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抽测人文(阅读)素养语文试题卷(2022.12)
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
祁淑英
尽管连续几年来,袁隆平所从事的杂交水稻研究进展缓慢,但是,他无怨无悔,不急不躁,心无旁骛地继续他的事业。
1970年夏季,袁隆平确立了“此路不通走他路”的思维方式,寻找野生稻的决心更坚定了。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水稻也可能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对助手们说:“要积极进取,勇于突破,不要总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原地转圈圈。”
1970年仲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红农场,一边继续选育c系统雄性不育材料,一边考察野生水稻资源。他们常常十天半月穿越在荒野中,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就餐。大家用随身携带的大号缸子舀来清泉水,架在鹅卵石上,点燃枯枝败叶,缸子里的水便咕嘟咕嘟地开了。这时,袁隆平与弟子们一起嚼着干馒头,喝着热乎乎的清泉水,美滋滋地吃起了野餐。袁隆平喜欢同年轻人在一起,他们一边野餐,一边谈笑,此时的袁隆平像年轻人一样活泼、调皮。每当与年轻人在一起,他总是洋溢着青春气息。
夜晚,他踏着月色去杂交稻试验田。每当走进月光下的稻田,仿佛进入一个绿色世界。那悬挂中天的皓月,使得那一块又一块绿毯般的稻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轻纱,亦虚亦幻,朦朦胧胧,平添了几分神韵。
1970年11月中旬,袁隆平让助手们除经营试验田外,继续寻找野生稻。他独自上京查阅资料,并向遗传学专家请教理论问题。他获悉日本琉球大学教授用粳稻品种钦苏拉进行杂交,育成了BT型台中65不育系,用台中65不育系中的部分可育株,育成BT型不育系的同质恢复系,实现了“三系”配套。但由于杂交组合F1优势尚不明显,未能投入生产。这为袁隆平的科研事业赢得了时间。
北京之行,使袁隆平的紧迫感更加强烈,他决心要在杂交水稻领域抢占世界的制高点,抢在美国和日本的前面,为祖国争光!
1970年11月23日上午,冯克珊与李必湖发现了一片野生稻。李必湖学着老师的样子,在野生稻群中一株一株地仔细观察、辨别。突然他眼睛一亮,发现了一株长得很异常的野生稻,当他断定这是一株野生雄性不育株后,二人怀着欣喜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将它连根带泥挖出来,同广矮3784栽植在一起。同时,给正在北京作理论探讨的袁老师发了电报。袁隆平欣喜异常,连夜乘火车赶赴天涯海角。来到南红农场时,是次日清晨,踏着晶莹的露珠,穿过迷蒙的雾霭,他走近那裸野生雄性不育株。在蓝天碧水连结的地方,只见那棵野生雄性不育株静静地伫立着,披着迷蒙的雾霭,款款地低下了头。
袁隆平分别采集了3个稻上尚未开放的小花朵,置于100倍显微镜下观察,看到了大量不规则形状的碘败花粉粒,经反复辨认,他激动得大声叫好:“妙,妙!这的确是一株天然的雄性败育野生稻!”他当即将其命名为“野败”,含意就是野生的雄性败育稻。两年以来,袁隆平以寻觅野生雄性不育株为事业,天南地北地长途跋涉,朝朝暮暮,不眠不休。从那一刻开始,他日日夜夜守候在心爱的“野败”身边。“野败”如婴儿般无拘无束地舒展开双臂,贴近身边成行的栽培稻。和风、细雨、流水,它从浅浅的嫩绿变成浓浓的墨绿。袁隆平轻手轻脚地选择了精良的釉稻雄花为他的“野败”一次一次地授粉。
“野败”的发现,为杂交水稻事业打开了突破口,带来了契机。
袁隆平熟记母亲素日常说的一句话:“上帝给我们的不会很多。”
的确,上帝给的并不多,上帝只给袁隆平三稳“野败”,然而,他抓住了,他成功了…….他像是一位到西天取经的唐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劫难,终于获得了成功!
红船精神 | 践行事件 |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 ① |
② | 在寻找雄性不育株的过程中,袁隆平和助手们常常十天半月穿越在茫茫荒野中,风餐露宿。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改变不了他们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 |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 ③ |
人物传记写作大探秘 | ||
角度 | 文中语句摘录 | 我的分析 |
奥秘一:① | “1970年夏季1970年仲秋*1970年11月中旬”“1970年11月23日上午” | 文章清晰地叙述了从1970年夏季开始,袁隆平率领研究团队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并成功授粉的经过。 |
奥秘二:恰当的描写 | ② | ③ |
④ | “要积极进取,勇于突破,不要总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原地转圈圈。” | 分析这种手法的好处。⑤ |
⑥ | 袁隆平喜欢同年轻人在一起,他们一边野餐,一边谈笑,此时的袁隆平像年轻人一样活泼、调皮。每当与年轻人在一起,他总是洋溢着青春气息。 | 在描写袁隆平和年轻人一起工作的状态中,穿插对袁隆平的评价,体现他对待工作的热忱和平易近人的性格,凸显他的人格魅力。 |
袁隆平“像是一位到西天取经的唐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劫难,终于获得了成功!”下面作品中的人物也有同样的经历,请你结合选文与其中一部作品,谈谈你对“劫难”的理解。
A.《长征》 B.《昆虫记》 C.《飞向太空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