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抗日英雄赵一曼

九一八事变不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赵一曼舍子从戎,奔赴东北。她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活动,而后带领一支游击队驰聘于白山黑水之间,其“红枪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

一次激战中,赵一曼受伤被俘。负责审讯她的日本军官大野,为了获取所需情报,一边以药物治疗以维持赵一的生命,一边软硬兼施,使用非人的酷刑和“心理战术”进行逼供。但无论是肉体上的摧残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赵一曼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无畏的民族气概始终让日寇一无所获。

在无声的教育和感召下,董警官和韩护士暗中帮助赵一曼越狱,但在半路上地不幸再次被捕。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对赵一曼动用了电刑,企图通过破坏神经系统达到让地开口的目的。残忍的电刑下,赵一曼终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因为她的幻觉中,出现了她至爱的儿子、人民和祖国……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对地执行死刑。在赴刑场的列车上,赵一曼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

我的亲爱的可怜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什么是牺牲?就是在今天以前,你一直在妈妈的怀抱里;画在今天以后,妈妈却只能留在你的记忆里了。

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对得起你,因为妈妈是慷慨赴死的;我苦命的儿子,妈妈又对不起你,因为你还要艰难地活着。赶快长大成人吧,我的宁儿。长大成人之后,你要自豪地告诉所有的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

1936年8月2日,带着对儿子的无限深情,赵一曼从容就义,年仅31岁。

(1)、短文按顺序主要写了的事。
(2)、“你要自豪地告诉所有的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从这一句话你觉得赵一曼有什么让儿子自豪的?
(3)、赵一曼说的“牺性”指什么?谈谈你对“牺性”的理解。
(4)、从赵一曼给儿子的遗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举一反三
瞧!汉口里请来的“剪纸大师”骆清霞正在和游人互动,咱们快去一睹大师的风采!

____

    ①她曾为香港特首董建华剪过肖像;她的剪纸作品被武汉市政府作为民间艺术珍品赠送给国际友人;她的剪纸艺术成就被中央电视台制作成专题片《清霞剪纸》在全国播放,并通过英文节目介绍到海外……

    ②她就是被誉为“武汉第一剪”的骆清霞。

    ③杭州的苏绣闻名世界,出生在杭州的她从小就耳濡目染,倍受熏陶。8岁的她学习剪纸,是从拿着剪刀瞎剪开始的,以至连父亲的珍贵邮票都成了她刀下的“冤鬼”。没多久,天赋异禀的她就有模有样地剪出了电影里杨子荣、潘冬子等人物形象,为同学们所崇拜。上中学时,她用大红纸剪出的图案别致、丰富多样的婚庆“喜”字,成为父母、街坊四邻办喜事时的抢手货。

    ④1981年骆清霞中专毕业后成为一名普通工人,白天繁忙的工作,让骆清霞只得利用晚上的时间来练习剪纸。勤奋的练习,使得她的技艺日益精进。

    ⑤剪纸分为剪、刻两种不同的工艺,骆清霞的剪纸擅长表现古典人物,主要以刀刻为主,并在传统技艺中融入自己独创的技法。她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创作的一套《金陵十二钗》剪纸作品在单位职工美术比赛中一举夺魁,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神态各异,精细的雕刻功夫突出了人物的表情和衣纹,更生动地表达出人物的气韵。

    ⑥师从民间工艺大师蒋在谱后,她的剪纸技艺更是日益精进,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剪纸艺术风格。

    ⑦1984年,骆清霞以一幅名为《楚魂》的作品参加迎国庆35周年“江城美”书画艺术大赛,试探性将楚文化的元素和剪纸工艺融合在一起。作品不出意料地一举夺魁,很多评委以为作者是一位功底深厚又有创新意识的老艺术家。但颁奖时才发现居然是一位20多岁的姑娘,纷纷惊叹:“这么年轻就有如此深厚功底,坚持下去,必成大器!”

    ⑧骆清霞的剪纸兼有南北剪纸之长,她发现剪、刻两种方法并用,才能使作品饱满与娟秀兼得,丰繁与简约相益。2020年2月5日,身处疫情中的骆清霞开始构思、设计初稿,历时近两周,终于完成了一幅题为《大爱无疆》的大幅剪纸艺术作品,讴歌医护人员在一线舍生忘死,奋力战“疫”的大无畏精神。剪纸采用了多种动、植物作为构图元素。最上方是“凤与火”的结合,以“不死鸟”楚凤,象征浴火重生;以可烧灭病毒的神火,象征光明在前。接下来以灵猴献桃,黄鹤衔芝,喻意有八方援助医护人员战“疫”,此战必胜。作品的中下方,融入了果子狸、穿山甲、松鼠、江豚等多种动物形象,以此提醒人类应尊重自然,不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不然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剪、刻并用的表现手法,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想象力。

    ⑨近年来,骆清霞已不满足于此,还练就了一手“脱手剪”绝技,不需起稿,信手剪来,依然细腻传神。你瞧!这会儿,站在一对新人面前的她左手捏红纸,右手拿剪刀,牢牢注视着双手间剪刀与纸的互动。剪刀在她手里,仿佛变成了手的一部分,灵活轻快。几分钟之后,一张栩栩如生、独一无二的“婚纱照”就诞生了,这比PS还强大的技能,是武汉剪纸大师骆清霞的绝活。

    ⑩很多人都问她,为什么要改变一贯坚持的创作风格?骆清霞回答:“任何艺术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进步,才有生命力,剪纸艺术也不例外。”同学们,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汉派艺术家的绝活,我们将以这篇文章作为拍摄脚本,拍摄一段微视频来展现汉派艺术家的风采。

鲁班造锯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造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们只好上山用斧头砍树,效率非常低。

一次上山的时候,鲁班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野草,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____于是他摘下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都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huá huà)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食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

这两件事给了鲁班很大启发。于是他就砍来一支大毛竹,用斧头削(xiāo xuē)成一条带有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干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这怎么能长久使用呢?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gēng gèng)换竹片。鲁班立刻想到了铁片,便请铁匠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不久的功夫,铁片做好了,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做试验,只见他俩一来一往拉了起来,不一会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shěng xǐng)力。鲁班有了锯的帮助,按时完成了宫殿的建造任务。

课外阅读。

鲁迅的艺术人生

少年时期

(1881.9—1898.5)

鲁迅自幼热爱美术,7岁时进私塾读书,就极喜欢看带有插图的书,且经常加以描绘。保姆长妈妈见他如此痴迷,在告假探亲期间,买了套《山海经》给他,使得鲁迅喜出望外,爱不释手,更是激发了他对绘画的兴趣。

求学时期

(1898.5—1909.6)

鲁迅于1898年4月入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期间,鲁迅曾篆刻“戎马书生”“文章误我”“戛剑生”三枚印章。1902 年赴日本学医,鲁迅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

文坛先声时期

(1809.6—1924.9)

1909年8月,鲁迅从日本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书。在此期间,他设计的第一个美术作品是他的头像——猫头鹰,因为鲁迅刚回国的时候,不修边幅,又表情严肃,所以有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猫头鹰”。民间不喜欢猫头鹰,觉得不吉祥,鲁迅倒是欣然地领了这个外号。他就想说一些让大家并不开心的事,好让一些人知道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1912年至 1917 年,鲁迅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这期间他设计了北大的校徽, “北大”两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希望北大学生成为国家民族复兴的脊梁。

1918年,他出版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3年,小说《呐喊》出版,同年自主设计小说封面。《呐喊》封面简洁有力、静穆庄重、意味深长、匠心独具,是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

民主斗士时期

(1926.8—1936.10)

在这 10年里,鲁迅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不遗余力地为中国现代版画事业倾注心血,他收集版画原作,组织研习社、开展版画展览、开办科普讲座。到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前夕,现代版画运动形成了全国性的规模,后来更是形成了抗战版画大潮。 因此鲁迅被版画界视为“新兴版画之父”。

豪杰之士,肝胆照人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就是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努力奋斗的。所以,他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劳动人民特别同情,经常慷慨解囊来帮助穷苦人民。

有一年冬天,李大钊从报社刚领回一笔稿费,他走在路上,心里很高兴。这几天,夫人又为家里的生活费发愁了,这一点稿费可以贴补一下家用。

他走到一个街口,见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跪倒在马路边,伸出一只骨瘦如柴的手,向过路的人们乞讨施舍。李大钊走到老人的身边,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摸出全部稿费,塞到老人的手里。老人慢慢地抬起头来,看看手里这么多的钱,又看看李大钊,干瘪的脸上激动得挂满了泪珠,连声说道:“谢谢!先生。谢谢,恩人。”

李大钊只是向老人点点头,说了声:“回去好好安排一下生活。”就离开了老人。

又有一次,李大钊与一位朋友一起坐轮船,他们刚刚通过检票口,有个老头,没钱买票,挤在他们后面想混过去。查票的人揪住了这个老头,厉声喝道:“快下船!快下船!”老头跪在查票的人面前,苦苦哀求,求他饶过一回。查票的人不肯,一把夺过老头手中的行李,要往大江里扔。李大钊走过来,拽住行李说:“请不要扔!老人的船票钱由我替他付。”于是,他为老人补了一张船票,可是自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李大钊的一位友人对他有一句评语,说他是“豪杰之士,肝胆照人”。这个评语是毫不过分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