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考试卷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练习。

ㅤㅤ三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走进童话王国”为主题的微型童话剧本表演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完成下题。

(1)、环节一:根据情节猜故事

ㅤ    她的摇篮是一个发亮的漂亮的胡桃壳,她的垫子是紫罗兰的花瓣,她的被子是玫瑰的花瓣,这便是她晚上睡觉的地方。白天她在桌子上玩耍。那个女人在这张桌子上放了一个盘子,上面又放了一圈花儿,花的枝干浸在水里,水上飘着一片很大的郁金香花瓣。她可以坐在这花瓣上,用两根白马尾做桨,由盘子这一边划到另一边。她还能唱歌,唱得是那样温柔和甜蜜,以前没有任何人听到过。

故事中的“她”指的是。这个故事出自丹麦作家所著的童话集《》。

(2)、环节二:推荐童话

你还想看同学们表演什么童话呢?请写出故事的名称和推荐理由。

提示:推荐理由可从主人公的经历和对你的启发入手。

童话推荐卡

故事名称:《

推荐理由:

(3)、福福想请你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下面这段文字。(共3处错误)

表示改正

表示增补

表示删除

ㅤㅤ秋天的校园漂亮美丽极了!教学楼旁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在秋风中飘杨。眼前的美景,我的心情格外舒畅。
(4)、先将左侧的名言补充完整,再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在右侧表格的横线上。

,泰山移。

②三个臭皮匠,

,理不辩不明。

④有理走遍天下,

ㅤㅤ明明说:“‘’,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ㅤㅤ乐乐说:“‘’,做任何事情都要讲道理,不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ㅤㅤ奇奇说:“‘’,辩论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和认识真理。”

举一反三
劳动教育

【材料一】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提升,由此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我们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环节的淬炼。《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据报道:“清扫是日本人的必修课,从小就开始学习实践。”孩子缺少劳动教育,并不能让他们在学业上有更多的提升,反而会在人格和非智力因素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在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是一味地进行重体力劳动,而是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由于劳动教育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

(节选自韩震《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

【材料二】据2019年长沙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显示:我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86.79%的初中生和84.14%的高中生能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崇尚劳动;70.61%的初中生和72.38%的高中生热爱劳动;68.75%的初中生和76.97%的高中生将“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的劳动者作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但调研也发现,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1.65%的初中生和1.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从不”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26.66%的初中生和2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偶尔”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长沙晚报)

【材料三】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耕读传家的中华传统美德。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的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升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节选自刘余莉《积极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

课内外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一)父亲、树林和鸟(节选)

牛汉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二)家乡的鸟儿

吴喜华

①我爱鸟。家乡到处是树,有树就有鸟,树多鸟也多。

②家乡的鸟儿,是大自然的使者。当田野里的大麦开始变黄,快要收割的时候,黄鹂天不亮就提醒人们:“大麦大麦黄黄,大麦大麦黄黄啦!”夏天,布谷鸟不停地叫着

“布谷——布谷——”,仿佛在催农民伯伯赶快播种呢。还有一种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天空乌云密布时,常常会听到它们在鸣叫“滴水,滴水”。云雀、白头翁、灰喜鹊……最多的是麻雀,田野里、草堆上,树林中,到处都有它们自由的身影,人们从不伤害它们。

③家乡的鸟儿,是大自然的语言大师。鸟儿的叫声其实不多,可一旦叫起来,却是婉转曲折,变幻多姿。听,一只斑鸠在林间“咕咕”地叫,是在招呼朋友一起玩吗?那群站在草堆上“叽叽喳喳”的麻雀,是在分享快乐呢。还有那两只落在草地上的小云雀,它们“叽叽”地叫着,声音轻轻的、柔柔的,是在说悄悄话吗?

④家乡的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尖尖的小嘴,长长的尾巴,一身鲜艳光洁的羽毛,还有那姿态,是那么优雅、迷人。你那几只白鹭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梳理羽毛,它们和碧绿的稻田远处起伏的群山就像一幅充满诗意的水墨画。

(选自《倾听鸟语》,有删改)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①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它们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荫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树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都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能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②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灰白色或褐色。

③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田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的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④莺生性胆小,在与其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被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们又变得欢乐,又唱又跳。【它们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们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们常来到湿润的树上,摇晃树枝淋浴。

⑤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选自布封《莺》,有删改)

【材料二】

莺亚科:雀形目鹟科的一个亚科。本亚科鸟类体形短小或中等;嘴形尖细;体羽大都为纯色,鸣叫声尖细而清晰。全球共61属345种,中国有19属83种。仅少数种类(如戴菊莺、北极莺)越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但冬季仍返回菲律宾和马鲁古群岛越冬。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有删改)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听家乡故事

我市流传着许多与杨家将中的杨文广有关的民间故事。项目组的同学们收集了其中两则,请用上学到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阅读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

蛮话的由来

①在炎亭的海外,有个地方叫南高山,南高山的海底有个白蛇精;还有个地方叫北高尾,北高尾的海底有个泥鳅精。这两个妖怪专门残害百姓。从南边开来的船,经过南高山,就被白蛇精所害;从北边开来的船,经过北高尾,就被泥鳅精所害。做生意的谁也不敢经过这里,当地的渔民谁也不敢出海打鱼。

②后来,仁宗皇帝下了一道圣旨,命令杨家将出兵到炎亭收妖。杨令婆接下圣旨,就带着杨文广来到了炎亭,在附近的一座山上扎营。杨文广在山顶筑起了瞭望台,每日观察海上的动静。果真,经过这里的渔船、商船都被妖精所害。杨文广经过七天的观察后,就开始行动了。

③谁晓得这事早就被两个妖精知道了,原来,它俩派了两个小妖,用了妖法,专门探听杨文广的计谋。杨文广用福建话安排的计划,被它们听懂了,用官话安排的计谋,也被它们听懂了。就这样,杨文广来了一个多月,一点也对付不了它们,终日闷闷不乐。

④有一天,杨令婆过生日,杨文广多喝了几杯,醉酒后,乱语不停。这时,杨令婆突然念头一闪,他们可以造话。他们把杨文广醉后的话拿来参考,编造了一种话,叫“蛮话”。

⑤蛮话编造起来后,杨文广就命令自己的人训练学话,等大家训练成熟了,就用蛮话安排了新的计谋去除妖。第二天,杨文广摆好阵势,杨令婆念起咒语,海上突然出现了很多渔船,两个妖精见海上有这么多渔船,带着众妖出现在海面上。杨文广见时机已到,一声吆喝,令旗一挥,海上、岸上突然出现了神兵神将,箭就像雨一般射向妖精。自从妖精被除,蛮话也就在这一带慢慢流传开了。

【材料二】

公婆石的由来

①有一对老夫妻,男的是杨文广府里的管家,女的是煮饭婆。杨文广到江南收服了很多妖怪,其中多数是坏妖,却也有些并不害人的妖,都被杨文广统统除掉了。这只有他们夫妻俩晓得,两夫妻看怕了,就从杨府逃出,到了藻溪的一座山上化装成山民。

②那日,他俩正上山砍柴,忽然看见一只老虎冲向村里的羊圈,叼住一只羊跑了。老夫妻一边追,一边喊:“虎咬羊了!”正巧杨文广经过,一听到喊声立刻赶来,看不清夫妻俩的真面目,认为他们也是妖怪,就喊:“你们在干什么?你们不讲,我就要用照妖镜了。”

③两夫妻听到旧主人的声音,吓得找不到北。杨文广一见,更疑心他们是妖怪了。杨文广举起照妖镜一照,夫妻俩就站在那儿不动了。后来,夫妻俩变成了两块巨石。这一对石头被叫作“公婆石”,到现在还挺立在藻溪。

(根据中国民间故事改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