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拔尖测评 小语一上 期末拔尖测评

【课后阅读】阅读短文,了解有趣的风俗,完成练习。

关于龙的风俗

佚名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关于龙的一些风俗。南方过春节会舞龙灯,正月初五会吃龙须面,二月初二又称“龙抬头”,人们在这一天会去剪头发,端午节的时候会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根据相关材料改编)

(1)、短文共有句话。
(2)、读完短文,我知道这是关于(    )的故事。(填序号)
A、 B、 C、 D、
(3)、读完短文,我知道了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填序号)
A、动物 B、神 仙 C、植物 D、精灵
(4)、我会读一读,连一连。
赛龙舟舞龙灯吃龙须面剪头发
 
南方过春节正月初五二月初二端午节
举一反三
请你读一读下面的校园故事,体会镜头里的师生情谊。

举手的秘密

黄林

①小学三年级时,我转学到了另一所学校。因为课程进度不同,老师讲的很多内容,我都听不懂。提问时,别的同学全都高高举起右手,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而我往往不知道怎么回答,不敢举手。后来,出于虚荣心,有的问题我明知自己不会答,也举起了手。刚开始还蒙混过关几次,可不久就露馅儿了。

②那是在一节数学课上,一位刚调来的姓高的女老师给我们上课。高老师提问时,我习惯性地举起了手。那次,高老师偏偏就叫了我。我的脑袋“嗡”的一下蒙了。我低着头从座位上站起来,脸红得发烫。我隐约听到旁边同学窃笑,眼泪很快流了下来。

③那一节课我什么也没听懂。放学了,我仍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教室里伤心。就在我泪流满面的时候,一双温暖的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吃惊地回头,看见了高老师亲切的笑容。

④高老师耐心地问清了我的情况,微笑着对我说:“这样吧,当你真的能回答问题的时候,你就和大家一样举起右手。如果你不会,你就举左手。这样我就知道你到底会还是不会了。”

⑤从此,每次提问我都可以从容举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举起右手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每与高老师的目光相遇时,我俩都心照不宣地相互一笑。那浅浅一笑,照亮了我快乐的童年。直到今天,我的心里仍然保存着一份感激。 (有删改)

梅兰芳蓄须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忧,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    )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    )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一次,日本侵略军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拒绝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

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阅读理解

____

张 炜

①人这一辈子需要不时地被犒赏,为了多些欢乐,就得好好过节。

② 我家没有比外祖母更懂这个道理的人了,所以她最重视节日,只要是节日就不肯放过,一定要把它过得像模像样。

③好东西吃也吃不完。外祖母说:“吃不完就是一年不挨饿,日子再苦,中秋节也要好好过。”她对这一天的重视,超过了任何一天,到了晚上,大家都要高兴,都不能讲生气的话。

④ 这天晚上不能提爸爸。

⑤ 我一直忍着,尽管特别想念他。我相信她们也是一样。如果提到爸爸,大家就没法高兴了。

⑥ 他们那一伙工友要不停地凿山,再好的月亮也顾不得看一眼。可怜的爸爸。

⑦ 一年中秋节,已经到了半夜,大月亮看着我们,还不打算离开。我们更舍不得离开这么好的月亮,还有这么好的夜晚。但不管怎样,最后还是要睡觉。我们躺在炕上,透过窗户看着月亮想心事,想啊,想啊,一直到瞌睡上来,就睡着了。

⑧ 正睡着,有人来敲我们的门,“咚咚、咚咚”,越敲越响。 外祖母“呼”的一下坐起。

⑨ 我终于听清了,这不是做梦,而是真的有人敲门。我和外祖母从炕上跳下来时,妈妈已经起来了,先一步打开了屋门。一个细高个儿进来了。我一眼认出是爸爸。

⑩“啊,爸爸!”我跳起来,两脚还没有落地,他就把我接住了。

爸爸的头发上落满了月光,雪一样白灿灿的,我忍不住伸出手摸了一下,又用力搓了两下。那“丝丝月光”竟然还留在他的头发上。我不禁鼻子一酸。

⑫爸爸回来得太突然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家都惊呆了。妈妈和外祖母过了三四分钟才醒过神,齐声问:“你怎么回来了?”爸爸语气十分平静地回答:“回家过节。”我看到妈妈脸上流下了两行泪水。外祖母没说什么,转身到黑暗里忙起了什么。

⑬ 我心里一阵难过:我们如果早一点知道爸爸会赶回来多好! 可怜的爸爸,没能和我们一起过节。太可惜了,今晚的事会让我们难过一辈子。

⑭ 正这样想着,外祖母已经点亮了灯,走过来说:“来,咱们重新过节。”妈妈一下醒悟过来,赶紧和外祖母一起忙活:大圆木桌被再次抬到院子里,一个个碟子、钵子全端出来了,特别是酒瓶和杯子,它们一样不少地全被摆在了桌上。

⑮现在已经过了半夜,月亮已经歪到西边。不过月色还是很亮,空中没有一丝云彩,满世界都亮堂堂的,一只小鸟在不远处叫了一声,有什么动物在附近的树上跳跃。

⑯啊,我们要接着过节。

⑰在我们这里,除了春节,就数中秋节最隆重了,一般出远门的人都要在这两个节日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可是爸爸一年里只有两个假期,每次不超过三天。

⑱爸爸说,他是一路跑回来的,只用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走完了两天的路程。他一路上叮嘱自己的只有一句话:“只要月亮还在天上,就不算晚!”

⑲ 外祖母听到这话,背过身去。妈妈也在抹眼泪。我抬头看着天空:啊,月亮还在,爸爸真的追上了它。

(选自《意林》2021年第7期,有删改)

阅读理解

那天我正伏案写作 , “叮”的一声,一枚绿豆大小的圆从天而降,落在桌面上。

我停下笔,正欲伸手去掂量那枚“小豆”,不料它却突然伸展成椭圆形状,十几只白色的小足在空中快速地挥舞着——这分明是一只小爬虫啊!

那小爬虫仰躺在赤红色的书桌上,一个劲儿朝空中乱踢着。我一时童心大起,拿过尺子一量:五毫米。 我用尺子轻轻一拨,希望将它弄近一点,谁知刚碰到它的背壳,它立刻缩成一团。

我好奇地看着它小心地展开身体。它那乳白色的小足不断地蹬着,聚集力量使自己“庞大”的身躯翻转过来。但是不知是用力不当还是别的原因,它只能平躺或是侧向某一边,却无法使整个身子翻转。____每次都以失败告终,____它毫不气馁,一阵努力过后,稍稍停歇几分钟,便又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我揉了一下发胀的眼睛,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具有如此强大的恒心和毅力,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站起来,打开窗户看着外面的蓝天白云,对这只小爬虫能够翻身站起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等我返回书桌时,令我惊奇的是,这只原来还仰躺在桌面上奋战的小爬虫居然已经翻身站起,并在书桌上敏捷地爬着。我好奇地把它的身体翻过来,看它怎样“东山再起”。

小爬虫顽强地挥动着小足。 时间缓缓地溜走,慢慢地,它挪近了那把子,十几只小足一拥而上紧紧抓住尺子的边沿,接下来自然得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似的——沿着尺子飞快地爬上去了。

我将尺子翻过来,那小爬虫居然也背朝下贴着尺面爬着。我轻轻放下尺子,不用细想也能明白这只可爱的小生命怎样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一把尺子、一张薄纸、一片树叶,甚至平面上的一个凸起都可能给它提供成功的机会。 它需要的,只是永不放弃的努力而已。 为了生存,它正是这样永不懈怠地奋斗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