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7.开国大典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节选)

上午9时55分,中外领导人来到天安门城楼主席台,向广场观礼台上的各界代表挥手致意, 全场5.5万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10时整,纪念大会开始。70响礼炮响彻云霄,200名国旗护 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迈着有力的步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国旗杆前。中国 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合唱团奏唱《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齐声高唱,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10时18分,阅兵仪式开始,标兵就位,军乐团吹响《检阅号角》。11个徒步方队、27个装备方 队接受检阅。

10时41分,各方队开始展示。空中护旗方队率先亮相,两架直升机分别悬挂着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飞过天安门广场,直升机群在空中组成“70”字样,教练机拉出7 道彩烟。接着是由抗战老兵、英烈子女和支前模范组成的方队。然后是徒步方队,由陆海空三军 仪仗队和10个英模部队方队组成。他们步伐整齐,英姿飒爽,尽显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风采。值 得一提的是,在本次阅兵中,三军仪仗队首次由男女兵混合编成。之后是来自五大洲17个国家 的军队方队或代表队。随后是装备方队。受阅的各型装备编成6个模块,以排山倒海的气势隆 隆驶来。11时25分,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编成的9个空中梯队呼啸而来。预警机、轰炸机、加油 机、歼击机、舰载机等183驾战机,以新颖的编队在低空飞过天安门广场。当70架直升机组成的 编队最后通过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时,7万只和平鸽展翅高飞,7万只气球腾空而 起,《歌唱祖国》的激昂乐曲响彻整个广场,广场内外成为一片欢腾的海洋。

纪念大会历时1小时38分钟,于11时38分圆满结束。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排山倒海: 

②经久不息:

(2)、短文按照 顺序,首先写阅兵仪式前的情景,接着写 ,然后写 ,最后写纪念大会圆满结束。
(3)、第3自然段运用了  的方法,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不同类别的受阅方 队。这样写的好处是 
(4)、短文字里行间表达出一种热烈、庄严的气氛,请你从中选择一处,用横线画出来,并说 说这样写的好处。
(5)、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的场面激动人心。请你也试着把下面的一 段话补充完整,把场面描写得更加生动。

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入场仪式开始了。 。这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举一反三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主角

[美国]安·古德里斯

 ①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很急切地去报名当演员。

 ②确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因为我的角色!他们让我扮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一脸沉默。

 ③妹妹有幸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我们不知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话,妹妹沉思许久。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的排练。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④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豆豆(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人,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⑤先出场的是“父亲”,接着“母亲”“女儿”和“儿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服,手脚并用地爬进了场。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豆豆”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 开始呼呼大睡。这一系列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批注1:通过“摇头摆尾”“仲个懒腰”“呼呼大睡”等一系列动作,写出了妹妹表演的____】

 ⑥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到“夜晚,安静极了,就连老鼠……”,“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非常逼真。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她幽默精湛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走下舞台的妹妹一脸自豪。【批注2:____(仿照批注1写)】

    ⑦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条狗,也会成为主角。”

(选自《阅读》,有删改)

    ①村子里弥漫着谷物干燥房的气息。

    ②蘑菇拼命地冒出来,冒出来。

    ③当初林中所有的树汇成一个完整的绿色巨物,而现在每棵树各行其是。这就是秋天,年年如此。秋天不是一下子把这绿色巨物的衣服全部剥光的,而是分别让每棵树再盛装一小段时间,再各自炫耀一小段时间。

    ④我初来这儿时,黑麦开始发黄。现在离开这儿回去时,人们正在吃这黑麦,而新种的黑麦又呈现出绿色。破土而出的麦芽活像一个个小兵,每个小兵的刺刀是绿色的,每把刺刀上都挂着一颗像越橘一般的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有的就像太阳,有的色彩缤纷,像金钢钻。

    ⑤这儿是那样的静,静得草地里虽没有蠡斯,可自己的耳朵里仿佛有螽斯在叫。这时从一棵高大的云杉挤到一边的白桦树上,缓缓地飘下一片黄叶。黄叶的飘落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所有的云杉、白桦、松树,以及树丛下边的杂草都大为诧异,问道:“在这样的寂静中,这片树叶怎么可以不安分地离开原址,往下飘落?”于是我应大家的要求,前去了解。我走到它跟前,弄清了情况。不,不是黄叶擅自飘落,而是它受不住一只小蜘蛛的重量,而成为它的降落伞,降落到了地上。

    ⑥四处非常安静。只听得见黑啄木鸟、松鸦、鸫鸟的叫声。

(选自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感悟自然》)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可爱的小鸟

王文杰

    ①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② 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被卷到海洋里的木板上,随浪漂流,姗姗而来,近了,近了!A.那银色的爪子、尖尖的嘴巴像下凡的神仙独乘木板缓缓漂来。那个优雅劲儿真是太妙了!

    ③小鸟,那微小的躯体,面对广袤无边的大海,没有畏缩,在风浪过后,来不及沮丧、抱怨,便坚毅地站在生活之舟上,在左右摇摆中寻索,开拓着生命的小溪。

    ④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扑啦”一声落到了船上。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成了朋友。B.——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和鸭子一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窝”,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桶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变得深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⑤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返航时,人们对它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呀,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的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⑥慈爱的水手们决定放开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合影留念。它站在许多人的头上、肩上、掌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

(选自《作文与考试》,有删改)

叙事性文本阅读。

①小学一年级的暑假,我去外婆家住。隔壁一个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笑呀,闹呀,种种游戏使外婆不得安宁。

②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为什么不去找一些漂亮的糖纸呢?”“您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呢?”“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③我和世香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被今天的孩子所稀奇,但在我的童年,那是怎样一笔财富,那是怎样一份快乐,____!

④从此我和世香不再吵吵闹闹。外婆的四合院也安静如初。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遗忘在墙角里的糖纸。有时候,我们会追着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追个老半天。我们还在糖果柜台边,耐心地守候带孩子来买糖吃的大人,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⑤我们把那些皱巴巴的糖纸带回家,泡在脸盆里洗干净,使它们舒展开来,然后一张张贴在玻璃上,等待着它们干了后再轻轻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

⑥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每个人都攒(zǎn)够了一千张糖纸。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狗呢,电子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待她不笑了才说“表姑逗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院子里闹,不得清静。”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与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miǎo)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人是我的表姑呀。

⑦这时,我突然觉得很累。原来大人们常说的累,就是胸膛里的那颗心突然加重了。

⑧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作者:铁凝内容有删改)

阅读短文《家徽》,完成下面小题。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时期,一家就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干活才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的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晃晃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而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A.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⑤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也许能帮你家度几天日子。”B.贼要说什么却没有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在门上的鱼替代好了。

⑨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盖房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高粱情

牛 汉

①高粱在我的心里有着神圣的地位。一想到高粱,眼前就浮现出它笔直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紧紧抓住土地的根,想到它那令人敬佩的品性。

②我的家乡在雁门关脚下,土地灰茫茫的,十分贫瘠,能够种麦子的地极少,只有耐得住大自然折磨的强悍的高粱好种。千百年来,土地、人和高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我是吃高粱米长大的。在我离开故乡之前,一年四季,顿顿饭离不开高粱。它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

③高粱的全身没有一处不具有鲜明的个性。它那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给人以自信和力量。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见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秆的下端离地尺把高的关节处,向下长着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用手摸摸,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我问父亲,为什么高粱下边长了这么多“爪子”?父亲告诉我,不要以为草木、庄稼都不如人,都没有知觉。其实庄稼很聪明,它们对大自然的感觉,甚至比人类还要敏锐。它们有的爬蔓,紧紧贴着大地,有的像树一样站着,都是为了生存,为了争取阳光和空间。对于高粱,气根是不可缺少的。夏天暴风雨来临前,它就迅速地生出气根,深深地扎进土里,风暴无法撼动它。它就像一个摔跤手,脚跟稳稳地定在地上,那么坚韧,等着对手向它扑来。

④父亲说:“高粱的根最苦,所有的虫子都不敢咬它,根是它的命。”说着,父亲掐了一小截,让我用舌头舔舔,啊呀,那个苦劲儿到现在我还记得。

⑤麦子、豆秧能用手连根拔起,但是再有力气的庄稼人也很难拔动高粱。我小时练摔跤时,教我的伯伯说:“要站得像高粱一样,要有它那抓地的根,要练到根从脚脖子上生出来。”他还说:“摔跤时脚定在地上,要觉得自个儿不是有两只脚,而是有几十只!”高粱就有几十只脚,而且每一只脚都深深地扎到地底下。

⑥我虽然练不出高粱鹰爪般的脚,但它那坚韧不拔的品格却始终激励我顽强地生活着,跋涉着。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