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岳阳县十一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上:统治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异二者之为(   )        ②民之乐者(   )

(2)、与例句中“以”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以刀劈狼首 B、以伤先帝之明 C、以我酌油知之 D、以其境过清
(3)、下列对文中划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4)、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6)、【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甲】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吕氏春秋(节选)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 , 取舍不苟也夫!

【注释】① 诚:同“成”,实行。② 廪丘:齐国地名。③ 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 丘:孔子名丘。⑤趣:同“驱”。⑥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万乘之君品行难与他比肩,三王辅臣的名节没有他显扬。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