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拔尖攻略】小语二上阅读力 专题四 写人记事

阅读理解

我的妈妈

葛 冰

①小时候,听到我的哭声,妈妈就知道我是困了还是饿了;看着我的眼睛,妈妈就知道我想去哪儿。

②长大后,我发现……

③有时,妈妈的力气很小,很轻的东西她都提不动。有时,妈妈的力气很大,多重的东西她都能放在肩上。

④有时,妈妈的耳朵特别不灵,睡着了就算打雷也吵不醒她。有时,妈妈的耳朵特别灵,我一咳嗽她就会醒。

⑤有时,妈妈的胆子很小,一条小虫也能把她吓一跳。有时,妈妈的胆子很大,挡在我前面,像威武的狮子。

⑥有时,妈妈对我特别温柔,语调暖暖的,软软的,像小绵羊。有时,妈妈对我特别凶,大声吼我:“不许动!”

⑦有时,妈妈的记性特别差,我刚讲完的故事,她就忘了。有时,妈妈的记性特别好,我生下来到现在的所有事,她都记得。

⑧我过生日时,妈妈抱着我说:“祝宝贝生日快乐!”我笑得好开心。

⑨妈妈过生日时,我说:“祝妈妈生日快乐!”妈妈的眼里涌出了泪花。

(有删改)

(1)、(分清主要人物)文章主要写填人物)有“两副面孔”,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举例说明。

第一副面孔

第二副面孔

有时力气很小,很轻的东西她都提不动。

有时力气很大,多重的东西她都能放在肩上。

(2)、根据文章内容选出正确选项。

小时候,听到我的(①哭声 ②笑声),妈妈就知道“我”是困了还是饿了;看着“我”的(①脚丫 ②眼睛),妈妈就知道“我”想去哪儿。

(3)、文中的“我”把妈妈比作了什么?选出来(   )(填序号)。
A、 B、 C、 D、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妈妈的眼里涌出了泪花的原因是(填序号)(    )
A、妈妈很久没有过生日了。 B、妈妈被“我”感动了。
(5)、(体会人物特点)读第⑤自然段,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填序号)(    )
A、勇敢 B、温柔 C、开朗 D、美丽
(6)、读完这篇文章,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爸爸妈妈与文中的妈妈有些像呢? 请你写一写。

我的爸爸非常高大,遇到危险时,他总是挡在我和妈妈前面,他是我心中的“超人”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一)。

卢沟桥烽火(节选)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官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军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新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课外阅读。

站在自己座位旁的小伙子

ㅤㅤ    ①回家过年,归心似箭。
ㅤㅤ    ②出了检票口,我登上列车来到硬座车厢,找到自己的座位号,倚着窗子坐了下来。刚坐定不久,一个头戴老头帽、满脸皱纹的乡下老汉提着一个蛇皮袋,一屁股在我身边的空座上坐了下来。老汉弯腰把蛇皮袋推进卡座底下,然后冲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老汉也许很累,一坐下便把头歪靠在椅背上眯上了眼睛,不一会便响起了鼾声。
ㅤㅤ    ③这时,一个20多岁、学生模样的小伙子,提着一个拉杆箱,站在了老汉的座位旁。他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闭眼睡觉的老汉,嘴唇翕动了几下,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然后,他举胳膊把拉杆箱塞进行李架,手扶着椅背,站在老汉座位的旁边。火车上的人越来越多,车厢里拥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空气闷得要死。
ㅤㅤ    ④火车开动了。我把头转向窗外,看窗外流动的风景。老汉依然闭着眼睛在呼呼大睡。小伙子站在过道里,身体被挤来挤去的旅客撞得歪歪斜斜。一开始,小伙子身体还能站得笔挺,过了一个多时辰,小伙子的腰便自然地佝偻下来,胳膊肘支撑着椅背,分担着整个身体的重量。
ㅤㅤ    ⑤不知过了多久,那老汉终于睡醒了。他揉了揉眼,看了一下四周,对小伙子说:“站累了吧,快坐下歇会吧。”小伙子推辞着:“我不累,大爷,还是您老坐吧。”老汉笑着说:“我马上就要下车了!其实这个座位也不是我的。我今天有点感冒,脑子昏昏沉沉的,所以一上车我想找个空座先歇一歇,等人来了再还给他,谁知我一坐下就睡着了,这个座位的主人也没来。”小伙子开玩笑地说:“大爷,看来这座位是上天特意给您老准备的!”老汉哈哈笑着,和小伙子快乐地交谈起来。原来老汉为了给念大学的儿子挣学费,跑出来打工。小伙子是个大学生,放假后也没有立即返乡,而是在城里找了份事做。
ㅤㅤ    ⑥没多久,老汉提着蛇皮袋下了火车。小伙子坐在了老汉的座位上,用手捶着腰部和双腿。我说:“你真幸运,站在了老大爷旁边,要不然一路站着可够你受的。”小伙子却笑着说:“其实这个座位本来就是我的。”说着,从兜里取出一张票,正是老大爷坐的那个座位号。我惊诧道:“那你怎么不跟老大爷说呢?”小伙子眼眶湿润:“看到老大爷,我想起了我父亲,和老大爷一样,为了供我读大学,他出去打工了。现在也许正在某一列火车上往家赶,只是不知道他现在是站着还是坐着……”我沉默了,为小伙子的行为深深感动着、温暖着。
ㅤㅤ    ⑦火车一路行驶着,车厢里越来越冷,而我的心却越来越温暖。

(二)课外阅读。

“扫一室 ”与“扫天下 ”

东汉的时候,有个青年叫陈蕃,他虽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 很少收拾打扫。

有一天,一个叫薛勤的人来看望陈蕃的父亲正巧他父亲外出,只有陈蕃在家。 陈蕃见客人到来,就从自己的书房里出来接待,告诉客人父亲暂不在家。没料到薛 勤一边与他寒暄,一边就随意地走进了陈蕃的书房。

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好好的屋子里到处乱七八糟。桌子上书呀、杂物  呀什么都有,桌面上、书上满是灰尘,地上渣土很厚,墙壁上还有不少蜘蛛网。屋  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混浊。薛勤看了后,不禁深深地皱起了眉头。薛勤实在  忍不住了,对陈蕃说:“年轻人,怎么弄得这么乱呀?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打扫呢? ”

这话很明显是批评陈蕃太懒了。没料到的是陈蕃一点儿也不脸红,他满不在乎 地对薛勤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 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打扫一间小小的屋子呢? ”他说的时候理直气壮,神情 还有些得意。

听着陈蕃这样的回答,薛勤非常生气,心想:懒人居然也要干大事业!一个年 轻人怎么这么不务实啊,竟然还用这种大话来为自己的懒惰辩解,太可笑了!于是 他接着陈蕃的话茬,两眼盯着陈蕃,反问道:“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 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

      陈蕃没想到会引来这一反问,他无法回答,满脸憋得通红。

英 雄

①大楼很高很气派,在这座大楼里上班的人被人们称作“白领”。

②老头也很高,但不气派,而且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他在这座大楼里做收发,顺带负责一楼大厅的卫生。

③每天,出入这座大楼的白领很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商人,但从来没有人正眼看过老头一下,顶多在经过那儿时顺便淡淡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问一句:“我有信吗?”若是有,老头就会低头在桌上找上一气,从里面递出来,白领就边拆信封边走进那个漂亮的电梯。

④后来,白领们听说老头是一位老干部,打过平津、淮海战役,是一位战斗英雄,至今身上还留有一颗敌人的子弹。后来,他又从北方随大军南下到了这个城市。退休后,老伴先他一步去了另一个世界。老头无儿无女,又不甘寂寞,就托人找了这份收发室的工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把每个月的退休金全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一个小学校,自己就靠这一份临时工作的微薄薪水生活。

⑤白领们没有探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再次经过收发室时,他们也在想象着一挺笨重的重机枪压在老头瘦干的房上会不会把他压散了架。没有人相信老头的故事是真的,更没有人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头会是一个战斗英雄。

⑥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的真正面目。当两把白亮亮的匕首扎进他的胸腔时,他竟然一声没吭,仍死揪住了两个歹徒的衣服。

⑦歹徒是与下班的白领们一起走出电梯的,在经过收发室门口时,老头的一声炸雷般的大吼惊动了每一个人。老头身形一晃就出了收发室的门,并立在了两个年轻人的面前。这时白领们方才注意到身边这两张陌生的面孔。人们同时也看到,老头怒睁的双眼里喷着让人胆寒的火。

⑧年轻人极不情愿地打开了手上的包,白领们看到了钳子等工具,人们还来不及细看,就见两道寒光刺向了老头,同时,一道黑影迎着寒光扑了上去,两只暴着青筋的大手死死卡住了年轻人的喉咙……

⑨这座大楼里所有的白领都自发地参加了老头的追悼会。在老头的骨灰里,白领们清楚地看到了子弹,不是一颗,是两颗,亮闪闪的,就像是老头的勋章。

特殊顾客

①我和老郭是邻居。他经营馄饨馆,我把持一家画斋。闲暇,我会到隔壁找他下象棋。他常常来者不拒。老郭脾气好,馄饨馆的面积虽然说不上大,一天也未必挣得几个钱,但忙碌的老郭每天脸上都挂着笑。

②他的妻子负责给他打下手,两人清闲时偶尔也会到我的画斋来。这幅画叹句高超,那幅字赞句绝妙,有时看我交易金额居五位数以上,也会露出羡慕的神色,却也只是咂咂嘴。

③那天我到他的馄饨馆,发现靠墙的位置新摆了一张特制的小桌。我正想向他们夫妻打探个究竟,赶巧从门外闪进一位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老郭微笑着把他请到那张小桌前。老人起始不解,后来听老郭耳语几句,满意地笑了。

④正是中午吃饭高峰期,我发现有几位顾客看到这场景,下意识地摇头,等到把肚子填饱了,复杂着一张脸结账,然后快速走人。如果我猜得没错,我相信他们不会再光顾馄饨馆了。

⑤老郭夫妻似乎并不在意,虽然看得出他们也想找解释的机会。我悄悄拉过老郭问他,老人是不是乞丐?老郭点头。我说你让他在这儿吃饭,还专腾一张饭桌,不怕砸了你好端端的生意?

⑥老郭笑着说,人都有难的时候,他碍不着谁。

⑦我轻轻捶他,可你这做的是生意啊!要靠它糊口,怎么能感情用事呢?

⑧老郭继续笑着说,我知道。

⑨我对他依然表示不可理解。

⑩那位老人吃完馄饨,从怀里掏出几枚硬币,掷地有声地拍在饭桌上。然后,老人慢悠悠往外走,老郭在身后微笑着相送,同时以极快的速度把钱揣进兜里。我无心再与他下棋,追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老郭却什么都不说,继续招呼顾客,脸上还是春风怡人。

⑪隔天下午,我找了个空闲再去。我心情不错,因为刚出手两件仿制的山水画。我问他,老人是不是天天来?

⑫老郭说,他好像特别爱吃馄饨。

⑬我说,你这就是犯糊涂!

⑭老郭又摇头。我好几年没回家乡了,看见他就会想起我父亲。再说,吃一碗馄饨怎么了?他又不是不给钱!他来很多次了。第一次来时,有人提过意见。可你猜那老人怎么着?他把硬币很响地拍在桌上,说我不差钱!你看,这样对待他,可能是伤到他的自尊了。

⑮我被老郭说笑了,自尊,和一个乞丐谈自尊?

⑯老郭拧起眉毛说,人怎么会没有自尊呢?每个人都有啊!那是做人的前提。

⑰他告诉我,那之后,他想出一个主意。就是从邻居那儿要来一张小方桌,只可供一个人坐。平时桌上放些东西,老人来了专腾给他吃饭用。

⑱我还是难以接受,但我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从那之后我倒留意起老人来。老人每次来就只吃一碗馄饨。每次结账时,都把硬币拍得很响亮,似乎想证明自己真的不差钱。老郭呢,依然好迎好送,收钱速度也快。

⑲我没想到有一天,会有更大的发现。我发现老人用的钱其实不全是硬币。

⑳那天老郭很忙。他没来得及收起的硬币让我着实看了个真切。那些硬币不过是游戏币而已!并且有几枚还是什么日本钱币和零角散币。我惊诧莫名,想着知道真相的老郭是不是疯了?

㉑老郭脸有些微红,说,他不是乞讨嘛,他不是眼睛看不见嘛!也就是块儿八毛的事,不碍事的。我这店小是小了点儿,可不会因为他每天吃一碗馄饨,就给吃空了……

㉒我的震惊程度不小,回到自己的画斋,发了好一会,深颜然后,我巡视墙壁上的那些字画。良久,我对妻子说,把那些仿画撤下来吧。现在就撤!

㉓妻子瞪大了眼睛,表情复杂。我没解释,抬脚又到隔壁找老郭下棋去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