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阅读真题60篇】小语六上 14.大江保卫战
①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②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áo)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③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zhēng)铮铁汉的本色。
④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呀!
⑤奔腾不息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被浸没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线杆。在安造垸(yuàn),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pái)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⑥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日夜兼程:
惊心动魄:
奔腾不息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被浸没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线杆。
曹德权
①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②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展开决战。
③距惠通桥不到五十千米的泥泞公路上,开来五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那里,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剩下不足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四天没吃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二十四小时,即使剩下一兵一卒。
④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跑去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就在这时候,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馒头!”顿时,四野的饥民们一拥而上,钻进车厢去抢馒头!
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点 面)的描写。第⑥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点 面)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 |
⑤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馒头的车前,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啪啪的举枪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⑥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身,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骨瘦如柴。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个馒头,双眼惊骇而哀痛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⑦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着。他丢下机枪,面朝饥民们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敌人拼刺刀哇!你们……”
⑧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⑨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连同她咬过一口的馒头也递上去,说:“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送到前边去的。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了多杀敌人,好吗?”
⑩大胡子少校一下抱起小女孩,只一个劲地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问:“你叫什么名字?”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小翠。”
⑪大胡子少校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敌人,一定让你吃上又大又白的馒头,一定让你吃饱,好吗?”
⑫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
⑬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抓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
⑭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
⑮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耿师长手里也拿着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个缺口的馒头。他们在找一个叫小翠的小女孩。
⑯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前,说:“她家七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的,在三天前饿死了!”
⑰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⑱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号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会为你报仇!”
⑲三十四年后,一位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个缺口且发黑的干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选自《北方人》,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