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拔尖特训】小语四上 第七单元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余心言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国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 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二)为救国而读书(节选)
水仙
苏步青小时候对数学并不感兴趣,但是,学校里来了一位新数学老师,他给大家讲了“学好数学,发展科技,挽救国家危亡”的道理。苏步青从此发奋学习数学。后来苏步青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国任教。那时,苏步青一度生活得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苏步青还是抓紧一切时间写作、整理研究成果,把自己的学术成就无私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数学人才,苏步青曾说过:“吃苦算得了什么?我心甘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选自《阅读》,有删改)
材料一
武汉拥有92所高校、121家科研院所,科教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人数超过130万,是全球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被称为“大学之城”。作为中国智力密集区之一,武汉在校大学生超百万人,各类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武汉的众多高校依山傍水,实乃人杰地灵。青山绿水与现代化的校园建筑相映成趣,学子们沐浴着山林之清风,聆听着湖水之波涛,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武汉作为著名的“大学之城”,是知识的殿堂,更是莘莘学子们心灵的栖息地,为每一位有志青年提供了无限可能。武汉高校孕育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材料二
大学名称 | 依山而建 | 傍水而居 |
武汉大学 | 珞珈山 | 东湖 |
华中科技大学 | 喻家山 | 喻家湖 |
华中师范大学 | 桂子山 | 南湖 |
武汉理工大学 | 马房山 | 南湖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南望山 | 郭郑湖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蛇山 | 南湖 |
华中农业大学 | 狮子山 | 南湖 |
材料三
张骞出使西域
[材料一]
张骞(?一前114年),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国东)人,曾两次出佼西城,加强了中原和西城的联系,促进了汉朝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
[材料二]
汉武帝听说西迁的大月氏(zhi)与匈奴有仇,为了寻找讨伐匈奴的同盟军,派遗张骞出使西域。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一行100余人从长安出发,但不久就被匈奴捕获,并押送到漠北的单于庭,扣留十多年。后张骞逃离匈奴,继续西行,历尽辛苦,才辗转到大月氏。但大月氏人安居乐业,不再考虑向匈奴复仇之事。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一年多,始终没有说服大月氏。然而,张骞带回的中原汉人闻所未闻而又丰富的西域知识,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河西之战,汉军打通了河西通道。在此形势下,张骞建议汉武帝与乌孙结盟,共同打击匈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命西行,企图招引乌孙东归。此时的乌孙国家分裂,国王年老,既对汉朝缺乏了解,又惧怕匈奴,张骞再次未能如愿。但乌孙使者随张骞来到汉朝,“乌孙使既见汉人众富厚,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从而两国实现交通往来。而张骞派遣出使大宛、康居、大夏等国的副使,几年后多与出使之国的使臣回到汉朝,“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根据《史记·大宛列传》改编)
[材料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电影频道曾播出古装史诗大片《凿空者》。电影以“空西域”第一人张骞破题,再现了那一段艰难跋涉却意义重大的历史。
凿,开也;空,通也。语出《史记》的“凿空”二字是司马迁对张骞的高度评价,更是张骞精神与张骞文化的形象写照。
2000多年前,张骞历经千难万险“空西域”、开辟丝路,为中原和西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世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选自《陕西日报》,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