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小白鸥-情境题】语文三上“我的校园‘新’生活”第一单元自测卷

妙妙向大家分享了下面的文章,请你阅读,感受校园春日的优美景象。

开花的课桌

王连明

①三月的风荡来春天的纤尘,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拈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

②一个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地扎着。草芽像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是嫩白的。在寒风料峭的三月里,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 也许只有灵秀的孩子们才能感受得到。

③春意在孩子的课桌上萌发和蔓延。桌缝里,有一两截刚刚泛青或萌出芽包的小树枝,三五朵小野花,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从蜡笔上削下的碎屑。

④终于有一天,孩子的课桌上插了一枝迎春,枝条上是繁密的金色小花,如一串耀目的阳光。教室里,被映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打碗花、紫地丁、黄地丁、映山红、葛条……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一到春天,山里野花真是太多了,山坡上、田埂上、河边、路旁,到处都是。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随处可见这些野花。

⑤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肥大的旧衣裤,他们无忧无虑地吹着柳笛,摇着手里的野花,沿着弯弯的小路跑着,跳着,到了学校,便把那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钢笔上,看上去,他像是捏着花枝在写作业了。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⑥春天是从孩子们身上产生的,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

(有删改)

(1)、第②自然段中的“娇娇”在文章中是轻柔的意思,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对草芽的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将迎春花比作,形象地写出了迎春花的
(3)、请你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①山里的孩子与课桌有很多互动,如用细线扎着课桌缝隙里的小草芽、把花插在课桌上等。

②“开花的课桌”的深层含义指孩子们是最美的春光。

③“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一句中,将“染”换成“插”会更贴切。

(4)、请你根据从文中积累到的有新鲜感的句子,把想象到的画面写出来。

示例:我从“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中想象到了孩子们用绑着花枝的钢笔写字,花枝在孩子脸上轻擦的画面。

举一反三
梅兰芳蓄须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忧,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    )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    )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一次,日本侵略军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拒绝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

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阅读。

枣核

ㅤㅤ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 )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她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ㅤㅤ拥抱之后,她就( )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 )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ㅤㅤ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ㅤㅤ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我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ㅤㅤ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座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ㅤㅤ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选自萧乾《萧乾文集》)

父亲的船

高巧林

①父亲拥有一条船。坚厚的舱壁、宽阔的舷板、稳健的橹桨……总之,无一不是我幼小心目中神圣而尊严的精神依托。

②奶奶说:“你父亲希望你长大后可以成为一个像他一样的男子汉!”父亲的船,驶进我的童年,在冗长蜿蜒的水道上荡漾,颠簸。悠悠的橹桨边泛起一泓泓欢乐的笑靥和委屈的泪。

③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

④一丝纤细的牛草,悄悄地把我的睡梦牵醒。我揉开惺忪的眼帘,携上心爱的木刻小舟,还有一只赭纹密布的海碗,跃上了父亲的船。

⑤晨风中传来咿咿呀呀的橹桨曲。父亲脱下热烘烘的衣衫,披在我寒颤颤的肩背;又从海碗中取来黄乎乎的面枣,塞进我稚嫩的手窝。蓦然回首,村里的那棵银杏树,已在遥远中忽隐忽现,唯独我心爱的木刻小舟寸步不离地尾随着父亲的船绳。我仿佛第一次看见了生活中的父亲和我,继而,懵懂的心田里流过一股淡淡的酸涩。

⑥江风紧了,父亲上岸拉纤。我立在船头上看见父亲微驼的背上拽着一根粗大的绳索,艰难的步履在尘沙飞扬的岸滩上,写下一串深沉的脚印。我再也站不住了,满腔的疚意燃成一团小男子汉的火焰——我收起舷边拖牵着的木刻小舟,噌的一下跳上岸去,自个儿奔跑起来!父亲那血红的牛一般的双目中,顿时现出莫名的恼怒和痛苦,骂道:“才十三岁,就不听话啦!”我流泪了,泪水流成个白亮亮的小河……

⑦傍晚,我从门槛缝里偷出一把钥匙,蹑手蹑脚地开启了父亲的船锁,第一次在村前的小河里摇开属于我的橹声。调皮的船头,顶了小河埠,又撞了竹架桥。歇橹看时,手窝里磨起了透亮的泡泡。父亲站在河岸边,投来一束慈祥而欣慰的目光,手里还捧着我那只心爱的小木舟。父亲正重温他早已逝去的童年。

⑧夜里,我在梦境中真的成了男子汉,独自摇着父亲的船,去了村东的大湖里,尽情又浪漫地摇呀摇……

阅读理解

①一天饭后,我去邻居家借书。她家正在炒洋葱,一股辛辣味直蹿出来。我逃出门,可鼻孔还是痒痒的,忍不住连连打起喷嚏来。

②妈妈问我是不是感冒了,她那关切的眼神真让我感动。我很贪心,巴不得她多爱我一会儿,所以就没有摇头否认。 妈妈赶紧过来扶我,好像我虚弱得快要倒下似的。

③我被安排在被窝里躺下。很快,各种美味的食物送到我的床边,妈妈过一阵就来摸摸我的额头,她那焦急的神情使我感觉很温暖,于是我就决定把病装下去,也好继续享受病人的特殊待遇。从小我就很少生病,却总是羡慕别人家小朋友生病,大家忙忙碌碌地上学去,他却留在家里抱着玩具看小人书。今天正好有这个机会,岂不是天助我也!

④可是不久,我就发现当病人其实是件苦差事。晚上,妈妈把电视机关了,并坚决宣称,感冒头痛者看电视有害无益。我只好乖乖地早早睡觉。 第二天竟是星期六,我居然忘掉了! 堂弟和表妹来了,见我在床上,便____地安慰了几句,就自顾自地玩起来。眼看弟弟妹妹在屋外活蹦乱跳,我却不能参与,真是让人愁死! 而且,看着他们吵闹疯玩,我甚至不能大笑,因为病痛缠身的人应该像个倒霉蛋,最好紧锁双眉。妈妈端来冒着热气的白开水给我喝,我朝弟弟妹妹吃的雪糕、喝的汽水张望,可妈妈却____地说,感冒喝白开水最好。 更糟的是,爸爸兴冲冲地回来了,他买了最新上映的电影的票,要带弟弟妹妹们去看,看完以后还要到公园、游乐场去玩。

⑤我掀开被子想跳起来,却被妈妈固执地按在床上。 末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弟弟妹妹欢天喜地地出门去。这下,我真的哭丧着脸,浑身难受,我想肯定是要气出病来了。妈妈在家陪我,见我脸色难看,便拿出一大堆红的、绿的、黄的、白的药片和药水,我看了差点儿晕过去! 我不等妈妈向我教导“良药苦口”之类的话,便老老实实地坦白了装病的原因。妈妈____,直到我赌咒发誓地反复声明“我真的没病”,才勉强允许我下床活动活动。

⑥唉,原以为生病能自由、快活,想不到却是____!

灯景旧情怀

①元宵节还是转眼就到了。我嚷着要买漂亮的灯,跟小朋友们比一比。母亲说:“家里前前后后全是灯,还不够多的?”她就是舍不得花钱买。外公又戴起老花眼镜,给我糊了一盏在地上慢慢爬,不像兔子也不像狗的,不知叫什么的灯。四只脚是用洋线团木芯子做的。红纸不透明□ 哪有外面卖的那种五光十色透明玻璃纸的灯好看呢外公老是吹自己会糊各种各样的灯——关刀灯□轮船灯□莲花灯……可是事实上,他只会给我糊直统统的鼓子灯。我做出很喜欢的样子说鼓子灯最好,不小心烧个大窟窿,马上可以再用红纸补上。外公笑呵呵地说:“鼓子直通到底,表示正直,无忧无虑。”

②十五晚上,A.【前院早已摆好祭桌,几丈长的百子炮高高挑起,人潮一波一波地涌来。我把鼓子灯挂在树上,在人丛里挤来挤去找小朋友玩。】可是一听锣鼓响起,鞭炮齐鸣,我又躲到大人身后,从人缝里看舞龙。大龙昂着头,瞪着一双大眼睛,张牙舞爪地来了。我有点害怕。B.【龙开始舞动了,每个舞龙者手举一段龙身,穿花似的美妙滚舞。他们平时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夫,但这时都变成了龙的一部分,那样神奇地契合,看得我目瞪口呆。】我心里总是在盼望着,“再多舞一下,再多舞一下”,可是还有好几处有祭典,大龙终于摇头摆尾从大门出去了。

③我呆呆地站在地上,外公取下鼓子灯递给我,说:“快回到厨房帮你妈妈搓汤团,在汤团里许个心愿。”

④C.【“许个什么心愿呢?”我茫茫然地问。

⑤“我也不知道。我只想天天像过年这样热闹,外公不要回山里去,爸爸也不要常常出远门。大家都在一起,还有阿荣伯、阿标叔都要在一起。”】

⑥外公笑了一下,说:“那容易,只要你用功把书念好。”

⑦我还是想不大通。走进厨房,看母亲已经搓好一大木盘的汤团准备下锅了。只见她又把菜油灯芯剔得高高亮亮,又在碗橱抽屉里取出那对红蜡烛,就着菜油灯点着了,套在灶上的两个烛台里。“风水烛,一年到头都顺风顺水。”她喃喃地说。

⑧吃汤团的时候,我问:“妈妈,您刚才许了什么心愿呢?”母亲笑嘻嘻地说:“我不用许什么心愿了。一家团团圆圆的,已经再好没有。”

(有删改)

阅读。

收获

ㅤㅤ    花鸟草虫,凡能被人养着的,你必说其珍贵,即使不漂亮,你也会夸它超凡脱俗,具有野性美。正因为这一点,当我看见那盆“满眼绿”——一种大叶子奇异植物时,心中便涌起一丝特别的感觉,这盆似花非花,像草非草的东西,使人联想到春天,联想到生命,似乎还有别的什么,说不清。
ㅤㅤ    “怎么,想要这个?”精明的店主看出我的心思,转动着小眼睛问。
ㅤㅤ    “嗯——多少钱?”我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ㅤㅤ    “老弟,看你也是识货之人,咱这‘四季青’要价十元,今儿图个吉利,你八元抱去得了。”
ㅤㅤ    “太贵,四元钱!”
ㅤㅤ    “折中,五元,谁也不亏谁!”
    ㅤㅤ就这样,“四季青”绑在了后车架上。我仿佛觉得身后有一团绿色的火焰在燃烧,在雀跃,生命的律动透明得几乎看得见,春天被我一溜烟地捎回了家。
ㅤㅤ    “你买的是什么呀?”母亲站在门口问。
ㅤㅤ    “‘四季青’,常年绿呢!”
ㅤㅤ    “我怎么觉得像菠菜?”母亲随手从菜堆里拣出一根来,递在我眼前。
    ㅤㅤ一点不假。跟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不会弄错,尽管“四季青”叶子很绿、很肥硕。
ㅤㅤ    咋办?我有点哭笑不得。跟那骗子去算账?犯得上吗?
ㅤㅤ    “养着吧!”母亲平静地说。
    ㅤㅤ我点点头。像对待其他花草一样,每天定时给“四季青”浇水,施肥,它长得很旺,很茂,为小屋增添了不少春意。
    ㅤㅤ转眼间,春节到了。来来往往的客人对这盆菠菜很是赞扬,说又实惠,又好看,不花钱,却有蓬荜生辉之效,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年轻的朋友跟我一样,不认得这是菠菜,问我叫什么,留种子还是留根?我笑着说是“四季青”,繁殖需要嫁接,他们听得莫名其妙,却又肃然起敬。
ㅤㅤ    六月,“四季青”抽了苔,结了实,我仔细一看,是地道的菠菜籽,黄得发亮。我细细收起,约有一把多一点,捧给母亲看,她笑笑,说:“收获还不小哩!”
    ㅤㅤ我细一寻思,真的,“收获”还不小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