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育才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阶段联合调研试卷
5 月 10 日晚上,我国北方许多地区都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极光。科学爱好者欢欢查阅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
在地球南北高纬度附近地区的夜晚,偶尔可以看到几条光带横跨天空,把黑暗的夜空照得一片光亮。它忽暗忽明,发出红、蓝、紫、绿等各种颜色的光芒,这种壮丽动人的景象就是极光。“极光”,这一名称来自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奥罗拉”,代表旭日东升前的黎明。《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了一种名曰“烛阴”的神兽,称其“身长千里……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如今这被证实是古人对极光的描写。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形象地将极光称为“烛龙”,并发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太阳喷发出的物质裹挟着磁场到达地球,使得地球磁场发生剧烈扰动,导致更多的高能粒子沿磁力线进入两极地区的大气,通过碰撞激发大气分子和原子发光,这就是极光。
(整理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5 月 10 日晚至 11 日凌晨,地球出现了 3 小时超大地磁暴、6 小时特大地磁暴。这次超大地磁暴影响了短波通信和导航定位,但也使得全球中高纬度地区出现了 20 年来最绚丽的极光现象。5 月 11 日 9 时,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北京时间 2024 年 5 月 10 日23 时起发生地磁暴,最大级别达到超大地磁暴水平,预计未来 24 小时,磁暴过程仍将持续,后续仍可能发生大地磁暴。地磁暴是一种典型空间天气事件。当太阳爆发时,会发生日冕物质抛射,一次抛射能将数以亿吨计的太阳物质以数百到数千米每秒的高速抛离太阳表面。这些物质中不光包括巨大质量与速度汇聚成的动能,还携带着太阳强大的磁场能。它们一旦命中地球,就会引发地磁场方向与大小的变化,即地磁暴。地磁暴对空间站、卫星的电气元件工作、飞行姿态等产生影响。对普通人而言,地磁暴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较强地磁暴的最直观体验,则是可能在我国北部看到极光,如漠河、内蒙古北部、新疆北部等高纬度区域可能出现极光。极光很美,但背后的磁暴事件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巨大威胁。清朝咸丰年间的《栾城县志》上,有着“赤气起于西北”的记载,这对应的是 1859 年 9 月造成长达 8 天恶劣天气的“卡灵顿事件”。所幸那时的人类社会主要依靠蒸汽机和人力,还没有无线电通信和电力传输网络,“卡灵顿事件”并未给地球带来过于严重的灾难。1989 年 3 月的一天晚上,伴随着强烈的极光活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供电网络全部瘫痪,全省陷入长达 9 个小时的黑暗和寒冷之中。与此同时,美国、日本的通信卫星出现异常,全球无线电通信信号受到极大干扰。而上一次发生如此规模的地磁暴,还是 2003 年 10 月的“万圣节事件”,当时正处于第 23 太阳活动周极大期,一系列爆发事件给地球的空间环境带来了灾害性的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上空都可以看到罕见的极光,瑞典 5 万人的电力供应中断,珠峰探险队通信中断,全球卫星通信受到干扰……
(整理自《现代快报》)
材料三:
近期,《自然·通讯》上发表的一篇天文学论文称,太空探测器“贝皮科伦布号”首次飞越水星的数据显示,水星上发现了类似极光的过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尧中华向记者介绍,极光是一种大气的发光现象,其形成源自星球磁层中的高能粒子扰动,只要行星有大气和磁场,遇到太阳风就会产生极光。水星没有大气,所以不可能出现极光。事实上,木星和土星有着比地球更强大的磁场,因此人们最早在这两颗气态巨行星上观测到了极光的存在。此外,人们在天王星、海王星、金星和火星上也都观测到了极光或疑似极光的现象。不光是行星,人类还在彗星和行星的卫星,甚至在太阳系外其他恒星系的行星上探测到了极光的踪迹。
人类在太阳系其他行星上观测到的极光状态与地球上的并不完全一样,主要区别在极光的强度、波段和颜色上。太阳系中极光最强的是木星,其次是土星。由于各行星大气的组成成分不同,极光的颜色也有差异。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氧原子与太阳抛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发生相互作用会发出绿色的光,因此在地球上能看到绿色的极光;而木星、土星的大气中都是氢和氦,因此在这两颗星球上大多数极光由紫外线组成,属于不可见光。
在尧中华看来,研究极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极光,科学家可以倒推星球大气的变化过程、高能物质在这个空间中的变化特征、行星内部的演化等关键信息,甚至还能借此理解太阳的活动状态。观测极光给了科学家一种低成本研究空间环境变化的方式,这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意义重大。
通过观察极光,科学家还可以了解、总结外部空间变化规律,进而更加深入地研究极端空间天气事件,为设计设备仪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整理自《科技日报》)
【材料一】
优秀的记忆力是衡量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一般人却常常感到学过的东西很快又会忘记,记忆效率很低。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脑有遗忘的缺陷,记忆与遗忘的矛盾往往互相交错。因此,要克服遗忘的缺陷需要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和技巧。
一变换记忆法
大脑的功能主要是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传导兴奋。但刺激和兴奋总有个限度,如果使脑神经系统长时间连续地处于紧张兴奋之中,即用脑过度,造成疲劳,那就会导致大脑功能的表退和记忆力减退,甚至导致脑神经袭弱、失眠和健忘。因此,必须学会用变换学习内容的方法消除疲劳,增强记忆。例如,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就有变换学习的经验,他经常把写作、查阅资料和学习外语等几种学习交替进行,在交换学习内容中得到相对的休息。他还风趣地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之为休息和训练脑力的“体操”。
二循环记忆法
循环记忆法是机械记忆法中最有效、最稳定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其特点是在记忆对象即将遗忘时,再次给予“刺激”,予以重复识记,从而加深印象,强化记忆。这种行为类似于往沙滩上踩脚印,每次沙滩上的脚印快被海水冲淡抚平时,就在原来印有脚印的地方重新踩下去,一遍一遍地重复,直到这个脚印深深地烙在沙滩上。这是一种用短时间背记,并且能够在相对长的时间内记住背记的内容的记忆方法。
三实践记忆法
防止遗忘最有效的办法是参加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向学生详细讲解几种写作技法,如果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于短时间内一一加以实践,用以指导写作,那就可以记住且真正地掌握这些技法。如果不进行写作训练,不久后便会淡忘。
四养成记忆法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增强记忆力的有效方法。例如:
①养成“抄读”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即在读书时,将有价值或需要背诵的资料摘抄在笔记本或文摘卡片上。由于抄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抄读是逐字进行的,抄写者有足够的时间对所抄的内容遲字逐句地进行咀嚼和回味,这就便于理解和记忆。
②养成定时背诵的习惯。即养成早晨或晚上临睡前背诵的习惯。早晨和临睡前是记忆的最佳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背诵的内容犹如石上刻字,可以经久不忘。
③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前面的学习内容对后继的学习内容有后遗抑制,后继的学习内容对先前的学习内容有倒摄抑制,这都会增加遗忘率。因此,复习一定要及时,要从遗忘尚未开始时进行。
④注意加强营养,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鱼类、大豆等食物,也有益于增强记忆力。
【材料二】
有的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识记生字时,建议把要记住的生字整理成几批,先将第一批每个字仔细念一两遍,再依次书写或默识,再从头循环余两遍。这一步骤完成之后,便开始把记住的字挑出来,称之为A类,余下尚未记忆的称之为B类。再用这种方法把B类的字词念两三次,再分类,将记住的排出来,归入A类,余下的仍然归在B类。然后开始对第二批字词,用同样的方法,循环学习,筛出B类。用这种方法可以很便捷地掌握一大批A类的生字。
【材料三】
为了在九年级这一年高效利用时间,提升语文成绩,小艾同学拟定了一份学习指南,进行自我督促,现摘录几条,如下:
九年级语文学习指南 1按照每天的学习情况,不定时地背诵古诗词。 2每两天复习一篇文言文,反复巩固知识点。 3通过阅读、背诵他人的优秀作文,.学习写作技法,提升写作水平。 4完成两篇现代文阅读后背诵20分钟英语单词,让大脑得到短暂的休息。 5晚饭用零食代替,可节约出时间听写音形义。 |
【材料四】
加拿大物理学家费曼发明了费曼学习法,即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得外行人也听得懂,以教促学。其步骤可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确定学习目标。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你想要学习的主题。在写的过程中,如果写不出来,再回头看下概金,看看哪里还不懂。
第二步:教授这个概念。你要模拟自己是一位老师,面对完全不懂这个领域的人,用自己的话,尽可能具体形象地讲述。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哪里理解得不够,哪里理解得比较清晰。
第三步:回顾。在进行上述步骤时,你不可避免地会卡壶,忘记重要的点,不能解释,或者说不能将重要的概念联系起来。这一反馈相当宝贵,因为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知识的边缘。现在你知道自己在哪里卡住了,那么就回到原始材料,重新学习,直到你可以用基本的术语解释这一概念。
第四步:简化。为了让讲解通俗易懂,简化语言表达是最终的目的。只有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听众听懂了叙述,才算真的牢牢掌握了这个概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