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第七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新闻类文本阅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⑪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⑫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⑬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⑭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⑮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 “导语”部分是第句(两句,只填序号)。
(2)、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3)、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句子: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分析加点词作用)

(4)、“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各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举一反三
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份被鲁迅先生珍视的民族魂,便是民族自信。为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感受中国力量,某中学开展了“民族自信·中国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明确要求,并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

材料三:每年的4月24日为我国的“中国航天日”。这是一个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纪念日。2020年6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成功升空,北斗系统历时26年研发,终于完成全部组网星座发射任务;同年11月,嫦娥五号发射成功,挑战月球采样返回;2021年1月,天通一号03号星成功升空,标志着我国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11月,神舟十五号成功发射,并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首次“太空会师”;2023年5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宇航员于7月圆满完成出舱活动。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可以从哪些方面增强民族自信。

学习与探究

[材料一]

本报讯(2023年4月6日记者段晓瑞)近日,建设数字云南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3年数字云南工作要点,明确我省将从夯实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协同高效数字政府、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共治共享数字社会、大力引培数字人才等六个方面,加快数字云南建设。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2万个以上,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88%,沿边小康村5G网络覆盖率达100%,县级城区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100%,推动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完成“千兆城市”建设;推进“两亚”国际数据中心、云南省北斗卫星导航数据与应用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建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3家以上,认定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0个以上;完成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按需扩容现有中缅跨境光缆,启动中老跨境陆缆传输系统四期扩容工程,建设中越河口—老街跨境国际通信线路。

(《云南日报》)

[材料二]

本报讯(2024年3月3日记者李承韩)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云南省信息通信行业2024年度工作会上获悉,我省5G基站数已超过10万个,5G应用发展驶入快车道,将有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省出台“数字云南”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双千兆”网络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规划,科学提出云南的5G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

5G基站建设不断加快,5G创新应用持续赋能千行百业。云南信息通信行业开展“5G扬帆,智赋云南”专项行动,“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云南区域赛为5G应用项目提供了交流与展示平台,在点燃全行业全社会积极参与热情的同时,涌现出上百个5G创新应用案例。一批5G应用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持续向社会各行业输出。

(《云南日报》)

[材料三]

活动三:看亚运赛事  赞少年壮志

材料一:

全红婵再次闪耀杭州亚运会,展现惊人才华

在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的比赛后,年仅16岁的中国跳水选手全红婵再次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她在女子单人十米台和女子双人十米台项目上分别夺得金牌,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荣誉。

全红婵在本次亚运会上,凭借稳定的发挥和精湛的技艺,以绝对优势战胜了其他选手,成功摘得金牌。

值得一提的是,全红婵在比赛中还完成了两次满分跳水动作,展示了她在跳水领域的非凡才能。她的出色表现不仅为中国队赢得了荣誉,也为亚洲跳水运动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然而,就在全红婵在亚运会上大放异彩之际,关于她更换教练的消息也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据爆料,原国家队教练陈若琳可能不再担任全红婵的教练,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随后,央视体育频道对此事进行了回应,表示目前尚无确切消息证实此传闻。

中国跳水协会主席周继红对于全红婵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将继续支持她的事业发展。周继红表示:“我们非常高兴看到全红婵在亚运会上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她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我们将继续关注她的成长,为她提供最好的训练条件和支持。”

总之,全红婵在杭州亚运会上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为中国跳水队赢得了荣誉。让我们期待她在未来的比赛中能够继续创造辉煌,为国争光!

(搜狐网2023.10.14)

材料二:

全红婵惊艳亚洲跳水赛,勇夺金牌!

冠军的金光,并非一夜炼成。记者注意到,每次起跳前,她总是先在台上练习一遍动作,不做任何沟通,紧接着迈开步子走到台边。别看她年纪小,赛场上的大赛经验颇丰,人气和“含金量”更是无法用数字算清。

征战过奥运会、世锦赛,却唯独少一块亚运会的金牌,这是全红婵的亚运会首秀。两年前,14岁的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一跳成名,以5跳3次满分的创纪录高分夺得女子单人10米跳台金牌,成为最年轻的奥运冠军。这位新秀“黑马”的横空出世,再加上其朴实可爱的采访,一夜之间收获了空前的关注,就连“跳水皇后”郭晶晶都羡慕她,直言:“我跳20年都没这么多满分,小全一场比赛就能做到。”

然而,全红婵成功的背后也有着坚韧和付出。她的职业生涯并不一帆风顺,曾经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挫折锻炼出了她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全红婵的跳水生涯充满了辛勤付出和坚韧不拔的努力。她的成功不仅仅源自出色的技术和天赋,还有她在日常生、活中的严谨和自律。她始终保持着专注和毅力,这种职业态度不仅对她自己的成绩有所裨益,也激励着整个队伍。

全红婵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希望和机遇,我们期待看到她在跳水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功,为中国体育再添辉煌。

材料三:

____

比赛的高潮出现在第二轮。

在波澜不惊的第一轮过后,全红婵第二跳407C的动作表现十分完美,从空中姿态到入水,完美展示了何为“水花消失术”,现场7名裁判一致打出了10分的满分。

她站在十米跳台的前沿,凝视前方,淡定自若,脸上写满了专注和决心。四周安静下来,时间仿佛静止了,所有人屏息凝神地等待全红婵的精彩一跳。

屈膝,高举双臂,全红婵离开十米跳台,向天空飞去她带着强大的力量,精准地完成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翻转,每一个旋转,都是那么的完美无瑕。全红婵宛如一只展翅的凤凰,动作优雅而流畅,随后,她笔直地扎进水中,水花微微溅起,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观众们的喝彩响彻整个杭州城,材判给出了7个10分,让全红婵锁定金牌。荣光的背后,是她无数的训练,努力。

“也没想很多,想好自己动作和要领。”谈到失误后的及时调整,赛后全红婵说。

这位16岁的跳水姑娘,一跳夺魁,为中国取得了荣誉。

阅读

肌肉运动的奥秘

【资料一】

肌肉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肌纤维”则是组成肌肉最基本的“单元”,肌纤维中,除了有细胞必备的配置外,还有大量的“肌丝”,也就是肌蛋白。肌丝受神经支配,可以发生形变,造成肌纤维的伸缩,而不计其数的肌纤维发生伸缩,就是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资料二】

物以类聚,“肌”以群分,肌肉根据“工作需要”,有着不同的类型,其特点如下:

类型

位置

运动特点

肌纤维特点


骨骼肌

大多位于四肢,躯干等部位,可以看到和感觉到。

受人的主观意识支配,同

时又大多依附在骨骼上,靠牵引骨骼而产生运动。

是所有肌纤维中最

长的,能达到40毫米。


平滑肌

人体的消化系统,血管,膀胱和呼吸道中,看不到,也感觉不到。

收缩舒张自发进行,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

长度较短,只有20-300微米。

心肌

只存在于心脏,看不到,也感觉不到。

不受人的意识控制,但又能快速收缩。

直径比骨骼肌粗,排列成网状。

【资料三】人体骨骼肌共有600多块,它从一丝纤维开始,到最后组成一块肌肉,并不是简单的堆积、捆绑,而是“逐级累加”-每条纤维的外部,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N条肌纤维平行排列在一起集合成纤维束后,又会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而这些纤维束再聚到一起,还会再有一层膜来包裹。如此便形成了肌肉块。这

样一层一层分级包裹,就如同生产钢缆时,从钢丝到钢缆的制作过程,可以让组织的负荷强度最大化。

【资料四】肌肉运动时,如果氧气不足,葡萄糖代谢产物就会变成乳酸,如果肌肉持续强力收缩,导致血流中断,乳酸就无法被快速代谢,量大了就会刺激神经,产生酸痛感。等停止运动一分钟左右,这种感觉就会消失,而运动过后的肌肉酸痛,其实并非主要由乳酸造成,而是因为肌肉长时间“闲置”,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受损,也就是俗称的“肌肉拉伤”,只不过拉伤程度较低,感觉与乳酸堆积类似。当然,肌肉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自我修复这种“肌肉拉伤”的。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标题:____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是满足市民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基础。随着“千伏”高压架构技术日趋成熟,超充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和产业发展。为更好满足市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建设世界领先的城市级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

规划提出了我市超充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要求:

力争到2023年底,建成不少于150座公用超充站;2024年3月底前,建成不少于300座公用超充站。公共充电桩车桩比、超充桩占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到2024年底,建成技术全球领先、场景多元覆盖的超充设施服务体系,推进“电力充储放一张网”电力需求调配互动机制日趋成熟,加快形成企业、技术、场景等生态优势,树立“深圳超充”品牌形象,

到2025年,形成“车能路云”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助力深圳产品和服务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超充之城”,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规划明确了我市超充基础设施建设原则:

适度竞争,借助“电力充储放一张网”统一时空信息平台,建立超充服务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全行业综合评价与应用,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应建尽建,将超充新车型渗透率大幅提升的场景纳入考虑,在现有挖潜的基础上,尽可能覆盖全市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重要场所等,适度前瞻规划建设超充设施。

广泛覆盖,全面考虑各类型新能源超充车型规模和充电场景,合理规划超充设施空间布局,提升超充设施覆盖率,提高充电便捷度和设施利用率,优先在中心城区建成“1公里超充圆”。

同时,为树立国内首个城市级充电站形象标杆,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公共品牌标识统一形象设计。该标识品牌以深圳市市花三角梅紫色为主调,传递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视觉上的契合,体现对城市生态与绿色未来的承诺,建设世界领先的城市级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引领深圳市迈向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明天。

(节选自“深圳节能”公众号)

材料二:

“一秒一公里”,加油般的充电体验

“30分钟电量从20%-90%,实测充电速度可以达到635公里/小时。”深圳市民高先生每周末都会到景田沃尔玛超级充电站充电,插上充电枪,进去超市逛一圈买点生活用品,出来就充满电,凭充电记录还能免费停车。

“一秒一公里”,让消费者有加油般的充电体验。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介绍,与普通60千瓦充电桩相比,超充桩的充电速度最快为普通桩的10倍。深高速长圳服务区超充示范站投运52天以来,已有11572台车到场充电,累计充电时长24.25万分钟,累计充电16.78万度,高速服务区用电量同比上升68.27%。

超充与快充、慢充的主要区别在于输出电压、电流的不同。“充电快!600A的充电电流加上800V的电压,5分钟即可增加200多公里的续航里程。传统的常规充电枪400V/250A充电,功率仅为液冷超充的1/5。”谈及超充技术亮点,韩涛表示。超充、快充是高功率直流电充电,超充充电功率一般为360kW以上。超充480kW可以5分钟增加续航250公里,基本10分钟可以充满;快充一小时内充满80%的电量,慢充基本要充一夜才能充满。三者使用的充电枪也不同,超充只能用液冷枪,极大地降低车主操作难度,而快充、慢充的常规枪线粗且重量更重。

(节选自“工人日报客户端”)

材料三:

材料四:

数说“超充之城”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3年底,建成不少于150座公用超充站。

深圳有2.4万家新能源和数字能源企业,其中在储能领域拥有企业近7000家,在锂电领域,拥有企业4000家。

在充电桩产业链条上,深圳集结了20多家深圳上市公司,布局在充电模块制造、充电桩运营等领域,

其中,整桩设备全国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50%,华为、永联、盛弘、科华、EN+、英飞源、科士达、科陆电子、麦格米特、奥特迅、长园深瑞11家深圳本土充电设备终端制造企业位居全国前列。

(节选自2023年11月5日《深圳晚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