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海淀单元测试AB卷 小语六上 第三单元素养评估卷

【材料一】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天舟一号设计在轨寿命1年,由长征七号遥二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它全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最大装载状态下重量达13.5吨,物资运载能力为6吨。

(摘编自国家航天局官网)

【材料二】

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我需要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②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送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我请来“健身教练”——科研人员助我一臂之力。

③“教练”决定先帮我减“腰部赘肉”。经过多次试验,他们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这种设计保留了结构受力部分,去除了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但丝毫没有影响腰部的结实程度。

④“教练”十分严格,连我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他们通过控制加工温度等方法尽可能让我的外部壁板变薄。这样,我的体重又减轻了30千克左右。

⑤不仅如此,我的“教练”连货架也不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每一项改进都运用了多种先进而复杂的制造工艺。

⑥瘦身计划圆满完成,我变得既轻又强壮。

(摘编自《人民日报》)

(1)、小明想了解天舟一号的基本情况应该阅读【材料】,从中可了解到它的等情况。
(2)、阅读【材料二】第③—⑤段,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瘦身计划”是先减“腰部赘肉”,办法是;再去除“皮下脂肪”,办法是;又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
(3)、【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介绍了天舟一号,你更喜欢哪则材料?请简要说明理由。
(4)、【新角度】阅读上面两则材料后,结合下面的【阅读链接】,将自己的感悟写在横线上。

【阅读链接】航天试验从来没有平坦大道,总是与高风险为伴,可谓“刀尖上的舞蹈”。每每遇到瓶颈和挫折,航天人都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有时甚至会为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航天探索是勇敢者的事业,只有不惧失败、跌倒后重新爬起、继续砥砺前行的人,才能摘得世界科技高峰上的明珠。

(摘编自《中国航天报》评论员文章)

举一反三
《延安,我把你追寻》一文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延安精神对我们仍至关重要。请你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革命文化:延安精神]

材料一:“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延安城东南的宝塔山,古称嘉岭山,是延安的标志和象征,山不高,海拔只有1100余米,却为周围群山之冠。 宝塔山上的延安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9层,高44米,楼阁式砖塔。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这座古塔也就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

(选文有删改)

材料二: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延安的红色革命遗址,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记忆。1961年,延安革命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山革命旧址

位于延安城西侧的凤凰山下。中共中央机关于1937年1月迁驻延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就是住在这里,领导中国的革命和抗日战争。如今这里有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部、中共中央机要处旧址等。

杨家岭革命旧址

1938年11月,日本飞机轰炸延安,中央机关由城内搬到延安城西北的杨家岭。一直到1947年3月,这里一直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组织部等20多个中央机关全都设在这里。现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旧居。

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又名“延园”,地处延安城西北,是一处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悟人生之理。

【材料一】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____,不要做____,____。”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节选自 许地山《落花生》

【材料二】

    论样子,论味道,其实满有势派头儿。可是它没有落花生那点家常的“自己”劲儿。栗子跟人没有交情,仿佛是。核桃也不行,榛子就更显得疏远。落花生在哪里都有人缘,自天子以至庶人都跟它是朋友,这不容易。

——节选自 老舍《落花生》

【材料三】

    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养,给口吃的,便呼呼地蹿着往上长。它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静静。不管生活赐予的是璀璨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困苦磨难,它都照单接受,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

——节选自 耿艳菊《像花生一样活着》

阅读下面的三份关于京张线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材料一】

在中国大地上,有一条铁路,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未来,这就是北京到张家口全长约两百千米的京张线。它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老京张线,建成于1909年,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成功的。这是中国人自主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铁路经过青龙桥地区,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路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人”字形线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

新京张线,也就是京张高铁,于2019年通车,使两地运行时间由三个多小时缩短到一小时左右。崇礼和延庆支线也相继开通,共同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保障。

【材料二】

京张高铁开启了中国铁路建设智能新时代,在列车自动驾驶、北斗卫星导航、生物特征识别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京张高铁是世界首条时速300~350千米的智能化高速铁路,应用自动驾驶系统,全程实现有人值守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此前在地铁上有应用案例,但与地铁相比,高铁的速度更快、线路更网络化、运行环境更复杂。

京张高铁的智能运营为旅客通行提供了更人性化的服务。智能机器人可以贴身导航并搬运行李;通过电子客票、刷脸进站等可简化乘车流程;站内导航与站外导航融合,乘客出发时输入车次,即可导航至检票口或候车厅。

京张高铁高速又聪明

我国首条智能化高铁能抵抗-40℃严寒

首次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有人值守的无人驾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设计时速350千米

北京至张家口最快只要47分钟


实现列车上奥运赛事直播

【材料三】

京张高铁的车站设计,也彰显着中国智慧。

张家口站,采用了历史古迹长城名关——“大境门”的拱门造型,还巧妙地融入了老京张铁路的“人”字形元素。

太子城站紧邻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鸟瞰像一块美玉镶嵌在山中。车站正对小镇中的冬奥会颁奖广场,成为颁奖仪式的天然背景。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小镇被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四季度假胜地。

延庆的八达岭长城站作为一座建造在长城景区内的车站,其地面部分的建筑表面,种满绿色植物,与山体自然地融为一体。

北京北站增加了智能刷脸设备。旅客可以直接刷脸进站,也可以根据需要,打印纸质车票。

    京张高铁线示意图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