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这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节选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从l840年到l949年,……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节选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毁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最初步伐。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一: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他们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材料二: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那个烦闷的夏季,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