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拔尖特训】小语五上 第六单元 18.慈母情深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花 边 饺

肖复兴

    ①小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一会儿和面,一会儿调馅儿,馅儿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沾一星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儿的饺子,一种肉馅儿的,一种素馅儿的。这时候,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着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着,妈妈把包好的饺子沿着边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个花环,煞是好看。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她把肉馅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塞进肚里,眼睛笑得眯成了缝。她自己和爸爸却吃着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③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大餐”。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还是煮几个饺子吃吧!”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④我们都成家立业后,生活也富足了。世上的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但每年过年,包饺子、吃饺子依然是我们家的惯例。

    ⑤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包了一个糖馅儿的饺子,放进一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糖馅儿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⑥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⑦热腾腾的饺子盛入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吃到第二个饺子时,妈妈就咬着了糖馅儿,她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咪成了缝。

    ⑧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儿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

    ⑨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开心。

(选自《肖复兴散文精选》,有删改)

(1)、【思维导图】“我”和母亲的故事是围绕饺子展开的,请梳理故事的重要场景,完成思维导图。

(2)、文章情感真挚,描写细腻,我们从神态描写中能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在第②自然段中,妈妈“眼睛笑得眯成了缝”,请你猜一猜,这时妈妈会怎么想?
(3)、【阅读要素】阅读中让人久久回味的往往是文章的细节,从下面选择一句谈谈体会。

①妈妈把包好的饺子沿着边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个花环,煞是好看。

②吃到第二个饺子时,妈妈就咬着了糖馅儿,她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缝。

我选择第句(填序号),我从。体会到

(4)、故事总能给人收获,你从本文中读懂了什么?(多选)( )
A、我们应该更加关心身边的母亲,给予她们温暖和关怀。 B、母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母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 C、母亲爱孩子是必然的,作为孩子,我们只要欣然接受,不必想着回报什么,因为母爱是无私的。 D、我们都要主动给予他人关爱,不求回报。
(5)、把标题“花边饺”改为“吃饺子”好不好?说明理由。

我认为(好 不好)。

理由: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孩子跌倒了,趴在地上哭叫着,年轻的母亲似乎无动于衷,板着面孔,用严厉的目光盯着趴在地上的孩子。正巧我路过,上前要扶起那孩子。那母亲果断地说:“不,不,让他自己爬起来!”

我仔细一“咀嚼”,始得醒悟:这位年轻的妈妈如此这般,大概是出自对人生的体验吧。

人生是一个过程。好像上苍有意为难人,在人生的全过程中,绝无平坦大道可走。坎坷,荆棘,困难,这一切都与人生为伴。人要生存,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同困难交锋,要与挫折抗争。这是对人的信念、意志与毅力的考验。敢于交锋与抗争者,即使跌倒了,也会爬起来并最终成为命运的主人和事业上的成功者。一个从小娇生惯养、溺爱过度的孩子,长大之后决不会有什么意志力,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容易跌倒;跌倒之后也是很难爬起来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从小历经“摔打”的人,他们直面人生,深谙(ān)人生的底里,虽百折而不回,履艰险而不惊。

不过,像这位年轻妈妈那样待孩子的不是很多,而娇惯、溺爱孩子却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视孩子为“小皇帝”的家庭不胜枚举。许多刚入托儿所(或幼儿园)的三四岁的孩子,食不善用筷,穿不会动手。做父母的有谁不爱自己的子女?需要界定的倒是:什么是爱?怎样才算爱?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害。有些中老年父母意识到这一点了,但已为时过晚。

那个跌倒的孩子终于自己爬起来,跑到妈妈近前。妈妈欣喜地笑道:“对,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往前走。”年轻的母亲,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巴   金

在万国殡仪馆的灵堂中静静地躺着那个老人,每天从早到晚,许许多多的人到这里来,一个一个地或者五六个人站成一排地向他致最深的敬礼。我站在旁边,我的眼睛把这一切全看进去了。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 走出了灵堂,却又把头伸进帷幔里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看吧,这是最后一次了。”

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去。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还留恋地频频点着头。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的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一只手扶着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到了灵前,那个引路人站住了。盲人从引路人的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动一步,端端正正地站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地望了望前面,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着引路人的肩默默地退去了。两个穿和服的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我给她们拉帷幔的时候,我看见了她们脸上的泪痕,然后在帷幔外面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我看见了穿粗布短衫的劳动者,我看见了抱着课本的男女学生,我也看见了绿衣的邮差、黄 衣的童子军,还有小商人、小店员,以及国籍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的各种各类的人。在这无 数不同的人的脸上,我看见了一种相同的悲戚的表情。这一切的人都是被这一颗心从或远或近的地方牵引到这里来的。

在这些时候我常常想:这个被我们大家敬爱着的老人,他真的就死去了?我不禁想着:这难 道不是梦?我又想:倘使这个老人一翻身坐起来呢?

(有删改)

课外阅读

古代文人的雪中雅趣

ㅤㅤ①大雪纷飞的冬天,古代文人常常会做许多浪漫的事,他们观雪饮酒、踏雪寻梅、煮雪烹茶……既优雅又有趣。

ㅤㅤ②明人张岱曾在下雪天到西湖湖心亭赏雪,他在《湖心亭看雪》中写道:“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崇祯五年十二月的一个晚上,住在西湖边的张岱逸兴大发,划着小船前往湖心亭看雪,到了湖心亭后发现已有两人在围炉煮酒。这两人看到他后非常高兴,颇有幸逄知己之乐。

ㅤㅤ③其实早在宋代,赏雪玩雪就已经成为市井流行的冬季户外活动。吴自牧《梦粱录》载:“考之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如天降瑞雪,则开筵饮宴,壕雪狮,堆雪山,以会亲朋,浅斟低唱,倚玉偎香。或乘骑出湖边,看湖山雪景,瑶林琼树,翠峰似玉,画亦不如。”南宋时期,临安(现杭州)下雪时,人们除了在家中筵邀朋友外,还爱到西湖玩雪船。周密《武林旧事》载:“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子,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人们所塑雪狮子,用金铃彩缕作装饰,极其讲究。

ㅤㅤ④雪天,“踏雪寻梅”亦是古人喜欢的风雅活动。唐代诗人孟浩然经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冬天梅花怒放,诗人诗兴大发,于是骑驴冒雪出行,一边寻梅吟诗,一边呼唤书童引路,二人走到深山老林里,赏梅花、喝茶、弹琴。

ㅤㅤ⑤爱梅爱得如痴如醉的北宋诗人林和靖,终生不仕不娶,隐居于西湖中的孤山,种梅养鹤,成语“梅妻鹤子”由此而来。他有一座小庄园,种植了不少梅树。每年冬天梅花怒放时,清香弥漫,他便从早到晚流连在梅树之间,饮酒、作诗,怡然自得。他在《山园小梅二首》中写道:“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ㅤㅤ⑥雪为煮茶的上品之水,煮雪烹茶一直是古人的风雅之举。唐代诗人白居易烹茶最爱用雪水,他曾写道:“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宋代诗人陆游亦有《雪后煎茶》:“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明代高濂在《扫雪烹茶玩画》中说:“茶以雪烹,味更清冽,所为半天河水是也。不受尘垢,幽人啜此,足以破寒。”掬一捧无瑕白雪倾入釜甑,万籁俱寂中听水沸,闻缕缕茶香冲淡浮尘,恍觉时间静止。

ㅤㅤ⑦在《红楼梦》中,妙玉招待黛玉与宝钗喝“体己茶”,黛玉问:“这也是雨水煮出来的?”妙玉说:“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把梅花上的雪收集封存起来,藏在地下,用这样的雪煮茶喝,不仅令人清心悦神,还有淡淡的花香味儿。

(二)课外阅读

游圆明园遗址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奶奶、妈妈和表弟一同去圆明园遗址游览新开辟的福海公园。

    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吞下似的。继续往里去,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侵略者虽燃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摧毁不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还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使它成为第二个圆明园。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一座座小桥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啊!圆明园,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