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张乐平的故事

张乐平爷爷是我国著名的大画家。他的妈妈是个心灵手巧的人经常为别人绣花、剪纸。

那是一个宁静的夏夜,小张乐平依偎在妈妈身旁,看她绣花。忽然,他发现从白色的蜡烛上流下一条蜡油,很像妈妈绣的小鸡。他急忙用手去捉,可是捉到手的却是热乎乎、软绵绵的蜡块。他按照妈妈绣花的样子,用蜡块捏了一只小白免,还从红蜡烛上挖下一点红蜡油,在小白兔的眼眶里。他高兴地喊:“妈妈,你看我捏的小白兔!”

妈妈看着儿子的作品,接着她说:“好,你捏的小白兔真美呀!”

在妈妈的鼓励下,小张乐平一步步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1)、“嵌”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联系上下文,猜测意思是:
(2)、“白色的蜡烛”中“白色”我还可以换个说法,照样子,写一写。

例:雪白的蜡烛 的蜡烛 的蜡烛

(3)、下面词语与“软绵绵”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甩甩头 B、暖又轻 C、喜洋洋 D、跳哇跳
(4)、“妈妈看着儿子的作品”中的“作品”指的是( )。
A、绣花 B、小白兔 C、小鸡 D、剪纸
(5)、鼓励会让人获得力量,你在生活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收获到了鼓励?请你分享一下吧。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一)。

我和战友黄继光

有令峻

①敌人调来了一个营的兵力集中冲锋,在上午11点多的时候占领了597.9高地,然后,敌人就抓紧在交通沟的沟口上修起了一个碉堡。

②敌人的碉堡位于我方阵地的东南方向。碉堡的前边一直到我方阵地,是一条100多米的开阔地。碉堡的右边是一道高高的山崖,左边是一道深深的山沟。从左右两边都过不去,无法从侧面把这个火力点打掉。当时营里也没有无后坐力炮、火箭筒一类打碉堡的武器,没法远距离地摧毁它,只好在机枪的掩护下,由战士们冲上去炸毁它。但我们的机枪对敌人的机枪形成不了压制和威胁。敌堡的射击孔位置比较低,也比较小,我们的机枪子弹打不进射击孔里去。

③就在这时,黄继光站了出来,对营长秦长贵说:“营长,我去!”接着,六连连长万福来的通讯员吴三羊也说:“我去!”教导员申维恒的通讯员肖登良说:“我也去!”

④营长秦长贵大喊了一声,说:“好!你们三人为一个战斗小组,由黄继光任组长,马上出发!”又命令机枪手,“机枪掩护!”

⑤黄继光背上背了一支带刺锥的步枪,背个黄挎包,腰间扎了一条皮带。他们三个人出发后,左手拿手雷,右手和小臂撑在地上匍匐前进,开始行进得还比较顺利。但又行进了三四十米,也就是离敌堡还有四五十米时,敌人的机枪一个劲儿扫射,吴三羊、肖登良就中弹倒下了。黄继光往前又冲了十几米,在离碉堡还有20多米时,也中弹倒下了。营长秦长贵把拳头往前边的土坡上狠狠地一砸,大叫了一声,哎呀!我就想,该我上了。刚才我就在琢磨从哪里往上冲,既能隐蔽自己不被敌人的子弹射中,又能尽快地接近敌人的碉堡。也就过了十几秒钟,只见黄继光趴在那里,双手在身子前边动了一下,原来是他把手雷把上的盖子拧开了,又把手雷的弦一拉,右手用力在地上一撑,身子随即站了起来,在敌人机枪扫射的子弹中往前猛扑了过去。扑到敌堡前,左手把手雷从射击孔塞了进去,并用胸膛堵住了两挺冒着火舌的机枪。

⑥手雷比手榴弹引爆的时间短,也就两秒钟。手榴弹拉了弦之后要过四秒才爆炸。黄继光显然是算好了手雷的引爆时间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拼尽全力冲到敌堡射击孔前的距离,才做出了这个重要的决定。

⑦手雷“轰”的一声爆炸了,敌堡顶上升起了一团烟雾。营长秦长贵一看,大喊了一声:“司号员,吹冲锋号!”冲锋号响了,战士们一跃而上,冲出了工事。几股队伍一起冲杀,快速来到敌人占领的交通沟上,冲沟中的敌人一顿扫射,打死打伤了许多敌人,重新占领了阵地。

⑧敌人这个碉堡,从垒起来到被黄继光炸了,一共也就六七个小时。

【注】本文是作者采访抗美援朝战士李继德而创作的一篇纪实文章,通过李继德老人的视角,享实、生动地再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

阅读短文《爱书如命的人》,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鲁迅是个爱书如命的人。在他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②鲁迅小时候酷爱读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眼睛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本有趣的书深深吸引着鲁迅,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可把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虽然不识字,但她探亲回来时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接过纸包打开书看了起来。后来,鲁迅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时大人给他的“压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而是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

③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他就亲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鲁迅获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是与他抄书的爱好密切相关的。

④鲁迅特别爱护书籍。每次买书回来,他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今天,鲁迅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修书的。鲁迅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但是归还时,如果看到书面上有破边卷角等损坏的情况,是会不高兴的。对于那种不爱护书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踩蹦”过的书再被还回来。

⑤鲁迅从小养成的爱书如命的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没有一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是破散的。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阅读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18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马生涯。他有胆有谋,作战勇敢,他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的“铁军”。

      【①什么是铁军?】

1931年日军攻占我国东北三省,而这时共产党和国民党正进行激烈的内战。吉鸿昌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共产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并送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即处决”,四个刺眼的大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一眼就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②“刺眼”这个词相当形象。】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人勾勾搭搭,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lín)伤。直到临难的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向党组织写下了一封遗书,叙述自己曲折的革命道路与坚贞不屈的决心。他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走向刑场。在刑场上,吉鸿昌以树枝作笔,大地为纸,写下了那首浩然正气的就义诗。写完后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
      “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
      “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③心中有正气,才能勇敢面对一切。】

那特务愣了一下,睁大眼睛看着吉鸿昌,发抖地举起了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鲁迅的艺术人生

少年时期

鲁迅自幼热爱美术。他7岁时进私塾读书,就极喜欢看带有插图的书,且经常加以描绘。保姆长妈妈见他如此痴迷,在告假探亲期间,买了一套《山海经》给他,使得鲁迅喜出望外,爱不释手,更是激发了他对绘画的兴趣。

求学时期

鲁迅于1898年入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期间,鲁迅曾篆刻“戎马书生”“文章误我”“戛剑生”三枚印章。1902年鲁迅赴日本学医,课余喜欢读哲学与文艺之书。

文坛先声时期

呐喊

1909年,鲁迅从日本归国,任教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在此期间,他设计的第一个美术作品是他的头像——猫头鹰,因为鲁迅刚回国的时候,不修边幅,又表情严肃,所以有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猫头鹰”。民间不喜欢猫头鹰,觉得不吉祥,鲁迅倒是欣然地领了这个外号。他就想说一些让大家并不开心的事,好让一些人知道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1912年至1917年,鲁迅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这期间他设计了北大的校徽,将“北大”两字绘成了脊梁骨的形象,希望北大学生成为国家民族复兴的脊梁。

1918年,他出版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3年,小说《呐喊》出版,同年他自主设计小说封面。《呐喊》封面简洁有力、静穆庄重、意味深长、匠心独具,是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

民主斗士时期

在这十年里,鲁迅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不遗余力地为中国现代版画事业倾注心血。他收集版画原作,组织研习社、开展版画展览、开办科普讲座。到1936年 10月鲁迅逝世前夕,现代版画运动形成了全国性的规模,后来更是形成了抗战版画大潮。因此鲁迅被版画界视为“新兴版画之父”。

课外阅读

遗憾永存

【德国】海塞·海尔曼

    ①我八岁时开始收藏蝴蝶,到了十岁的时候,已经达到入迷的程度。

    ②有一天,我听说格鲁拉用蝶蛹孵出一只稀有的蝴蝶,我异常兴奋。晚饭后我去找格鲁拉。他不在家,我看见那只蝴蝶在他房间的木板上。我走近仔细地看:微红的触角毛茸茸的,翅膀的边缘有一圈幽雅、微妙的色彩;后翅内侧的边缘上的细毛像绒毛那样纤细。此刻,我是多么渴望能得到这只美丽的蝴蝶。就这样,一种欲望使我迅速拔掉插在蝴蝶身上的针,轻轻地抚摸着那双美丽的翅膀,把蝴蝶平放在手掌上,再次仔细地看了又看。

这句话运用了                 描写,写出了“我”                                 
 

    ③我拿着蝴蝶走出格鲁拉的房间,走下楼梯时,突然感到十分恐慌,本能地把拿着蝴蝶的手插进上衣的口袋里,慢慢地向楼下走去。我心中不由得一阵颤抖,我干了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呀!终于我觉得不能要这蝴蝶了,决不能要,应该把它还回去。于是,我又回到了格鲁拉的房间。当我把拿着蝴蝶的手从口袋里抽出来时,我才发现不幸的事已经发生了:蝴蝶已经被毁坏,它的触角和一只前翅掉了下来,我沮丧地回到家,在小院中一直坐到夕阳西下。最后,我鼓起勇气把白天发生的事如实地告诉了格鲁拉,请求他原谅我,还请求他从我收藏的蝴蝶中挑选最好的,作为补偿。格鲁拉先是摇摇头,叹了口气,最后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他什么也没要,眼神中有尊严,也有蔑视。我真是悔恨交加。

    ④此刻,我第一次悟出一个道理:无论做错什么事,都是无法用金钱赔偿的。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球王”梅西

“球王”梅西的父亲是一名职业足球教练,也是梅西的启蒙教练,在父亲的影响下,梅西从5岁起就爱上了足球。

一个午后,梅西所在的球队和另一个球队进行比赛,队友数次把球传到了他的脚下,但由于过度紧张,他多次错失良机,球队惨败。好多伙伴嘲笑他,并给他起了外号:臭鞋大王。

梅西难受极了,回到家里,把发生的一切告诉了父亲,希望得到安慰。然而,父亲注视着梅西,严肃地说:“听着,孩子,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接受失败,然后继续战斗! ”小梅西的心灵被震撼了,他暗暗发誓:我要在逆境中努力,进最好的球队,成为最伟大的球员。童年的记忆,一直伴着梅西的成长,父亲的话语,一直是指引他前进的明灯,他终于加入了阿根廷巴萨队。

2011年8月14日,梅西所在的巴萨队和法国皇马队进行了“超级杯”的首回合对决。

开场不久,皇马队成功地发动了一次突破,得了1分。巴萨队防线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开场前30分钟,梅西尝试了一下传球,却被裁判判定犯规。他没有气馁,继续寻找机会。第35分钟时,梅西终于再次尝试出球,只见他将球漂亮地传给了比利亚,比利亚起脚射门,皇马队员没有及时预判,啊! 得分啦! 全场沸腾!

扳平比分重新点燃了观众的热情,更激发了梅西的斗志。10分钟后他抓住对手防线的片刻松懈,再度发动攻势。只见梅西将一脚看似没有威胁的任意球传给队友,队友为梅西送出了一记半高传球,梅西稳稳地将足球控制住。这时,皇马队的队员赫迪拉冲向梅西试图阻拦,他身后皇马队的球员们协力合作,试图阻断梅西前进的道路。梅西却连续晃过他们,一路迅速带球前行,最后,单挑卡西利亚斯,破门得分。2比1的比分让整个局势峰回路转。后来,皇马队依靠队员阿隆索的进球才勉强收获一场平局。

8月17日,“超级杯”次回合对决又打响了。这次比赛将决定谁能捧起本赛季的第一座奖杯。就在这场比赛的最后,梅西的进球将比分锁定为3比2,夺下了奖杯。因为梅西,皇马又失败了。

8月26日,他为自己的陈列室增加了一座欧洲超级杯奖杯。算上这座欧洲超级杯,梅西已经拥有了17个冠军头衔,其中包括5次联赛冠军、3次欧冠冠军、5次西班牙超级杯、1次国王杯、1次世界杯和2次欧洲超级杯。

——节选自《梅西:传奇之路》,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