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试卷
额头与额头相贴
①小时候,家中有一支精致的体温表,银头好似一粒扁杏仁。 它装在一支黑色钢笔套里,显得有几分神秘。妈妈把体温表收藏在我家最小的抽屉——缝纫机的抽屉里。她平日上班极忙,很少有工夫动针线,那里就是家中最稳安的地方。
②七八岁的我,对天地万物都好奇得恨不能放到嘴里尝一尝。我跳完皮筋回家,经过镜子,偶然看到我的脸红得像在炉膛里烧好可以夹到冷炉子里去引火的煤。我想我一定发烧了,只觉得脸可以把一盆冷水烧开。我决定给自己测量一下体温。
③我拧开黑色笔套,很利索地把它夹在腋下,冰冷的凉意,从腋下直抵肋骨。我耐心地等待了五分钟,这是妈妈惯常守候的时间。时间终于到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来,像妈妈那样眯起双眼把它对着太阳晃动。我什么也没看到。对了,妈妈每次给我夹表前,都要把表狠狠甩几下,仿佛上面沾满水珠。一定是我忘了这一关键的操作步骤。
④我拿起体温表,全力甩了甩。我听见背后发出犹如檐下冰凌折断般的清脆响声。我回头一看,体温表的“扁杏仁”裂成无数亮白珠子,在地面轻盈地滚动……闯祸了! 此时那股冰冷的凉意又涌上了我的心头。
⑤妈妈非常珍爱这支体温表,不是因为贵重,而是因为稀少。那时候,楼上楼下的邻居都来借用这支表,每个人拿走它时都会说:“请放心,绝不会打碎。”现在,它碎了。我知道任何修复它的想法都是痴心妄想。我望着窗棂发呆,看着它们由灼亮的柏油样棕色转为暗淡的树根样棕黑……妈妈回来后,果然狠狠地训斥了我一顿。
⑥不久,我病了。我浑身难受,感觉好像从骨头缝里往外散发着寒气。 “妈妈,我冷。”我说。“你可能发烧了。”妈妈说着,伸手便去拉缝纫机的小抽屉,但手臂随即悬在半空。妈妈急忙用手抚摸我的头:“我刚回来,手太凉,不知你究竟烧得怎样了……”妈妈拼命搓着手,不断地摸着我的额头。妈妈俯下身,用她的唇来吻我的额头,以试探我的温度。
⑦“妈!”她吻了我。那一刻,我难以置信 , 心中充满了感动。 妈妈是严厉的人,自我有记忆以来,她从未主动吻过我。这一次,因为我的过失……可是,妈妈还是无法断定我的热度。她扶住我的头,轻轻地把她的额头与我的额头相贴,自言自语地说:“这么烫,可别抽风……”
⑧后来,我当兵做了化验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战友送了我一支给动物用的体 温表。我珍爱地用手绢将它包起,耐着性子等到当兵后的第一次休假。 “妈妈,你看!”我高举着那支体温表,好像它是透明的火炬。妈妈仔细端详着体温表,说:“这上面的最高刻度是46℃,要是人的体温达到46℃,恐怕早就不行了。”我说:“只要准就行了呗!”
⑨妈妈说:“有了它总比没有好,只是现在不是很需要了,因为你们都已经长大了……”
第一次:
第二次:
少年时期 | 鲁迅自幼热爱美术。他7岁时进私塾读书,就极喜欢看带有插图的书,且经常加以描绘。保姆长妈妈见他如此痴迷,在告假探亲期间,买了一套《山海经》给他,使得鲁迅喜出望外,爱不释手,更是激发了他对绘画的兴趣。 |
求学时期 | 鲁迅于1898年入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期间,鲁迅曾篆刻“戎马书生”“文章误我”“戛剑生”三枚印章。1902年鲁迅赴日本学医,课余喜欢读哲学与文艺之书。 |
文坛先声时期 呐喊鼠 | 1909年,鲁迅从日本归国,任教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在此期间,他设计的第一个美术作品是他的头像——猫头鹰,因为鲁迅刚回国的时候,不修边幅,又表情严肃,所以有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猫头鹰”。民间不喜欢猫头鹰,觉得不吉祥,鲁迅倒是欣然地领了这个外号。他就想说一些让大家并不开心的事,好让一些人知道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1912年至1917年,鲁迅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这期间他设计了北大的校徽,将“北大”两字绘成了脊梁骨的形象,希望北大学生成为国家民族复兴的脊梁。 1918年,他出版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3年,小说《呐喊》出版,同年他自主设计小说封面。《呐喊》封面简洁有力、静穆庄重、意味深长、匠心独具,是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 |
民主斗士时期 | 在这十年里,鲁迅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不遗余力地为中国现代版画事业倾注心血。他收集版画原作,组织研习社、开展版画展览、开办科普讲座。到1936年 10月鲁迅逝世前夕,现代版画运动形成了全国性的规模,后来更是形成了抗战版画大潮。因此鲁迅被版画界视为“新兴版画之父”。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