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阅读

蔡伦造纸惠千秋

苏 青

“诗里,画里,蔡伦故里,耒阳在这里欢迎你。”感受“千年纸都”的文化魅力,畅想“荆楚名区”的美好未来。耒阳是“纸圣”蔡伦的故里,同时也是“诗圣”杜甫的卒葬之地,享有“荆楚名区”“三湘古邑”“汉白玉之乡”“油茶之乡”“楠竹之乡”等美誉。

中国造纸学会秘书长曹春昱介绍,蔡伦发明造纸术深受前人丝絮生产工艺的影响。古人用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将余下的恶茧、病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每次漂絮完的篾席上都会遗留一些残絮,用篾席多次漂絮,残絮便会累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纤维薄片晾干后剥离下来,便可用于书写。古籍把这种絮片称为赫蹏或方絮。方絮因数量稀少,价格昂贵,只能供达官显贵书写使用。

时任尚方令的蔡伦,在主管御用器具制造期间,经多年摸索、实践,发明了用树皮、麻头、敝布、渔网等为原料制造植物纤维纸的办法。东汉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蔡伦将自制的植物纤维纸献呈汉和帝,得到汉和帝的褒赞和赏赐,并下令在全国推广使用,纸张逐渐取代笨重的竹简和昂贵的丝帛,成为即使是平民百姓也用得起的书写用品。后人把蔡伦发明制造的这种植物纤维纸称为“蔡侯纸”。

在“蔡侯纸”发明前,人们一直在寻找造纸的方法,全国多地考古发现的“灞桥纸”“中颜纸”“金光纸”等,就是西汉时期先人找寻、探索的具体反映。这些所谓“西汉纸”的考古发掘,使得蔡伦造纸术的发明曾一度受到质疑,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蔡伦并非造纸术的最早发明者,他只不过是改良了已有的造纸术。但是,更多的研究者用事实证明,“灞桥纸”等“西汉纸”只是纤维物的简单堆积,相较于制作原料,其物理、化学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因而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纤维纸”。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规范了工艺流程,使得这种创新技术易于学习、推广。在原料选择上,蔡伦主要利用废弃的麻料和易得的树皮,使生产成本得以大幅降低。在生产制作上,他根据植物纤维原料特性和手工作坊生产要求,创造了“锉、煮、捣、抄、烘”五步造纸工艺流程。“锉”即切断或砍碎原料,今天的造纸业谓之曰“切料”;“煮”是为了脱掉树皮、麻料中的果胶和木质素,等同于现代造纸工艺中的“脱胶”;“捣”就是将切碎、煮烂的原料舂捣成浆,即今天造纸行业里的“打浆”;“抄”就是用篾席或丝网在纸浆里抄纸,今天的造纸行业仍沿用了这一工艺名称;“烘”是把“抄”出来的纸页摊平晾干,它是蔡伦造纸法的最后一道工序。

史籍记载,蔡伦“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可见,蔡伦发明造纸术并非轻松所得,每逢节假日,他都闭门谢客,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工场作坊,学习、探寻与造纸工艺相关的方法与技术。真可谓,锲而不舍,天道酬勤。蔡伦之后近2 000年的今天,世界各国造纸的主要工艺流程,基本上还是沿袭他发明的“蔡侯纸”生产原理,无非是把手工操作改成机械操作,继而把机械操作改进为自动控制,不断提高造纸的效率和质量。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纸张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应用,快速推动报刊、图书业发展,给先进思想的传播和优秀文化的传承插上了翅膀,继而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选自《科普日报》,有删改)

(1)、下面是小贵同学梳理的文章思维导图,其中不属于本文科普内容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2)、阅读文章后,同学们对“造纸工艺流程”产生了浓厚兴趣,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小州:“锉”即切断或砍碎原料,今天的造纸业谓之曰“切料”。
A、小黔:“煮”是为了脱掉树皮、麻料中的果胶和木质素,等同于现代造纸工艺中的“脱胶”。 B、小阳:“捣”就是将切碎、煮烂的原料舂捣成浆,即今天造纸行业里的“打浆”。 C、小文:“抄”就是用篾席或丝网在纸浆里抄纸,这是蔡伦造纸法的最后一道工序。
(3)、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阅读文章后,请简要概括蔡伦发明造纸术具有的伟大意义。
(4)、阅读完文章后,同学们围绕“蔡侯纸”展开了激烈讨论。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把同学们的讨论内容补充完整。

小语:在“蔡侯纸”发明之前已经有了“方絮”,为什么不全国推广使用“方絮”呢?

小文:这是因为①

小贵:那“蔡侯纸”具有怎样的优势呢?

小黔:②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三部分文字,完成小题。
                                                                                                                       雪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 ;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④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⑤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有些树木是空心的

刘光裕

    ①很多大树随着年岁增长,树心会慢慢腐烂,最后成为空心,威胁大树生长。在古树相对较多的北方,空心是个大问题,如曹雪芹纪念馆前的歪脖子老槐树,北京植物园龙王庙前的老槐树等。

②事实上,树木空心不止发生在北方我们所熟知的老槐树、大青树或常见大树中,在水热丰沛地区,树木的空心现象也很严重。研究发现,澳大利亚稀树草原上66%—89%的物种会发生空心,树干空心直径达50%;亚马孙热带雨林中有37%的空心率;云南哀牢山原始森林的空心树木也相当多。

    ③从树木生长环境与自身生长特征看,潮湿的原始森林中空心树最多,老粗矮的树木容易空心,主干比侧枝容易空心。那么,有些树木为什么会空心了呢?

    ④1976年,生态学家丹尼尔·扎森发表了一篇文章《为什么热带树木的心会腐烂掉》,认为树木空心是一种适应策略,空心乃自然界“无用之用”的体现。树木在闪电、火烧或真菌侵扰、动物啃噬之后,会形成空心。树木内心慢慢腐烂,营养逐步流到植物根部,被循环利用。扎森对树木空心“无用之用”的解释,听起来合乎逻辑,但长期缺乏证据,尚未被生态学家证实。

    ⑤细细思之,当树木中心在微生物或动物作用下慢慢腐败的时候,营养首先被白蚁等昆虫大量获取,枯木中最重要的部分被雨水冲刷到地表的土壤里,这些到达地表的营养则会被地表浅根的草本植物获取,而不能到达大树的深根。树木空心后渗入土壤中的营养实际上是被大树的竞争者草本植物获取了。此外,若树木空心是一种适应性策略,理论上空心木应该吸引很多分解者和啃噬者,而现实是啃噬倒木的动物多样性和真菌多样性高于空心木。所以,营养循环利用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⑥英国科学家最近在《生物学快报》上发表一篇文章《为什么那么多树是空心的》,认为植物空心可能是选择性地牺牲一部分化学防御来节省能量,并非如扎森所言的促进能量循环。

    ⑦植物通常依靠化学物质来防御微生物或动物。对于长新叶新枝条、掉落老叶老枝的树木来说,像保护嫩叶嫩枝一样保护树心可能并不是一种经济的选择。对于较大的树木来说,树干外周的树皮通常是活的,用来运输水分、矿物质,树木要维持外周树皮通常每年要耗费5%—13%光合获取的能量。为了节约能量,很多树木的心实已死去,它既不储存能量也不传输物质。所以,树心一旦形成,化学防御物质没法更新,因此抵抗能力降低了。缺乏化学物质更新的树心自然容易受到真菌和动物的侵蚀,造成树木空心。

    ⑧从树木物理稳定性考量,高大树木的水平侧枝通常比直立的枝干更能忍受高强度的拉升力。因此,水平侧枝通常生长更加强壮,物理性强,更耐真菌和动物腐蚀一些。硕大的侧枝同时会将拉力施加在空心树木的外周,对树皮形成选择,树木空心的现象或许还能合理解释为什么树皮外周比树心结构复杂的现象。

    ⑨不过,树木为何会出现空心现象,这个问题仍然没有最好的解释。有人可能还会问,为何有的植物(如伞树或竹子)的茎干生来便是空心的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那还得等待新的科研结果。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甲】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________而山腰反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________很成功,在________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乙】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所有蜘蛛都结网吗?

①提起蜘蛛,人们马上会想到蜘蛛网,似乎蜘蛛网是蜘蛛的“标配”。梅尧臣说蜘蛛“日结一尺网”,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尽管所有蜘蛛都是才能卓绝的“纺织姑娘”,但只有一半蜘蛛是精益求精的织网高手。

②结网蜘蛛是最吸引眼球、最为人熟知的蜘蛛,也是最古老的“网络工作者”。其他蜘蛛对蛛丝的利用相对简单:或编一个简陋的掩体,或设一个感应的装置,或在捕猎时当绳索,或在飞跃时作安全带……结网蜘蛛可以在不同的场所织起天罗地网作为狩猎场,如圆网蛛、中华涡蛛、胸斑花皮蛛等。圆网蛛是最常见、织网最精巧的蜘蛛。圆网蛛的网是大自然制造的精美艺术品,充分体现了蜘蛛的创造力。“屋角篱尖竹树阴,可怜用尽许机心。”杨万里说的就是圆网蛛,其生活场所是最不起眼的屋檐、篱笆或庭院的角落。

③洞穴蜘蛛也织网,但网没有黏性,它们纯粹依靠网和地面的振动来感知猎物的范围,进而实施攻击。事实上,蜘蛛是世界上对振动最敏感的动物之一,饥饿中的蜘蛛感觉尤其敏锐。

④洞穴蜘蛛习惯于躲在沙堆或洞穴里守株待兔,等待猎物送上门来,如食鸟蛛、施展蜘蛛、悉尼漏斗网蜘蛛。亚马孙巨人食鸟蛛真是蜘蛛家族的“巨人”,足展可达30厘米,是圆网蛛的10倍,与施展蜘蛛体形相差约700倍。在它的食谱中,除了昆虫,还有青蛙、蜥蜴和小鸟。所有蜘蛛都有毒性(蜘蛛毒素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悉尼漏斗网蜘蛛堪称世界上毒性最大的蜘蛛之一,令人闻风丧胆,其毒液中含有阿特拉科毒素(一种神经毒素),一次蜇咬就可轻易杀死一名成年人。它们不仅猎杀昆虫,也捕食比它们体积大的青蛙和蜥蜴。穴居狼蛛很特别,它筑穴而居却懒得结网,依仗着螯肢中的剧毒,直接对猎物采取暴力袭击。狼蛛性情凶猛,但对待自己的孩子却温情脉脉。

⑤游猎蜘蛛居无定所,四处觅食,如跳蛛、猫蛛、蟹蛛、平腹蛛等。蟹蛛不结网,常常静伏花草丛中等候过往的昆虫,它敢于以小搏大,捕食比自己大得多的蝴蝶和豆娘。平腹蛛富有智慧,讲究策略,不靠蛮力取胜。它捕食时总是小心翼翼地靠近蟑螂等猎物,偷偷释放丝线将猎物缠住,然后找准机会向着猎物颈部致命一击。此外,猪笼草花蛛会用蛛丝做“保险带”或“安全气囊”来窃取猪笼草捕虫瓶中捕获的猎物。

⑥当然,蜘蛛并非严守上述生活方式。例如,流星锤蜘蛛的雌雄个体狩猎方式就大相径庭。真正配得上流星锤蜘蛛这个称号的是雌蛛。雌蛛用蛛丝和黏液制作一个“流星锤”,并用气味引诱飞蛾。当飞蛾靠近时,它就疯狂地舞动流星锤,直至将猎物粘住为止。雄蛛是个“袖珍男”,舞不动“流星锤”,也捉不住大飞蛾,它就干脆不劳神费力地制造工具,而是潜伏在树叶之间,直接用毛茸茸的附肢捕捉小飞蝇。

⑦拟态蛛自己不结网,它以其他结网蜘蛛为食。它先侵入猎物蜘蛛的蛛网,然后轻轻地拨动蛛丝,发出欺骗信号,将自己伪装成体形较小的入侵者,引诱蛛网主人前来。当猎物进入攻击范围时,拟态蛛会非常轻柔地触摸猎物,在猎物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用螯肢中的毒液将其麻醉。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文学类文本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贪吃的大脑

①含有特殊营养的巧克力、有助于增强记忆力的面条、助眠的椒盐饼干……这些正在进行试验的调制食品,旨在通过食物影响大脑,改善某些状况。其实,人的情绪、机灵程度、记忆力甚至疼痛感都受食物的影响,那食物又是通过什么影响人的大脑的呢?

②食物能对大脑造成影响,是因为大脑中存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至少有三十种。早期,人们并不认为食物会影响神经递质,因为大脑有一层保护屏障---血脑屏障,大多数物质都无法进入大脑,只有少数如酒精一类的化学物质,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③大约十年前、人们才发现大脑制造神经递质的能力取决于在血液中循环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单一的营养素后进入血液,当循环至大脑时,一些营养素渗入脑细胞,影响神经递质的生成,这意味着大脑并非不受食物的影响,而是深受食物的影响。

④安然入睡依靠的是一种叫血清基的神经递质。要产生血清基脑神经元需要色氨酸。那么,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就能促进睡眠吗?并不是。因为在蛋白质中色氨酸含量极低,对它来说,穿过血脑屏障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那如何解决呢?食用碳水化合物。食用碳水化合物可增加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可以清除血液中的其他氨基酸,这样,更多的色氨酸便可以进入大脑。也就是说,想要安然入睡,吃几块果汁软糖或一把饼干会比喝上一杯牛奶更好。

⑤多食用碳水化合物、少食用蛋白质还可缓解一般性疼痛。坦普尔大学曾对三十个长期颌部疼痛的患者曹进行过试验:在一个月时间里,规定他们分别吃含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食物或其他日常食物,结果是,吃含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食物的病人比吃其他日常食物的病人的疼痛感明显减轻

⑥卵磷脂的发现,让很多记忆力衰退患者找到了一线生机。1975年,沃尔特曼博士等人证明,吃一种叫胆碱的物质能增加大脑中乙酰胆碱的数量。阻碍乙酰胆碱的药物似乎损害人的记忆力,而模拟乙酰胆碱的药物明显地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不久之后,人们又发现人体与动物体中胆碱的天然源泉——卿磷脂。卵磷脂可使大脑中的乙酰胆碱增加得更多。增加卵磷脂有助于增强记忆力吗?一名英国科学家进行过一次为期六个月的试验。在试验期间,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病人每天服25克纯卵磷脂,结果表明,他们的记忆力略有好转。一般情况,每天得服用20克纯卵磷脂,才会对加强记忆力有效。

⑦年龄在所有关于营养素对大脑影响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因素。大脑在出生前后是最敏感的。婴儿在出生前5个月至出生后18个月期间,脑神经元以最快的速度分裂、生长。在此期间,给母亲与婴儿以含足量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是极其重要的,否则,婴儿大脑的发育会受到影响。有研究显示,在婴儿期营养不良的孩子或在母亲怀孕后期营养不足情况下所生的孩子,即使后来喂养得很好,他们的智力也会受到负面影响;相反,一直到出生后18个月都有充足蛋白质的孩子,即使某一时期营养不足,在重新获得营养后,也会迅速恢复健康。

⑧人老之后,有很多脑神经元会死亡,又没有新的代替,就会变得健忘和呆滞。沃尔特曼设想配制一种老年人服用的食品,用它来阻止这种衰老过程,并且尽可能地提升留下的神经元的“工作”效率。在食品中增加能影响神经递质的营养素,当然是理想的办法,而且比起药物,这类食物可能更安全,副作用更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