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从“家祭”到“ 国祭”

新华网南京12月13日电(记者 察玉高、蒋芳) 12月1日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 家祭活动在纪念馆启动;13日 , 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 。从“ 家祭”到“ 国祭”, 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 页 , 正不断加固于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降半旗、奏唱国歌、拉响警报、全城默哀、敬献花圈……首个国家公祭日 , 高规格的祭奠仪式 ,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无尽思考。

1937年12月13日 , 南京城陷 , 在那之后的1个多月的时间里 , 侵华日军血腥屠杀30万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 ,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南京大屠杀”。

多年来,南京一直铭记着这段灾难的历史 。1985年8月,建立在“ 万人坑”遗址上的侵 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馆 。1994年12月13日,纪念馆首次拉响警报并举 行集体悼念活动,此后,每年的这一 天,纪念馆都会举行悼念活动 。 纪念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交流场所。

(选自新华网)

材料二

映照历史 点亮和平

青砖墙上白色的花圈中写着大大的黑色“ 奠”字;1213支蜡烛被点燃,跳动的火焰,映 着一张张严肃的脸庞 。 昨晚6点,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灵仪式鳖和平烛光祭在侵华日 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举行 。来自南京江东门小学、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 学等学校的100多名青少年学生,中日韩三国僧侣以及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的约150名国际友人,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守灵祈祷。

满头银发的林伯耀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 。这个生在日本、长在日本的福建籍第二代 华侨,在日本经常会去跟一 些当年参加战争的日本老兵交谈 。“他们承认当年的屠杀,也觉得中国人会骂他们,但完全没有反省的举动,这让我特别难过。”林伯耀说。

(选自《南京日报》)

材料三

四海共祭家国魂

旧金山举办南京祭人民网旧金山12月13日电(记者 韩涉涉) 自1996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旧金山当地华人华侨都会举办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 南京祭”活动,如今已是第19年。

“ 可是今年感觉与以往又有所不同,因为今年的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位多次参加公祭活动的华人说。

今年的“ 南京祭”活动在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举办,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文化中心展出 了日本侵占南京并且制造“ 南京大屠杀”的照片 。 家住在距离旧金山市50多英里的米尔 皮塔斯市的徐先生告诉记者,他今天是带女儿来参加“ 南京祭”活动的 。他说:“ 小孩子从历史书上知道了南京大屠杀,我就想带她来了解下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一副“五洲同怀民族情 四海共祭家国魂”的挽联在祭奠活动现场显得十分醒目 。 可 容纳近400人的会场几乎坐满了人 。 除了众多华人华侨、社团组织的参与,旧金山市议员、州议员,以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罗林泉等都参加了祭奠活动。

(选自人民网)

(1)、阅读三则材料,下列说法错误 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活动进行了严肃客观的报道,

突出了勿忘历史、珍惜和平的新闻主题。

B、材料一强调国家的重视,侧重讲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祭奠活动由“家祭”变为“ 国祭”, 突出我国对惨绝人寞的南京大屠杀的刻骨铭心,指出“高规格的祭奠仪式,给人留下

深刻印象与无尽思考”。

C、材料二中对林伯耀的外貌和神态进行描写,旨在既突出了林伯耀参加公祭活动时的 沉重心情,以及对日本一些老兵不思反省的愤慨与忧虑,又表明“勿忘历史,珍惜和

平”的深刻主题。

D、材料三中的导语主要是讲旧金山当地华人华侨也举办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南

京祭”活动。

(2)、材料三中说“可是今年感觉与以往又有所不同”。请结合本则材料概括旧金山今年“南

京祭”活动的具体情况 。

(3)、“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 。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 。有了和 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习近平这样说 。综观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实践中磨砺成“真金”

①曾经, 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回乡当村官,有村民说她是下来“镀金”的。于是,她 暗下决心:“为了赢得村民们信任,我应该好好干给他们看看。”经过几年时间,她不但扎 下了根,还练就了过硬本领,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如今,村民转变了对她的看法,称 资她在实践中磨砺成了“真金”。

②事实上,那些立身靠本事、取胜靠实绩的人,从来都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拒绝形式主义,凭借真学问、真才干、真本领、真成绩把自己熔炼成真金,方能真正赢得认可和信赖。

③有“想为”之境界。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共责。是真金,则有想干事的强烈愿 望,有“一日无为、三日邓安”的高度自觉。比如,沈浩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第一届 干满3年,得到村民们的交口称赞,这时他完全可以载誉而归。但当村民按手印挽留时, 他又毫不犹豫地留了下来。对共产党人而言,为了人民的事业可以舍弃一切。

④有“敢为”之担当。是真全,就能勇于担当,不惧怕风险、不回避矛盾、不计较得失, 敢接设手山芋,敢钻矛盾窝,  当年,兰考遐到严重自然灾害,派谁去当县委书记?一位对 焦裕禄深为了解的领导说,派焦裕禄去,理由是"他不怕死,危险关头敢于往前冲",焦裕禄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带领兰考人民打了翻身仗。 

⑤有“勤为”之作风。政如农功,不勤无以成事。党员、干部"勤为"是百姓之福,也是 检验真全的关键。谷文昌为治理风沙和旱涝,走上一个个山头,试种了多种固沙植物,最后选择木麻黄绿化了东山全岛;杨善洲退休后不愿享清福,而是卷起铺益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 一 干就是22年 … … 他们对群众的安危冷吸、幸福安床“时时放心不下”,以自己的 辛苦指数换来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⑥有“吾为”之能力。自古人生于世,须有一技之能。肩负人民重托的干部,仅有一 技之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与职位、责任相适应的能力素质。焦裕禄、谷文昌…… 他们都以“善为”的实绩,改变了当地的发展面貌,增进了群众的福祉。

⑦真金还是镀金,群众心中有杆秤。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群众 评判为镜,想为、敢为、勤为、苔为,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品质,在实干中提升能力素养,真正 把自己锻造为成色十足的真金。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韵美学具有非唐的大国韵度。如果说唐代诗人的大量边塞诗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大国气度和多民族文化交融,那么,宋代艺术就不免刻意调低了此一音高,而以相对纯粹的中国品格凸显出来,它以婉约风格的宋词和经典色彩的天青色宋瓷为代表。又如果说唐人以气胜,那么宋人以韵胜。气更偏于自然,韵则偏于人化。不妨说,宋代文化终于脱胎换骨,形成了中华文明传统的新内核,它具有某些内敛又优美的品格,这些品格具有极度向内搜求的特点。似乎,近世感的获得是不需要历史连续性的,这就使得向历史回溯失去了必要性和动力。质言之,唐宋之际发生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基础性的意义上,我们说它的大国韵度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唐”的。

(摘编自张节末《论“宋韵”的美学向度》)

材料二:关于宋代文化的特点,有不少学者作过探讨。著名宋史专家刘子健具体论证了宋代尤其是南宋文化的“内省”特点。傅乐成教授总结唐、宋文化“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唐代文化以接受外来文化为主,其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宋代文化则在“民族本位”的基础上,转向“单纯与收敛”,到了南宋,由于道统思想的确立,其“民族本位文化益形坚固,其排拒外来文化的成见,也日益加深”。也就是说,宋代文化具有既单纯内敛又具有排他性的特点,这与刘子健的“内省说”有相同之处。宋代文化的确具有“内省”或“内敛”等特征,但如果作深入观察,也许可以发现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宋人在“祖宗家法”引导下,通过内省创造的所谓“宋型文化”,与“开放性”“复杂性”等特征并非对立。

与“四夷既服”、雄踞东亚的唐代不同,宋代版图狭小;而在五代十国的近一个世纪,北方少数民族的实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北宋就经常遭到西夏的侵扰;南渡后,更是只剩半壁江山。因此,宋人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不过,宋人的忧患没有导致颓废,而是在忧患中内省,在内省中寻

找立身之本。邵雍说:“天学修心,人学修身。身安心乐,乃见天人。”这个“天人合一”便是宋人内省后形成的一种立身境界。范仲淹在内省中形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忧乐观”,影响了整个宋代士人,至今依然。

从这个意义上说,宋人的内省不是“单纯与收敛”,更不是排他,而是“致广大”,即在广泛汲取人类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广博深厚、大气开放的气度。邵雍的“天人合一”,范仲淹的“忧乐观”,就体现了这一点。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又从广阔的宇宙空间与深远的历史时间中来确认人的社会角色。再如苏轼提出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与天地同在,无穷无尽,其广博大气世所罕见。

与唐人的粗犷雄放不同,宋人在广泛汲取人类知识的过程中,不仅精细入微,而且他们的文化活动也达到了精细化的境界。宋代理学融儒、道、释三家思想于一体。在融汇过程中,宋代不同学派虽有各自的主张与立场,但均以儒家思想为主,汲取释、道两家的精华,融合成体大思精的理学体系,形成了宋代文化的大脑与灵魂。在这个大脑的指挥下,宋人的生活,宋代的文学、艺术、陶瓷、建筑等文化作品,均具有精细化的特征,并于“尽精微”中,体现出丰富性与多元化。

“极高明而道中庸”体现了宋人自身的修养,“极高明”是指人在立身处世时达到既高大又光明的精神境界;“道中庸”则指通达中庸之道,是通向“极高明”的一种修养途径。它保证了和而不同的学派的形成,也促进了“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的展开,犹如“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一宋代文化意与韵的形成,离不开宋代“祖宗家法”的保障。宋代实施的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制度,这个制度又是以广大庶族即平民士人为基础的。反映在科举制度上,大量的庶族平民进入了政府的各级机构。其他一系列的“祖宗家法”又强化了士人经世济民的能量,以及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也从多方面激发了他们的文化自主、文化自断、文化自信的性格,造就了自先秦以来又一座文化高峰。

宋代文化的意与韵,根植于其独到的理学即哲学。如果说,由各种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是一个人的骨骼支架,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个人的血脉肌肤,那么哲学就是一个人的大脑与灵魂,也是一个人的精神与信仰所在。宋人虽生于忧患、长于忧患,却善于内省,并在“祖宗家法”的保障下,个性得到了舒展和张扬,乃至通向“极高明”之境界。这是宋代文化更深层的意与韵,也是“致广大”与“尽精微”的根本所在。

(摘编自沈松勤《宋代文化的意与韵》)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