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枯竹

梁惠娣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那一株枯竹。它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它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正值青春的其它竹子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③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④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     ⑴    ”。它是苏轼,“     ⑵     ”。它是郑板桥,“      ⑶    ”。

    ⑤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⑥……

(1)、下列诗句是从第④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据文意,在下面横线处选择还原,只填序号。

它是王维,“     ⑴    ”。它是苏轼,“     ⑵     ”。它是郑板桥,“      ⑶    ”。

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

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去远方
        ①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②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③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④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⑤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⑦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阅读答题。

                                                                                                                                掌声

        ①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一样,上课铃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②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同学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

        ③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④“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⑤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

        ⑥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老师,你看黑板上——”

        ⑦我一下子惊呆了 , 原来黑板有一行清楚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⑧这是我教学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每次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公开向我挑战。

        ⑨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我昨天批评过的李晓写的。

        ⑩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到头皮都“啪啪”炸响。但是瞬间我就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⑪我面带笑容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

        ⑫尽管我的话里透着真诚,很多同学还是一脸的不安。

        ⑬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重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

        ⑭许多同学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课堂气氛已转入正常。

        ⑮我立即一口气说了下去:“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⑯接着我详细地介绍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一些弱点和缺点。

        ⑰由于是说自己,我说得非常流畅,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口才比平常显得更好。我说完了,教室里一片沉静。我感到,同学们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果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全班同学都在热烈地鼓掌。连李晓眼中也有点晶莹,他的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⑱——主课是从来不兴鼓掌的,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

        ⑲我心中为自己即兴设计的教学方案陶醉了。

        ⑳我潇洒地将“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李晓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让他站了起来。

        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

        我心中一惊 , 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尽管我自认为表现得很潇洒,但还是被学生一眼看穿了

        李晓讲得也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掌声一落,女学生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王娜娜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也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我非常惊喜,为她的大胆活泼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同学的掌声又一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此事过去又快十年了。如今,李晓已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王娜娜在法国留学,已获得博士学位,正在读博士后。这个班的学生见到我或者来信时,说最佩服的是我处理这节课的方式,这节课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语文课。

        其实,近十年来,这三次掌声也仍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阅读下面文章并完成下面的题。

害怕回乡

       回乡不是回家。

       回家是亲切的。记得母亲在世时,回家是那样的温馨,是那样顺理成章。一踏上故土,远远望见屋顶上的炊烟,望见屋顶下的竹篱,竹篱后,有慈母倚门而望。

       未进家门,早有乡邻,用真诚而纯朴的目光迎接你:“哇,回家开看母亲了。”

       匆匆推开柴门,扑进母亲怀里,一卸世路风尘的艰辛。

       母亲去世后,家就变得飘渺了。……

       回归是必然的。只是先人已渺,旧居不存,算不了回家,就算回乡吧。但回乡的路是艰难的。

       当我踏上那弯曲的乡路时,山还是那座山,村还是那个村。乡邻依旧友好,迎候你的目光也依旧真诚。但语意里有了陌生:“啊,回来看看?”

       是的,回来看看。看什么呢?

       “到乡翻似烂柯人”,一棵系念故乡的心,顿时被悬了起来。

       于是无可挽回地要坠入从前,黯然地走进童年的记忆,很悲壮地站到昨日已远、来日无多的路口,踟躇复踟躇。在乡邻目光的探询下,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

       故乡,是生命的根,在抚摸生命之树的须根时,如果没有结出丰厚的果实来回报,那么你可曾以你树冠的绿阴,给故乡送来一丝一缕的清凉?

       你会想到自己没有做官,不是荣归故里,你不很富有,不是衣锦还乡;你也不是明星,不为故乡增色。也许,这并不重要,故乡无意苛求于你。只是你对你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

       想到此,你会明白前人为什么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感喟了。

       ……当你倦游知还,鸟归林,鱼归渊,回到了生命的源头,你不得不回望一下自己的漫漫长途,也不得不反躬自问:你留在山外世界的行踪、足迹是否歪斜?面对依旧贫瘠的土地,你是否无愧于心,无愧于乡呢?

       所以回乡,不只是回到记忆,而是回到生活的始发站,去审读自己的生命行程。

       回乡,面对养育你的土地,你想到故乡的厚恩,未有寸功的回报,你会悚然而惊。

       所以,我害怕回乡。

阅读《瓜香不减来时路》,回答问题。

瓜香不减来时路

张猛

       ①田畴载绿,花木扶疏,又是一年果红瓜香。每当从卖瓜的摊前车旁走过,那缕来自大地的清香便会钻入肺腑,叫人口舌生津。那一声声熟悉的叫卖会拦住你匆匆而去的脚步,让我们循着地气向着乡土做一次深情的回眸。

       ②乡间8月,正是香瓜开园的时候,爷爷便带着我走上那条林长草丰的沙土公路。相距或远或近的路旁就会有一筐筐粘着泥土带着芬芳的瓜摆在绿阴下,等待那颠簸往来的汽车。

       ③卖瓜的都是熟稔的乡亲,看到领孙子的爷爷隔着很远便喊:“九叔,快过来吃瓜啊!”听到这令人怦然心动的声音,我便跟在爷爷身后一步步蹭过去,羞涩地接过瓜,洗也不洗就咔嚓咔嚓地大快朵颐。

       ④儿时乡村清贫,过秋儿买瓜的时候不多。古诗虽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但嘴馋胆大的孩子还是禁不住那甘甜的诱惑去偷瓜,既为了解馋,也为了寻求一份刺激。

       ⑤我也曾是偷瓜孩子中的一员。在骄阳似火瞌睡连连的午后,三五个小孩便鬼鬼祟祟地钻进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我们猫着腰,拨开茂密刺人的玉米叶子,屏气凝神地摸向瓜地。到了瓜秧匍匐的开阔处,前面的孩子悄悄趴下去,老鼠一般探出头观察一番,如果不见人就要下手了,不管生瓜熟瓜,够得着的无一幸免。伙伴中有一人因总摘青瓜而得名“生瓜头”。此刻,如果不幸被发现,看瓜的一声断喝,孩子们就立刻四散而逃,跑丢鞋的时候也常有。

       ⑥那一次到一偏远瓜地,老瓜头许久不在,偷瓜的孩子大摇大摆地钻进瓜窝棚去吃,跑累了吃饱了之后竟然睡去了。当我们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瓜的大爷已经从天而降立在我们面前,当时我们都傻了,垂头丧气等着一场狂风骤雨。没想到,他问问这个孩子是谁家的,那个孩子是谁家的,然后又塞给我们两个香喷喷的瓜:“以后馋了就来,别‘祸害’人啦!”如此骂骂咧咧地吆喝几句便打发我们回家去了。

       ⑦多年以后,我才真正懂得,其实无论吃瓜还是偷瓜,那其中都流淌着一股绵长悠远的乡情,编织着一段青葱美好令人怀念的故事。童年如梦,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美梦是否还在天蓝草碧瓜香弥散的乡间烂漫上演?

(选自《中国质量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裙子,绿帕子

丁立梅

       ①十五年前的学生搞聚会,邀请了当年的老师,我也是被邀请的老师之一。

       ②十五年,花开过十五季,又落过十五季。迎来送往的,我几乎忘掉了他们所有人,然而在他们的记忆里,却有着我鲜活的一页。

       ③他们说,老师,你那时好年轻呀,顶喜欢穿长裙。我们记得你有一条鹅黄的裙子,真正是靓极了。

       ④他们说,老师,我们那时最盼上你的课,最喜欢看到你。你不像别的老师那么正统威严,你的黄裙子特别,你走路特别,你讲课特别,你爱笑,又可爱又漂亮。

       ⑤他们说,老师,你还教过我们唱歌呢,满眼的灰色之中,你是唯一的亮色,简直是光芒四射啊!

       ⑥他们后来再形容我,用得最多的词居然都是,光芒四射。

       ⑦我听得汗流浃背,是绝对意外的那种吃惊与惶恐。可他们一脸真诚,一个个地拥到我身边,争相跟我说着当年的事儿,完全不像开玩笑。

       ⑧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找出十五年前的照片。照片上,我就是一位普通女子,圆脸,短发,还稍稍有点胖。可是,脸上的笑容,却似青荷上的露珠,那么透明和纯净。

       ⑨老师有没有魅力,原不在于容貌,更多的,是缘于内心所散发出的好意。

       ⑩我记忆里也有这样的一个人。小学六年级,学期中途,她突然来代我们的课,教数学。我们那时最顶头疼数学的。原先教我们的是个中年男人,面上整天不见一丝笑容。即便外边刮再大的风,他也是水波不兴,严谨得像老古董。

       ⑪她来,却让我们爱上了数学课。她十八九岁,个子中等,皮肤黑里透红,长发在脑后用一条绿色的帕子,松松地挽了,极像田埂边的一朵小野花。天地阔大,她就那么随意地开着。她走路都连蹦带跳的,跟只欢快的小鸟似的。第一次登上讲台,她脸红,半天说不出话来,只轻咬住嘴唇,看着我们笑。那样子,像个邻家大姐姐。我们一下子喜欢上了她,有新奇,更多的,却是亲切。

       ⑫记不得她的课上得怎样了,只记得,每到要上数学课,我们早早就在桌上摆好数学书,脖子伸得老长,朝着窗外看,盼着她早点来。我们爱上她的笑容,爱上她的一蹦一跳,爱上她脑后的绿帕子。她多像一个春天啊,在我们年少的心里,茸茸地种出一片绿来。她偶尔也惩罚不听话的孩子,却从不喝骂,只伸出食指和中指,在那孩子头上轻轻一弹。看着那孩子笑道:“你好调皮呀。”那被她手指弹中的孩子,脸上就红上一红,也跟着不好意思地笑。于是,我们便都笑起来。我们的作业若完成得好,她还会奖励,做游戏,或是唱歌……这些,又都是我们顶喜欢的。

       ⑬然而学期未曾结束,又换回原来严谨的男老师。她得走了。她走时,我们都去大门口送,恋恋不舍。我们看着她和她脑后的绿帕子,一点一点远去,直至消失不见。天地真静哪,我们感到了悲伤。那悲伤,好些天,都不曾散去。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行走的燕子

    王燕没想到妈妈会有病。

    王燕陪同妈妈去请假,见妈妈站在领导面前,眼泪汪汪,说她患病了,还呻吟了几声。领导一脸严峻,说:“明天我们要去审计一家单位,缺了你怎么办?”

    妈妈是单位的审计师。妈妈的泪水刷地出来了,把一张纸放在领导办公桌上,说她患上的是传染病。

    领导身子一颤,连检查单都不敢看了:“好吧,我另外安排人。你好好治病吧。”

    王燕心里大恸,扶住妈妈走出领导的办公室。王燕急了:“妈妈,你有病怎么不告诉我?你早晨还说要送我去广州。”

    妈妈抹抹脸:“我这病,会好的。”

    王燕说:“我有腿,有脑袋,自己上学去。何必兴师动众?”

    妈妈说:“你从来没离开过爸妈。你爸爸还得去学校找领导联络一下感情。”

    王燕看着母亲的眼,想问,又闭上嘴巴。

    王燕考上重点本科,要去广州上学。爷爷、奶奶和父母把上学这事当做当前的大事要事来抓。父亲决定明天出行:六月二十八,好日子,提前上学去,可以游玩几天。父亲是一家公司的老总,不差钱。

    王燕见妈妈神情有些异样,叹息一声,不说话。

    王燕回到家,正要去洗澡,见父亲从卧室出来,额上贴着膏药。

    王燕大惊,问父亲怎么了?

    父亲苦笑笑,说是王燕的奶奶用拐杖打的。

    王燕问奶奶怎么打人呢?

    父亲说:“你奶奶霸道。但她不是有意要打我。她去南门湾请算命先生求吉日,说明天出行不吉利。我说相信迷信干啥?你奶奶冒火了,一拐杖扫过来,砸在我额上。”

    王燕大喊:“算命先生说的是狗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是吉日。”

    父亲一笑,递给王燕一张纸条:“上面是算命先生写的,明天出行会出大问题。好吧,等几天再出发。”

    王燕抓过纸张,嚓嚓几声撕碎:“你去找算命先生算算我妈妈的病几时能痊愈吧。”

    父亲一怔:“你妈妈得了什么病?”

    王燕一惊:“你还不知道?传染病。”

    父亲哦了一声,走出屋去。

    王燕走在洗澡间,洗啊洗啊,洗了好半天。

    父亲喊:“吃晚饭。”

    王燕走出洗澡间,坐上桌,见妈妈吃得正香,不像病人的样子。王燕问妈妈服药没有?妈妈诡秘一笑,说她的病快好了。

    王燕一双大眼瞪得溜圆:“妈妈,你装病?检查单是哪来的?”

    妈妈面红耳赤,只好坦白,说检查单是王燕姑姑帮忙开的。姑姑是医院副院长。

    王燕搁下饭碗,掰着指头,嘴里念念有词,“神算”起来:“明早四点四十四分,我若出发去学校,今后肯定是栋梁之才。”

    妈妈噗嗤一声:“吹牛吧?”

    王燕一脸肃然,咚咚咚走出家门。

    王燕回家时,天已黑尽。王燕进了卧室,便躺下。

    第二天四点四十四分,王燕轻轻打开房门,将一张纸贴在门上,然后拎着旅行箱走出家门。—纸上画着一只燕子。燕子没有展翅飞,却在地上行走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