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年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一课一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镇的早晨

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 把小镇唤醒。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 样的小船。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两头。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 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面上轻轻荡漾。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 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 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 小羊、长毛兔、大鹅……真叫人目不暇接。卖东西的人一张张纯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 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 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卖早点的店铺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 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 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如今,这里办起了自己的缫(sāo)  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 化,小镇在前进!

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②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2)、短文第2~4自然段分别采用“ ”(总一分 分一总 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写 出了小镇早晨的 
(3)、第2自然段的关键句是“”,围绕这个关键句,作者主要写了和  等事物。
(4)、文中哪些语句具体表现出了小镇的“热闹”?用波浪线画出来。
(5)、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表现“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的相关语句。
举一反三
请你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感受军人的爱国之情。

一趟三难   卢一萍

①许多年前,老丁刚上阿里时,这里最高的建筑,就是连队的哨楼,两层。连队盖的房子全是土坯房。可儿不嫌母丑,老丁对阿里的情感一直非常深。

②记得有一次,老丁送新兵上山。冬去春来,积雪消融,山岩犹如豆腐渣,稍有震动,便会引起垮塌。为保证安全,老丁把车辆编队做了调整,把一辆拉物资的卡车和自己的车排在了前头探路。

③车队艰难地爬上了库地达坂。突然,老丁听见了冰河断裂的声音。他猛地对身边的司机大吼了一声:停车!汽车刚一个急刹停稳,就看见积雪崩塌,从山顶轰隆隆呼啸而来,狂泻在了车前。他感到眼前一黑,车被积雪埋住了。

④后面的新兵赶快跳下来,用铁锹和手从雪中掏挖出老丁,他已憋得呼吸急促,脸色青紫。他大喘了几口气,拍打着皮帽子上的雪说:真悬,都摸着阎王爷的鼻梁子了。一句话说得惊魂未定的新兵们笑了起来。

⑤接下来是从红柳滩到多玛。从红柳滩到多玛360公里,海拔全在4500米以上。很多地方寸草不生,绝大多数道路艰险坎坷。当时正赶上冰河涨水,河水漫溢,到处是水洼和泥泞。车一开进水里,就辨不出路在何方了。这时车千万不能乱闯,稍有偏差,车子都可能滑下路基,后果将不堪设想。老丁心一横,牙一咬,跳进齐腰深的冰水里,为汽车引路。12台车,老丁导引了12趟,花了8个小时。车辆全部脱离险境之后,他却因劳累和寒冷,一头栽进了冰水里。

⑥老丁自己把那次经历概括为“一趟三难”。躲过了两难,第三难又来了。他们被泥石流困在了“死人沟”里。在泥石流中刨了半天车,大家弄得如泥人一般,也没把车弄出来。夜幕降临,风如狼嗥(háo),寒气逼人。老丁只好带着大家退到避风处,等待救援。

⑦这一等就是三天三夜。车上的干粮吃光了,但救援队还没到。饥寒交迫,再加上高原反应,每个人都痛苦不堪。坚持到第7天早晨,好多人已写了遗书,救援的车队终于赶来了。

⑧老丁告诉我:“那时在阿里,活过来是一种幸运。如果真的死去,也无悔无憾。我老丁只是一个普通的阿里军人。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不是第一个,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

(选文有删改)

请你阅读下面的短文,认真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块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烟火已被飞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要向战友们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了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课外阅读。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gēng)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当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了来!你看嘛—— ”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课外阅读

古代文人的雪中雅趣

ㅤㅤ①大雪纷飞的冬天,古代文人常常会做许多浪漫的事,他们观雪饮酒、踏雪寻梅、煮雪烹茶……既优雅又有趣。

ㅤㅤ②明人张岱曾在下雪天到西湖湖心亭赏雪,他在《湖心亭看雪》中写道:“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崇祯五年十二月的一个晚上,住在西湖边的张岱逸兴大发,划着小船前往湖心亭看雪,到了湖心亭后发现已有两人在围炉煮酒。这两人看到他后非常高兴,颇有幸逄知己之乐。

ㅤㅤ③其实早在宋代,赏雪玩雪就已经成为市井流行的冬季户外活动。吴自牧《梦粱录》载:“考之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如天降瑞雪,则开筵饮宴,壕雪狮,堆雪山,以会亲朋,浅斟低唱,倚玉偎香。或乘骑出湖边,看湖山雪景,瑶林琼树,翠峰似玉,画亦不如。”南宋时期,临安(现杭州)下雪时,人们除了在家中筵邀朋友外,还爱到西湖玩雪船。周密《武林旧事》载:“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子,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人们所塑雪狮子,用金铃彩缕作装饰,极其讲究。

ㅤㅤ④雪天,“踏雪寻梅”亦是古人喜欢的风雅活动。唐代诗人孟浩然经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冬天梅花怒放,诗人诗兴大发,于是骑驴冒雪出行,一边寻梅吟诗,一边呼唤书童引路,二人走到深山老林里,赏梅花、喝茶、弹琴。

ㅤㅤ⑤爱梅爱得如痴如醉的北宋诗人林和靖,终生不仕不娶,隐居于西湖中的孤山,种梅养鹤,成语“梅妻鹤子”由此而来。他有一座小庄园,种植了不少梅树。每年冬天梅花怒放时,清香弥漫,他便从早到晚流连在梅树之间,饮酒、作诗,怡然自得。他在《山园小梅二首》中写道:“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ㅤㅤ⑥雪为煮茶的上品之水,煮雪烹茶一直是古人的风雅之举。唐代诗人白居易烹茶最爱用雪水,他曾写道:“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宋代诗人陆游亦有《雪后煎茶》:“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明代高濂在《扫雪烹茶玩画》中说:“茶以雪烹,味更清冽,所为半天河水是也。不受尘垢,幽人啜此,足以破寒。”掬一捧无瑕白雪倾入釜甑,万籁俱寂中听水沸,闻缕缕茶香冲淡浮尘,恍觉时间静止。

ㅤㅤ⑦在《红楼梦》中,妙玉招待黛玉与宝钗喝“体己茶”,黛玉问:“这也是雨水煮出来的?”妙玉说:“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把梅花上的雪收集封存起来,藏在地下,用这样的雪煮茶喝,不仅令人清心悦神,还有淡淡的花香味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