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岳阳县十一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材料—
①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点是多元交汇。中国古代农业因自然条件的差异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并通过不同地区农业文化的相互交流、促进,逐渐汇合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洪流。其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同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摇篮。
②中国农业文化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它们大体以长城为界,在地区上相互分立,在经济上却相互依存。农耕文化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游牧民族虽曾多次入主中原,但最终都被农耕文化融合。在农耕文化内部,又有北方的旱地农业和南方的水田农业两种主要类型。其形成以秦岭、淮河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为基础,其发展有赖于相互的交流和融合。中唐以前,华北旱地农业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唐以后,南方水田农业后来居上,超过北方旱地农业。
③中国农业文化的优良传统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本质上是人们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克服不利因素而创造的农艺。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耕细作是多元交汇农业体系的产物。各地区农业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精耕细作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其次,精耕细作传统又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与封建地主制有关。在这种制度下,自耕农和佃农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他们只能采用多投劳力和改进农艺的方法,这也就是精耕细作传统形成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中国古代农业》,有删改)
材料二 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进程看,传统农业已落后于时代,它必然要被现代农业替代。1996年,中国农业部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走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记录。目前该计划的五期目标已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千克、800千克、900千克、1000千克、1100千克。2020年11月,由袁院士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千克大关。《自然》杂志发文,认为中国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在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长沙晚报》,有删改)
材料三 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的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从长远来看,保障国家粮食供给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我们需要一批从事农业科技尤其是粮食种植方面的专家。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抓起,鼓励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投入到农业科技的学习与研究中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抓在中国人手中”。
(摘编自《穿越时空的价值印记》,有删改)
汉服之美,点燃文化自信
中国汉服有许多别称,如华服、汉衣冠、华夏衣裳,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汉服早已成为东方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时代发展,汉服很难成为大众的日常服装,但因其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材料一:
从总体上看,汉服形式主要遵循两大形制,一种为上下分体制:上身为衣,下身为裳,如冕服、襦裙等;另一种为衣裳连制: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如深衣、袍等。汉服除了形式特点鲜明外,还蕴含着中华文化独有的精神内涵,如“上衣下裳”体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交领右衽”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右为尊的思想观念;“中缝垂带”“宽袍大袖”等体现出中国人正直和谐的思想观念。因此,汉服不仅仅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是中华文明精神的体现。
(整理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及相关资料)
材料二:
(图片来自网络)
材料三: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一部汉服史等于半部中华文化史。汉服诸多特点,都可以在二十四史、经史子集里找到依据,说明其是根据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创新变化的。
朝代思想文化汉服变化特点
朝代 | 思想文化 | 汉服变化特点 |
汉朝时期 | 儒家思想为正统,兼收西域民族文化 | 以深衣为服饰主流,服饰质料乃至图文融入多民族的文化服饰的种类和式样更加丰富。 |
魏晋时期 | 独立人格和自觉精神得到发展 | 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宽衣博带是这时期的流行服饰。衣式为大袖翩翩,饰带层叠,表现出飘然若仙的风格。 |
唐朝时期 | 多元文化共存 | 兼容并蓄,广采博收,出现了大袖衫、圆领澜衫、翻领对襟等多种装款。服饰图案也趋于丰满、华美。 |
宋朝时期 | 推行“程朱理学”禁锢人性 | 延续唐朝的款式特点,但变得简洁质朴。女装更是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 |
明朝时期 | 重塑汉族礼仪 | 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去除元朝服制,全面恢复汉族服饰特点是宽大简洁,后期出现使用钮扣代替带结等新款式。 |
(整理自曹革蕾的《各朝代文化特点与汉服形制的关系》)
材料四: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汉服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音乐舞蹈、品茗茶道等方面,都是最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服饰。近年来,随着“汉服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青少年开始关注汉服,喜欢汉服。汉服文化能逐渐突破圈层,部分得益于汉服爱好者的不懈推广。他们会参与一些汉服讲座、汉服游园等活动,向公众介绍推广汉服文化。此外,大众媒体和互联网蓬勃发展,也成为汉服推广的有利工具。贴吧、论坛发展到抖音等视频软件,让汉服进一步走进大众的视野。汉服甚至火到海外,成为西方年轻人追捧的新时尚。据观察, TikTok(抖音国际版)上仅标注为“汉服”话题的短视频观看总量就已经突破了3亿次。
汉服何以愈受欢迎?“汉服最吸引我的地方肯定就是其中包含的中国文化。”汉服爱好者王一帆说,接触汉服后,她对戏曲、古画等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兴趣,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穿上汉服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穿越之感,仿佛在心中对话古今。”同是汉服爱好者的关嘉美说。汉服在面料、剪裁、色彩等方面都表达着传统文化的形意之美,而汉服对身材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特质,对当代服装设计也有借鉴意义。
“服饰是生活美学的展示载体,也是流行文化的承载主体。汉服再次受到热捧,更是一种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宁夏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冯蛟分析称。
(整理自中国新闻网《汉服“出圈”:于传统文化中发现美》)
【展板一】常见饮用水
矿泉水 矿泉水是指“饮用天然矿泉水”。它必须得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的水源才行。 矿泉水喝起来口感相对较好,这是因为矿物质的含量主要影响的就是口感。TDS(溶解性总固体)越低说明水越纯净,太高会有不好的味道。 两种矿泉水矿物质含量表
(节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 |||||||||||||||||||
纯净水 纯净水即通过蒸馏、离子交换、反渗透等工艺,去除了绝大部分物质,几乎不含矿物质的水,TDS为0。纯净水除去了水中的细菌、病毒、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等有害成分,硬度较低,口感较好,可以直接饮用,烧水时也不会形成水垢。但在处理过程中,也去除了钾、钙、锌等对人类有益的矿物质。 (节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 |||||||||||||||||||
(节选自浙教版科学书) | 自来水 ____ |
【展板二】饮用水选择
日常饮水,应该选择哪种水?
科学研究显示,水中适量的钙、镁对于心血管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轻度缺镁的人,如因为高血压、心脏病等服用利尿药物而导致镁过度排泄的人来说,通过饮水来补充镁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与食物中的镁相比,水中溶解性离子状态的镁更易被人体吸收。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泡茶时,不含“杂质”的水则是更好的选择。它们的pH较低、矿物质含量最少,用来泡茶时汤色明亮、香味纯正,最能体现出各种茶的本味。
____
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可能对某些慢性疾病,如消化道疾病等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矿物质含量过高的水并非人人皆宜,某些情况下“过犹不及”,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如有研究认为,婴幼儿肾脏发育不成熟,如水中矿物质含量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儿童和肾功能衰弱人群(如肾透析患者、高龄老人等)应避免长期单一饮用含锶过高的水,因为在低钙摄入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这类人群骨骼健康的风险。
(节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