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永生的眼睛》同步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细雨蒙蒙,伞撑开身子,为他人挡住了淋人的雨水。

盛夏,烈日炎炎,伞撑开身子,为他人遮住了灼人的阳光。

秋天,细雨连绵,伞撑开身子,为他人遮挡了凉意袭人的雨滴。

严冬,风雪交加,伞撑开身子,为他人抵御了刺骨的寒冷。

但是,一走进屋子,伞却收拢身子,谦虚地躺在墙角最不惹人地方。

小花猫不解地问:“伞大哥,您做了那么多好事,却默默无闻,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伞反问说:“如果人们需要我的时候,我蜷着身子躲起来,而不用着我的时候,我却又硬撑开身子显示自己的存在,那生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意思?能够为人民服务,这是我最高兴的事。”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人:①火烧;②火烫;③明亮。 ②不①剖开;②消除;③明白。 ③默默无①听见;②用鼻子嗅气味;③名声;④消息。
(2)、前四个自然段描写了伞
(3)、找出描写伞风格的一句话。
(4)、伞这样生活得有意义吗?为什么?
(5)、你感觉你周围的人谁生活得最有意义?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白杨树

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

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她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她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给她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她吸收自由的空气,她就会挺拔向上,她从来不对生长的土地说不。她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因为她属于草根族。

白杨树虽然出身寒微,却是最讲究生存质量的。土壤里还透着冰碴,春风中还夹着寒意,她的枝头已经冒出翠绿的嫩芽,在沉重的压力下,她的每一个嫩芽,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的,而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

秋风里,虽然脱尽了叶子,单薄的枝条依然透着精气,枝干向上,高昂着头。严冬里,她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白杨树并没有想到移栽和迁徙,哪怕她的残落枝叶腐化归于泥土,也要为这黄土地增添一点养分和活力。厚实的黄土地下,涌动着白杨树不朽的生命,黄土地酥酥地勃发了,一片片地延伸着绿。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的花果山上有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前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 扭头看着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了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 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 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俩写个带路歌吧。“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夜石林

    游人散尽了,夕阳的风吹(拂  佛)石林。

    此刻,一切都安静了,安静了,石头们呼吸着晚霞里(闪动  闪烁)的星光的气息,沉默如石雕的哲学家。月亮出来的时候,它们扬起的脸庞光(茫  芒)四射。

    据说月亮上有许多永远冰冷的石头。是月亮上的石头向地上的石头问好吗?月光冷凉,落在一柱一柱的石头上,弹跳一下,碎了,溅成满地银花。

    石林浸在月光里。

    (突然  悠然)想起一个小姑娘,想起小姑娘这样问妈妈:“夜里,石林睡觉吗?夜里,石林好玩吗?”

    石林忍不住笑了,可爱的小姑娘哟!

    这时候,虫儿们出来了。叮铃,叮铃,母蛐蛐叫,公蛐蛐叫。蜘蛛在月光下织网,蛛网一闪一晃地亮。一条蜈蚣从石缝里爬出来,又一条蜈蚣从石缝里爬出来,石头们痒酥酥地,想笑,月光颤颤如花瓣。鳞甲绿亮的秤杆蛇游过来了。青蛙、癞蛤蟆、田鼠、竹鼠和松鼠,还有穿山甲、蛤蚧,还有一只灰兔跑了过去。噪鹃鸣叫起来,山斑鸠拍着翅膀。打屁虫、大刀螂、蝎蛉、金龟子们复眼(闪动  闪烁),彼此用触须、长足和气味互致晚安。跳舞的跳舞,弹唱的弹唱,每一块石头,每一茎草叶,都是虫儿们的婚床和乐池。月光的瀑布(泻  泄)在石壁上。石头们身披新装,满怀(欢喜  喜悦)地让(浸透  渗透)月光的木香花、紫藤、皂(夹  荚)树、白蜡条、金竹、野玫瑰和洋槐的清香,从自己的缝隙和皱褶里流过。呵,小姑娘!你说,夜里,石林睡觉吗?你说,夜里,石林好玩吗?

现代文阅读

英雄老山界

张雄文

①细雨如丝,飘洒不止,山间的苍翠肆意奔淌。

②我惊异于这座大山的险峭、雄阔与深沉。抬头仰望,除了一方窄狭天宇,便只有绵亘的山峰与森林,辽阔无边。

③淅沥的春雨里,我撑一柄雨伞,沿古道向峰顶登攀。古道伸入一段巉(chán)岩,一阵浓雾涌过的瞬间,英气隐隐逼来。我蓦然似乎又听到了另一种脚步声,激越、铿锵而急促,甚至伴有凄厉的军号声。正是这种当年响彻峰峦间、改变了民族命运的声音,将我引到了这座大山的深处。

④1934年11月下旬,实施战略转移的中央红军一路疾行,奔赴湘江。湘江边敌人近30万兵力已如巨兽张着血盆大口,8万多红军官兵拼死向前,苦战五昼夜,终于突破了铁桶般的围堵,却也是一场 惨胜,损失了大半将士,许多人永远躺在了冰冷的湘江水底……几天前,在老山界另一边的桂北全州 湘江战役旧址,我远眺湘水,心情沉重,久久徘徊。

⑤跨过被鲜血染红的湘江,中央红军的铁流分多路继续倔强挺进。他们再次摆脱围堵、纠缠,突入新宁境内,准备沿湘桂古道翻越老山界。雨丝还在飘洒,此刻我想象着当年红军官兵眼中的奇观:“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 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古道边,竹林渐渐丰茂起来,林下长满结实的春笋。我扯了根小笋,细细端详,眼里淌着敬意:它们的先祖,也曾为一个崭新中国的诞生燃烧出火光。

⑥对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而言,红军官兵山间所遇的每一种艰辛都难以想象。仅仅在古道上攀爬了几里,空着手的我便了好几回,若无山间漫涌的英雄气激励,我或许早已下了。

⑦确如曾是这支铁流中一员的萧华将军所言:“红军都是钢铁汉。”凭着对信仰的执着与对未来的信念,他们终于咬着牙关翻越这座大山。一个月后,遵义会议召开,一部长征乃至中国革命的皇皇巨著,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⑧我到峰顶一处平地时,眼前赫然矗立着一块巨石,上书“老山界”三个遒(qiú)劲大字,旁边还以端肃小楷镂刻着陆定一的《老山界》。我久久摩挲(suō)巨石上的文字,似乎感受到了那段沉重历史的心跳。

⑨听说,如今老山界下的乡民已将沉睡大山的野生茶,打造成一款香气馥(fù)郁的名茶,曾经窘迫的日子早已成为过去。我想,这是山间英雄气的跨时代承继,也是红军官兵当年翻越老山界追逐的理想之一。有了这种英雄气,老山界的明天必将如正升腾的霞光一样更加绚烂。

⑩下山时,我依依不舍,不时反顾,似乎想把这座英雄山的英气带回去……

(文章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