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新苗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九月月考试卷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汉服之美,点燃文化自信

中国汉服有许多别称,如华服、汉衣冠、华夏衣裳,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汉服早已成为东方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时代发展,汉服很难成为大众的日常服装,但因其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材料一:

从总体上看,汉服形式主要遵循两大形制,一种为上下分体制:上身为衣,下身为裳,如冕服、襦裙等;另一种为衣裳连制: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如深衣、袍等。汉服除了形式特点鲜明外,还蕴含着中华文化独有的精神内涵,如“上衣下裳”体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交领右衽”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右为尊的思想观念;“中缝垂带”“宽袍大袖”等体现出中国人正直和谐的思想观念。因此,汉服不仅仅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是中华文明精神的体现。

(整理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及相关资料)

材料二:

(图片来自网络)

材料三: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一部汉服史等于半部中华文化史。汉服诸多特点,都可以在二十四史、经史子集里找到依据,说明其是根据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创新变化的。

 朝代思想文化汉服变化特点

朝代

思想文化

汉服变化特点

汉朝时期

儒家思想为正统,兼收西域民族文化

以深衣为服饰主流,服饰质料乃至图文融入多民族的文化服饰的种类和式样更加丰富。

魏晋时期

独立人格和自觉精神得到发展

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宽衣博带是这时期的流行服饰。衣式为大袖翩翩,饰带层叠,表现出飘然若仙的风格。

唐朝时期

多元文化共存

兼容并蓄,广采博收,出现了大袖衫、圆领澜衫、翻领对襟等多种装款。服饰图案也趋于丰满、华美。

宋朝时期

推行“程朱理学”禁锢人性

延续唐朝的款式特点,但变得简洁质朴。女装更是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

明朝时期

重塑汉族礼仪

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去除元朝服制,全面恢复汉族服饰特点是宽大简洁,后期出现使用钮扣代替带结等新款式。

(整理自曹革蕾的《各朝代文化特点与汉服形制的关系》)

材料四: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汉服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音乐舞蹈、品茗茶道等方面,都是最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服饰。近年来,随着“汉服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青少年开始关注汉服,喜欢汉服。汉服文化能逐渐突破圈层,部分得益于汉服爱好者的不懈推广。他们会参与一些汉服讲座、汉服游园等活动,向公众介绍推广汉服文化。此外,大众媒体和互联网蓬勃发展,也成为汉服推广的有利工具。贴吧、论坛发展到抖音等视频软件,让汉服进一步走进大众的视野。汉服甚至火到海外,成为西方年轻人追捧的新时尚。据观察, TikTok(抖音国际版)上仅标注为“汉服”话题的短视频观看总量就已经突破了3亿次。

汉服何以愈受欢迎?“汉服最吸引我的地方肯定就是其中包含的中国文化。”汉服爱好者王一帆说,接触汉服后,她对戏曲、古画等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兴趣,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穿上汉服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穿越之感,仿佛在心中对话古今。”同是汉服爱好者的关嘉美说。汉服在面料、剪裁、色彩等方面都表达着传统文化的形意之美,而汉服对身材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特质,对当代服装设计也有借鉴意义。

“服饰是生活美学的展示载体,也是流行文化的承载主体。汉服再次受到热捧,更是一种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宁夏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冯蛟分析称。

(整理自中国新闻网《汉服“出圈”:于传统文化中发现美》)

(1)、以下关于汉服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从总体看,汉服的形式主要遵循两大形制:上下分体制、衣裳连制。 B、汉服蕴含着天人合一、以右为尊、正直和谐等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 C、魏晋时期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汉服样式简洁质朴,拘谨保守。 D、明朝吸收了周汉和唐宋的汉服特点,恢复汉族服饰,重塑汉族礼仪。
(2)、下面关于“汉服热”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汉服是最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服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B、汉服文化能够突破圈层,皆因为汉服爱好者不懈地向公众介绍推广汉服文化。。 C、大众媒体和互联网蓬勃发展,贴吧、论坛、抖音等让汉服开始走进大众视野。 D、TikTok 上标注为“汉服”话题的短视频观看总量大,说明汉服已火到了海外。
(3)、下列以“汉服之美,点燃文化自信”为主题设计的活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举办各朝代汉服展览活动,介绍汉服蕴含的各朝代思想文化。 B、举办汉服缝制活动,在设计师与缝纫师指导下学习缝制汉服。 C、举办汉服体验活动,穿上汉服画画、吟诗诵词,弹奏古琴等。 D、举办汉服“日常化”活动,让人们日常都穿上汉服,推广汉服。
(4)、汉服受到欢迎的原因有哪些呢?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归纳。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初高中生这一比例更高。在2019年3月18日举行的2019年世界睡眠日大型科普启动会上,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提醒全社会关注孩子们的睡眠问题。

《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7万人中进行了一次线上调查,被调查对象主要是6至17岁青少年儿童。调查通过对青少年的睡眠时长、睡眠障碍、醒后状态分析后,得出结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状况评分为7.14分。

“这是一个刚刚及格的分数。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高雪梅教授称。调查显示周一至周四晚上23点仍有8.64%的学生忙于作业。6至12周岁孩子的睡眠时长应该在9至10小时,13至17周岁的青少年睡眠时长应在8至9小时。而调查却显示:我国有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13至17周岁的青少年(初高中阶段)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的占比达81.2%,而6至12周岁孩子的这一比例则为32.2%。“这足以说明,青少年儿童普遍睡眠不足,睡眠时长年龄差异显著。”高雪梅说。

那么,究竟是谁“偷”走了孩子们的睡眠?

调查发现,繁重的课业压力成为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占67.3%;其次是电视、手机、电脑等产品,占27.1%;噪音、声光、空气等睡眠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儿童睡眠状况的影响占24.8%;同时,家长的睡眠状况对孩子的影响则占18%。还有种类繁多的课外辅导班、家庭晚餐习惯不规律、游戏、运动、疾病等,也是影响孩子睡眠状况的因素。

(节选自《北京日报》2019年3月18日)

【材料二】

2021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0-2020)》显示,10余年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稳中有降,抑郁检出率与10余年前相比保持平稳,但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倡导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然而本次研究发现,95.5%的小学生睡眠不足10小时,90.8%的初中生睡眠不足9小时,相比2009年,各个学段青少年睡眠时长均呈现下降趋势,小学和初中阶段上学日平均睡眠时长减少约40分钟。小学生周末平均睡眠时长减少约10-20分钟,初一、初二年级减少约20分钟,初三以及高中阶段下滑更为严重,减少40-60分钟。本次调研发现,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和个人心理素养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表现为人际关系越好,饮食习惯越健康,运动频率越高,心理弹性越大,青少年抑郁水平越低,睡眠质量越高。

《报告》建议青少年以吃好、睡好、运动好为目标,全面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号召学校、家庭、社区、网络相结合,全面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选自《红星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

2021年3月31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中小学生的就寝时间、睡眠时长、学校作息时间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通知要求,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时20分,初中生不晚于22时,高中生不晚于23时。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教育部特别强调,作业、课外辅导、游戏都要为孩子的睡眠让路。这个堪称“史上最强”的睡眠令一出,就惹来坊间热议,拍手叫好的很多,冷眼旁观的也不少。

(整理自《网易新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地理、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各具特色,饮食也呈现独特的风格,如青菜的香醇、川菜的麻辣、鸟菜的鲜美等。

②中国饮食尤其讲究“食以材为先”,注重食材的天然味道和营养价值。烹饪过程注重食材的合理搭配,利用多种烹饪方法,如炒、煮、蒸、炸等,以达到色、香、味、形、养俱佳的效果。这既增强了口感,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的营养成分。

③中国人还会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追求味道醇厚,多煲炖焖煨;夏天讲究清淡爽口,多凉拌冷拼。

④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需求,也是一种社交活动。在宴请宾客、庆贺喜事等场合,人们通过签桌上的礼仪来表达友谊、团结、礼貌和尊重。

⑤中国饮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千百年来,食材、烹饪技艺等多种元素相互融合,不断丰富着中国饮食文化。

⑥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并爱上了中国美食,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做“美食直播”。在新的时代,中国饮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融合性发展和创新性传播,从而在世界舞台上更显魅力。

(摘编自《中国饮食文化》)

材料二

①不同的食物在与口腔的碰撞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味道刺激与感受,这种感受便被称为“味”。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人对饮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味”的追求。从酸甜、咸香到麻辣、香辣,即便是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的手中也能千变万化出多种味道,红烧、醋溜、清蒸……这种在“味”上的追求与独到成就,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

②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味”是食物的灵魂。如果说,茹毛饮血只是人类之初为满足生存需求而产生的最原始的饮食行为,那么当调味品进入生活时,人类才逐渐享受到食物带来的真正愉悦。众多调料的创制与融合,让中国味道在苦、甘、辛、成之上推陈出新。酸甜酥嫩的“糖醋鲤鱼”、麻辣鲜香的“水煮肉片”,都充分吸收了多种调料的味道,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摘编自《我国饮食调味艺术》)

材料三

③张骞通西域,将西城与中原联系了起来,此举被太史公司马迁称为“凿空”,而张骞“凿空”西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凿通”的效果。伴随着军政、经贸的往来与文化传播,物产在汉唐丝绸之路的辉煌进程中得到交流。中原本土的梨、桃等得到西传,现在被誉为“果中王子”的库尔勒香梨,据考证,就是张骞道西城时带到新疆种植并不断改良而成的,葡萄、石榴、胡瓜、胡萝卜等得到东进,孜然、茴香、胡椒等香辛料也一举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记忆。

②多元交流中的灵感撞击,带来了植物栽培与食材处理的融会贯通。植物的交流,本质也是文化的开放与融合,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物种的传播、资源的丰富,更是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共赢。

(摘编自《张骞通西域的历史馈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