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年秋季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写信》 同步训练

 读范文,完成练习,学习写作方法。

亲爱的老师:

您好!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一转眼我已经成了四年级的小学生。这么多年,我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想和您说,但又不知怎样开口。像“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爱您!”这类祝福的话,除了节日,平时我是不好意思对您说的。今天,正好借写信的机会,我要大声和您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我爱您!”谁又会知道此时此刻我的脸已经红通通、火辣辣的,就像一轮夏天的小太阳。

老师,您像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我;老师,您像无私的红烛燃烧自己照亮着我;老师,您像一棵参天大树,为我撑起一片广阔的天地;老师,您像那洁白的粉笔,把知识传递给我们,而自己却逐渐变短……

从前,我还是一个无知的孩子;现在,我长大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还能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了。而这都是您的功劳啊!这不禁让我想再次大声告诉您:“老师,我爱您!”

敬祝: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您的学生:××

2021年×月××日 

(1)、图出信中两处格式上的错误。第一处;第二处
(2)、结合选文的内容选一选。

称呼和署名说明是。 正文是。祝福语是

①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②学生写给老师的信

③表达对老师的爱与感谢

(3)、这封信中,画横线的语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的精神,深切表达了
举一反三
馒头的故事

①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②中国军队同日军在怒江沿岸接火。在距前线不到50千米的泥泞公路上,开来五辆军用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位大胡子连长。两个小时前,他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到前线。那里,中国军队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全体官兵4天没进一口粮食,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再坚守24小时。卡车在公路上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连长两眼血红,他明白迟到一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③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就在这时候,四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谁喊了一声“车里有馒头”,顿时,饥民们呼啦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

④大胡子连长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似乎在滴血。

⑤忽然,大胡子连长盯住了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吓人地撑着皮肉,一双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双眼惊骇地望着大胡子连长。

⑥大胡子连长浑身战栗着,一边是饿着肚子和日本鬼子拼命的中国将士,一边是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姑娘。他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线的将士们已经4天没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⑦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

⑧小女孩睁着惊恐的大眼睛挪到大胡子连长面前,将手里和嘴里的馒头递给他:“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让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他问小女孩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说叫小翠。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馒头默默地送上车去,然后用最后的一点儿力气抱起一块块石头填炮弹坑。车队终于怒吼着向前线冲去。

⑨一周后,大胡子连长回到陷车的地方,找一个叫小翠的女孩。一位老大娘将他引到一座小坟包前,说,三天前她饿死了。大胡子连长咚地跪在新坟前,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小翠,所有的中国人会为你报仇!”

⑩34年过去了,这位大胡子连长一直记着那个被女孩咬了一口的馒头,临死前说:“把这个馒头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读文学文本:阅读短文(节选)作答。

ㅤㅤ①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来得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拜年时亲友塞到手心里的压岁钱都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除此之外,我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这是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掺胶的彩粉画上戏里边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后边拴根橡皮条,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

ㅤㅤ②一年年底,舅舅带我去年货集市上买花脸。过年时人都分外有劲,我挤在人群里好费力,终于从挂满一条横竿上的花花绿绿几十种花脸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个。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凸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我竟然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着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

ㅤㅤ③卖花脸的小罗锅儿,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龇着黄牙笑嘻嘻地说:“还是这小少爷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的!”说着就从戳在地上的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舅舅付了钱。坐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至极,舅舅给我讲了许多关公的故事,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ㅤㅤ④到家,人见人夸,妈妈似乎比我更高兴。连总是厉害地板着脸的爸爸也含笑称我“小关公”。我推开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呀,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啊!

ㅤㅤ⑤大年初一,客人们陆陆续续来拜年,妈妈喊我去,好叫客人们见识见识我这关老爷。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站在客厅,憋足嗓门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ㅤㅤ⑥客人们哄堂大笑,都说:“好个关老爷,有你守家,保管大鬼小鬼进不来!”

ㅤㅤ⑦我越发神气,大刀呼呼抡两圈,摆出个张牙舞爪的架势,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

(有删改)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弱种子也要发芽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现代文阅读。

佛手之香

肖复兴

①那个星期天,我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外面的街上,买了一个佛手。那时,这条街和市场里面一样的热闹,摆满了小摊,其中一个小摊卖的就是佛手。卖货的是个山东妇女,十几个大小不一、有青有黄的佛手,浑身疙疙瘩瘩的,躺在她脚前的一个竹篮里,百无聊赖的样子,像伸出来长短不一粗细不均的枝杈来勾引人们的注意。很多人不认识这玩意儿,路过这里都问问这是什么呀,这么难看?扭头就走了,没有人买。我买了一个黄中带绿的大佛手,她很高兴,便宜了我两块钱,说她是大老远从山东带来的,谁知道你们北京人不认!

②这东西好长时间没有在北京卖了。记得上一次见到它,起码是四十多年前了。那时,我还在读中学,是春节前,在街上买回一个,个头儿没有这个大,但小巧玲珑,长得比这个秀气。那时,父母都还健在,把它放在柜子上,像供奉小小的一尊佛,满屋飘香。

③我不知道佛手能不能称之为水果?它可以吃,记得那时我偷偷掐下它的一小角,皮的味道像橘子皮,肉没有橘子好吃,发酸发苦,很涩。那时,我查过词典,说它是枸橼的变种,初夏时开上白下紫两种颜色的小花,冬天结果,但果实变形,像是过于饱满炸开了,裂成如今这般模样。它的用途很多,可以入药,可以泡酒,也可以做成蜜饯。那时我买的那个佛手没有摆到过年,就被父亲泡酒了,母亲一再埋怨父亲,说是摆到过年,多喜兴呀。

④以后,我在唐花坞和植物园里看到过佛手,但都是盆栽的,很袖珍,只是看花一样赏景的。插队北大荒时,每次回北京探亲结束都要去六必居买咸菜带走,好度过北大荒没有青菜的漫长冬春两季。在六必居我见过腌制的佛手,不过,已经切成片,变成了酱黄色,看不出一点儿佛指如仙的样子了。

⑤我们中国人很会给水果起名字,我以为起得最好的便是佛手了,它不仅最象形,而且最具有超尘拔俗的境界。它伸出的杈杈,确实像佛手,只有佛的手指才会这样如兰花瓣宛转修长,曲折中有这样的韵致。这在敦煌壁画中看那些端坐于莲花座上和飞天于彩云间的各式佛的手指,确实和它几分相似。前不久看到了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千手观音,那伸展自如风姿绰约的金色手指,确实能够让人把它们和佛手联系在一起。我买的这个佛手,回家后我细细数了数,一共二十四只手指。我不知道一般佛手长多少佛指,我猜想,二十四只,除了和千手观音比,它应该不算少了。

⑥我把它放在卧室里,没有想到它会如此的香。特别是它身上的绿色完全变黄的时候,香味扑满了整个卧室,甚至长上了翅膀似的,飞出我的卧室,每当我从外面回来,刚刚打开房间的门,香味就像家里有条宠物狗一样扑了过来,毛茸茸的感觉,萦绕在身旁。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水果都没有它这种独特的香味。在水果里,只有菲律宾的菠萝才可以和它相比,但那种菠萝香味清新倒是清新,没有它的浓郁;有的水果,倒是很浓郁,比如榴莲,却有些浓郁得刺鼻。它的香味,真的是少一分则欠缺,多一分则过了界,拿捏得那样恰到好处,仿佛妙手天成,是上天的赐予,称它为佛手,确为得天独厚,别无二致,只有天国境界,才会有如此如梵乐清音一般的香味。西方是将亨德尔宗教色彩浓郁的清唱剧《弥赛亚》中那段清澈透明、高蹈如云的《哈利路亚》,视为天国的国歌的,我想我们东方可以把佛手之香,称之为天国之香的。这样说,也许并非没有道理,过去文字中常见珠玉成诗,兰露滋香,我想,香与花的供奉是佛教的一种虔诚的仪式,那种仪式中所供奉的香所散发的香味,大概就是这样的吧。《金刚经》里所说的处处花香散出的香味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⑦它的香味那样持久,也是我所料未及。一个多月过去了,房间里还是香飘不断,可以说没有一朵花的香味能够存留得如此长久,越是花香浓郁的花,凋零得越快,香味便也随之玉殒色残了。它却还像当初一样,依旧香如故。但看看它的皮,已经从青绿到鹅黄到柠檬黄到芥末黄到土黄,到如今黄中带黑的斑斑点点了,而且,它的皮已经发干发皱,萎缩了,像是瘦筋筋的,只剩下了皮包骨。想想刚买回它时那丰满妖娆的样子,但让我感到的却也不是美人迟暮的感觉,而是和日子一起变老的沧桑。

⑧它已经老了,却还是把香味散发给我,虽然没有最初那样浓郁了,依然那样的清新沁人。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它老得像母亲。是的,我想起了母亲,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佛手的时候,母亲还不老。

返回首页

试题篮