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张乐平的故事
张乐平爷爷是我国著名的大画家。他的妈妈是个心灵手巧的人经常为别人绣花、剪纸。
那是一个宁静的夏夜,小张乐平依偎在妈妈身旁,看她绣花。忽然,他发现从白色的蜡烛上流下一条蜡油,很像妈妈绣的小鸡。他急忙用手去捉,可是捉到手的却是热乎乎、软绵绵的蜡块。他按照妈妈绣花的样子,用蜡块捏了一只小白免,还从红蜡烛上挖下一点红蜡油,嵌在小白兔的眼眶里。他高兴地喊:“妈妈,你看我捏的小白兔!”
妈妈看着儿子的作品,接着她说:“好,你捏的小白兔真美呀!”
在妈妈的鼓励下,小张乐平一步步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例:雪白的蜡烛 的蜡烛 的蜡烛
少年时期 | 鲁迅自幼热爱美术。他7岁时进私塾读书,就极喜欢看带有插图的书,且经常加以描绘。保姆长妈妈见他如此痴迷,在告假探亲期间,买了一套《山海经》给他,使得鲁迅喜出望外,爱不释手,更是激发了他对绘画的兴趣。 |
求学时期 | 鲁迅于1898年入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期间,鲁迅曾篆刻“戎马书生”“文章误我”“戛剑生”三枚印章。1902年鲁迅赴日本学医,课余喜欢读哲学与文艺之书。 |
文坛先声时期 呐喊鼠 | 1909年,鲁迅从日本归国,任教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在此期间,他设计的第一个美术作品是他的头像——猫头鹰,因为鲁迅刚回国的时候,不修边幅,又表情严肃,所以有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猫头鹰”。民间不喜欢猫头鹰,觉得不吉祥,鲁迅倒是欣然地领了这个外号。他就想说一些让大家并不开心的事,好让一些人知道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1912年至1917年,鲁迅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这期间他设计了北大的校徽,将“北大”两字绘成了脊梁骨的形象,希望北大学生成为国家民族复兴的脊梁。 1918年,他出版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3年,小说《呐喊》出版,同年他自主设计小说封面。《呐喊》封面简洁有力、静穆庄重、意味深长、匠心独具,是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 |
民主斗士时期 | 在这十年里,鲁迅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不遗余力地为中国现代版画事业倾注心血。他收集版画原作,组织研习社、开展版画展览、开办科普讲座。到1936年 10月鲁迅逝世前夕,现代版画运动形成了全国性的规模,后来更是形成了抗战版画大潮。因此鲁迅被版画界视为“新兴版画之父”。 |
遗憾永存
【德国】海塞·海尔曼
①我八岁时开始收藏蝴蝶,到了十岁的时候,已经达到入迷的程度。
②有一天,我听说格鲁拉用蝶蛹孵出一只稀有的蝴蝶,我异常兴奋。晚饭后我去找格鲁拉。他不在家,我看见那只蝴蝶在他房间的木板上。我走近仔细地看:微红的触角毛茸茸的,翅膀的边缘有一圈幽雅、微妙的色彩;后翅内侧的边缘上的细毛像绒毛那样纤细。此刻,我是多么渴望能得到这只美丽的蝴蝶。就这样,一种欲望使我迅速拔掉插在蝴蝶身上的针,轻轻地抚摸着那双美丽的翅膀,把蝴蝶平放在手掌上,再次仔细地看了又看。
这句话运用了 描写,写出了“我” |
③我拿着蝴蝶走出格鲁拉的房间,走下楼梯时,突然感到十分恐慌,本能地把拿着蝴蝶的手插进上衣的口袋里,慢慢地向楼下走去。我心中不由得一阵颤抖,我干了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呀!终于我觉得不能要这蝴蝶了,决不能要,应该把它还回去。于是,我又回到了格鲁拉的房间。当我把拿着蝴蝶的手从口袋里抽出来时,我才发现不幸的事已经发生了:蝴蝶已经被毁坏,它的触角和一只前翅掉了下来,我沮丧地回到家,在小院中一直坐到夕阳西下。最后,我鼓起勇气把白天发生的事如实地告诉了格鲁拉,请求他原谅我,还请求他从我收藏的蝴蝶中挑选最好的,作为补偿。格鲁拉先是摇摇头,叹了口气,最后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他什么也没要,眼神中有尊严,也有蔑视。我真是悔恨交加。
④此刻,我第一次悟出一个道理:无论做错什么事,都是无法用金钱赔偿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