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下表为部分学者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历史事件(       )

角度

内容

世界角度

它契合当时世界发展潮流且善于接纳欧美国家变革的有益成分,因而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

中国角度

它倡导用暴力手段推翻旧制度,但暴力的程度并非想象得那么激烈……革命后的建设充满理性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最终被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扼杀
举一反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请结合所学知识探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炮声惊梦】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艰难追梦】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着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着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中华民族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不懈探索奋斗。然而,追梦的道路并不平坦。在曲折前进的过程中,有人形容说:“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材料三: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团结之梦】

材料四: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请回答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各国人民的梦想,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会一直被后人传颂与铭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国家统一】

材料一: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选自林肯《家庭纠纷》

材料二: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把握历史机遇,担当历史责任,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近代以来一切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上的讲话

【民族团结】

材料三:…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材料四:

              

曲阜西关民族社区清真寺                   曲罩西关民族小学

两个企图分裂中国的野心家:藏独分子达赖与台独分子陈水扁惺惺相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