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课外阅读。

藏在心中的鲜荔枝

①小时候,我很不懂事,爷爷一生病,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因为来看望爷爷的叔叔阿姨时常会留下一些奶粉、罐头之类的“好东西”,爷爷又总是说:“我不爱吃。”于是这些好吃的便成了我的“囊”中之物。可8岁时由吃引起的一件事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天,爷爷又病了,咳得很厉害。姑姑拎着一大袋东西来看他。准是又有好吃的啦!我想着,便偷偷地藏在爷爷卧室门外看。果然,姑姑从袋子里拿出了蜂王浆等补品,还有一大串鲜荔枝!“爸,这是您最爱吃的鲜荔枝!”姑姑边说边剥给爷爷吃。那晶莹的荔枝肉馋得我直流口水,可惜就在这时我被妈妈叫走了。

②回来时,姑姑已经走了,爷爷知道我最爱吃鲜荔枝,就招呼我说:“小琴,这个爷爷不爱吃,你拿去吃吧!”我感到很奇怪,便问道:“爷爷,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

③“……爷爷以前爱吃,现在不……不爱了!”太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爷爷在一旁默默地笑着看我吃。

④当荔枝所剩无几时,妈妈给爷爷端饭来了。见此情景,她怒不可遏地呵斥道:“小琴,你怎么把爷爷最爱吃的鲜荔枝给吃了!”说着就将剩下的几个荔枝夺了过去,放在了爷爷的床边。我委屈地哭了,爷爷赶紧说:“没关系,我……我不爱吃……。”

⑤我低着头走出了爷爷的房间,这时我才明白,并非爷爷不爱吃,而是因为他爱我远胜于爱那串鲜荔枝!从这时起我心中便藏下了这串鲜荔枝。

⑥以后,我发现身边有许多像爷爷那样的人,他们以种种“不爱、不喜欢”为借口,把好东西让给了我。现在,我也学会了“撒谎”,告诉他们“我也不喜欢,给您吧

⑦一串鲜荔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狼吞虎咽:

怒不可遏:

(2)、通读全文,说说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恰当的一项是( )
A、顺序 B、倒序 C、插叙
(3)、下列对文中爷爷的性格特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善良 B、慈爱 C、温和 D、亲切
(4)、阅读第④自然段,说说“见此情景”指的是什么情景?
(5)、第⑥自然段中,我也学会了“撒谎”,这句话中引号表示(    )
A、特定称谓 B、特殊含义 C、引用 D、否定和讽刺
(6)、从爷爷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7)、短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
(8)、这一串鲜荔枝,让“我”明白了这一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鲜花

    又是一年花开时,小学校新来的女教师接到一个任务:放学后照看一下校园西南角的花坛。校长说:“孩子们放学后会来偷的。”

    “偷?”二十一岁的女教师想像不出校长怎么会对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用上这个词。

    放学后,女教师来到花坛边,望着姹紫嫣红的鲜花,她深吸了一口气,陶醉在一片清香中。忽然,她发现一个小男孩躲在墙角探头探脑地朝这边看。“你过来!”女教师招招手,小男孩过来了,是一个二年级的同学。

    “你怎么不回家?有什么事儿吗?”女教师问。

    “我……我想……我想要枝花。”小男孩支支吾吾地说。“

    “你想要哪一枝?”女教师微笑着,拉着小男孩的手,来到花坛边。小男孩看了一会儿,指着一枝很艳的玫瑰,说:“这一枝,行吗?”“好,这枝花儿属于你了!”女教师真诚地说,“但是你准备怎么办?如果你把花留在这里,它还能开好几天,别的小朋友也可以来看;如果我现在帮你摘下它,你就只能玩一会儿了。你打算怎么办?”

    小男孩想了想,说:“我把它留在这里,明天我再来看它。老师,你要帮我看好啊!”女教师微笑着点点头。

    第二天傍晚,有二十多个孩子找女教师,等着要一枝属于自己的花儿。他们同那个小男孩一样,都同意把自己的花留在花坛里。

    鲜花盛开最美的那一个月,女教师把学校花坛中所有的鲜花都送给了可爱的孩子们,却没有发生往年经常被偷走的事情。相反,一群孩子放学后总会积极地帮她照看花儿,一直到深秋,鲜花和绿叶全部枯萎,孩子们还有期盼着自己的花儿明年再开放。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家乡的海

    我爱家乡的海。她是一幅彩色的画_____时时刻刻印在我心上_____她是一首抒情的诗_____时时刻刻萦绕在我的心间_____她是一首迷人的歌_____时时回荡在我的耳边_____

    夏夜的风,悄悄送来海城傍晚醉人的气息。我漫步在海岸边,远眺大海,海天相接处还燃烧着玫瑰色的霞光。落日的余辉,给大海铺上一层红纱,温柔的风轻拂海面。海水泛着微波,涌着碎浪,那是大海迷人的笑靥;海浪一层又一层地向岸边滚动,那是大海美丽裙幅上的褶皱;排排浪尖上跳动着晶莹的浪花,那是大海裙幅上俏丽的花边;哗、哗……涛声阵阵,那是大海优美的歌声。啊,好一幅壮观的海浪图!

    “哈哈!”“嘻嘻!”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吸引了我。啊,原来是岸边的孩子们在戏潮逐浪。层层白缎子似的浪花一次次轻轻地抚摩着金色的沙滩。潮退去了,片片泛着白沫的沙滩显露出来了,这该是拾贝壳、捡海螺的时刻。人们高高兴兴地喊:“赶海啦!”看,提小桶、小网兜的孩子们飞跑来了,大人们也说笑着涌来了,沙滩上热闹起来了。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大海的歌声汇成了一部交响曲。我也跟着去踏浪花,任海浪打湿发丝,溅一身水花,心中顿觉投进了母亲的怀抱,任她亲吻自己的脸蛋。

    夜幕垂下来了,街灯亮了,栈桥(指港口上用于上下旅客的桥)上华灯齐放,我在桥边的长椅上坐下,耳边飘来游人们清幽的歌声、朗朗的笑声。海浪轻轻地有节奏地拍打着桥基,哗,哗……多美的旋律啊!我仿佛置身于神话仙境,心儿陶醉在迷人的夜色中。

    家乡的海呀,我爱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猫(节选)

季羡林

    ①虎子是我养的第一只猫。

    ②刚到我家来的时候,它比老鼠大不了多少。蜷曲在窄狭的室内窗台上,活动的空间好像富富有余。它并没有什么特点,仅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但是异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生气,因此起名叫虎子。它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不管是用鸡毛样子,还是用竹竿,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我的外孙打过它一次,从此结仇。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声震耳。他没有办法,在家中走动,都要手持竹竿,以防万一,否则寸步难行。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来看我,他显然是非常喜欢猫的。一见虎子,嘴里连声说着:“我身上有猫味,猫不会咬我的。”他伸手想去抚摩它,可万万没有想到,我们的虎子不懂什么猫味,回头就是一口。这位老同志大惊失色。总之,到了后来,虎子无人不咬,只有我们家三个主人除外,它的“咬声”颇能耸人听闻了。

    ③但是,除了暴烈咬人以外,虎子还有另外一面,这就是温柔敦厚的一面。

    ④虎子来我们家以后的第三年,我又要了一只小猫。这是一只混种的波斯猫,浑身雪白,毛很长,但在额头上有一小片黑黄相间的花纹。我们家人管这只猫叫洋猫,起名咪咪;虎子则被尊为土猫。这只猫的脾气同虎子完全相反:胆小、怕人,从来没有咬过人。虎子和咪咪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一进门,虎子就把咪咪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它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奶,却坚决要给咪咪喂奶。把咪咪楼在怀里,让它咂自己的干奶头,她眯着眼睛,仿佛在想着天福。我在吃饭的时候,有时丢点儿鸡骨头、鱼刺,这等于猫们的燕窝、鱼翅。但是,虎子却只蹲在旁边,瞅着咪咪一只猫吃,从来不同它争食。有时还“咪噢”两声,好像是在说:“吃吧,孩子!安安静静地吃吧!”有时候,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虎子都会从西边的小山上逮一些小动物,麻雀、蚂炸、蝉、蛐蛐之类,用嘴叼着,蹲在家门口,嘴里发出一种怪声。这是猫语,屋里的咪咪,不管是睡还是醒,耸耳一听,立即跑到门后,馋涎欲滴,等着吃母亲带来的佳肴,大快朵颐。

    ⑤我们家人看到这样母子亲爱的情景都由衷地感动,一致把虎子称作“义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昏

蒋春光

    有一种情绪,没来由,风一样漫无边际,雾一样团团地化不开,云一样的灰调子,而你正沉溺其中——告诉你,你是掉进黄昏里了。

    这时白日将尽,光芒尽敛。耀眼的太阳呈现出一片温柔的玫瑰红,慢慢沉入地平线,像一个游向深海的红脸孔的孩子,离你越来越远。它的周围,是色彩渐淡的云朵;而你头顶的天空,已变成清冷的钢灰色。

    这时A____。暮霭梦一样飘浮游走,模糊了事物的边界;天地正连成一体,成为不可名状的庞然大物。刚才还清晰可见的山林,披上了深灰色的长袍。树木耷拉着叶子,陷入沉思。草儿尘土压身,像经过了长途跋涉。花朵起皱,显出几分委顿和苍老。河水缓慢流淌,河面起了薄雾,看上去更为宽阔深邃。田野静穆,庄稼吸足了阳光和养分,慵懒而立。

    这时B____。鸟儿们开始商量睡眠的事,呢喃啁啾,腔调里满是草叶和虫儿的气味,一群群结伴归巢。老猫游走了一天,精疲力竭,现在有一声无一声地叫唤,昏昏欲睡。还有蛐蛐儿的声音,东一声西一声,这是它们在试音,准备夜晚来临之后登台歌唱。渐渐地,万物都静下来。

    这时百业歇息,人烟稀薄。白天的活动结束了,人们散场归家,但睡觉尚早。你在庭院独坐,看墙外渐渐暗下来的世界,散漫地想一些事情。此时最想的是亲人。你心里的思念,会随着一些气味、场景和声音,苦蒿一样生长。你瘫软在椅子里享受着这难以言表的时刻又甜蜜又忧伤。

    黄昏是乡村和小镇才有的时光。黄昏的风景以及由此风景产生的情绪,是人生的重要经验。如此与天地同节奏,多么美好。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