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期末考试试卷

(二)课外阅读

游圆明园遗址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奶奶、妈妈和表弟一同去圆明园遗址游览新开辟的福海公园。

    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吞下似的。继续往里去,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侵略者虽燃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摧毁不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还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使它成为第二个圆明园。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一座座小桥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啊!圆明园,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

(1)、认真读文章,填空。

    作者写福海公园的美,先写了湖水的三个特点:,接着写像个大托盘,把比作彩带。

(2)、文中的过渡段是第自然段,它在文中起的作用。
(3)、你认为该不该重建圆明园?为什么?把你的理由写下来。                                                                                                                               
(4)、作为新时代的有志少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举一反三
 你还选取了《颤抖的羽毛》表达对成长的理解和感悟,快来看看。

颤抖的羽毛

金波

①在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盛行踢毽子。不但看踢的技巧,还要比谁制作的毽子最漂亮。我踢毽子不怎么样,所以决心在做毽子上超过别人。

②有一天,我看到家里养的一只大公鸡,它尾巴上的翎(líng)毛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幻着不同的色彩,好看极了。我暗暗自喜,打算拿它的翎毛制作一只漂亮的毽子。

星期天,我约了要好的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擒住了大公鸡,大家激动不已,一窝蜂地扑上去,七手八脚地拔着它的翎毛。公鸡咯咯地叫着,似乎再也忍受不住疼痛一下子挣脱了我们。

④大概因为它的冲劲过猛,竟然冲进了一个很深、很大的蓄(xù)水池。鸡不会游泳,水池四周又有高高的围墙。我们趴在池边看着公鸡在水中挣扎,心里着急万分,找来了一根长长的竹竿,公鸡以为我们要打它,吓得逃到池子的另一个角落。最后,我们找来一个铁钩子才把它打捞上来。

⑤第二天一早,我怀着惴(zhuì)惴不安的心情,带着新制作的毽子来到学校。同学们都围了上来,纷纷夸奖我的毽子最漂亮。可我望着手中的毽子,它在瑟瑟地颤抖着。

⑥后来,我的那只大公鸡慢慢地站起来了。我总觉得对不起它,常常单独喂它一些好吃的。渐渐地,它一见到我放学回家,又咯咯地叫着跑过来。但是,我从来没有让它看见过我那只漂亮的毽子。

(有删改)

念鲁迅 阅读作家萧红的短文,怀念鲁迅。

    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儿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②梅雨季节,很少有晴天。一天上午,天刚一放晴,我高兴极了,就到鲁迅先生家去,跑上楼还喘着气。鲁迅先生问我:“有什么事吗?”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③鲁迅先生和他的夫人都笑了,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④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的。

    ⑤“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就认识,年轻人现在都忙……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青年的信,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⑥鲁迅先生必得休息的,须藤老医生是这样说的。可是鲁迅先生从此不但没有休息,并且脑子里所想的更多了,要做的事情都像非立刻就做不可,校《海上述林》的校样,印珂勒惠支的画,翻译《死魂灵》下部,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

    ⑦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所以要多做,赶快做。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

【资料】 萧红,被鲁迅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短暂的一生留下近百万字的经典作品,终成大器,未曾有负鲁迅的期许。萧红从鲁迅那里不仅得到了慈父一般的关怀和爱护,更是得到了导师般的鼓励与引导。1936年9月,鲁迅的病已经很严重了,55岁的他在等一个女孩的来信,然而那个女孩却奋无音讯。10月,病榻上的鲁迅给好友茅盾写信:“萧红一直没写信来,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题目。

灯景旧情怀(琦君)

    ㅤㅤ①元宵节还是转眼就到了。我嚷着要买漂亮的灯,跟小朋友们比一比。母亲说:“家里前前后后全是灯,还不够多的?”她就是舍不得花钱买。外公又戴起老花眼镜,给我糊一盏在地上慢慢爬,不像兔子也不像狗的,不知什么灯。四只脚是用洋线团木心子做的。红纸不透明,哪有外面卖的那种五光十色透明玻璃纸的灯好看呢?外公老是吹自己会糊各种各样的灯——关刀灯 轮船灯 莲花灯……可是事实上 他只会给我糊直统统的鼓子灯 我做出很喜欢的样子说鼓子灯最好,不小心烧个大窟窿,马上可以再用红纸补上。外公笑呵呵地说:“鼓子直通到底,表示正直,wú yōu wú lǜ____。”
ㅤㅤ    ②【A】十五晚上,前院早已摆好祭桌,几丈长的百子炮高高挑起,人潮一波一波地涌来。我把鼓子灯挂在树上,在人丛里挤来挤去找小朋友玩。可是一听锣鼓响起,鞭炮齐鸣,我又躲到大人身后面,从人缝里看大龙。大龙昂着头,瞪着一双大眼睛,张牙舞爪地来了。我有点害怕。【B】龙开始舞动了,每个舞龙者手举一段龙身,穿花似的美妙滚舞。他们平时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夫,但这时都变成了龙的一部分,那样神奇的契合,看得我mù dèng kǒu dāi   。心里总是在盼望着,“再多舞一下,再多舞一下”,可是还有好几处有祭典,大龙终于摇头摆尾从大门出去了。人潮也随着散去,最后的热闹高潮也宣告结束了。
    ㅤㅤ③我呆呆地站在地上,外公取下鼓子灯递给我说:“快回到厨房帮你妈妈搓汤团。”
    ㅤㅤ④“许个什么心愿呢?”我茫茫然地问。
    ㅤㅤ⑤我也不知道,我只想天天像过年这样的热闹,外公不要回山里去,爸爸也不要常常出远门。大家都在一起,还有阿荣伯,阿标叔都要统统在一起。
    ㅤㅤ⑥外公笑了一下说:“那容易,只要你用功把书念好。”
    ㅤㅤ⑦“这跟念书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大明白。
    ㅤㅤ⑧“只要是读书人,无论是男是女,长大后都会有一番事业,有了事业,你就可以接了大家相守在一起,不是天天跟过年一样的热闹吗?”
    ㅤㅤ⑨我还是想不大通。走进厨房,看母亲已经搓好一大木盘的汤团准备要下了我在她耳边轻声地说:“妈妈,代我许个心愿,随便你怎么说。”母亲笑笑,没有作声,只把菜油灯心剔得高高亮亮地,又在碗厨抽屉里取出那对红蜡烛,就着菜油灯点着了,套在灶上的两个烛抬里。“风水烛,一年到头都顺风顺水。”她喃喃地说。
    ㅤㅤ⑩吃汤团的时候,我问:“妈妈,您刚才许了什么心愿呢?”母亲笑嘻嘻地说:“我不用许什么心愿了。一家团团圆圆的,已经再好没有。外公,您说是吗?”外公摸着白胡须连连点头。

课外阅读。

捡破烂儿的先生

于德北

①我叫他先生,虽然他是一个捡破烂儿的。

②那一年,繁华的重庆路又大兴土木,这里将盖起一座又一座超豪华商场,据说所卖物品皆为名牌,价格贵得惊人,绝非平民百姓可以问津。这个城市有钱的人越来越多,有几座这样的商场也在情理之中。

③我骑着自行车,从灰尘飞扬的工地穿过,准备去一家编辑部送自己新写的故事。在重庆路与一条小街的岔口,在一处深深的门洞下,一道奇异的风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④一个鬓发斑白的老人,年纪在70岁左右,靠在一辆架子车前,在一片喧嚣之中,静静地吃饭。他的饭很简单:地上一个罐头瓶子,里边是辣椒酱;罐头瓶子旁边是一个玻璃杯,杯中满满斟着白酒;左手一根葱,右手一个雪白的大馒头。

⑤我不禁停下脚步。

⑥老人吃饭不急不躁,喝一口白酒,吃一口大葱蘸酱,然后再咬一口馒头。

⑦他见我站的时间长,冲我招招手,又指指地上的东西,意思是让我过去一起喝点儿。我摸摸口袋,里边还有几块钱,就一头扎进旁边的副食店,买了一斤猪头肉。

⑧这样我和老人就认识了。

⑨老人姓张,是电机厂的退休工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70岁,退休整整10个年头了。他的儿女都有不错的工作和家庭,也很孝顺,可他谁家也不去,就自己一个人过。老伴儿在他退休前就去世了,老人把宽敞的房子让给了女儿,自己住一居室的小屋,过着清静的日子。

⑩他清晨早早地出门,拉着架子车,边捡边收。报纸、书本、易拉罐、酒瓶子,只要能换钱的东西,他都收。

⑪在废品收购站下班之前,他把捡来和收到的东西卖掉,然后拉着空车回家。这是他的生活,很有规律。老人酒量很好,面色红润,身体健朗。我很羡慕他!

⑫我们正喝酒间,来了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趿拉着拖鞋,手里拎着两个空瓶子。女人问:“茅台酒瓶子咋收?”“30元。”老人回答。

⑬女人把瓶子举到老人面前,说:“这个瓶子的商标和瓶盖完好无损,应该多给点儿钱。”说完,还做出转身欲走的姿势。

⑭“35。”老人重新给了价。女人悻悻地交出瓶子,数好钱,走了。

⑮不待女人走远,老人突然从身旁摸出一块石头,猛地向瓶子砸去,只听“砰”的一声,转瞬之间两个完好的瓶子变得粉碎。

⑯女人惊愕地停下脚步,我也瞪大了眼睛。

⑰“你,怎么砸啦?”我问。“砸了,他们就造不了假酒了。”老人淡淡地回答。

我还想说什么,老人却笑了。

⑲老人兀自端起酒杯,喝一口白酒,吃一口大葱蘸酱,然后再咬一口馒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