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在阅读中感悟亲情之美。

    父亲的车后座(节选)

    ①从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那时候父亲在县城做木材生意。县城十天两个集,每逢集日,天还不明,父亲就蹬上那辆破自行车,颠簸在蜿蜒的乡间小路上,一去就是一整天,将近半夜才能回家。那时候我们都太小,根本不懂得父亲的艰辛,我们期盼的是父亲自行车后座上带回来的东西。最喜欢夏天,父亲会给我们带回来各种水艮□桃□李□杏□枣□香瓜□□年幼的我们只懂得填满我们贪吃的嘴,哪里知道那是父亲在集市上忍饥挨饿一整天,用省下的午饭钱给我们买的。

    ②上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参加一次乡联校举办的抽考比赛,每次都是父亲用自行车带上我去考试。那一天的父亲显得特别精神,平日里下巴上密密麻麻的胡渣跑得无影无踪,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的双手洗得发白,他换上雪白的衬衫,蹬上一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父亲载着我一路颠簸,那条长长的土路,颠簸出我心里的感动,好几回我都忍不住靠着父亲的后背,父亲的后背真硬啊! 那时,父亲正年轻。

    ③后来我去镇上读了中学,开始住校。父亲的破自行车也换成了崭新的大金鹿。父亲去镇上的时候就会顺路绕到学校门口等我放学,崭新的自行车后座上带着给我的衣服被褥,或者草席蚊帐。等我放学后,父亲就会变戏法般从衣兜里掏出来一个大纸包,大纸包里常常是两个香喷喷的羊肉大包,或者两个撒满芝麻的吊炉烧饼。我总是骄傲地咬上一大口,鼓着腮帮子对着父亲傻笑。

    ④结婚后,我们住在县城的出租屋里,冷暖温饱依然让父亲牵肠挂肚。树上新打下来的红枣,地里刚摘的毛豆,母亲腌的咸鸭蛋,成袋的嫩玉米……近四十里的土路,父亲蹬着那辆由新变旧的自行车,一样一样都给我们送到跟前。我常常心疼不再年轻的父亲,忍不住埋怨他: “蹬车这么远,路又不好走,何必非要送来呢,等我们回去再吃也不迟啊! ”父亲不生气,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说: “我想来看看孩子了,这一点儿路算个啥! ”我忍不住鼻子酸酸的,两眼含泪,坐在父亲车后座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我真想再回到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和父亲一起回家……

    ⑤父亲老了,蹬自行车费力了,就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可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上那像沙发一样舒服的车后座,父亲就和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悄悄地离去了,留下那辆破自行车默默地停放在老院里。

    ⑥父亲,今夜有月,月明风清,梦里,驾上您的自行车再来看看吧,我想您的车后座了。

    (1)在文中“□”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答案】
    (2)“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不只承载他的劳苦,更承载着我们的快乐与幸福。”这句话,可以穿插在短文1两段之间?它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2
    A.总结上文
    B.设置悬念
    C.承上启下
    D.埋下伏笔
    【答案】
    (3)概括文中与父亲车后座有关的场景,体会不同场景下“我”的情感。

    【答案】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1,对这个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A.父亲用心良苦,希望“我”考出好成绩。
    B.父亲为“我”能参赛而骄傲。
    C.父亲对“我”参加抽考比赛很重视。
    D.父亲希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答案】
    (5)短文结尾揭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浓浓的思念之情。下面哪篇课文的结尾与本文的结尾特点相同?(     )
    A . 从此以后,他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将相和》 B .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太阳》 C . ……醒来,枕边一片湿。  ——《父爱之舟》 D .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慈母情深》
    【答案】
    (6)本文以“父亲的车后座”为题,有什么好处?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1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妙妙向大家分享了下面的文章,请你阅读,感受校园春日的优美景象。

    开花的课桌

    王连明

    ①三月的风荡来春天的纤尘,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拈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

    ②一个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地扎着。草芽像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是嫩白的。在寒风料峭的三月里,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 也许只有灵秀的孩子们才能感受得到。

    ③春意在孩子的课桌上萌发和蔓延。桌缝里,有一两截刚刚泛青或萌出芽包的小树枝,三五朵小野花,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从蜡笔上削下的碎屑。

    ④终于有一天,孩子的课桌上插了一枝迎春,枝条上是繁密的金色小花,如一串耀目的阳光。教室里,被映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打碗花、紫地丁、黄地丁、映山红、葛条……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一到春天,山里野花真是太多了,山坡上、田埂上、河边、路旁,到处都是。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随处可见这些野花。

    ⑤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肥大的旧衣裤,他们无忧无虑地吹着柳笛,摇着手里的野花,沿着弯弯的小路跑着,跳着,到了学校,便把那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钢笔上,看上去,他像是捏着花枝在写作业了。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⑥春天是从孩子们身上产生的,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

    (有删改)

    课外阅读。

    鲁班造锯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造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们只好上山用斧头砍树,效率非常低。

    一次上山的时候,鲁班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野草,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____于是他摘下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都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huá huà)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食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

    这两件事给了鲁班很大启发。于是他就砍来一支大毛竹,用斧头削(xiāo   xuē)成一条带有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干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这怎么能长久使用呢?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gēnɡ  gènɡ)换竹片。鲁班立刻想到了铁片,便请铁匠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不久的功夫,铁片做好了,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做试验,只见他俩一来一往拉了起来,不一会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shěnɡ xínɡ)力,鲁班有了锯的帮助,按时完成了宫殿的建造任务。

    阅读。

    出卖住宅

    ㅤㅤ有位孤独的老人居住在林木环绕、优雅安静的湖边。他的住宅后面是绿油油的草坪,前面是鸟语蝶飞的小花园,再前面就是微波荡漾的湖水了。然而,他还是不得不决定去养老院,因为他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无人照顾。

    ㅤㅤ老人不得不宣布出售他生活了一辈子的住宅。

    ㅤㅤ欲购房者蜂拥而至,从底价18万英镑,很快炒到了24万英镑,30万英镑……购买者络绎不绝,价钱也越来越高。但老人一直抑郁地低着头,默不作声,因为他舍不得出卖自己的住宅。

    ㅤㅤ老人伤心地走出喧闹的客厅,来到幽静的花园,惆怅地环顾了好一会儿,长叹一声,颤颤巍巍地坐在长椅上,凝视着天上那朵漂泊不定的孤云。

    ㅤㅤ正当老人长吁短叹时,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在老人面前徘徊着,似乎有难言之隐。突然,他弯下腰,微笑着低声对老人说:“老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很穷,只有1万英镑。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会让您像我的亲人一般依旧生活在这里,依旧保留您所有的习惯。我们会一起喝茶,读报,散步,您每天都会感到很快乐——请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的!”

    ㅤㅤ老人颔首微笑着,甜甜地微笑着。他慈祥地紧紧握着年轻人的手,高兴地以1万英镑的价钱把住宅卖给了他。在场的众人都目瞪口呆。

    课外阅读。

    昙花终于怒放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亩,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 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 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 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 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 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⑧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⑨我爱昙花。

    大江保卫战

    ①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②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áo)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③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zhēng)铮铁汉的本色。

    ④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呀!

    ⑤奔腾不息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被浸没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线杆。在安造垸(yuàn),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pái)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⑥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____

    一间屋正在烧着像舌的火焰像云的烟气从窗口和屋顶喷出。男人和女人从窗口探出头来拼命地叫,忽然又不见了。门口挤满了人,齐声(    ):“要烧死了哩!快救命啊!消防队!”

    ②这时来了一驾马车,四个消防队员从车中跳出来。他们最先赶到,一下车就冲进楼里去。他们进去的同时发生了可怕的事情。一个女子从四楼的窗口叫喊着跳了出来,手抓住了栏杆,背向着外面,在空中挂着。火焰从窗口喷出,几乎要卷着她的头发了。方才进去的消防队员弄错了方向,打破了三楼的窗。这时人们齐声(    ):“在四楼,在四楼!”

    ③他们急忙上四楼,在那里听见了恐怖的叫声,梁木从屋顶落下,门口满是烟雾火焰。要到那有人的屋子里去,除了从屋顶走,已没有别的路了。他们急忙跳上屋顶,只看到从烟里露出一个黑影,这就是那最先跑到的队长。可是,要从屋顶到那被火包着的屋里去,非通过那屋顶的窗和屋檐间极狭小的地方不可。因为别处都被火焰包住了,只这狭小的地方,还积着冰雪,却没有可攀缘的东西。

    ④“那里无论如何通不过!”人们在下面叫。

    ⑤队长沿屋顶边上走,人们惊恐地看着他。他终于通过了那狭小的地方。下面的喝彩声几乎要震荡天空。队长走到那危险的地方,用斧头把梁椽斩断,砍出可以钻进去的窟窿。

    ⑥这时,那女子仍在窗外挂着,火焰快卷到她的头上,眼见她就要落下来了。队长砍出了窟窿,把身子缩紧了就跳进屋里去,跟着他的消防队员也跳了进去。

    ⑦长梯子架在屋前。窗口冒出凶险的烟雾和火焰来,耳边听到恐怖的呼号声,危急得几乎无从着手了。“不好了!连消防队员也要烧死了!完了!早已死了!”人们叫着。忽然,队长的黑影在窗口出现了,火光在他头上照得红红的。女子抱着他的脖子,队长两手抱着那女子,跳到屋里去了。

    ⑧人群的叫声在火焰声中(    ):“还有别人呢,怎样下来?那梯子离窗口很远,怎么接得住呢?”在叫喊声中,突然来了一个消防队员,他右脚踏着窗沿,左脚踏住梯子,身子悬空站着。屋内的消防队员把遇险者一一抱出来递给他,他又一一递给从下面上去的消防队员,下面的又一一递给更下面的同伴。

    ⑨遇险者全部被救下来了,屋内的消防队员也下来了,最后下来的是那个最先上去的队长。他们下来的时候,人们喝彩欢迎,等到那队长下来时,掌声雷动,人们好像欢迎凯旋的将军似的喝彩。

    ⑩“知道吗?这就叫作勇气。勇气这东西是不讲理由的,是不踌躇的,是见人有危难就会像闪电似的不顾一切地冲过去。”

    ⑪“快和罗比诺队长握手!”父亲指着那衣上缀有金边的人说。队长站住了伸手过来,我去和他握手。队长道别而去。

    ⑫父亲说:“好好地把这记着!你在一生中,与之握手的人当有几千,但像他那样拥有勇气的人恐怕不上十个吧!”

    (本文选自《爱的教育》,选文时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