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隆昌市黄家镇桂花井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开园仪式侧记

刘晓惠 张琬茜

 ①9月23日清晨,霞光尽染,微风轻拂,位于琼海市嘉积镇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装扮一新。

    ②曾记否,96年前的今天,椰子寨战斗打响,掀起全琼武装总暴动序幕,“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传奇历史由此铸就;96年后的今天,修缮一新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开园迎客,翔实的史料、生动的图文、恢宏的雕塑,万泉河畔回响起中国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中最为光彩的 乐章。

    ③隆重的开园仪式,交织着历史的沧桑,汇集着万千的感言,凝聚着至高的敬意,200多名各界代表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共同见证属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荣光。

    ④“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少年们的合唱旋律,仿佛穿越时空而来,在广场上静静流淌。清澈的歌声,渐成澎湃之势,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⑤礼仪台上,65岁的马世菊眼眶湿红,几度哽咽。这位老党员,带着外婆的故事来到现场——1931年,她的外婆、时年21岁的王运梅在乐会县第四区(今琼海市阳江地区)赤乡内园村参加了红色娘子军,和其他100多位女性成为红色娘子军的初始成员,先后参加了几十场战斗,为革命胜利做出贡献。2012年,王运梅以102岁高龄光荣入党,创下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年纪最大新党员的纪录。

    ⑥马世菊轻抚着胸前的党徽,眼含热泪,语气坚定:“我从小听着外婆的故事长大,现在,我要把红色娘子军敢为人先、不怕牺牲的精神传颂下去,不断发扬爱国、奉献的革命传统,为祖国、为人民、为海南贡献力量。”

    ⑦红色娘子军纪念馆前,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青年面孔向历史诉说:今日盛世,没有辜负红色娘子军的奉献牺牲,没有辜负琼崖纵队的英勇奋斗。

    ⑧“我们要传承红色娘子军优秀品质,不断开拓,奋勇前进!”嘉积中学某高一学生道出同辈青年的心声,通过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馆,她被深深地感动了,许下青春的誓言,要做敢为人先、英勇斗争、信念坚定、忠诚为民的新青年。

    ⑨1921、1923、1927、1959、1969……历史的时钟,永远向前。红色娘子军纪念馆里,展示墙上的年份数字依次显现,标注出一段段峥嵘岁月。

    ⑩琼海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雷主任在参观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她说:“她们用一生兑现了‘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的坚定誓言,我也将时刻牢记红色娘子军的大爱精神,贯穿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始终。”

    ⑪参观完毕,许多人来到纪念园里的一尊名为《曙光》的雕塑前。这尊雕塑生动刻画了红色娘子军的形象,既有英勇斗争的坚毅,也有春风化雨的柔情。

    ⑫凝望《曙光》,时光仿佛在这一刻折叠。尽管时间模糊了岁月,但人们依然能看到红色娘子军的美丽形象,她们的芳华与山河同在,她们的精神与日月共存。红色娘子军的旗帜,永远在碧海蓝天飘扬。

(选自2023年9月24日)

《海南日报》005版,有删改)

(1)、通讯的标题常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你可以参考下面的例子,为本文取一个主标题,并说明理由。

潮涌之江光耀亚洲——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侧记

营造文明网络生态 共享美好数字生活——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侧记

(2)、本篇新闻通讯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请分析下面一处细节描写的作用。

礼仪台上,65岁的马世菊眼眶湿红,几度哽咽。

(3)、第⑧段引用某高一学生的话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请围绕通讯中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观点并加以阐述。(100字左右)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它坐落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它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成为2008年奥运会一座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国内生产过。另外,在“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还贴有一层半透明的膜,它不但有为座席遮风挡雨的功能,而且使用这种膜后,体育场内的光线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体育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它合上时,体育场将成为一个室内的赛场。

    许多看过“鸟巢”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可容10万人的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高、更快、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不如怜取小清新

    ①阳台上,一抹绿正在慢慢蠕动。我蹑手蹑脚地靠近,指尖儿轻轻地碰触那有些椭圆的小叶子,我猜她一定还没有感觉到我指尖儿的温度,我不敢像那些霸气的阳光,肆意地铺展过来,公开与她调情。我静静地看她,仿佛刚刚从梦中醒来的睡美人,抻着懒腰,伸开手掌,等待时光的尘屑落上去。听着窗外嘀嗒嘀嗒的冰凌化开的水声,安静地数着春天的步子,等待有朝一日舒展自己全部的媚,等待一场盛大的绽放。

    ②与此同时,另一片早衰的小叶子泛着委屈的黄,缩在一角,没人看得见她的黯然神伤。她是被阳光打入冷宫的妃,我甚至听见那些翠生生的绿叶子们在嘲笑她不利的流年。

    ③这花草有衰落有繁盛,衰落了的弯弯转转成无限忧伤,繁盛了的蹦蹦跳跳成无限欢喜。悲观的人把忧伤吟哦了一遍又一遍,那浅淡而低落的小叶子此刻便成了谁家窗口弥散开来的哀怨曲子,零落、残败,恍若转瞬即逝的烟花;豁达的人把繁盛留在眉间心田,纵使看见了那些小黄叶子,也会浅浅笑过,说声,真好,它们可以去休息了。真好,生命就该这样有生有死。真好,零落成泥碾作尘,等待下一世轮回。

    ④世间万事万物亦是如此。不必强求吧,顺其自然就好。

    ⑤这是这个早上带给我的小清新,一蓬蓬的暖,一蓬蓬的小欢喜在心上跳,如我走过的半世人生里无数这样喜悦的时光一样。  

    ⑥儿时,总是喜欢跟在母亲后面,捡地上的东西。比如一根没燃尽的鞭炮,比如花花绿绿的糖纸,比如随风飘过来的一只红气球。母亲一边呵斥我,一边用她的口袋,替我装着这些垃圾。她知道,我没有玩具,这些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小欢喜,她不忍掐灭。

    ⑦少时,喜欢叠纸船,然后跑到小河的上游去,让纸船顺流而下。因为纸船上写着自己喜欢的邻家小妹的名字。倒不是真的想让邻家小妹看到那纸船,那样会令自己无地自容,就像冬天的时候,在雪地上写她的名字,然后又迅速地毁灭证据,仿佛怕阳光告了密。那些时候,一颗心是忐忑的,却也弥散着一层雾样的小欢喜。

    ⑧长大了,看透了人情冷暖,尽量避开名利场上的刀光剑影,像一个笨拙但倔强的蛹,学会了用厚厚的茧保护自己。却依然有着自己的小欢喜,比如自己动手,研磨一杯芳香四溢的咖啡;比如想到了一句惊艳的诗;比如读到了一篇暖心的文;比如捧着厚厚一本书,怀里揣着热水袋, 被书里的情节带着,心一会暖一会冷地颠簸着。不管外面的料峭春寒,不管外面是月黑还是风高;比如此时此刻,网上闲游,恰巧逛到编辑朋友陈敏的博客,觅得灵光一句:何来瞠目大美景,不如怜取小清新!喜极,便顺手牵羊,窃来一用。

    ⑨生活中有伟大有崇高,但更多的是凡俗的生活,吃喝拉撒、爱欲情仇。在更多的生活表象里隐含着更多的生活情趣。人生能有多少大事,无非是一天连着一天,组成一个平凡的一生。而幸福的生活,便是由这些清新的小美景组成的吧。

    ⑩与其正襟危坐,不如斜倚窗栏,看云卷云舒;与其殚精竭虑,不如榻上横卧,听花开花落。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间四月天

钱红莉

    ①小区隔三岔五会有卖东西的人进驻。经过物业同意,在南门附近的空地搭一个棚子,白日卖货,夜间关起门来歇息,长则个把月,短则一周。卖稀奇古怪的牛角梳子、弹弓、痒痒挠;卖锅碗瓢盆、矿泉水、煤气灶;洗衣机、冰箱以旧换新……这些跟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品,走出家门便可买到,挺受欢迎。

    ②最近,进驻了一对夫妇——代客现场加工蚕丝被。进出间,惹人停下脚步,细细打量。他们带来了无数蚕茧,以及一台神奇的机器。把蚕茧倒入机器,合上盖子,一会儿工夫,囫囵的蚕丝抽出来,白练一般亮眼,湿漉漉的……妻子一匹匹将蚕丝挂上衣架,晾在池塘边的绳子上。春天风大,一匹匹蚕丝徐徐地荡过来荡过去,诗意盎然。

    ③昨日买菜回来,经过他们的棚屋。许是时间尚早,生意寥落,只有几匹蚕丝挂在屋内,丈夫不知去了哪儿,妻子则闲闲坐在池塘边的草地上,一棵一棵,耐心地择一堆蒲公英……她背后是一排柳树,春风微微地吹,万千垂碧悠来荡去。坐在草地上的她,像极一幅静物画,脸上流泻娴雅与安宁。这一幕,让我的心略动一下,有一份感动,隐隐地来。

    ④人在春天里的这份安宁,多值得珍惜啊——这对夫妇自千里之外的外乡来,将孩子丢在老家,就为出门挣点钱,一年的收入就靠这些蚕丝了。生意清淡的时候,也不急,趁便在小区挖点蒲公英,焯焯水,凉拌,便是一道菜。挖蒲公英的时候,顺便赏赏景儿。

    ⑤四月了,小区里的辛夷、桃、梨、海棠、紫荆、晚樱一齐在开花。他们的小屋边,有一棵木瓜海棠、一棵梨树,一树红,一树白,开得新鲜洁净,好看得很。她每天低头絮着一床床蚕丝被,再穿针引线地缝进被套里,颈椎酸了,抬头看看花,低头挖挖蒲公英,也是一种放松,顺便在心里想想乡下的孩子……

    ⑥一个母亲在春天里想念远方的孩子,阳光也变得柔润了

    ⑦这对夫妇纵然漂泊着,有四海为家的动荡,但也可看出来,两人感情深笃,配合默契,从不相互埋怨。中国乡下有许多这样子的夫妇,一起出门闯荡,相互扶持。一年年地辛苦着,但心里是有满足的。生来恬淡,便不贪心。人无贪念,便会减少许多痛苦,不会身陷焦躁不安之中。一贯知足,自闲。

    ⑧如今,在人们的脸上,很难捕捉到那一份遥远的闲适之色,尤其在城市,人们总是匆匆来去,上下班高峰,哪一条路不被堵得水泄不通,脸上普遍流露出焦虑、烦躁,不能有片刻的安宁——匆匆去接孩子,回家烧好晚饭,急迫地吞下,孩子最后一口饭尚在嘴里,便催促着他去到书桌前……做大人的,连散步的空都挤不出,忙东忙西的,转眼夜深,躺倒于床,每一条骨头缝都疼,日复一日,总是陷入孤独无援的精神困厄……

    ⑨在我们小区这对夫妇的脸上,那份“闲”似一只白鸽,久违地飞回来了,即便每天忙碌着,但还是让你感受到一种恬淡安适——他们的目标,也许就是在乡下屋基上起一座三层小楼,将来娶个好媳妇……蚕是辛苦的,一夜无数次喂食桑叶,好不容易把蚕养大,收获了蚕茧,原本可偷懒拿去镇上收购站卖掉的,但为了能卖上好价,就再辛苦一次,勤勉地拉到城里,为人现做蚕丝被。

    ⑩这一阵,进进出出间,看见他们,无比心安。他们相互爱惜着,朴素的感情如微风,吹得旁观者的心上起了涟漪,荡了又荡。春风吹在脸上,有时还有点儿寒意,但,也不碍事的啊,身边有那么多的花开,尤其红叶李,如烟如霞,阳光一直笼着你,有人世的寂静安宁,如此平凡,又如此珍贵。

    ⑪再过几日,他们将所有的蚕丝卖完,便要赶回家乡,重新养蚕,摘不尽的桑叶,喂不够的蚕宝……一年的生计都在这里了。生命就是这样的,一年一年的花开草长,一年一年的平凡日子,急不来,须一日一日地过。

    ⑫人世的安稳,值得珍视。一年年里,春去春回——坐在南窗前,听一听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协》,久违的安宁重新回来。

    ⑬窗外的香樟发了新叶,斑鸠领着一群儿女在学飞,戴胜鸟在枝头跳跃来去,红叶李无声地开着,风来,浅粉的花落了一地……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4月,有改动)

一起来吧!去乡野采风,聆听大地的诗歌。

稻田叙事(节选)

周华诚

田里已然是一片金黄。

稻穗低垂,大地正把成熟的香气播散在人间。成群的麻雀,从稻田上空呼啦啦地掠过,又呼啦啦地停歇,起起落落之间,仿佛是鸟儿们庆贺丰收的盛典。

老曾在这个季节开始变得忙碌,他的绝活是“喝彩”,传承自他的祖辈。农村有喜事要操办,上梁、进屋、嫁女、娶亲、过大寿、宴亲朋,都要有人喝彩,喝彩声一起,热闹喜庆:“天地开场,日月同光,今日黄道,鲁班上梁——”

老曾是万千喜事的现场见证人,是乡村生活变化的亲历者。这次,我们预约了老曾,请他到稻田里为大地丰收喝一嗓子彩。“这个事好啊!”老曾满口答应下来,“祖祖辈辈在土地上讨生活,土地待我们不薄,很少有人想到为大地喝彩。”

开镰的这一天,老曾立于稻田之间,丰收的稻浪在他面前摇摆,他手举一个酒壶,连饮三杯粮食烧,开嗓喝道:

“福也! 福也! 福也——”

田间早已围满了农人、乡亲,以及城里来的朋友们,大家齐声应和:“好啊——”

这一嗓子,是喝彩的“起”,喝彩师要把这一声彩头传递给稻谷、麻雀、山川溪流、传递给所有辛苦劳作了一年的农人。接下来,一连串的喝彩是一首献给土地、献给粮食的最朴素的赞美诗:

稻谷两头尖,天天在嘴边,粒粒吞下肚,抵过活神仙……

这一天,大家都成了“稻友”,跟着老曾一起在田埂上游走,心里那个欢乐啊,一个个好像重新变成了孩童!“孩童”们把稻田变成了游乐场。

接下来,这群“孩童”要在稻田里竖一个巨大的稻草人——这片稻国不仅仅生长粮食,还生长想象、生长快乐。在丰收的时节,我们有了大把的稻草,就想着做一个巨大的稻草人开心一下。

稻草人的设计师是城里的赵老师。经过几个晚上的思索,挥动画笔,“唰唰唰”,渐渐勾勒出一个潇洒不羁的稻草人大侠形象。

在扎稻草人的稻田现场,很多人聚在一起,不知从何下手。赵老师将大家召集起来,拿着设计图开始讲解,宽檐帽、蛋挞裙、流苏披风等,对每一个技术要领都分解到位,对每一个任务分工都定位到人。“小稻友”们也参与进来,大家以家庭为单位,领到了各自的任务。

在为稻草人扎裙摆时,这一家子配合得如此默契——妈妈整草,爸爸捆线,再将其固定到骨架上,逐个排布,两个小孩则是田埂上两只忙碌的小蜜蜂,一会儿理稻草,一会儿找麻线,到处都是她们俩的可爱身影。

“一、二、三,一、二、三……”十几个汉子抬着稻草人穿过稻田,金黄的稻穗拂过他们的身体,其他人都在边上加油鼓动。稻田里终于竖一个巨大的稻草人!

“福也! 福也! 福也——”

老曾的喝彩歌谣,也在稻田与天空之间激荡起情感的力量。

这座巨大的稻草人立在天地之间,像是一个守护者。

制作稻草人,不就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的故事吗?

这年秋天,我们把水稻田的大米搬到了城市,在繁华的城市中心,开展了新米展示活动。一筐筐的金黄,装点出秋的喜悦。几十位旧友新知一齐会聚于这片“田野”,空气中飘动着谷物成熟的香气……

又一次,更多的“稻友”们相见了。

(选自2024年第3期《人民文学》,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