发文数量累计不超过140篇。
(2)、下面的诗歌是泉州市第二届“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主题文学创作大赛的获奖作品,请根据材料二,从海外华侨的经历和精神世界的角度补齐横线上的文字。。

竖排的毛笔字,暗红的印章、指印

将①,②,③

一个个从时间深处

析出的镜头,进行分类,装封

在纸上对接不可复制,浓淡不一的情感

(节选自林国鹏《侨批,存取乡愁的凭证》)

(3)、阅读材料一、材料三,探究侨批研究文献发表年度趋势三个阶段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科学家发现删除记忆方法
假如记忆可以删除,那么人生该会多么美好——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选择,去保留那些美好的记忆,然后完全不留痕迹地删除掉那些让人痛苦的记忆,就像喝了传说中的忘情水。
这一美好愿望今后也许可以得到实现。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称未来有望能够利用化学手段抹去令人感到痛苦不堪的记忆,并将有助于治疗恐惧症和应激障碍等。这项研究是由美国佐治亚医学院研究小组和中国 华东师范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合作,研究出利用化学手段可以有选择性地删除小白鼠大脑中痛苦的记忆,并且不会破坏小白鼠大脑组织,使清除不想拥有的记忆成为可能。他们从小白鼠大脑中成功分离出记忆分子,并利用这种分子清除了它不愉快的记忆。
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将老鼠放到一个小房间里,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反复电击小白鼠,因此,老鼠脑海中对这个房间和声音产生了痛苦的记忆。当再一次进入这个房间或听到这种声音时便会变得惶恐不安、身体不停地颤抖。研究人员将小白鼠放到同一个房间内但并没有播放录音,并给它注射被称为CamKII蛋白质,它仅仅忘记了这个房间给它造成的恐惧,但是下一次播放录音时,依然会恐惧颤抖。然后,研究人员将小白鼠再一次放到这个房间并播放让它感到恐惧的录音,并注射这种蛋白质。随后再将它放在同样的环境中并播放同样的录音,小白鼠表现正常,并没有恐惧状态的产生。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神经细胞》杂志上.研究负责人乔·特斯坦博士在论文中称:“虽然记忆是伟大的老师,对于生存和适应环境至关重要,但是有选择性地删除一些难以接受的记忆,例如造成心灵创伤的战争记忆或恐惧心理,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生活的更好。”然而,研究人员称这种方法抹去的仅仅是令其痛苦难忘的记忆。
这项突破令人感到兴奋,研究人员相信,最终可以研制出帮助人们管理记忆的的方法。

阅读下面《新京报》(电子版)的一篇时事评论,完成各小题。

    最近由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上映。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摔跤手爸爸打破性别歧视的藩篱,把自己的女儿训练成摔跤冠军的故事。电影刚一上映,就获得了爆棚的口碑,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2。

    ①阿米尔·汗能够成为印度国宝级的演员,凭借的是他对电影精雕细琢的苦功夫。

    这次为了出演《摔跤吧,爸爸》,已经52岁的阿米尔·汗不惜让自己的身材像吹气球一样忽胖忽瘦。由于需要出演电影主角19岁、29岁和55岁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所以在身材上需要阿米尔·汗随着年龄改变而有所变化。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折磨成这样呢?替身或者道具,都可以帮助自己完成演出。②阿米尔·汗却说,如果不自己增肥成一个胖子,就没法真正体会一个胖子的心境。而之所以要打乱19岁、29岁、55岁的拍戏顺序,那是因为他怕戏拍完了再无动力瘦回去。

    阿米尔·汗一年只接拍一两部戏,而每接一部戏,都必须全力以赴。由阿米尔·汗出演的电影,几乎部部都是经典。但在每一部经典的背后,其实也没多余的“奇迹”或天赋,无非只是超乎寻常的付出和大量汗水而已。

    阿米尔·汗的认真劲,会让我想起中国80年代拍《红楼梦》和《西游记》的那批老艺术工作者。今天,我们都以为,在小鲜肉当道的时代,工匠式的打磨、精雕细琢的演出,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可这个印度的国宝级演员却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时代,用心,永远都不过时。

    ③阿米尔·汗是一个有“工匠之心”的人。这足以使他成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但显然还不足以让他成为“印度的良心”。让他成就此荣耀的,是他“影以载道”的努力。

    阿米尔·汗每拍一部电影,几乎都在关心印度的社会问题。《三傻大闹宝莱坞》关注刻板的教育问题,《我的个神啊》关注的是极端宗教,《摔跤吧,爸爸》则关注女性歧视。

    值得一提的是,在拍电影之余,阿米尔·汗还做了一个关注印度当下最尖锐的社会问题的电视节目,叫《真相访谈》。④他做《真相访谈》这档节目,用的是印度国徽上的梵文格言“唯有真理得胜”,用我们这边的话来说,大概就是“用事实说话”。

    所以阿米尔·汗的三观虽然很正,但在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的时候,却又极其谨小慎微。他不是充满理想主义的煽动家,而更像一个小心求证的优秀记者。为了获得更确切的数据,他和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奔赴印度各地调查、取证,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背后都有数据在支撑。

    在儿童性侵这个问题上,他和团队得到的数据,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在印度,竟然有53%的受访者表示,童年时期曾经遭受过性侵。

    关心社会,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阿米尔·汗而言,除了让他被人称之为“印度的良心”外,并没有带来什么实际好处。相反,因为这份“炽热的良心”,他得到不少麻烦和损失。他惹怒过地方政府和印度教激进团体,并且因此丧失了印度电子市集巨头Snapdeal的代言;他的人身安全也因此受到威胁。然而,阿米尔·汗不会因此就停止关心社会问题,因为他是阿米尔·汗,是印度的良心。

曾炜(媒体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炸豆①

阿慧

    天上是金黄的太阳,地上是金黄的豆田。数千亩黄豆在豫东平原成熟,没有遮拦的那种黄,每一片豆叶都似纯金的。

    露水一夜间打落金片似的豆叶,豆叶就在豆棵②下打了卷、褪了色。那叶面的金色被太阳光收了,凝固在豆荚里,黄豆就黄得耀眼了。

    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酝酿着黏稠的梦。掉光了叶子的豆棵、豆荚如紧密的鞭炮,从头坠到根,蓄意沉甸甸地炸裂。镰刀反射太阳的光芒,豆棵在农人的脚边齐齐倒下。

    割掉豆棵的田地,灰秃秃一片平坦。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姐妹俩一进豆地就低头寻找,找到一粒黄豆就放进搪瓷茶缸,叮当响了一声,叮当又响一声,小姐俩在豆的音乐里喜悦。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小姐妹爱惜地把它们捡起,粒粒裹带女娃的牵挂。奶奶患了严重的眼疾,眼睛红肿成一条细缝。夜夜枕边有炸豆的声响,奶奶似闻到黄豆的醇香。奶奶说:“有碗豆芽汤喝,该多好啊!”可是,豆还没有脱粒归仓。小姐俩就端起茶缸来到豆地,眼见各自茶缸里的豆粒,像太阳一样越升越高。

    突然,小妹锐利地一声尖叫,茶缸咚地掉在地上,豆粒惊恐地蹦跳,纷纷逃入草叶。一条蛇盘成腐败豆叶的颜色,小妹懵懂地扒醒它幽暗的梦。那蛇迅速伸展阴冷的身子,曲曲弯弯去追红衣小妹。小妹惊梦般逃向地头,那里有棵高大的苦楝树。小姐姐扭头发现小妹的危险,她大叫着追蛇。蛇昂起尖脑袋,麻花着身子,追逐妹妹,小妹惊叫得不成样子,田野的空气忍不住战栗。小姐姐举起茶缸砸向蛇头,蛇疼得一抽,辨不清方向,冲向路边水沟。

    小姐妹背靠苦楝树,小脸儿如苦楝果般白白黄黄。镰刀割去粗硬的豆棵,留下钉子似的斜尖。斜尖穿透小姐妹单薄的布鞋底,扎破她们白嫩的脚板。麻麻扎扎的细小伤口渗着丝丝鲜红的血。小姐姐把树下的尘土,拢起一个温软的小丘,姐妹俩的伤脚埋进面粉似的细土。带着太阳温度的细土暖洋洋地抚慰了伤痛,小妹的泪水,在柔嫩的小脸上,渐渐干成两道白印。

    小姐姐蹒跚地找到搪瓷茶缸,沿着蛇追赶的布满豆茬的路,她把散落的黄豆重新拾进茶缸。姐妹俩回家的脚步歪歪扭扭。

    拾来的豆粒,被小姐俩放进黑瓦盆,倒上清水,蒙上毛巾,她们像大人一样端坐,等待豆粒长大。夜晚,小姐俩坐在眼疾奶奶的床边,更像两个大人了,她们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

    瓦盆里的豆发了芽,一根根白嫩嫩的豆芽,顶着黄澄澄的大脑袋,咧嘴朝小姐俩憨笑。那天,奶奶喝了三碗乳白、滚烫的豆芽汤,舒舒坦坦地睡了一天又一夜。醒来时,奶奶红肿的双眼消了不少肿,模糊的血丝消退了。眼清目明的奶奶,掀开盖着白毛巾的瓦盆,豆芽又长胖长高了。只是有些奇怪,有些豆芽,头上顶着透明的小白帽,有些呢,却戴着油亮亮的小绿帽。

    小妹在黄豆芽瓦盆里,悄悄撒了一小把绿豆,那豆芽就黄黄绿绿的了。

(选自2014年8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释】①炸豆:指豆类作物成熟时,豆荚自行爆裂。②豆棵:指豆类作物的秸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好的展览,要用古诗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同材料一)

材料三: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传奇故事。

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被一抢而空……

(《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雪屋子

廉世广

朋友邀我去他建在山里的雪屋子,我的心里竟有一份激动和向往。朋友在家乡搞冬季冰雪旅游的项目,雪屋子的创意是我提供的。

这个创意来源于我小时候爷爷讲的一个故事。

我爷爷年轻时喜欢打猎。爷爷说,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雪也比现在大,动物也比现在多。打猎的最好时机是雪后初晴,一场大雪过后,大山就像被重新粉刷过了,洁白的雪把原有的一切痕迹都清除了,这时,只要有动物出没, 雪地上就会留下清晰的印迹。兔子的脚印像梅花,梅花鹿的脚印像两片分开的树叶,    狐狸的脚印像三叶草,狍子的脚印像蝴蝶,黑熊的脚印很像人的脚印,野猪走过的地方像推土机,那种枫叶形状的脚印,就应该是山鸡了。爷爷说,猎人们把这些动物的印迹叫“遛子”,他们打猎的时候,大多是码着这些动物的遛子,一直跟踪到它们休息的地方。有时,因为码一个大动物的遛子,要翻过几道山,越过几重岭。走到天黑了,怎么办?就在山谷里挖一个雪屋子,在里面住一宿。

我对爷爷所讲的雪屋子非常感兴趣,问他,雪屋子大吗?不会塌吗?暖和吗?爷爷说,他们上山打猎的时候,背篼里都装着小铁锹、绷带等物品。在山谷中,选一块积雪又厚又实的地方,用小铁锹先挖出一个立面。然后清除立面前边的雪,再从立面往里挖。不一会儿,一个洁白的雪屋子就挖成了。屋子不是很大, 住一个人却是绰绰有余。因为地处山谷,没有风,把背兜铺在地上,钻进睡袋, 还是很暖和的。

爷爷说,一个雪屋子,一个冬天往往会用上许多次,自己用,别的猎人也可以用。他说,有一次,他在山上走累了,正好看到了山谷里的雪屋子,心想: 这会儿我该好好歇一歇了。他走近雪屋子,刚想钻进去,忽然发现里面有个动物, 毛茸茸的,正躺在那里睡觉。他警觉地把猎枪支上,如果是凶猛的动物,他会立即开枪。可是,他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躺在那里的是一只狍子。狍子性情温和, 是食草动物,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树叶和各种青草,还有小浆果、蘑菇等,从不会伤害人,被老百姓称为“傻狍子”。

真会享受啊!爷爷把枪收起来,自言自语。他掏出烟袋,抽了一袋烟, 然后从背笼里掏出帆布绷带,说,这回要逮个活的回去。

狍子肉很香,狍子皮隔潮隔凉,很珍贵。

爷爷正要动手的时候,发现狍子的肚皮下一拱一拱的,拱出个小脑袋, 那是个小狍崽儿。小狍崽儿见了爷爷,并不害怕,只是用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惊奇地看着他。

爷爷说,他打了那么多年的猎,什么样的动物都打过,从没有心软过, 可小狍崽儿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却让他的心颤了一下,他拿着绷带的手再也动不了了。很显然,这是一对母子,小狍崽儿的母亲,那个傻狍子还不知道危险就在身边,仍在那里傻睡。爷爷想起不久前,曾在这一带打过一只狍子,是雄性。那只狍子被打伤后,在雪地里爬行了二里多地才死去,雪地上留下了斑斑血迹。也许, 它就是这个小狍崽儿的父亲吧。

爷爷背起枪,向山外走去,走了一会儿,他回过头,看见那对狍子母子正站在雪屋子前向这边遥望,他转过身,雪屋子离他越来越远了。

爷爷从此不再打猎了。爷爷说,他总觉得小狍崽儿那双眼睛在问他,我爸爸呢?那个雪屋子和雪屋子里发生的故事牢牢地扎根在我童年记忆里。

就在几天前,我如愿到了朋友建在山里的雪屋子。也是山谷里,也是厚实的白雪。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雪屋子前那座雪雕:一个狍子母亲安详地卧在那里,小狍崽儿依偎在它的怀中,脸上洋溢着幸福。我驻足在这座雪雕前,久久凝视。我说,这对狍子雕得真好!

朋友说,你啥眼神儿啊,这是一对梅花鹿!

我说,如果你把它雕成狍子,这就不仅仅是一座雕塑了,而是一个故事, 一个美丽的故事。   

 (选自《北极光》2021 年第 6 期,有删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