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学习与探究

[材料一]

本报讯(2023年4月6日记者段晓瑞)近日,建设数字云南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3年数字云南工作要点,明确我省将从夯实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协同高效数字政府、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共治共享数字社会、大力引培数字人才等六个方面,加快数字云南建设。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2万个以上,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88%,沿边小康村5G网络覆盖率达100%,县级城区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100%,推动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完成“千兆城市”建设;推进“两亚”国际数据中心、云南省北斗卫星导航数据与应用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建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3家以上,认定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0个以上;完成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按需扩容现有中缅跨境光缆,启动中老跨境陆缆传输系统四期扩容工程,建设中越河口—老街跨境国际通信线路。

(《云南日报》)

[材料二]

本报讯(2024年3月3日记者李承韩)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云南省信息通信行业2024年度工作会上获悉,我省5G基站数已超过10万个,5G应用发展驶入快车道,将有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省出台“数字云南”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双千兆”网络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规划,科学提出云南的5G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

5G基站建设不断加快,5G创新应用持续赋能千行百业。云南信息通信行业开展“5G扬帆,智赋云南”专项行动,“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云南区域赛为5G应用项目提供了交流与展示平台,在点燃全行业全社会积极参与热情的同时,涌现出上百个5G创新应用案例。一批5G应用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持续向社会各行业输出。

(《云南日报》)

[材料三]

(1)、请对上面三则材料信息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字。
(2)、面对快速发展的数字云南建设,你有什么想法。
举一反三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最好的偶像,就在当下”主题阅读

材料一:

①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是日新月异的时代,是深刻变革的中国,而年轻一代是最直接的感知者,他们擅长在当今社会发掘闪光的偶像,并赋予崇拜行为全新的含义。人类群星闪耀古今,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偶像就在当下。

②谁是你的偶像?

③岁月流转,掠过满天星斗。从董存瑞、雷锋,到钱学森、陈景润……偶像的更迭,映射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外延。

④有研究表明,当前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已从“仰望”向“共生”改变。某青年媒体人说:“不少‘90后’青年也会为白方礼、丛飞等‘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流下热泪,在面对这些偶像人物时,我们不再采取匍匐膜拜的姿态,而是用他们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

⑤不久前,“硬核医生”张文宏成了“网红”。这位金句频出的医生具备镇定人心的才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90后”学生文文在朋友圈接连转发了3条张文宏的公开演讲视频,称自己已是张医生的“迷妹”:“简直字字珠玑,字字钻进我心里!”

⑥“张文宏是我想成为的那种医生。他专业素养高,不讲虚话空话,为患病者和更多的人作实际贡献,这是医生职业精神最动人的地方。”今年大二的医学专业学生高强说,同学们反复观看张文宏关于传染病防控的系列演讲,学习知识,也在重温报考医学专业的初衷。

⑦中央团校教授吴庆评价,新时代青年的偶像观呈现出价值多样和内涵提升的双重趋势。价值多样是指当前青年的崇拜对象已不集中在少数类型几个人物身上;内涵提升是指随着精神文明的不断丰富,年轻一代的英雄观正走向成熟。

⑧袁隆平、屠呦呦、黄旭华、于敏、孙家栋、张富清、李延年……2019年9月,“共和国勋章”颁发后,这些闪亮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社交媒体,年轻的粉丝群体将追星对象指向了他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他们引领着无数科研工作者冲在一线拓荒、甘为人梯奉献,铸就了中国的今时今日,也激励着青年人紧随榜样的步伐,在强国征程中不断筑梦圆梦。

材料二:

①有这样一个人,我们好像与他只有一面之缘,在课本上,在饭桌上,在人间里。而往后他将永存于我们心里,当风吹麦浪,就是他灵魂的回响。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袁老一生都在致力于杂交水稻种植研究,始终把中国人民吃得饱、世界人民吃得饱挂在心上,念在口中,虽然袁老现离我们而去,但是留下了无比珍贵的时代“稻穗”。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在悲痛之余应接过袁老手中的时代“稻穗”,坚定袁老为民之心、保持袁老勤勉之态、凝聚袁老奋斗之力,在新时代成长之路上共筑“禾下乘凉梦”。

②接好时代“稻穗”,应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袁老为了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自始至终致力于杂交水稻种植研究,哪怕自己耄耋之年,身体抱恙,仍坚持不懈地在稻田里研究,在那片稻苗上夜以继日地观察,在袁老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下,我们的饭碗始终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作为青年一代,不得不感慨袁老伟大,我们要共勉,要深思,要学习,更要坚定袁老为民之心。

③接好时代“稻穗”,应有“百折不挠乘风破浪”的拼搏精神。世上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成功来自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拼搏汗水。袁老在研究的初期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水稻,整整花了6年时间,在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个常规水稻品种的11000多个稻穗后,才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可想而知,这期间工作压力之大、任务之艰。作为新时代青年工作者,我们要懂得沉得下心、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辛苦,敢于拼搏,时刻保持袁老勤勉之态。

④接好时代“稻穗”,应有“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淡泊精神。纵观当下许多“流量红人”,为了富贵名利,不惜花费重金、放下底线、浪费资源等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我们的袁老,有人给他身价评1008个亿,他却一笑置之;有人讲他是湖南首富,他却说是首富,是精神首富。是啊,袁老一辈子甘于躬耕田野,淡泊名利,身上穿的是35元的普通衬衣,吃的是简单的粗粮,做的是不要钱的平民运动,这就是我们的国之脊梁、水稻之父。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在敬仰之余更应当见贤思齐,始终不忘初心,凝聚袁老奋斗之力,为新时代之国家振兴添一抹青春色彩。

⑤巨星陨落,其风长存,吾辈定当以之为榜样,奋发图强,共筑华夏“禾下乘凉梦”。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可谓地大物博。土地、水、水能、森林、矿产等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因此,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摘编自《地理学》,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①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消费约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70%。能源供应过分依赖煤炭,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大量消费煤炭,特别是以直接燃烧方式消费煤炭,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资料表明,大气中90%的二氧化硫和70%的烟尘排放是燃煤造成的。另外,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呈现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分布状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渤海湾、北部湾、东海和南海等地区,而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区则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华北、华中地区,因此“北煤南运”“西气东输”的局面长期存在。

②核电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可以大规模替代常规化石能源的新能源,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尽管我国已加快了核电发展步伐,但与发达国家核电所处的地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相适应。

(摘编自周乃军、乔旭斌的相关著作)

材料三

①核能发电的能量来自核反应堆中可裂变材料(核燃料)进行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裂变能,它与火力发电极其相似,只不过核能发电是以核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换句话说。这台“发电机”不需要传统意义的“燃料”只要裂变材料进行裂变反应,就可以持续运转为我们输出源源不断的电力。

而且,这种以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能量替代矿物燃料的发电方式。不仅不会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导致温室应的气体,也不会产生火力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甚至没有粉尘污染。

(摘编自《核能是清洁能源吗》,中国能源研究会公众号)

材料四

①4月15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从核电运行、科技创新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当前我国核能发展状况。

②《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商运核电机组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全年新增商运核电机组2台,数量达到55台,额定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全年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661小时,核电发电量4334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86%,年度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3.4亿吨,其中福建、辽宁、海南省核电发电量占比超过20%,分别为27.3%、23.4%、22.7%。

③2023年,共有33台机组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的综合指数达到满分,满分比例和综合指数平均值位居世界前列。2023年我国在建核电工程稳步推进,全年新开工核电机组5台,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949亿元,创近五年最高水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下面两个表格选自基于中国居民运动健身的实测数据编制而成的《全民健身指南》。

表一:体育活动方式与健身效果

体育活动类别

体方活动方式

健身效果

有氧运动(中等强度)

健身走、慢跑(6—8千米/小时)。骑自行车(12—16千米/小时)、登山、爬楼梯、游泳等

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呼吸功能、拉制与降低体重、增强抗疾病能力、改善血脂、调节血压、改善糖代谢

有氧运动(大强度)

快跑(8千米/小时以上)、骑自行车(16千米/小时以上)

提高心肌收缩力量和心脏功能,进一步改善免疫功能

球类运动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门球等

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反应能力、调节心理状态

中国传统运动

太极拳(剑)、木兰拳(剑)、武术套路、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等

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机能、提高呼吸功能、提高平衡能力、提高柔韧性、调节心理状态

力量练习

非器械练习:俯卧撑、原地纵跳、仰卧起坐等器械练习:各类综合力量练习器械、杠铃、哑铃等

增加肌肉体积、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保持骨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牵拉练习

力性牵拉:正踢腿、甩腿等

静力性牵拉:正压腿、压肩等

提高关节活动幅度和平衡能力,预防运动损伤

表二:一次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及安排材料

活动构成

主要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分钟)

准备活动

慢跑、牵拉练习

5—10

基本活动

有氧运动力量练习、球类运动、中国传统健身方式

20—60

放松活动

行走、牵拉练习

5—10

材料二

“互联网+运动”已是一种潮流,运动APP(手机应用程序)已成为倍受追捧的“运动伴侣”。截至2018年6月,中国健身运动APP用户规模过亿,每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达到20.17分钟,同比增长30.8%,运动APP的火爆,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一是抽空就能跟着视频做运动,所有零碎时间都利用起来了;二是可以图文并茂地随心分享,引来大批点赞。运动APP因为其便捷性、社交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

材料三

体育明星的“殊死搏斗”,心理上的失败迷茫、成功的狂喜都能在赛场上一览无余,竞赛把人生的很多矛盾和解决方式,高度聚焦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且如果长时间关注一个体育明星,并将其作为偶像,往往会激发人参加运动的激情,甚至爱上这项运动。这样,不但可以学到运动技术,还会受到坚持不懈、奋力拼搏等精神的感染。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