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期中考试试卷
材料一:
朗读人多称为“朗诵”,从前有“高声朗诵”的成语,现在有“朗诵诗”的通名。但“诵”本是背诵文辞的意思,和“抽绎义蕴①”的“读”不一样; 虽然这两个词也可以通用。 “高声朗诵”正指背诵或准备背诵而言,倒是名副其实。白话诗文的朗诵,特别注重“义蕴”方面,而腔调也和背诵不同。这该称为“朗读”合式些。再从语文教学方向看,有“默读”,是和“朗读”相对的词; 又有“精读”、 “泛读”,都着眼在意义或“义蕴”上。这些是一套; 若单出“朗诵”,倒觉得不大顺溜似的。最有关系的还是“诵”的腔调。所谓“诵”的腔调便是私塾儿童读启蒙书的腔调,也便是现在小学生读国语教科书的腔调; 这决不是我们所谓“读”的腔调——如恭读《总理遗嘱》②的腔调。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白话文宜用“读”的腔调, “诵”是不合式的。所以称“朗诵”不如称“朗读”的好。
——摘自朱自清《论朗读》
【注】①抽绎义蕴:从文辞中提取出蕴含的意义。抽绎,引出头绪。义蕴,含蓄的意义。②《总理遗嘱》指孙中山的遗嘱。
材料二:
朗读技巧可分为内部技巧与外部技巧。内部技巧是指对文章本身准确、细致、深刻的理解,并把这些理解化为朗读时控制情感态度与声音语气的内在纲领。内部技巧主要包括“情景再现”与“感情基调”的把握。外部技巧,是指运用声音手段来传情达意的各种处理方式,主要是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
——摘编自张颂《朗读学》
材料三:
吕叔湘先生曾介绍过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一位美国女教师克拉克夫人教莎士比亚戏剧课的例子,上课她和学生一起念,她念一段,学生也念一段,念完了,她就问:“有什么不懂吗? ”所有需要解释的地方解释完了,她又问:“你们觉得这一段写得好不好? ”学生说:“看不出。”她就说:“再念一遍,再念一遍。”她又和大家一起念,念完了,她又问:“全懂了吗?”可学生的反应不那么活跃。她又说: “再念一遍,再念一遍。”于是又念了,就这么念来念去,大家觉得这个戏写得不错,是写得好啊! 好了,下课了。
吕先生说的“念”,就是朗读。从吕先生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在几十年前,外国老师就十分强调朗读,强调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了。当大家念得觉得“这个戏写得不错”时,实际上就是把戏中的人物读活了。
——摘自《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材料一:
①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学校应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将成为推动劳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全面实施劳动教育,还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倡导学生向劳动榜样学习,引领学生树立公共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材料二:
为了加强劳动教育,各地中小学在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价值定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劳动教育。例如,某校结合“种植”劳动特色课程,制订了学习方案(见下表),目的在于为学生真正“走进田间”提供必备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种植实践中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各种种植实践问题。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成为开展劳动教育的新途径。
表1:“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学习方案
学科 | 学科知识 | “学科+劳动”实践活动 | 可解决的种植实践问题 |
化学 | 酸和碱 | 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 | 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 |
数学 | 不规则图形面积 | 计算种植园各区域的面积 | 统筹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区域 |
物理 | 测量 | 测量种植园的温度和湿度 | 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
生物学 | 植物分类植株的生长 | 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 | 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制作植物标识牌 授粉﹑剪枝、间苗、除草 |
语文 | 应用文写作 | 撰写种植日志编辑种植园宣传稿 | 总结种植经验宣传种植知识 |
材料三:
劳动教育缺位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严峻现实,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从学校来讲,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从家庭来讲,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从社会来讲,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所蔓延,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淡化;好逸恶劳、看不起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客观存在。这与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根本任务不相符合,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节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