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等六校2017-2018学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类是(    )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举一反三

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农业文明在中华文明体系中享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图2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图3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图4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图1和图2两种工具的制作方法。写出能反映距今六七千年原始农耕生活的图片序号。

材料二   《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发现一批铁农具。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上记载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材料三   自西晋末年至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民渡过淮江。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南方本是以农业为主,之后学习北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开发“蛮田”产量颇丰。

——童超《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浪潮与土地开发》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初一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针对史前人类活动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展开了充分的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问题。

材料一   小张同学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①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②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有关“北京人”的化石与遗存物(北京人遗址出土)

(1)请你为小张同学的描述寻找证据。(填写图号即可)

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

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

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

材料二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而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了“中华文明五千年”。

文明标准

(1)私有制的产生;

(2)阶级的产生;

(3)国家的产生。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

良渚古城距今约5300—4300年。古城中部有一个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古城北面有一个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内外权贵们的墓地里,出土了用于宗教祭祀的玉琮、玉璧等随葬品,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形成鲜明对比。

(2)小明同学正在进行小组探究,请同学们根据材料,运用“文明标准”、“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相关内容帮他们填充表格。

文明标准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

阶级分化



建有大型广场和高等级建筑

结论:

(3)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