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珠海市凤凰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Koyuncu、Nce、Ertekin 等的研究表明,社交焦虑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智健康发展,比如,社交焦虑者大多伴有抑布情绪,设置可能导致更极端的方式。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对1872名中学生进行社交焦虑检测分析,得出中学生社交焦虑倾向比率是18.96%。社交焦虑问题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已经成为常见问题。
    研究发现,初中生整体的社交焦虑水平高于常规,需要得到重视,初一年级学生的社交焦虑情况最为严重,其次为初三学生,初二学生社交然虑与常规对比无显若差异。和男性相比,女性在情感上更为细腻、敏感,情绪起伏较大,更容易在经历人际交往挫折后产生社交焦虑。

(摘编自“聚期刊”,有删改)

材料二

  材料三

    导致青少年抗拒交流沟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笫一,保护过度和不愉快、僵硬、受挫的家庭氛围环境的影响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后来的令人不安的思维以及回避、敏感、过激的性格特征。其次,个体在遭遇重大人际负性事件或长期处于人际不良状态下更容易产生人际敏感的倾向,促使个体出现更多的认知偏差。最后,部分青少年有人际交往的欲望,但因感觉人际关系复杂,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想改变自己的交往现状,又不知道怎么去做。

    青少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有的人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敢认识新朋友,不敢麻烦别人,更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说话做事都要斟酌半天;有的人只关心个人需求,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大众场合下),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伦次;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上大都会出现封闭性,表现为把自己封闭起来,平时很少与人交流,内心的矛盾从不外露......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社交焦虑。

(摘编自“美篇网”2024.1.16,有删改)

材料四

    社交焦虑是当今社会中许多年轻人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对于那些害怕被人评价、担心自己的宫行会被他人嘲笑或拒绝的人来说,社交焦虑可能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年轻人缓解焦虑,建立更健康的社交关系。首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之处,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只有当你接受自己的整体,你才能更自信地面对社交场合。其次,学会放松。通过练习想、深呼吸和其他放松技巧,减轻社交带来的紧张感,尝试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并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另外,要学会聆听。在社交互动中,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还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经历,以此建立更深入的连接,并减少对自己的关注和焦虑。此外,更多地去建立有效的社交关系。与朋友、家人或兴趣相投的人多沟通,才是建立深入关系和增加自信的关键。最后,重要的是要记住,社交焦虑是可以克服的。与其让焦虑控制你的生活,不如积极采取行动来面对它。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接受自己、放松身心、聆听他人和建立真实的社交关系,年轻人们可以缓解社交焦虑,并在社交互动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满足感。

(摘编自公众号,有删改)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中生群体中,初一学生比初二、初三学生的社交焦虑情况更严重,在经历人际交往挫折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 B、年轻人产生焦虑的原因主要有经济、人生目标、身材等,大部分人愿意向外展露自己的焦虑,且展露焦虑的对象主要是朋友。 C、孩子如果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欲望的人,会导致孩子受到伤害,孩子需远离此类人。 D、对于当代较多的年轻人来说,社交焦虑是他们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他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2)、请你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3)、你的同桌小凰刚加入校弦乐团,他认为自己的小提琴技术不够好,也因为社交焦虑一直不敢和其他社团成员沟通,向你寻求帮助,请你结合【材料四】对他进行疏导。
举一反三
阅读《隐形杀手——电子垃圾》,完成小题。
        ①电子垃圾是指已经报废的各类计算机、打印机和手机、家用电器等电子产品。电子垃圾污染像一个隐形杀手,已经对市民的生活构成严重威胁。
        ②在中国,人们利用电子垃圾获利后,便将垃圾扔给了脚下的土地和河流。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中国每年产生超过100万吨电子垃圾;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进口国,中国每年接纳全世界70%的电子垃圾。
       ③我国家用电器已经开始进入报废高峰期。有关统计表明,这些电器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百姓家庭的,按10至15年使用寿命计算,从2003年起我国每年至少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电冰箱、600万台洗衣机需要报废。而近年来,我国电脑、手机消费量激增。2004年全国电视机保有量约3亿台,电脑保有量约3000万台、手机保有量近3亿台,每年手机报废量约7000万部,旧电脑500万台。
        ④处理电子垃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人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电子垃圾包含多种有害物质。废旧家用电器中主要含有六种有害物质:铅、镉、汞、六价铬、聚氯乙烯塑料、溴化阻燃剂。电视机阴极射线管、印刷电路板上的焊锡和塑料外壳等都是有毒物质。一台电视机的阴极射线管中含有4至8磅铅。制造一台电脑需要700多种化学原料,其中含有300多种对人类有害的化学物质。科学报告显示,一台电脑显示器中铅含量平均达1公斤多 , 足以污染80吨水,这是一个人一生所需饮用的水。铅元素可破坏人的神经、血液系统和肾脏。如果将这些电子垃圾随意丢弃或掩埋,大量有害物质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如果进行焚烧,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造成空气污染。
        ⑤电子垃圾中也包含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部分,属于可回收垃圾。做好回收利用,可以变废为宝。通过人工拆解和机械拆解分拣,对电子垃圾进行综合处理,不仅会保护自然环境,而且能够对某些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达成降低元器件制造的成本目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气流功能充满奇妙

    ①对气体施以一定的外力,它就会像水流一样能够流动而形成气流。当我们往自己的手上吹气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气流的存在。

    ②气流很小的时候可以吹灭火柴和蜡烛;再大一些,能够吹起气球或是给自行车轮胎充气;非常强烈的气流常用来清洗机器上的油脂或棉布上的污垢。有的时候,人们还会将空气压缩,存储到气箱或气罐中。使用时打开阀门,被压缩的气体就会急速膨胀,形成猛劲的气流。这种压缩空气常被用来喷涂、清洁建筑物。

    ③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中,气流的应用更是充满神奇的色彩。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首先提出并付诸实现了利用气流来发电。这种气流电站的构造很奇特,外形像一个既高又粗的大烟囱。大烟囱直径10米,高200米,可以用来抽吸空气而使热气流迅速排出。围绕烟囱的是一个巨大的环形曲面透明塑料大棚。大棚与烟囱连接部分高约8米,边缘高2米,方圆252米。烟囱的底部装有发电机。由于塑料的透光和保温作用,大棚内的空气经太阳照射后便会逐渐升温,使棚内温度比棚外要高出20℃左右。利用空气热升冷降的特点,再加上高大烟囱的争速排出作用,可以使热空气以每秒20—60米的速度,经由设在烟囱底部的发电机,并驱动发电机进行工作。利用主种发电装置,这座电站白天可以发电100兆瓦;夜晚利用余热也可以发电40千瓦。据推算,发电成本与核电站相似,利用起来十分合算。

    ④美国利用气流的作用,研制出一座无水的空气游泳池。在一间直径6米、高7米的圆型房间里,安装一部大型鼓风机向顶部鼓风。在气流的作用下,房间里就会产生一种向上的托力,使得人们可以在房间里漂浮,既像在水中游泳,又像在空中飞行。这种环境,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又可以进行仿生飞行科学研究,为人类生存开拓出新的适应方式。

    ⑤现在,有人正在研究利用气流的作用制作气幕屋顶。当瓢泼大雨降落到体育比赛场地时,在体育场四周安装的高压空气喷管,就会把强大的气流喷向天空,将雨水移至它处。这样,体育场就变换成为体育馆。人们在巨大的气流和降雨声中观看比赛,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各题。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 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 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作者:杨先碧 文章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人类的“黄金体温”

①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会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②然而,恒定的体温并非理所当然。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身体因为热传导与辐射持续丧失热量,且温差越大,热量损失越快。若要维持体温不变,就必须在体表建立有效的隔热层,同时在体内源源不断地制造热量,才能平衡损失。这意味着人类必须频繁地进食、进水,才能保证体温不会大幅变化。相比之下,对体温不那么讲究的变温动物,在相同的体重下,对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温动物的1/10,这让它们更加容易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③这样看来,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但实际情况是,奢侈消耗热量的哺乳类和鸟类,反而完全占据了大地与天空、高山与两极,它们才是当今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物种。

④这是因为,恒温动物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⑤当气温太高,缺乏体温调节能力的变温动物必须躲藏起来,防止体温过高导致死亡;当气温太低,它们又需要寻找外部热源,或者进行休眠。恒温动物受气温影响更小,因而能适应更多变的环境,抢占更多生态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南北两极有很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却没有爬行动物。

⑥变温动物在外界气温变化较大时,还会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这是因为动物体内控制所有生化反应速率的酶,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相差10摄氏度,都会带来2到3倍的变化。而恒温动物总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温度,生化反应速率更高,因而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

⑦然而问题还没有解决,虽然恒温具有这些优势,人类为何会停留在37摄氏度?

⑧如果我们把常温、常压下水的冰点和沸点及其之间的温度,看作一条线段,那么就会发现,黄金分割的另一端是38. 2摄氏度,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平均体温。大概这只是一个美妙的巧合。

⑨但生物学家卡萨德瓦利发现,黄金体温确实存在,而问题的关键与毫不起眼的直菌有关。

⑩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杀手。尽管能接触到超过4000种真菌,哺乳类动物却只会感染其中不到500种,大部分也不会致病。

⑪除了免疫系统的功劳,体温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大多数真菌的活动温度在4到30摄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存活。

⑫提高体温可以杀灭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体温也消耗更多热量,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人类或是其他动物必须选择一个平衡点。卡萨德瓦利对这两者进行建模和计算,发现存在一个投入与收益的最优解:36.7摄氏度。体温低于这个“黄金体温”的哺乳动物,都更易感染真菌。于是,在残酷的自然选择和简单的数学原理之下,人类的体温就固定为37摄氏度。

(摘编自《读者》2019年第9期)

文本二

人体拥有很强大的调节系统和能力,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人体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体液酸碱度,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无论你吃的食物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进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现酸性;随后进入小肠,在碱性肠液作用下会呈现碱性。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是酸性体质”“某某是碱性体质”,其实,酸碱体质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而对于食物,我们也大可不必太在意它的酸碱,应该注意的是选择多样化的食物,营养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阅读

食品标签会说话

      食品标签会说话,你知道吗? 食品标签,你又能看懂多少?

如何挑选既安全又营养的食品,是现在普通民众都普遍关心的问题。学会读懂食品标签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该如何看懂食品标签呢?

首先看配料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配料表中食品配料名称按比例从多到少排列,也就是说,前几种配料就是该食品的主要成分。比如,某种酸奶,它的配料表依次写着生牛乳、白砂糖等,说明含量最多的是生牛乳,其次是白砂糖。甲】再比如,某品牌黑芝麻核桃黑豆粉,它的配料表依次写的是黑米、黑豆、大米、黑芝麻、核桃粉、麦芽糊精、食用葡萄糖等,说明含量最多的是黑米,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黑芝麻,而商家更加注重黑芝麻的养生功能,故而在商品名字上有了一定的调整。学会看配料表之后,消费者就不会被商家的“障眼法”所欺骗了。(你现在庆幸你读了这篇文章了吗?)

配料表中排列靠后的那些陌生名词大多是食品添加剂。有的添加剂能提供特殊风味,如让薯片有番茄味道的香精,改善果冻口感的卡拉胶,还有让酸奶更稠的果胶。如果去掉它们,你恐怕会对很多食物失去胃口。【乙】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实行许可制度,只有确有必要使用、安全可靠并经过批准的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只在超范围使用或超量使用的情况下,才可能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消费日有不少不合格商品被报道出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标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营养成分表,它标有食品营养成分项目、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我国要求必须注明5个基本营养参数——能量(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的含量。【丙】需要特别关注的是NRV%,即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它表示食品中的某种营养素含量占人体全天需要量的百分比。以某种吐司面包为例,100 克面包“能量”的 NRV%是20%,这意味着吃掉 100 克这种面包,即可满足人体全天能量需要量的 20%。NRV%是帮助人们判断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依据。

除了看清楚以上信息,你还得关注食品的其他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以及致敏原等。【丁】生产日期比较“淘气”,它可不一定会乖乖待在食品标签里。如矿泉水,生产日期有时会印在瓶盖表面或四周,有时会“跑”到瓶身上,还有可能在瓶子的包装上和你“躲猫猫”。保质期就像一个守护健康的卫士,让我们和不新鲜的食品说拜拜。除此之外,食品标签又是非常“贴心”的,它会在非常醒目的位置标注致敏原,这对那些对某种食物成分过敏的人来说,可是“救命警钟”。

当你关注到这些食品标签的信息,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购买到安全、营养又适合自己口味的食品了。

(选自《谁动了我的食物》,有删改)

科技说明文阅读

数字地球

①近来媒体的有关报道引起了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兴趣,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地球呢?为有效研究和解决有关地球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案和有力措施,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使人类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技术手段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人们设想有关地球的大量的多分辨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地球。借助于这个数字地球,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按地理坐标了解地球上任何一处、任何方面的信息。

③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④数字地球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系统、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专用软件体系等。数字地球可以包客80%以上的人类信息资源,是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是信息资源高速公路上的“车”和“货”。

⑤货币流通专家指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一个自然发展。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字地球并非一个孤立的科学项目和技术目标,而是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地设施为依托的具有整体性、导向性的战略思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