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试卷

现代文阅读

额头与额头相贴

①小时候,家中有一支精致的体温表,银头好似一粒扁杏仁。 它装在一支黑色钢笔套里,显得有几分神秘。妈妈把体温表收藏在我家最小的抽屉——缝纫机的抽屉里。她平日上班极忙,很少有工夫动针线,那里就是家中最稳安的地方。

②七八岁的我,对天地万物都好奇得恨不能放到嘴里尝一尝。我跳完皮筋回家,经过镜子,偶然看到我的脸红得像在炉膛里烧好可以夹到冷炉子里去引火的煤。我想我一定发烧了,只觉得脸可以把一盆冷水烧开。我决定给自己测量一下体温。

③我拧开黑色笔套,很利索地把它夹在腋下,冰冷的凉意,从腋下直抵肋骨。我耐心地等待了五分钟,这是妈妈惯常守候的时间。时间终于到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来,像妈妈那样眯起双眼把它对着太阳晃动。我什么也没看到。对了,妈妈每次给我夹表前,都要把表狠狠甩几下,仿佛上面沾满水珠。一定是我忘了这一关键的操作步骤。

④我拿起体温表,全力甩了甩。我听见背后发出犹如檐下冰凌折断般的清脆响声。我回头一看,体温表的“扁杏仁”裂成无数亮白珠子,在地面轻盈地滚动……闯祸了! 此时那股冰冷的凉意又涌上了我的心头。

⑤妈妈非常珍爱这支体温表,不是因为贵重,而是因为稀少。那时候,楼上楼下的邻居都来借用这支表,每个人拿走它时都会说:“请放心,绝不会打碎。”现在,它碎了。我知道任何修复它的想法都是痴心妄想。我望着窗棂发呆,看着它们由灼亮的柏油样棕色转为暗淡的树根样棕黑……妈妈回来后,果然狠狠地训斥了我一顿。

⑥不久,我病了。我浑身难受,感觉好像从骨头缝里往外散发着寒气。 “妈妈,我冷。”我说。“你可能发烧了。”妈妈说着,伸手便去拉缝纫机的小抽屉,但手臂随即悬在半空。妈妈急忙用手抚摸我的头:“我刚回来,手太凉,不知你究竟烧得怎样了……”妈妈拼命搓着手,不断地摸着我的额头。妈妈俯下身,用她的唇来吻我的额头,以试探我的温度。

⑦“妈!”她吻了我。那一刻,我难以置信 , 心中充满了感动。 妈妈是严厉的人,自我有记忆以来,她从未主动吻过我。这一次,因为我的过失……可是,妈妈还是无法断定我的热度。她扶住我的头,轻轻地把她的额头与我的额头相贴,自言自语地说:“这么烫,可别抽风……”

⑧后来,我当兵做了化验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战友送了我一支给动物用的体 温表。我珍爱地用手绢将它包起,耐着性子等到当兵后的第一次休假。 “妈妈,你看!”我高举着那支体温表,好像它是透明的火炬。妈妈仔细端详着体温表,说:“这上面的最高刻度是46℃,要是人的体温达到46℃,恐怕早就不行了。”我说:“只要准就行了呗!”

⑨妈妈说:“有了它总比没有好,只是现在不是很需要了,因为你们都已经长大了……”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第⑦段中加点的字“难以置信”指的是什么? 请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3)、文中两次出现“冰冷的凉意”,它们在文中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第一次:

第二次:

(4)、想象“我望着窗棂发呆,看着它们由灼亮的柏油样棕色转为暗淡的树根样棕黑……”这一情景,写出它在文中的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结尾画线句子的理解。
举一反三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完成各题。

①我首次钓鱼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般。

②那是初秋时节的一天,多年的垂钓经历使叔叔深知何处鱼最多,他特意将我安排在最有利的位置上。我模仿着别人钓鱼的样子,甩出钓线,并不停地抖动鱼钩上的诱饵,眼巴巴地等候鱼儿前来咬食。好一阵子什么动静也没有,我不免大为失望。 “再等等看。”叔叔鼓励我道。

③忽然,鱼漂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回好啦,”我暗想,“总算来了一条鱼!”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岂料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一次又一次地挥动发酸的手臂,把钓线抛出去,但提出水面时却总是空空如也。我望着叔叔,脸上露出恳求的神色。 “再试一遍,”他若无其事地说,“钓鱼得有耐心才行。”

④突然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拽我的钓线,旋即一下子将它拖入了深水之中。我连忙往上一拉鱼竿,立刻看到一条逗人爱的小鱼在璀璨的阳光下活蹦乱跳。“叔叔!”我掉转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到了一条!”“还没有哩。”叔叔慢条斯理地说。他的话音未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鱼鳞光一闪,便箭一般地射向了河心。钓线上的鱼钩不见了。 我功亏一篑,眼看快到手的捕获物又失去了。

⑤我满脸沮丧地一屁股坐在草滩上。叔叔重新替我绑上鱼钩,安上诱饵,又把鱼竿塞到我手里。

⑥“记住,小家伙,”他微笑着,意味深长地说,“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在事情未办成léi 之前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无须自夸,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⑦打这以后,每当我听到人们为一件尚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时,就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

(选文有删改)

【批注一】首次钓鱼的经历让作者印象深刻我可以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

【批注二】第➁➂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展现自己的心情。

【批注三】通过这钓鱼,作者获得了终生受用的人生哲理。

多有趣的游戏。捉迷藏、丢沙包、木头人、抢椅子……这些游戏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欢乐,也锻炼了我们多方面的能力。请以“记一次游戏”为题写一篇作文。(30分)

清楚游戏的内容以及游戏中人物的心情;②不得抄袭、照搬;③不少于400字。

现代文阅读。

童年絮味

    ㅤㅤ①童年的玩具只有一个布娃娃,她的塑胶面具很快就损坏剥落,剩下一个光秃秃扁平的布脑袋。我只好用铅笔、钢笔、彩笔为它整容,常常(随心所欲 毫不在意)地描绘鬈(quán)曲的睫毛、整齐的刘海、鲜红的樱桃小冠。我怀中的宠物因此(焕然一新 面目常新)。我还搜遍外婆的针线筐,寻出碎布头,做小帽子做超短裙(垂涎欲滴 羡慕不已),她也有一个极不成形的小布娃,为央求我也给打扮打扮,主动勤奋地给我的洋娃娃洗澡。结果我的可怜的娇滴滴的小美人,真正成了一袋湿漉漉的细糠,吊在晾衣绳上晃荡。那几天妹妹畏畏缩缩小老鼠一样,我脸上自然是雷霆万钧。再记不起有其他玩具了。

    ㅤㅤ②但记得我们总是很忙,却不是忙着做作业。作业当然是要做的,从未听说过有哪个孩子因为做作业而没有时间玩。那时节房子少,荒地多,捉蝴蝶粘蜻蜓,挖蚯蚓钓鱼,喇叭花心有蜜汁可啜(chuò),桑树上可以采到紫红的桑椹,甚至钻地道,连家门口那条有名的九曲巷都是捉迷藏的大好场所。

    ㅤㅤ③跟我外婆上扫盲班没几天,大约认得十来个字,我就不可一世起来。不理睬邻居小伙伴的叫唤,怀抱舅舅的一本精装英汉大字典,坐在院内,唱歌般大声读书。过往行人不禁驻足,讶然侧耳,等听清这位小神童读来读去都是这几个字:“上下左右多少……”皆捂嘴走开。

    ㅤㅤ④这时我还未上学,却已不满足妈妈给扎的两条小辫,自己对镜梳妆,一下子编了六条小辫子,扎上各色花布条,左顾右盼美极了。我姨妈及妈妈相偕下班回家,看见一个小妖精在大门口跳橡皮筋,满头万国旗飞舞,先是前俯后仰,及看清是我,差点背过气去。

ㅤㅤ    ⑤很小我就学着自己洗衣服,洗自己的碗,还要接受外婆严格的检查,渐渐成习。譬如洗地板,必用棕刷将每块方砖刷得干干净净,洗完以后骑在楼梯的扶手上欣赏半天。犹如现在抄稿子,若有涂改必撕去重来,抄毕,如同几十年前一样,在自家的劳动成果前心旷神怡。

    ㅤㅤ⑥我的玩伴很多,最忠实的影子是我的妹妹,虽只比我小两岁,却视我为绝对权威。她生性驯良,常常哭着从学校回来。我屡屡替她出征,大多告捷。有次对方的姐姐邀来一帮高年级同学助拳,我眼看敌不过,抡起书包,呼呼有声,果然全部吓退。从那以后,妹妹学会此招,再不要我护送。她的铅笔盒总是被甩开,铅笔、橡皮、小刀四下里乱飞,不知吃我妈妈多少巴掌,头还昂着,脸上一派胜利者的光辉。

    ㅤㅤ⑦我的小表妹常来外婆家过周末,夏夜我们贪南风,铺竹席睡长廊。以一张破藤桌为舞台,一本正经地自己报幕,然后尽丹田之气,鬼叫狼嚎,一脸陶醉。歌毕,立即“吱呀”一声巨响跳下藤桌,趴在平台上往下瞧,数数聚在门口的听众有多少,每次都是我的表妹取胜。她后来考进一家文工团,在真正的舞台上颇出风头,想必与当年肆无忌惮地拔嗓子有关。

ㅤㅤ    ⑧呵,夏天最是快活,夏天有长长的假期,可以整天泡在海水里。秋天的南方阳光最浓稠,而且不炙人,秋游野餐,秋季运动会陆续举行。冬天也不错,人人想着过春节,新衣服、压岁钱、放鞭炮,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前头等着,冬日的寒风又算得什么!

    ㅤㅤ⑨我害怕春天的梅雨,因为买不起一双雨鞋。上学路上我的小布鞋就灌满了水,泡着我的脚整整一天。次日上学,鞋子仍是湿的,把脚伸进去时我总是咬着牙噙着泪。后来改成塑料凉鞋,仍是又湿又冷。

    ㅤㅤ⑩所以,无论我那赶时髦的儿子怎样撅嘴跺脚抗议,每年雨季来临之前,我都要给他买一双结实的小雨鞋。

(本文作者舒婷,选入时有删改)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青山常在

佚名

在这个东北林区,马永顺,满怀喜悦地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开发建设,以忘我的劳动热情回报党的恩情。

一个采伐期,马永顺曾靠一把弯把锯采伐木材1200立方米,一人完成6人的工作量,创全国手工伐木产量之最。他创造的“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在林业战线得到推广。

马永顺曾多次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岁月如梭,可1959年全国群英会上周总理对他的教诲还在耳边响起:“林业工人不但要多生产木材、出好木材支援国家建设,同时还要多造林、多栽树,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他估算了一下,他为共和国建设大半辈子,采伐原木大约36500棵,欠大山的这笔情,要用上山植树造林来还上。

经过马永顺的不懈努力,绿色一年年扩展,林子一年年长高。1982年,年事已高的他要退休了,却惦记着自己还有8000多棵树没栽。“这个欠账不还完,我死不瞑目。”他说。此后,他风里来雨里去,爬山翻坡,植树造林。

1991 年,已是近80岁高龄的马永顺估算了一下,他砍伐的树木数量还差近千棵没栽,他原打算用两三年时间把树栽完,但子女们怕他累坏了,于是召开家庭会议决定:从这年起,每年五一劳动节,由全家老少三代组成的“马家军”上山造林。终于,马永顺的夙愿实现了。这时,马永顺却笑着说:“‘账’是还上了,可造林不能停。只要我的身子骨不散,就还要上山栽树。”

秋季造林成活率高,而且一次造林一次成型。马永顺一听到这种新鲜事,马上就开始实践。他率领晚辈上山开始了第一次秋季造林。第二年春季一看,秋季栽种的1500棵新树绝大部分成活。从此,他就率全家开始了春秋两季造林。

马永顺从 1982 年退休后到1999年底,已坚持17年造林不止,他和家人已植树5万多棵。1998年,他因此荣获了联合国颁发的“全球环保500佳”荣誉称号。马永顺看到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特别高兴。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决策英明,林业有救了。我只要生命不息,就造林不止,给后人多留下一片青山。”

(根据相关人物事迹改编)

课外阅读。

沙场点兵

①雨一连下了三天,昼夜没停息过一刻。低矮阴暗的天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筛子,雨线粗而密,天地混沌一片。黄石村地势低洼的几户人家被洪水围住了,情况十分危险。

②组织一支党员突击队!

③村委会院坝里,雨中,正在进行一场沙场点兵。点兵的是村支书张拥军,接受点兵的是几十个村民。

④黄石村是个英雄的村庄。几十年前,八路军一个连队也在这里进行过一场沙场点兵。经过一场激战,那个连仅剩下八个人了,三个重伤、五个轻伤。连长、副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点兵的是二排长王先贵。面对七个轻重伤员,王先贵问:“跟鬼子拼了!怕不怕?”伤员声音不大却惊天动地:“不怕!不怕!不怕!”

⑤一场惨烈的拼杀,八个人全部壮烈牺牲。

⑥八勇士的遗体被乡亲们悄悄埋在老鹰崖。1952年,政府立了一块碑,碑上刻着八勇士的名字。

⑦到处都是水在流淌,脚下、身上、雨衣帽檐上、脸上……所有人都沉默着,等着支书点兵。张拥军冷峻的目光挨个扫过一张张脸,突然停在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上,声音果断:“徐二伯!回去。”徐二伯有些急了:“我咋要回去?我是党员!”张拥军说:“您今年都六十多了,不能参加。”

⑧张拥军的目光又在一张脸上停下,说:“李华良!你刚做完手术出院没几天,回去!”李华良说:“没事!”其他人都劝:“李华良!你回去。”李华良看看大家,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

⑨张拥军的目光接着从一张张脸上扫过,最后,停在了王二虎脸上。张拥军说:“王二虎!我们是组织党员突击队,你来干啥?回去!”王二虎说:“我……是党员。”张拥军有些生气了:“你是党员?你啥时候入的党?我咋不知道?”有人哄笑起来,劝他回去,他们都知道,王二虎不是党员。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在家种大棚蔬菜。

⑩王二虎急了,抹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声说:“我不是来捣乱,我真想参加突击队。我身体好,水性好。”在“哗啦啦”的雨声中,王二虎的声音显得很坚决。

⑪张拥军也急了,:“党员才能参加!这是规定。”

⑫王二虎也:“反正我必须参加!你们哪个有我的水性好?凭啥党员才能参加?”

⑬张拥军说:“有危险!”

⑭王二虎说:“我不怕!”声音透出一种豪气。

⑮张拥军沉默了,一动不动站在雨中像一尊雕塑。他看看王二虎,又看看大家,突然说:“同意王二虎参加的请举手!”说着,带头举起了一只手,其他人也举起了手。

⑯三条橡皮艇。张拥军带领突击队冲向雨帘深处。

⑰奋战一天一夜,被洪水围困的老老少少全部转移出来了。

⑱两天后,洪水退了。人们捧着王二虎的骨灰,将他埋在老鹰崖八勇士的坟旁边。张拥军在王二虎坟前流着泪说:“二虎,去找你太爷爷吧,告诉他老人家,我们一定会把家园重建得好好的……”

⑲王二虎的太爷爷,就是当年那位八路军的二排长王先贵。

鲁迅的艺术人生

少年时期

鲁迅自幼热爱美术。他7岁时进私塾读书,就极喜欢看带有插图的书,且经常加以描绘。保姆长妈妈见他如此痴迷,在告假探亲期间,买了一套《山海经》给他,使得鲁迅喜出望外,爱不释手,更是激发了他对绘画的兴趣。

求学时期

鲁迅于1898年入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期间,鲁迅曾篆刻“戎马书生”“文章误我”“戛剑生”三枚印章。1902年鲁迅赴日本学医,课余喜欢读哲学与文艺之书。

文坛先声时期

呐喊

1909年,鲁迅从日本归国,任教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在此期间,他设计的第一个美术作品是他的头像——猫头鹰,因为鲁迅刚回国的时候,不修边幅,又表情严肃,所以有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猫头鹰”。民间不喜欢猫头鹰,觉得不吉祥,鲁迅倒是欣然地领了这个外号。他就想说一些让大家并不开心的事,好让一些人知道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1912年至1917年,鲁迅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这期间他设计了北大的校徽,将“北大”两字绘成了脊梁骨的形象,希望北大学生成为国家民族复兴的脊梁。

1918年,他出版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3年,小说《呐喊》出版,同年他自主设计小说封面。《呐喊》封面简洁有力、静穆庄重、意味深长、匠心独具,是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

民主斗士时期

在这十年里,鲁迅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不遗余力地为中国现代版画事业倾注心血。他收集版画原作,组织研习社、开展版画展览、开办科普讲座。到1936年 10月鲁迅逝世前夕,现代版画运动形成了全国性的规模,后来更是形成了抗战版画大潮。因此鲁迅被版画界视为“新兴版画之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