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农村初中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

何为盲盒?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盲金起源于日本的福袋,最早出现在 19 世纪初,每年新年的时候日本的百货商店为了处理上一年的尾货,把不同的商品随机挑几种放到一个纸袋里,以固定的价格销售,为了取个吉利的名字,于是叫做福袋。盲盒在中国一直到2019 年才真正火爆成一种流行的经济现象。

当初,盲盒产品还只在文化创意领域,作为一种潮品被小众追捧,“潮品十网红”这种模式立马就大火起来。经营者们看到盲盒市场有利可图,也脱离文化创意类的图层,往各个行业渗透。于是除最初的玩具行业外,餐饮、美妆、图书等诸多消费领域也都掀起了“盲盒风”。有调查显示,2019年国内盲盒行业市场规模约为 74 亿元,预计 2021 年将突破百亿元。
【材料二】

 近期,有关“活体宠物盲盒”的新闻层出不穷:有消费者怀着好奇心下单后,收到的却是已在运输途中死亡的宠物;也有消费者表示,自己用高价购入的“宠物盲盒”,拆开后是价值低于预期的小动物……当深受年轻人追捧的“盲盒”与“萌宠”两大元素碰撞在一起,催生出的却是有风险的“带血生意”。

在不少网络购物平台上,“活体宠物盲盒”售卖的宠物包括猫、狗、乌龟、仓鼠、蜥蜴等。大部分商家会以尊重生命为名特别约定,不接受一切理由的拒收,退换和差评。

宠物盲盒卖家“不接受差评退换,玩得起再下单”的做法,实际上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交易双方都公认“拆盲盒的乐趣在于不知情”,如果动物存在健康问题,或消费者在开箱后对盒内动物不满意,由于商家不予退换,消费者维权十分困难,将其丢弃可能成为处理途径之一。

此外,活体动物邮寄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增加了外来物种和疾病传播的风险。与此同时,“活体宠物盲盒”的流行折射出部分商家和消费者在利益和猎奇心理驱使下淡漠生命的心态。不少人养宠物的初衷都是为了宠物带来的“陪伴感”,但宠物不是玩具,不能因一时兴起而随意买入,更不能因新鲜感消失、健康出现问题而随意抛弃。

根治“活体宠物盲盒”乱象,电商平台首先要加强信息筛选和监测能力。快递公司要提高检查能力,严控对禁运物品的违规运输。对于合规托运的活体动物要做好防疫、消毒和检测等工作,如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动物死亡,要做好无害化处理,并承担动物防疫相关责任。

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于此类新型经济领域的监督和指导,及时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摘自杭州网)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盲盒起源于日本的福袋,最早出现在 19 世纪初,在中国一直到 2019 年才真正火爆成一种流行的经济现象。 B、盲盒市场逐渐往各个行业渗透。有调查显示,2019 年国内盲盒行业市场规模为 74 亿元,预计2021 年将突破百亿元。 C、宠物盲盒卖家“不接受差评退换,玩得起再下单”的做法,实际上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并增加了盒内宠物被丢弃的可能性。 D、“活体宠物盲盒”的流行折射出部分商家和消费者在利益和猎奇心理驱使下淡漠生命的心态。
(2)、 阅读材料二,请说说如何治理“活体宠物盲盒”的乱象。
(3)、活动小组准备开展一次主题为“珍爱动物”的活动,请你结合材料,为该活动设计一则宣传语。(30字以内)

(小贴士:宣传语要简洁明了,要有一定的感染力) 

举一反三
阅读新闻,回答问题

俄罗斯世界杯决赛法国时隔20年再捧金杯

央视网消息:北京时间15日晚上11点,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在法国和克罗地亚之间上演,最终法国队4比2击败克罗地亚,时隔20年后再度捧起大力神杯。而90分钟内打进6个进球,这场决赛也成为60年来,世界杯决赛进球最多的一次。另外,在比赛中打入一球的法国队19岁小将姆巴佩成为继贝利之后,在世界杯决赛中进球最年轻的球员。

(选自央视网)

法国队雨中痛饮大力神杯

北京时间昨晚,2018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在莫斯科卢日尼基球场进行。最终,法国以4比2击败克罗地亚,第2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上半场法国笑纳大礼

    第3次打入世界杯决赛的法国,在决赛中对阵世界杯历史第13支参加决赛的球队克罗地亚,克罗地亚也是世界杯历史上首支连续3场进行加时赛均晋级的球队。克罗地亚在预选赛阶段通过附加赛才获得决赛圈入场券,却进入最终决赛,这在世界杯历史上也是首次。

    决赛开始之前,卢日尼基球场进行了简短的闭幕式。上届冠军德国队的队长拉姆和超模沃迪亚诺娃护送大力神杯入场,巴西球星罗纳尔迪尼奥、美国流行巨星威尔·史密斯等参与了文艺表演。

    法国主帅德尚坚持“经济适用”打法,将重兵囤积于后场。法国在上半场的控球率仅有39%,甚至只有一次射门射正球门,却获得了两个入球。法国的第一个入球来自曼朱基奇的乌龙球,第18分钟,格列兹曼主罚任意球传入禁区,曼朱基奇头球解围不慎蹭进本方球门。但实际上,格列兹曼博得任意球有假摔嫌疑,任意球发出的瞬间,博格巴处于越位位置,曼朱基奇起跳时受到了博格巴的干扰。

    克罗地亚在第28分钟追平比分,佩里西奇得球扣过坎特,左脚一脚精彩的抽射破门。法国在第38分钟再次领先,格列兹曼开出角球,佩里西奇被VAR认定手球,格列兹曼主罚点球命中。这个点球争议颇多,西班牙球星卡西利亚斯就表示不应该吹罚点球,因为“马图伊迪头球漏过,佩里西奇无法躲开”。

    这是世界杯决赛历史上的第6个点球,佩里西奇成为第2位在决赛同时进球和送出点球的球员,上一位是2006年的马特拉齐。

    决赛在第52分钟出现中断,3名不明身份者闯入球场奔跑,比赛被迫中断了一小会。第59分钟,博格巴连续两脚劲射破门。第65分钟,姆巴佩接埃尔南德斯的传球低射破门,4比1。

    第69分钟,克罗地亚扳回一球,法国门将洛里在门线前面对曼朱基奇送出大礼,被曼朱基奇将球挡入大门。曼朱基奇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2位在同一场比赛中既有进球又有乌龙球的球员,第一位是1978年的荷兰球员布兰德茨。

    最终,法国以4比2击败克罗地亚,继1998年后再次赢得大力神杯,德尚成为继扎加洛、贝肯鲍尔之后第3位先后以球员及教练身份都夺得世界杯冠军的传奇人物。克罗地亚饮恨屈居亚军。

    克罗地亚队长莫德里奇荣膺本届世界杯最佳球员金球奖,英格兰前锋凯恩以6球捧走金靴奖,最佳守门员金手套奖给了比利时门将库尔图瓦,姆巴佩获得最佳新人奖。

(节选自广州日报2018年7月16日)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我国沙漠、戈壁、荒漠面积广阔,呈一条弧形带分布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数据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

光照强、风力大、降水少等是沙漠、戈壁、荒漠的主要成因,因此“沙戈荒”地区也是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

未来,“沙戈荒”地区将形成“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基地,将中东部地区的用电需求和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有效结合,以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选自“全国能源信息平台”2023年3月28日,有删改)

材料二 能不能把防沙治沙和光伏产业结合起来?科研工作者改进光伏面板,将其大片布置在荒漠化土地上,像遮阳伞一样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又在板下种植优质牧草和灌木,在板间养殖牲畜,形成凝聚科技力量的综合防沙治沙新模式。这一模式摸准了防沙治沙的“脉”,开出了科技的“方”,把发展光伏产业和沙漠治理、节水农业相结合。地上发电、地面种植和板间养殖形成组合拳,既解决了能源问题,又解决了治沙问题,还实现了农民增收,推动了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发展。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21日,有删改)

材料三 据测算,如果我国荒漠化面积的1%用于新能源发电,其装机容量将超过目前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此外,在“光伏+治沙”技术的帮助下,每亩沙漠每年产值可达1.06万元,产业潜力巨大。可见在“沙戈荒”场景下,提高发电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戈壁、荒漠、草原地区建设的光伏电站通常选址偏远,且易出现风沙天气,降水量也较小,设备上的沙尘堆积严重,无法经常进行彻底清洗。沙漠地区的组件非常容易被沙尘遮挡,从而降低了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与发电效率。

光伏组件的电压和电流输出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沙漠中日照时间长、温度高,对光伏设备会产生一定影响,从而降低组件的实际发电效率。

根据沙漠光伏发电电站的现有设计和施工经验,经相关分析计算,电缆直流部分的功率损耗约占系统功率损耗的3%,对沙漠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产生严重影响。

(选自《“沙戈荒”治理新路径,光伏将“不毛之地”变“蓝海”》,有删改)

材料四 为了提升外送能力,2023年6月11日,我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宁夏一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到2025年底这条输电线路建成投运时,每年将汇集超360亿度电,瞬间输送到1600公里外的湖南省,其中超过一半是新能源电量。而这些“绿电”,主要来自腾格里沙漠里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这一工程将推动宁夏电网外送能力从1400万千瓦提升到22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量突破5000万千瓦,大幅带动宁夏新能源就地消纳和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从根本上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新能源并网消纳难题。

(选自《全国首批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是如何建起来的?》,有删改)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黄河农耕文明的反映,是中原农业文明的产物。每候有一种特定的自然现象。七十二候不是一个一个现象的简单描述与记载,是和大自然完全融在一起的综合的观测结果,也是长期历史总结的结果。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诞生于农耕时代,它所包含的大科学的基本要素仍然正确,对节气和物候的描述即使在今天也是准确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我们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很精准的坐标。我们现在说气候异常不异常,就是根据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依据。它对世界的贡献非常大,所以是大科学。

(摘编自《这是大科学!听丁一汇院士给你讲二十四节气的当代意义》)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书收入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用几年时间创作的近80篇文字作品。作者希望当今忙碌的年轻人能把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作为切入点,更好地感悟自然、感悟生命,获取奋斗力量。

徐立京谈观察和感悟七十二候的三点原因:首先,它是一套大科学,而不是一个古老的已经失去现实价值的东西。她提到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时,丁一汇谈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大思维、大科学,是中华民族认识宇宙变化的系统思维的体现。其次,它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智慧是有生命力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一个非常厚重的文化时空的隧道。最后,它蕴含了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观。从大自然无数的现象中选出的72种物候都可代表天地万物、四时变化。几年来,她对这一文化体系进行了系统地学习、观察和思考并时刻保持着恭敬之心。

书中也收入当代中国抽象画家徐冬冬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主题创作的140余幅抽象画,这些作品的制作历时五年,艺术家春天采集甘露,夏天收集雨水,秋天将风沙与颜料混合,冬天取用晴雪。徐冬冬提到当西方文化独大的时候,另外的一种文化就要与其平衡。实现这种平衡,是中国文化进入世界的外因,而内因则是博大精深的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精神源头,也是生命能量的一种体现。

(摘编自《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作者徐立京、徐冬冬访谈)

材料三:

大火西流又立秋,凉风至透内房幽;一庭白露微微降,几个寒蝉鸣树头;一瞬中间处暑至,鹰乃祭鸟谁教汝;天地属金始肃清,禾乃登堂收几许;无可奈何白露秋,大鸿小雁来南洲,旧时玄鸟都归去,教令诸禽各养羞;自入秋分八月中,雷始收声敛震宫,蛰虫坏户先为御,水始涸兮势向东;寒露人言晚节佳,鸿雁来宾时不差,雀入大水化为蛤,争看篱菊有黄花;休言霜降非天意,豺乃祭兽班时意,草木皆黄落叶天,蛰虫威俯迎寒气。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