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课外阅读

遗憾永存

【德国】海塞·海尔曼

    ①我八岁时开始收藏蝴蝶,到了十岁的时候,已经达到入迷的程度。

    ②有一天,我听说格鲁拉用蝶蛹孵出一只稀有的蝴蝶,我异常兴奋。晚饭后我去找格鲁拉。他不在家,我看见那只蝴蝶在他房间的木板上。我走近仔细地看:微红的触角毛茸茸的,翅膀的边缘有一圈幽雅、微妙的色彩;后翅内侧的边缘上的细毛像绒毛那样纤细。此刻,我是多么渴望能得到这只美丽的蝴蝶。就这样,一种欲望使我迅速拔掉插在蝴蝶身上的针,轻轻地抚摸着那双美丽的翅膀,把蝴蝶平放在手掌上,再次仔细地看了又看。

这句话运用了                 描写,写出了“我”                                 
 

    ③我拿着蝴蝶走出格鲁拉的房间,走下楼梯时,突然感到十分恐慌,本能地把拿着蝴蝶的手插进上衣的口袋里,慢慢地向楼下走去。我心中不由得一阵颤抖,我干了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呀!终于我觉得不能要这蝴蝶了,决不能要,应该把它还回去。于是,我又回到了格鲁拉的房间。当我把拿着蝴蝶的手从口袋里抽出来时,我才发现不幸的事已经发生了:蝴蝶已经被毁坏,它的触角和一只前翅掉了下来,我沮丧地回到家,在小院中一直坐到夕阳西下。最后,我鼓起勇气把白天发生的事如实地告诉了格鲁拉,请求他原谅我,还请求他从我收藏的蝴蝶中挑选最好的,作为补偿。格鲁拉先是摇摇头,叹了口气,最后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他什么也没要,眼神中有尊严,也有蔑视。我真是悔恨交加。

    ④此刻,我第一次悟出一个道理:无论做错什么事,都是无法用金钱赔偿的。

(1)、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可以体会人物的心情。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批注补充完整,写在句子旁边的泡泡里。
(2)、小华阅读完短文后,提出了三个问题,她是从哪些角度提出来的?请选一选。

A.针对文章内容 
B.针对文章写法 
C.联系生活经验

①生活中,蝴蝶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②文中让作者觉得要遗憾永存的是什么事情呢?

③短文最后写到了“我”悟出的道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短文中的事情是怎样发展的?文中“我”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结合短文内容,填写下面的空格。

心情变化

渴望恐慌
事情经过听说有蝴蝶想得到蝴蝶得到蝴蝶补偿朋友
(4)、作者在文中最后写到的“无论做错什么事,都是无法用金钱赔偿的。”请联系上下文,或者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举一反三
一个特别的孩子
桑桑

    ①桑桑就是桑桑,桑桑与别的孩子不大一样。

    ②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桑桑想到了自己有个好住处,而他的鸽子却没有,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的碗柜里的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象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进行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那碗柜本有四层,但每一层都大而无当。桑桑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觉得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自己被自己感动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后,稳稳地挂在了墙上。

    ③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揍。

    ④那天,他在河边玩耍,见有渔船在河上用网打鱼,就在心里希望自己也有一张网。但家里没有一张网。桑桑心里痒痒的,觉得自己非有一张网不可。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这明明是蚊帐,但在桑桑的眼中,它却分明是一很不错的网。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将蚊帐改制成了一张网,然后又叫来阿恕他们,用竹竿做成网架,撑了一条放鸭的小船,到河上打鱼去了。

    ⑤晚上,母亲并没有打他。母亲对他的惩罚是:将他的蚊帐摘了。而摘掉蚊帐的结果是:他被蚊子叮得浑身上下到处是红包,左眼红肿得发亮。

(节选自《草房子》,有改动)

阅读理解

骆驼祥子(节选)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 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 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

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课外阅读。

捡破烂儿的先生

于德北

①我叫他先生,虽然他是一个捡破烂儿的。

②那一年,繁华的重庆路又大兴土木,这里将盖起一座又一座超豪华商场,据说所卖物品皆为名牌,价格贵得惊人,绝非平民百姓可以问津。这个城市有钱的人越来越多,有几座这样的商场也在情理之中。

③我骑着自行车,从灰尘飞扬的工地穿过,准备去一家编辑部送自己新写的故事。在重庆路与一条小街的岔口,在一处深深的门洞下,一道奇异的风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④一个鬓发斑白的老人,年纪在70岁左右,靠在一辆架子车前,在一片喧嚣之中,静静地吃饭。他的饭很简单:地上一个罐头瓶子,里边是辣椒酱;罐头瓶子旁边是一个玻璃杯,杯中满满斟着白酒;左手一根葱,右手一个雪白的大馒头。

⑤我不禁停下脚步。

⑥老人吃饭不急不躁,喝一口白酒,吃一口大葱蘸酱,然后再咬一口馒头。

⑦他见我站的时间长,冲我招招手,又指指地上的东西,意思是让我过去一起喝点儿。我摸摸口袋,里边还有几块钱,就一头扎进旁边的副食店,买了一斤猪头肉。

⑧这样我和老人就认识了。

⑨老人姓张,是电机厂的退休工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70岁,退休整整10个年头了。他的儿女都有不错的工作和家庭,也很孝顺,可他谁家也不去,就自己一个人过。老伴儿在他退休前就去世了,老人把宽敞的房子让给了女儿,自己住一居室的小屋,过着清静的日子。

⑩他清晨早早地出门,拉着架子车,边捡边收。报纸、书本、易拉罐、酒瓶子,只要能换钱的东西,他都收。

⑪在废品收购站下班之前,他把捡来和收到的东西卖掉,然后拉着空车回家。这是他的生活,很有规律。老人酒量很好,面色红润,身体健朗。我很羡慕他!

⑫我们正喝酒间,来了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趿拉着拖鞋,手里拎着两个空瓶子。女人问:“茅台酒瓶子咋收?”“30元。”老人回答。

⑬女人把瓶子举到老人面前,说:“这个瓶子的商标和瓶盖完好无损,应该多给点儿钱。”说完,还做出转身欲走的姿势。

⑭“35。”老人重新给了价。女人悻悻地交出瓶子,数好钱,走了。

⑮不待女人走远,老人突然从身旁摸出一块石头,猛地向瓶子砸去,只听“砰”的一声,转瞬之间两个完好的瓶子变得粉碎。

⑯女人惊愕地停下脚步,我也瞪大了眼睛。

⑰“你,怎么砸啦?”我问。“砸了,他们就造不了假酒了。”老人淡淡地回答。

我还想说什么,老人却笑了。

⑲老人兀自端起酒杯,喝一口白酒,吃一口大葱蘸酱,然后再咬一口馒头……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家乡的桥

我的家乡在江南。家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个村庄,连接着一户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十八座小桥才怪呢!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中间,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连成一体,像个很大很大的圆月,两边的几十级石阶形成个大大的“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只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以为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字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根据桥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则取自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有一年清明节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一桥,我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