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五中2017-2018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材料一:农业的发生是以人工驯化动物和栽培植物为最初契机和根本标志的。它的出现,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上人类对于自然界动植物和生态环境操纵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农业经济使得人口以较大规模地聚居,从而可以利用集体的能力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
材料三:楚国铁农具种类相当齐全。春秋中期,楚人创建了筑陂蓄水的水利工程,其排灌系统之完备为列国所罕见……吴起变法时,向楚悼王明确提出移民垦殖。此举对开发周边地区,扩大耕地面积,带去先进的生产方法,起到了巨大作用。楚国发达的农业,不仅造就了农家学派及其创立者——许行,而且催育了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神农》。
——摘编自陈绍辉《楚国的农业与水利》
材料一 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
材料二
材料三 自汉氏以来,民户洞耗,荆楚四战之地,五达之郊,井邑(乡村)残亡,万不余一也。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赋税)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盖东西之极盛也。……自晋氏流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战乱)之警,区域之内,晏(安定)如也。及孙思寇乱,歼亡事极。自此以至大明之李,年逾六纪,民户繁育,将囊时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
——《宋书》卷五十四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