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动物世界里有没有相应的解毒办法呢?当然有。学会挑选食物,是对抗植物毒素的有效做法。在肯尼亚马萨伊马拉草原上,我们总能看到长颈鹿在悠然地嚼着金合欢的叶子。只要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长颈鹿并不会在一棵树上吃太久,很快它们就会移动到下一棵金合欢树。因为,如果只吃一棵金合欢树的叶子,很容易引起中毒。因为金合欢会“通风报信”。

金合欢含有特殊的化学武器——单宁。在通常情况下,树叶中的单宁含量并不高,毕竟合成单宁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长颈鹿在啃食树叶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这些乙烯被金合欢感应到,接着金合欢就会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过量的单宁会影响到长颈鹿的消化系统,降低它们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所以,聪明的长颈鹿自然会找新的地方进餐了。

说到挑选食物,还有一个出名的例子,那就是在澳大利亚的桉树林中生活的动物,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个动物就是树袋熊(考拉)。桉树叶子是考拉的主要食物,但是并非只要是棵桉树,考拉都会吃。在澳大利亚分布着约 300 种桉树,但是考拉仅仅热衷于吃其中的三种桉树的叶子,分别是小帽桉、细叶桉和赤桉。这种现象其实也发生在大熊猫身上,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挑嘴的大熊猫就只愿意吃冷箭竹,像毛竹、麻竹这样的竹子根本就不入它们的法眼。

考拉如此挑选食物是有原因的。桉树可以说是将化学防御这件事玩到极致的植物之一。中国南方大片的桉树林根本不需要喷洒农药控制虫害,因为几乎没有动物能够解除桉树的防御武器。桉树叶片中含有大量的桉叶油,桉叶油的主要成分桉叶素有着特别的刺激性气味。虽然稀释过后的桉叶油也可以作为香精添加到人类的食品当中,但在高剂量下,桉叶油仍然有毒。对于食草动物而言,桉树叶是种“只可远观”的能源宝库。相对来说,作为考拉食物的三种桉树中的桉叶油含量远不如柠檬桉、蓝马里桉、辐射桉、丰桉这些应用于精油生产的桉树。

但是,桉树毕竟是桉树,即便是桉叶油含量稍低,但是终归有中毒风险的。为了应对这种高毒性低热量的食物,考拉的应对策略就是少吃多消化。一只成年考拉每天最多会吃下约400克的桉树叶,这仅仅是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吃下的蔬菜总量,但这却是一只考拉一整天的能量来源。

考拉会细嚼慢咽,尽可能地避免快速摄入大量的毒素。所以考拉的进餐时间通常约为 4-6小时,而吃饭快的人可能一天的进餐时间加起来只有十几分钟。考拉吃下去的桉树叶,进入胃肠道之后,其中活跃的微生物不仅能将叶片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考拉可以吸收的营养,更可以分解其中的毒素,避免中毒。而考拉的这种做法显然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节能”,毕竟所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依赖于这半斤八两的桉树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考拉总是懒洋洋的样子,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能量进行剧烈运动,只能选择慢吞吞地生活。

要说到解毒能力,马铃薯甲虫必然是能数得着的狠角色。1824年,科学家首次在美国落基山脉东坡发现了这种甲虫,谁也没想到这种生活在野生杂草刺萼龙葵上的小小甲虫,最终变成了人类农业生产的“噩梦”。1855年,就在被首次发现的30年后,人们发现马铃薯甲虫开始啃食美国科罗拉多州马铃薯,并且它们的胃口出奇的好,所有的马铃薯叶片都是它们嘴巴里的美味,如果叶子被啃食得过于干净,它们还会去啃食马铃薯块茎。所到之处如风卷残云。因为最早的危害发生在科罗拉多,所以这种虫子也被称为“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目前,马铃薯甲虫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的主要马铃薯产区,成为农田一霸。

对于绝大多数动物来说,马铃薯的茎叶绝对不是什么好食物,因为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说这些物质可以让动物闻风丧胆一点都不为过。首先,龙葵素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中毒反应。胆碱酯酶被抑制失活后,乙酰胆碱大量累积,以致胆碱能神经兴奋增强,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中毒症状。再者,龙葵素还能与生物膜上的甾醇类物质结合,导致生物膜穿孔,引起膜结构破裂。当龙葵素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就会随着血液循环破坏胃肠道、肝脏等体内脏器的细胞结构。高剂量的龙葵素由于其表面活性作用可能会导致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

所以人吃下含有龙葵素多的食物时,轻则出现口腔和喉咙刺痒的症状,严重者表现为体温升高和反复呕吐而致失水、瞳孔散大、呼吸困难、昏迷、抽搐,如果剂量更高则会因为呼吸系统麻痹而死亡。

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马铃薯甲虫体内拥有高效的解毒体系。在马铃薯甲虫体内活跃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统,这类特殊的蛋白质可以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这个清除的过程,就像在垃圾焚烧厂焚烧垃圾一样清除有害物质,毕竟燃烧通常也是氧气与有机物剧烈反应的过程,只不过在生物体内这种垃圾处理过程会温和很多。至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统就像是点火系统,让马铃薯甲虫拥有了可以熊熊燃烧的抗毒小宇宙。

更重要的是,马铃薯甲虫对多种农药都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到今天人类手中的大多数农药已经无法对抗来势汹汹的甲虫大军。拟除虫菊醋类农药是用量最多的农药之一,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农药几乎已经变成了饮料。就连新型的Bt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蛋白)类农药在对付马铃薯甲虫的时候也显现出了颓势。

(摘编自史军《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风报信”在文中指金合欢在感受到大量乙烯后,就会主动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 B、“只可远观”在文中指食草动物因桉叶油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一般不敢食用桉树叶。 C、“节能”在文中指考拉选择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来节省能量,以减少食用桉树叶的数量。 D、“噩梦”在文中指马铃薯甲虫因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和抗药能力强对农业影响很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中含有的单宁一旦进入动物的消化系统,就会降低动物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 B、考拉采用少吃多消化的进食方式,成功地稀释分解了桉树叶中含有的有毒成分,避免中毒。 C、马铃薯的茎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这种物质能够保护它不被大多数动物啃食。 D、马铃薯甲虫体内的解毒体系,能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长颈鹿、树袋熊等动物采用挑选食物的方式来对抗植物毒素,都能通过稀释毒素来降低中毒的风险。 B、桉树能分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桉叶素来抵御动物的侵害,很多动物都难以解除桉树的这一防御武器。 C、龙葵素既能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中毒症状,也能引起生物膜结构破裂。 D、马铃薯甲虫对各种农药具有强大的农药适应能力,即使新型的Bt蛋白类农药也难以将它彻底杀灭。
(4)、科普文和科学论文一样,同样讲求严密的逻辑性,这篇文章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5)、动物世界的解毒办法究竟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②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的“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③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④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合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⑥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24日,华为北京研究所,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正式发布。

    秉承“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的理念,华为在5G领域积极投入、持续创新。华为可提供涵盖终端、网络、数据中心的端到端5G自研芯片,支持“全制式、全频谱”网络,并将最好的5G无线技术和微波技术带给客户。

    华为天罡在集成度、算力、频谱带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高集成,首次在极低的天面尺寸规格下,支持大规模集成有源功放和无源阵子;极强算力,实现2.5倍运算能力的提升,搭载最新的算法及波束赋形,单芯片可控制高达业界最高64路通道;极宽频谱,支持200M运营商频谱带宽,一步到位满足未来网络的部署需求。同时,该芯片为AAU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实现基站尺寸缩小超50%,重量减轻23%,功耗节省达21%,安装时间比标准的4G基站,节省一半时间,有效解决站点获取难、成本高等问题。

    2018年,华为奏响5G规模部署的序章,率先发布全系列商用产品、率先全球规模外场验证,率先开始全球规模商用。截至2018年底,华为已完成中国全部预商用测试验证,推动了5G进入规模商用快车道。目前,华为已经获得30个5G商用合同,25000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

    2019年1月9日,华为“5G刀片式基站”凭借创新性采用统一模块化设计等技术突破,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基站实现所有单元刀片化、不同模块间任意拼装,使5G基站的安装像拼装积木一样简单便捷。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表示:“华为全系列全场景极简5G解决方案,在兑现5G极致性能和体验的同时,能够大幅提升部署和运维效率,使5G部署比4G更简单。”

    此外,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还发布了全球最快5G多模终端芯片——Balong5000(巴龙5000)。这颗全新的5G芯片,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这是先进技术和设计的体现,用户也不担心网络问题,它能够在单芯片内实现2G、3G、4G和5G多种网络制式,可以有效降低多模间数据交换产生的时延和功耗,显著提升5G商用初期的用户体验,在5G领域无疑是一次很大的突破和成功。

    摘自《华为天罡奠基极简5G》

    材料二:

    美国彭博新闻社2019年1月24日发布题为“美国恐惧华为的另一个原因:物美价廉”的报道:在美国俄勒冈州东部的偏远地区,华为远非美国官员口中的来自中国的“大坏狼”,而是通往21世纪的生命线。

    东俄勒冈电信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约瑟夫·弗兰内尔说,这家中国最大的技术公司生产高质量网络设备,卖给农村电信运营商的价格比其竞争对手少20%到30%。华为的设备还帮助二十多家美国电信公司向许多最贫困、最偏远的地区提供座机、移动服务和高速数据。事实上,包括弗兰内尔的公司在内的一些电信企业并没有联邦政府补贴,它们在向偏远贫困地区提供服务时成本较高。但华为能让奇迹发生。华为在网络设备制造方面已成为世界领先者,它正在努力主导被称为“下一代无线技术”的5G。

    “他们(华为)的设备非常非常好,”同时担任俄勒冈州议会宽带咨询委员会主席的弗兰内尔说,“我们还没有在市场上找到类似的设备。”正是因为物美价廉,并且其领先的技术和优惠的价格在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华为令美国政府担忧起来,并试图破坏这个“奇迹”。

    摘自《美媒:美国害怕华为的另一个原因》

    材料三:

    互联网数据中心公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全世界的智能手机排名前五的出货量(以百万为单位)、市场占有率和年增长数据。

供货商

18年第二季度出货量

18年第二季度市场占有率

17年第二季度出货量

17年第二季度市场占有率

年增长量

三星

71.5

20.9%

79.8

22.9%

-10.4%

华为

54.2

15.8%

38.5

11.0%

40.9%

苹果

41.3

12.1%

41.0

11.8%

0.7%

小米

31.9

9.3%

21.4

6.2%

48.8%

oppo

29.4

8.6%

28.0

8.0%

5.1%

其他

113.7

33.2%

139.5

40.1%

-18.5%

总计

342.0

100.0%

348.2

100.0%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西方“武侠之父”相继离开,需要英雄的世界一直会在

宋金波

    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漫画界元老级人物斯坦·李(Stan Lee)辞世。因为与金庸老爷子的私人丧礼几乎是在同一天发生,人们很自然地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斯坦·李联合创造了八成以上的漫威知名角色,被称为漫威的灵魂人物,而金庸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武侠小说作者,创造了无数武侠人物形象。“东西方两位武侠世界的创造者”相继离世,巧合得不同寻常。

    巧合也因为漫威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和金庸作品中的侠客,有着共通之处。“侠以武犯禁”,漫威超级英雄们也是凭借超能力大打出手。这两个世界中的英雄或者侠客们都有除暴安良、主持正义的传统,对毁灭世界或破坏江湖道义、秩序的反派都斗争到底。所以也不难理解,一些漫威电影到中国,翻译都是直接取“侠”这个定义,如蝙蝠侠、钢铁侠……而且,与梁羽生主要从中国传统“侠”形象中汲取营养不同,金庸学贯中西,他的小说不少地方借鉴了西方电影剧本的技巧。

    金庸的武侠世界和斯坦·李的漫威宇宙,都有很大的受众群体,而且持续时间达半个世纪以上。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的文化现象。东西方文化中共同的对英雄的需求,支撑了两个世界的稳定存在。如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所言,“每个人都拥有他自己蕴藏强大能量的梦中的万神殿”。这梦想在某种意义上跨越了文化界限。在东方,侠客传统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甚至更早,向下而至传奇小说、《三侠五义》。在西方,也起码可以从古希腊神话中追根溯源,后面也有侠盗罗宾汉。

    但金庸武侠世界与斯坦·李的漫威宇宙,无疑又有相当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东西方文化本身对一些价值的理解不同。

    比如说,漫威宇宙的超级英雄,通常都会面对能力与责任的矛盾,不把这样的问题想清楚,就不足以成为一个成熟的英雄形象。而对金庸武侠里的主角来说,除了极少数如郭靖,出于一种模糊的自省,有了自己的“超能力”价值的终极追问,大部分情况下,对于“超能力”——或者高深武功的追求,是不言自明的。

    再比如,漫威宇宙中的超级英雄在主持正义时,通常会考虑到法律这个限制因素。某种意义上,他就是为了维护法律而行动。但在金庸的武侠世界,大部分武林人物不入世,经常不在意破坏既有法律。

    这可能是因为现实中,人们在观念上正义与法律是相分离的。金庸先生曾说,东西方对侠的理解不同,同样是大孩子打小孩子,德国人看到不会管,而中国人会管。他写武侠小说是写给中国人看的,中国需要侠义精神。但这句话可能不应该做字面理解,或者说,他可能认为由于在传统社会缺少足够的法律正义,必须有犯禁的侠客出面解决。

    漫威电影虽然在英雄超能力上比武侠世界更脑洞大开,超人可以撼动星球,而最大胆的侠客想象也无非可以用动车速度赶路,但除此之外,漫威宇宙是趋近现实的。相反,武侠世界对现实更像是逃避。

    也就不难理解,斯坦·李可以不断在漫威电影中客串,给出一个个彩蛋,而金庸老爷子绝不可能去扮演平一指或西山一窟鬼中的角色。论艺术成就,两个世界也许很难有高下比较,但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漫威宇宙无疑更开放、更面向未来。对当代中国人而言,比金庸武侠人物更具有现实感的英雄形象,还在未来的某个空间静静等待。

(光明网·时评频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朋友们:

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于一个德国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就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将永远连在一起了。

1842年,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从此以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

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出境。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菲利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之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

1848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他们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使他们历尽了重重困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文章,他在敌人面前陷于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国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她的一生表现出了极其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并且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止一次地为再也听不到她的大胆而合理的意见(大胆而不吹嘘、合理而不失尊严的意见)而感到遗憾。

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世界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摘编自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5日)

材料二:

脱贫目标的实现也只是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存与生计问题,只有接下来生活质量的改善才意味着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拓展,为此,需要在农村加大学校、幼儿园、图书馆、养老院以及娱乐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某种程度而言,只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应的水平达到均等化,才意味着乡村振兴目标的真正实现,而更具现实的意义是,如同基础设施带给农民的职业赋能一样,公共服务设施也能为脱贫农户创造必要的工作岗位以及稳定的收入来源。

(摘编自张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国际金融报》2021年03月01日)

材料三:

研发远低于市场价的温室物联网装置、培育葡萄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田间课堂”帮农民育种培菌……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委员说,近年来,学校发挥学科优势,面向河南省53个贫困县,开展“百名教授千名学生服务万村”工程,以“定点扶贫+结对帮扶+科技扶贫”的方式,每年安排学校上千支万余人的师生队伍下沉基层,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生产一线。

“将田野作为践行‘厚生丰民’办学理念的大课堂,将服务‘三农’作为师生的必修课,将实践作为检验师生真本事的‘试金石’。”张改平委员认为,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河南农业大学为200多个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解决技术难题,与30多家企业开展示范平台共建。此外,还在河南省率先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改革和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乡村基层干部和涉农人员开展成人学历提升教育。

(摘编自白雪蕾《“决不能把小麦种在黑板上”》,《光明日报》2021年03月06日)

材料四:

坚决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全面提升和重点突出相协调、当前工作和长远发展相贯通,全面实施“四大提升行动”。要聚焦产业、就业、社会融入这“三件事情”,大力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要围绕中央明确提出到2025年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农民平均水平、自治区党委提出到2025年全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这“两个高于”,大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让广大农民特别是脱贫群众手上有钱花、卡里有存款;要抓住农村地区共享优质资源、脱贫地区控辍保学提质这“两个重点”,大力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让脱贫地区和农村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要防范重大疾病这“一个风险”,大力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让农民实现身体健康、生活宽裕的全面小康。

(摘编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宁夏日报》2021年1月23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面对重大灾害、困难,文艺的作用不言而喻。文艺界抗击疫情主题MV《坚信爱会赢》推出后,官方微博点击一天内突破900万,之后在多家网络视频平台上线,在二十家卫视和百余家地方电视台播出。这一现象反映了优秀的文艺作品在鼓舞斗志、凝聚人心方面的独特作用。面对严重的灾害,文艺工作者该如何更好地搞好创作、不辱使命呢?

首先,应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疫情防控斗争中的精神气象。这次疫情危害严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段令人难忘的插曲,也使主旋律更为激越。全国人民用切实的战“疫”行动映射出昂扬向上、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气象,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深厚底蕴。比如,一批批医护人员离开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子女奔赴抗疫一线,千里之外的菜农驾车将万斤蔬菜捐献运送到疫区,年轻护士因长时间的封闭工作疲惫不堪却仍然冲锋在前、恪尽职守……全国人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战胜疫情努力着、奋斗着,体现出整体组织性和个体自觉性的高度统一,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正像歌曲《坚信爱会赢》所说,“长江黄河水流长,我们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力量”。

其次,应致力于“身临其境”的感发和形象生动的表达。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身临其境”、有感而发。“身临其境”并不是说一定要涉身疫区,其中的关键,是用真情去体会,用真爱去触发,把其中带有普遍性的、能够引起人们广泛共鸣和深刻触动的精神内涵、炽热情感表达出来。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谱写《红楼梦》组曲之时不可能穿越到古代,但这并不影响他写出名篇佳作,关键在于他对内容的深入体悟,真正做到了有感而发。二是形象生动的表达。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思想倾向“应由情境和情节本身产生出来,而不应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应该“通过情节发展本身生动活泼地仿佛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立象以尽意”,也是这个意思。面对疫情的创作也是如此,应用生动的形象、词句、情节、旋律去描绘、表达,而不是停留在空泛的宣示、口号上。近日一幅《全国美食为热干面加油》的漫画被网友大量转发、点赞,正是形象化表达的功效。

最后,应抱有为高远的艺术理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成长的历史是在不断战胜灾难中前进的,一方面,抗击疫情促使全国人民更加团结一致,彰显了制度的优势和人性的光辉;另一方面,战胜疫情的经历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进一步提升精神高度、完善文化心理结构的契机。疫情中当然也暴露出一些观念的落后和社会治理的短板,显现出一些人精神境界的低洼和公德意识的薄弱,这些都可以在高远的艺术理想中,通过恰当的艺术形式去对比、去反思、去呈现,给人以灵魂的触动和警醒;抱有远大理想,同时也会促进当下以团结鼓劲为主的创作水平的提升。这二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都是在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动能,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化提升增添新的力量。

(摘编自袁正领《如何把握战“疫”主题下的艺术创作》)

材料二

作家艺术家如何才能筑就高峰?绵延数千年的文明史,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丰厚灿烂的文化积淀,广阔生动的当代生活,这些都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当然,筑就高峰还需具备多方条件,比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与读者进行充分交流;与时代保持密切联系,到时代的深处、生活的腹地中去思考,等等。更关键的是作家艺术家的胆识和努力,作家艺术家要贡献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独特审美创造,对艺术创作始终保持热情,潜下心来,不被功利主义左右。

时代是一条大路,作家就像一驾车,这驾车必须在路上行驶。作家要穿透纷纭驳杂的表象,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并把自己的思考通过作品交付给读者,启迪人们认识生活,理解时代。这是作家的天职,也是文学的天职。

(摘编自《冯骥才:作家艺术家要勇担时代责任》)

材料三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电视剧以表现时代、直面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书写着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中国故事”。

新时代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在叙事艺术、影像质量、表演水准、艺术风格上都实现了跨越式进步。然而,当下现实题材创作包括某些现实主义电视剧作品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在题材拓宽的同时,精神内涵却日益稀薄,在不同题材类型中都存在以情感表现填充或置换社会现象的问题。如《猎场》等“时尚职场剧”所展现的职场与真实职场存在隔膜。此外,亟待提升的还有创作中的艺术真实性和身临其境感。如果说细节不真实还是艺术功力不足的表现,那“作品局部真实却整体失真”等问题,就不只是艺术功力的问题,它损害的是“揭示真实”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功能。值得关注的还有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中典型人物形象较少,人物符号化、定型化、泛偶像化等问题。现实主义创作不是对生活的同格化描摹,它需要对现实进行提炼和概括,需要塑造一批紧扣时代发展、生动鲜活且具有说服力的典型人物形象。最后,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的美学观、价值观,与以网文IP为基础的流行价值认知及审美趣味之间存在较大冲突。许多作品虽然影调唯美,但却缺乏真实的质感之美,且在价值观上过度迎合年轻观众的流行认知,如“颜值即正义”的感官崇拜、金钱权力迷恋、耽于梦想等。只有少量作品如《匆匆那年》《最好的我们》有着较强的生活实感,但整体上亟待调整与纠偏,以全面提升青春故事现实表达的文化品位与思想格局。

(摘编自戴清《现实主义创作如何才能羽翼丰满》)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