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材料一:

朗读人多称为“朗诵”,从前有“高声朗诵”的成语,现在有“朗诵诗”的通名。但“诵”本是背诵文辞的意思,和“抽绎义蕴”的“读”不一样; 虽然这两个词也可以通用。 “高声朗诵”正指背诵或准备背诵而言,倒是名副其实。白话诗文的朗诵,特别注重“义蕴”方面,而腔调也和背诵不同。这该称为“朗读”合式些。再从语文教学方向看,有“默读”,是和“朗读”相对的词; 又有“精读”、 “泛读”,都着眼在意义或“义蕴”上。这些是一套; 若单出“朗诵”,倒觉得不大顺溜似的。最有关系的还是“诵”的腔调。所谓“诵”的腔调便是私塾儿童读启蒙书的腔调,也便是现在小学生读国语教科书的腔调; 这决不是我们所谓“读”的腔调——如恭读《总理遗嘱》的腔调。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白话文宜用“读”的腔调, “诵”是不合式的。所以称“朗诵”不如称“朗读”的好。

——摘自朱自清《论朗读》

【注】①抽绎义蕴:从文辞中提取出蕴含的意义。抽绎,引出头绪。义蕴,含蓄的意义。②《总理遗嘱》指孙中山的遗嘱。

材料二:

朗读技巧可分为内部技巧与外部技巧。内部技巧是指对文章本身准确、细致、深刻的理解,并把这些理解化为朗读时控制情感态度与声音语气的内在纲领。内部技巧主要包括“情景再现”与“感情基调”的把握。外部技巧,是指运用声音手段来传情达意的各种处理方式,主要是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

——摘编自张颂《朗读学》

材料三:

吕叔湘先生曾介绍过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一位美国女教师克拉克夫人教莎士比亚戏剧课的例子,上课她和学生一起念,她念一段,学生也念一段,念完了,她就问:“有什么不懂吗? ”所有需要解释的地方解释完了,她又问:“你们觉得这一段写得好不好? ”学生说:“看不出。”她就说:“再念一遍,再念一遍。”她又和大家一起念,念完了,她又问:“全懂了吗?”可学生的反应不那么活跃。她又说: “再念一遍,再念一遍。”于是又念了,就这么念来念去,大家觉得这个戏写得不错,是写得好啊! 好了,下课了。

吕先生说的“念”,就是朗读。从吕先生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在几十年前,外国老师就十分强调朗读,强调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了。当大家念得觉得“这个戏写得不错”时,实际上就是把戏中的人物读活了。

——摘自《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1)、在材料一,朱自清先生的主张是什么?
(2)、以文字材料为原型,使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 ……在朗读者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下面对《春》中语段的情景再现设计不正确的一处是 (   )
A、(想象刚刚破土而出的春草青翠茂盛,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叠词要读得回味悠长)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仿佛看见小草迅速蔓延的情景,视野不断地扩大,“满”要读得气息饱满)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片满是的。 C、(人们可以尽情欢乐,开心地玩耍,多舒服啊! 要读得惬意、读得轻快、读得兴奋)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D、(最后一句放慢节奏,缓缓地读出来,好像人们都被美好的春景陶醉了)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3)、阅读以上材料后,你在朗读学习上的收获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几乎涵盖陆地上所有相对固定的天然或人工水体,还包括水深低于6米的海域。

湿地一定是绿色的吗?其实不一定,湿地还可以是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甚至是彩色的。举例来说,位于渤海湾东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的盘锦红海滩湿地,就以“红”为特色。这里生长着盐地碱蓬。每年4月,它们钻出地面,在阳光和潮水的“洗礼”中不断吸取土地与海水中的盐分,颜色开始慢慢由嫩绿变为深绿,再到浅红、殷红,直至9-10月全盛期时,呈现出一片火红的色泽,让这片湿地宛如一颗镶嵌在辽东湾的红宝石。

一般来说,湿地颜色主要受植物颜色影响,但也不能完全根据湿地名字来判断。如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常见的红树林湿地,虽然叫红树林,但却是一片翠绿。

湿地仿佛一个调色盘,大自然用它的丹青妙笔,绘就了一幅幅斑斓的湿地长卷,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湿地景观。

(摘编自《湿地是什么颜色的?》,《人民日报》2023年2月21日)

材料二: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功能,在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等方面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布在城市中的城市湿地具有独特作用,是城市生态人文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湿地提供水源,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湿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为保持城市空气清新提供保障;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可以给城市提供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湿地为城市提供旅游、度假等休闲场所,为城市居民带来幸福享受,为城市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摘编自《什么是城市湿地?》,《人民日报》2023年2月22日)

材料三:最近,重庆梁平区获得了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荣誉-“国际湿地城市”。没有大江大河的梁平,是怎么做到的呢?

“保留湖周林团,保护曲美岸线,我们更多地利用自然生态修复方式构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主任说。

“近年来,梁平以“小微湿地+'为生态建设抓手,湿地资源成为塑造城市特质和乡村风情最为灵动的生态元素。”梁平区区长说。

“猎神村的不少梯塘昔年因开采石膏矿引起渗漏,这些年经过改造,得以重新蓄水,变身小微湿地,现在成了村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生态改善的成效就摆在眼前,保护利用好湿地成了大家自觉的行动。”梁平区猎神村领导说。

“梁平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湿地生态已是大家共护共享的绿意空间和赏心悦目的心安之所,“湿意'生态正在持续赋能产业振兴。”梁平区领导说。

(摘编自《养护湿地,育出诗意》,《半月说》2022年第22期)

材料四:近年来,河北衡水市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修复理念,结合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衡水湖景区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实际,通过“微塑造”精雕细琢,在保护湿地自然生态原貌基础上下绣花功夫。

梅花岛的地形地势、生长植物等均最大限度维护原有样貌,通过“微塑造'的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亲近自然,进而发自内心地珍爱自然。”衡水市滨湖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说。

衡水市还走人湖和谐共生道路,让湿地更好地助推绿色发展。2019年,衡水市对占地约200亩的顺民庄进行整体搬迁,退村还岛,退村还湖,如今小渔村已转型为集生态观光、科普研学等功能为一体的樱花岛。生态惠民极大激发了人湖和谐共生的基础动力,湖区群众逐渐形成了爱护衡水湖的共识。

(摘编自《衡水湖畔观“鸟浪”》,《半月说》2023年第1期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学校应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将成为推动劳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全面实施劳动教育,还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倡导学生向劳动榜样学习,引领学生树立公共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材料二:

为了加强劳动教育,各地中小学在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价值定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劳动教育。例如,某校结合“种植”劳动特色课程,制订了学习方案(见下表),目的在于为学生真正“走进田间”提供必备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种植实践中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各种种植实践问题。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成为开展劳动教育的新途径。

表1:“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学习方案

学科

学科知识

“学科+劳动”实践活动

可解决的种植实践问题

化学

酸和碱

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

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

数学

不规则图形面积

计算种植园各区域的面积

统筹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区域

物理

测量

测量种植园的温度和湿度

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生物学

植物分类植株的生长

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

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制作植物标识牌

授粉﹑剪枝、间苗、除草

语文

应用文写作

撰写种植日志编辑种植园宣传稿

总结种植经验宣传种植知识

材料三:

劳动教育缺位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严峻现实,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从学校来讲,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从家庭来讲,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从社会来讲,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所蔓延,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淡化;好逸恶劳、看不起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客观存在。这与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根本任务不相符合,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节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