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

食品标签会说话

      食品标签会说话,你知道吗? 食品标签,你又能看懂多少?

如何挑选既安全又营养的食品,是现在普通民众都普遍关心的问题。学会读懂食品标签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该如何看懂食品标签呢?

首先看配料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配料表中食品配料名称按比例从多到少排列,也就是说,前几种配料就是该食品的主要成分。比如,某种酸奶,它的配料表依次写着生牛乳、白砂糖等,说明含量最多的是生牛乳,其次是白砂糖。甲】再比如,某品牌黑芝麻核桃黑豆粉,它的配料表依次写的是黑米、黑豆、大米、黑芝麻、核桃粉、麦芽糊精、食用葡萄糖等,说明含量最多的是黑米,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黑芝麻,而商家更加注重黑芝麻的养生功能,故而在商品名字上有了一定的调整。学会看配料表之后,消费者就不会被商家的“障眼法”所欺骗了。(你现在庆幸你读了这篇文章了吗?)

配料表中排列靠后的那些陌生名词大多是食品添加剂。有的添加剂能提供特殊风味,如让薯片有番茄味道的香精,改善果冻口感的卡拉胶,还有让酸奶更稠的果胶。如果去掉它们,你恐怕会对很多食物失去胃口。【乙】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实行许可制度,只有确有必要使用、安全可靠并经过批准的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只在超范围使用或超量使用的情况下,才可能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消费日有不少不合格商品被报道出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标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营养成分表,它标有食品营养成分项目、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我国要求必须注明5个基本营养参数——能量(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的含量。【丙】需要特别关注的是NRV%,即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它表示食品中的某种营养素含量占人体全天需要量的百分比。以某种吐司面包为例,100 克面包“能量”的 NRV%是20%,这意味着吃掉 100 克这种面包,即可满足人体全天能量需要量的 20%。NRV%是帮助人们判断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依据。

除了看清楚以上信息,你还得关注食品的其他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以及致敏原等。【丁】生产日期比较“淘气”,它可不一定会乖乖待在食品标签里。如矿泉水,生产日期有时会印在瓶盖表面或四周,有时会“跑”到瓶身上,还有可能在瓶子的包装上和你“躲猫猫”。保质期就像一个守护健康的卫士,让我们和不新鲜的食品说拜拜。除此之外,食品标签又是非常“贴心”的,它会在非常醒目的位置标注致敏原,这对那些对某种食物成分过敏的人来说,可是“救命警钟”。

当你关注到这些食品标签的信息,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购买到安全、营养又适合自己口味的食品了。

(选自《谁动了我的食物》,有删改)

(1)、下列关于食品标签的描述,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食品标签中的配料表可以告诉我们食品的主要成分。 B、食品标签中的营养成分表可以告诉我们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 C、食品标签中食品生产日期往往会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D、食品标签中标注的致敏源信息对有某种食物成分过敏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2)、薯片是常见的零食。下面是香脆烤鸡翅味薯片的部分“食品标签”。请结合文中内容填空。

香脆烤鸡翅味薯片

配料:马铃薯、植物油、白砂糖、酱油粉、食用盐、阿斯巴甜、全脂乳粉、鸡油

营养成分表

致敏原信息:含有小麦、大豆和牛奶

项目           每份 NRV%

能量 1821 千焦 22%

蛋白质 3.2克 5%

脂肪 28.7克 45%

每份使用量:1袋(80克)

①这袋薯片占比最多的配料是,是因为

②营养成分表中,“脂肪”的NRV%是45%,这个意思是

(3)、“此外,生产者还可以自愿标注其他项目,如钙、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与矿物质含量等。”这个句子最适合放在文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4)、小张认为食品添加剂会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坚决抵制,但凡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都不要去买。请根据文章内容对小张的说法进行评价。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天冷想赖床”不是懒,而是人类祖先留下的保命本领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早晨起床似乎变得也越来越难,睡醒了总想赖一会儿床。为什么天气越冷,我们就越不想起床呢?

这事还真不是因为懒,反而是人类祖先留下的高级保命本领。

天冷想赖床

    光照和温度对我们睡眠的节律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做褪黑素的物质,它就像是“睡眠开关”,能够促进睡眠并延长睡眠时间。

    而这个“开关”受到光照的调节,清晨的阳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告诉大脑现在是白天,该起床了。在寒冷的冬天,太阳出来得晚,褪黑素持续分泌,容易让人感到困倦,醒不过来。

    此外,天气太冷时,睡眠质量会下降。如果想拥有高质量的睡眠,人和床之间形成的小气候的温度一般需要维持在32~34℃左右。然而,在冬天寒冷的天气里,这种理想的睡眠环境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人不容易睡得安稳。

    而且天气寒冷时,人们喜欢冲一个暖暖的热水澡让身体暖和起来再睡觉,但是过热的温度却反而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让人更难入睡。天冷睡不好,自然也就导致了白天的醒不来。

    另外,苏醒的过程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入睡的过程中核心体温逐渐下降,开始苏醒时,核心温度需要缓慢恢复。当天气变冷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使核心体温恢复,把人从睡眠状态中唤醒。

    总结一下:天冷不想起床,不是因为懒,而是身体在适应环境,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苏醒过来。这时不妨耐心等一会儿再起床,让身体先“开机”。

天冷想赖床

    是人类祖先留下的保命本领

    作为恒温动物,人类有感到最适宜的温度区间,一夜的睡眠让被窝里的温度温暖又舒适,但被窝外却是寒气袭人。寒冷意味着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但如果继续躺在床上就可以保持体温。

    这时,刻进基因里的节能机制让人倾向于选择呆在温暖的被窝里,这种机制来自于住在山洞中恐惧饥寒的祖先们的经验,即尽可能地保存能量,并保护身体免受寒冷的伤害。

    另外,天气寒冷时,为了维持体温,血液的流速变慢,早晨刚醒来时常常肢体僵硬不灵活,这样的不适感让人更加不愿意动起来。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种时常被忽视的原因,随着气温降低,身体和情绪也似乎跟着进入了“冬季模式”,这时大脑可能会患上一场“情绪感冒”。“情绪感冒”患者白天常常感觉像是被一只沉重的被子包裹住,昏昏欲睡,缺乏精力和困倦,晚上睡得更久,早上很难打起精神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

适当赖床

    真的能保护心脑健康

    当室内温度较低时,人蜷缩在被子里进入睡眠状态后,头面部会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这种只有面部的冷刺激会增加心脏副交感神经活动,诱发心动过缓。这时如果迅速从睡眠中唤醒进入兴奋状态,血管应激迅速收缩,心脏需要加大负荷来保持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适当赖床可以给身体足够的时间适应室内外的温度差异,减少对心脏和大脑的负担。

    医生们也会建议天冷的时候坚持“221”起床原则,即睁开眼后先在床上躺2分钟,起来后坐2分钟,坐到床边等1分钟再站起来活动,给血管和心脏一个缓冲时间。

    此外,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闹钟响起后再小睡一会儿的人,大脑会更加年轻。尤其对于爱熬夜或不午休的人来说,早晨适当“贪睡”,可以改善认知,减少疲倦感,让情绪状态更加积极。

    所以,如果在冬天早晨挣扎着不想起床,那就适当听从身体的感受,赖一会儿床,缓缓精神再起吧!这是人类祖先留给我们的高级本领,真的对身体有好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