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拔尖攻略】小语三上阅读力 专题二 记事文章

阅读理解

____

佚 名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随父亲一起从一所乡村小学调到一所新的学校去念书,新学校是镇里的重点小学,教学条件要比乡村小学好得多,但老师讲课的内容有很多是我无法听懂的,这成了让我紧张不安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怕因此成绩跟不上大家,另一方面我还害怕同学们的耻笑和奚(xī)落。 因为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喜欢提问,别的同学全都高高举起右手,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而我则往往连老师提问的是什么都没搞清楚,所以我不敢举手。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有几次我对不会的问题也是违心地举起了手,可最后还是露馅了。

那是一堂数学课,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刚调来的姓刘的女老师。刘老师提问一道关于汽车相遇的应用题时,我习惯性地举起了手。但这次刘老师偏偏就喊了我:“请马小东同学回答这个问题。”

当我意识到刘老师甜甜的声音果真是在叫我时,我的脑袋“嗡”的一下蒙了。我低着头从座位上站起来,脸红得发烫,隐约听到旁边的同学在窃窃私语:“嘿,不会还装模作样骗人呢!”我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

那一堂课我什么也没听进去,直到放学仍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教室里。我感到委屈和孤独,非常期待有人能安慰我。就在我泪流满面的时候,一双温暖的手搭在了我的肩膀上。我一回头,吃惊极了,刘老师露出了亲切的笑容。刘老师耐心地问清了我的实际情况,微笑着与我达成协议:“这样吧,当你真的能回答提问的时候,你就和大家一样举起右手,如果你不会,你就举起左手。这样我就知道你到底是会还是不会了。”

从此,每次面对提问,我都可以高高地举起手了。刘老师总是仔细地看清我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才叫出我的名字,每每目光相触,我俩心照不宣地相互一笑。

那浅浅一笑,照亮了我快乐而幸福的童年,令我时至今日仍心存一份感激。 

(选自《小学语文高分阅读》,有删改)

(1)、刚来到新学校的时候,“我”习惯性举手的原因是(   )
A、“我”害怕同学们的耻笑和奚落。 B、“我”对老师提的问题胸有成竹。 C、老师要求“我们”要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D、“我”非常渴望老师能喊“我”起来回答问题。
(2)、下列对文中“我”的心理感受变化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伤心→委屈→害怕→感激 B、害怕→羞愧→委屈→感激 C、害怕→感动→委屈→伤心 D、委屈→害怕→羞愧→感动
(3)、你喜欢刘老师吗? 请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4)、(分析记叙的顺序及作用)梳理短文的叙述顺序,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本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线索清楚,条理分明。

②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倒叙。这样写能够强调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制造悬念。

③本文的写作顺序是插叙。这样写能够丰富文章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完整。

(5)、(分析句段的作用)下列对文章结尾段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总结全文,抒发情感。 B、呼应开头,点明中心。 C、引起联想,赞美微笑。 D、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
(6)、(拟写或选用标题)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
A、浅浅一笑 B、转学的我 C、举起你的左手 D、一节难忘的数学课
举一反三
老师用投影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下面的文章,请你深入品读并讨论。 

船冻梨逆水行

徐徐

①天刚亮,我便跟父亲划着船,驶向下洼村了。

②我们要去收冻梨,下洼村满山都是梨树,他们把秋天未销完的梨子,窖藏在山洞里,待到冬天,再拿出来作冻梨卖。因此父亲想趁着冬闲去收些回来零售,赚些差价补贴我们那穷困致窘的家。

③下洼村要划一上午船才能到。中间还要翻越一次圩(wéi)埂,把船从内河里拖上岸,再放到外河里继续走。去时顺风顺水,空船行似箭,无需费力气。中午时分,我们就到达了下洼村。

④路远,来一趟并不容易,父亲想尽可能多收一些;直到船吃水越来越深,他才停了手。一船沉重的冻梨,又是逆风逆水,回去的路变得异常难走。我跟父亲每人一只桨,不停地划,即便如此,船还是行进得很慢——逆水行舟,阻力太大了。

⑤更麻烦的,是中途我们还要将满载冻梨的船从外河拖进内河。而这次拖船比来时困难得多,一船冻梨无法翻越圩埂,只能先卸下一些,把船拖上岸,推进内河,再把冻梨重新搬回船舱。

⑥到内河里没行多远,天便暗了,寒意也袭上来。一小时后,船进入了浅水区,由于吃水过深,船身触碰到滩底,我们使尽全力去划,船却如蜗牛散步。

⑦父亲说,你留在船上控制方向,我去岸上背吧。河堤上,父亲拽起的缆绳绷得笔直,一端连着他的背,一端连着船头。俯身前倾的父亲形如一道弯弓,步履沉重地逆水而上。船受了拉纤之力,渐渐轻快,迎风向前。

⑧天完全黑沉下来,河面上生出一层白亮亮的薄冰,夜空之下,满河生辉。而水里泛起的冰碴子撞上船身,沙沙作响,阻力更大了。

⑨回到船上,父亲又想出一个办法下河去推。他边说边脱下鞋袜,卷起裤腿下到河里,我看 到河水瞬间淹到他的膝盖处。

⑩父亲双手撑船,一步一推,横冲直撞的冰碴子犹如锋利的刀划过他的双腿,水面浮起一层血红。就这样,一条落满星辉的银河,在夜幕之下,开出了一朵一朵火红的花。我心疼不已,也跳入河水中跟父亲一起推船。

⑪天地间一片寂静,伴着船体破冰之声的,只有我和父亲一脚一脚起起落落搅动河水的声音。月光之下看一船冰梨,竟发现它们也在熠熠闪光。

⑫深夜里,那一船冻梨才终于跟随浑身冷得打颤的我们到了家。接下来的一周内,那船冻梨被父亲卖出了好价钱,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过了一个新年。

⑬谁的生活中没有艰难呢?看清后,依然用力去解决,或许就是父亲想告诉我的人生道理。自始至终,父亲没有说教一句,而那一船负重逆水而行的冻梨却让我终生难忘。我想,一个人如果没有遇到过难事,不能亲身体验如何去战胜困难,实现逆流而上,那么,他就很难真正让自己的生命熠熠生辉。

(文章有删改)

(13分)阅读。

雪天里的暖

ㅤㅤ①几天的暴雪,小城早已银装素裹。往窗外看去,雪没完没了,天地白茫茫的一片。我(    )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市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

ㅤㅤ②一股冷风呼啸着(    )进门,送外卖的“骑士”(    )着一头白雪站在门前。他头发白了,睫毛白了,脸却格外的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儿烫手。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处破了一个洞。他解释:“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破了,头盔也坏了……”

ㅤㅤ③我跑进屋拿了条干毛巾:“晚一点儿没有关系,我不急。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骑士”边擦头和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

ㅤㅤ④我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跑进储物间找出一个早已不用的头盔送给他。“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脸渐渐恢复了正常颜色,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抢到三杯奶茶的订单。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给我看,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骑手,另外两杯麻烦骑手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工作者,辛苦啦!”

ㅤㅤ⑤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我把一杯奶茶给了店门口扫雪的清洁工阿姨,另一杯奶茶给了路口指挥交通的交警,第三杯奶茶送给了铲雪的志愿者。”“骑士”笑眯眯地拍拍口袋,“____”。

ㅤㅤ⑥“骑士”喝完最后一口茶,戴上我送他的头盔,郑重地说了声“谢谢”,转身“噔噔噔”地下楼去了。我站在窗口,看他跨上车,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渐渐远去,很快消失在拐角处。

ㅤㅤ⑦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但这被冰雪覆盖的城市,仿佛处处弥漫着浓浓的暖意……

“盐娃”在读书活动中认识了许多在红军长征途中付出鲜血甚至生命的英雄,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于心!请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地的气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小的冰雹,不停地倾泻下来。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见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

他依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粘贴在前额上,雨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地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听见卢进勇的脚步声,那个同志吃力地张开眼睛,挣扎了一下,似乎想坐起来,但动不了。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而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

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同志,你看……”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父亲的皮带

①那年,我考取了省城的一所大学,临行时,父亲将我送到火车站。

②当时正值客运高峰,站台内人头攒动,汽笛轰鸣。父亲弯着腰,背着一个大旅行包在前面开道,我拎着手提袋在后面紧紧跟着。9月的天气依然闷热,不一会儿父亲的衣衫就被汗水浸透。我不禁暗暗埋怨:“天这么热,还带着那么多东西,真是……”父亲虽然背着重重的行李,可步履丝毫不见缓慢,我在后面一路小跑,还是落下了一段距离。

③从候车室到车厢门,不足100米,我们却足足走了20分钟。终于,我看见父亲在一节车厢前停下脚步,从怀里摸出车票,核对了一下,随即向我欢快地招手。等我赶到时,父亲正坐在行李上,点上一支烟,惬意地抽着:“军军,你快上去,我把包递给你,记住,是5号窗口!”

④我随着人流挤上了列车,从5号窗口里伸出头来,只见父亲搓了搓手掌,猛地把那只大包举了起来,就在我接过包的一刹那,只听“啪”的一声,包带应声而断,旅行包从窗口垂直落下,巨大的惯性将拉链崩脱,里面滚出一大堆苹果、鸭梨、月饼、花生……父亲慌了,手忙脚乱地将散落在地上的食品一一拾进包里,甚至蜷缩着身子,一只脚探下去,将落在铁轨边的两只鸭梨捡了起来。我吓得大叫:“爸,快上来,不要了,不要了!”“这梨是刚摘的,带在路上吃。”父亲笑嘻嘻地从铁轨下站了出来,把拉链拉上,可包带断了没法提,父亲急得团团转。突然他的手停在了腰上,“有了”,只听“嗖”的一声,他竟然将皮带解了下来,往旅行包两头一扣,正好是一副包带。这时汽笛声响了。

⑤如释重负的父亲把手插进兜里,把裤子提得老高,模样十分滑稽。旁边有几个年轻人笑了起来,父亲也笑了,看着我憨憨地笑,可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火车启动了,父亲依旧提着裤子,站在那里,直至变成一个小黑点,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⑥那根皮带我一直珍藏着,以后无论遇到成功或是失败,它总能给我无穷的动力,尤其是每当回忆起父亲抽出皮带的一刹那,我觉得那是世上最酷的动作。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鼾 声

马一刀

①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的父亲。

②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常常蹲在村口路边守望,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 , 连忙推去所有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

③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风起,虫鸣渐深

④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

⑤父亲有些为难,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去邻居家睡。”

⑥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您的儿子,像您,也打鼾,您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⑦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

月亮在窗外移动,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⑨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 , 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着,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我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chuài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我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深。

⑪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⑫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yē)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我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⑬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⑭几天后,我又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却再也无法忘记独自生活在乡村的老父亲,和我记忆中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选自《希望月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